女儿刚上小学二年级,我就由“佛妈”变“狼妈”

来源 :现代家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xsa05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上小学二年级的女儿,语文单元测试考了81.5分,在班里属中下水平。我马上坐立不安起来
  女儿今年8岁,上小学二年级。两周前,她的语文单元测试考了81.5分,在班里属中下水平。从看到成绩和排名的那一刻起,我就坐立不安起来,没想到女儿考得这么差。我看了几遍试卷,又请教了高分同学的家长,发现对小学低年级学生而言,要想取得好成绩,需要有一定的词汇量,并且要多做题。
  前段时间,我放手让女儿自己写作业,我只检查。我沿用一年级的辅导方法,让她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熟读课本,简单复习一下知识能力训练就完了,没有给她布置额外作业。可当看到试卷上那么多的红叉叉时,我不禁着急起来,该会的不该会的,她都没做对。
  我压住心中的怒火:“这次考试,你怎么考得这么差?”她慢悠悠地说:“我以为你不生气呢。你不是说,不对我发脾气了吗?”
  我一时语塞。平复了一下心情后,我问:“又什么又什么,这也不会吗?又大又圆、又长又细、又好又快……很简单啊!”
  她说:“我想到又好又快了,但‘快’字怎么写想不起来,就把‘好’字也擦掉了。然后,我再没想到别的,只好空在那里了。”
  试卷上确实有擦拭的痕迹,可我还是感到自责和焦虑。
  我曾“佛系”,可后来大受刺激:入学时,全班平均认字水平700多字,而我女儿只有260字
  曾经,我是个佛系妈妈。
  女儿出生前,我看了一些家教书籍,专家说要让孩子“亲近自然、快乐教育”。因此,我不主张女儿过早学习,随她玩耍。女儿学英语从3岁开始(这是我老公的坚持),学舞蹈和画画是快5岁才开始的。说实话,连这两个特长班我当时也不想报。可上幼儿园后发现小朋友都在上各种班,放学了没人玩,我才勉强给女儿报了这两个特长班。
  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女儿上小学。
  一年级开学后不久,我就受到了刺激。班里进行认字水平测试,全班同学认字最多者2000多字,平均水平700多字,而我女儿只有260字。
  我虽然受了刺激,但依然没有重视。毕竟语文刚开始学的是拼音,不是汉字。我想当然地认为,只要孩子学习态度端正、学习习惯良好就够了。那时,老师每天布置的做拼音卡片和指读作业,我都屏蔽了。所以开学后的前两个月,我和女儿每天都过得很Happy,直到11月,语文第一次默写测试,我收到了老师的私信。她把女儿的试卷拍照发给我,错了近一半!当时我的手就抖了。之后进入考试季,每天都有考试和默写。女儿的数学基本没有得过满分,她因为马虎总把加减法看错。英语虽然满分,但在英语作业群里,和别的孩子的指读打卡相比,我女儿明显有差距。大部分孩子读英语都可以脱离点读笔,一个小故事能在一分钟内用英语流利读完。女儿不仅脱离不了点读笔,且读得磕磕绊绊,也没什么语感。
  我开始诚惶诚恐,惴惴不安。
  之前,我觉得女儿虽不出色,但也不让人太操心。谁知,上了小学我才发现,我们早被甩在了后面。更令人郁闷的是,其他孩子都什么时候起跑的,我居然不知道。
  于是,我开始给女儿制订学习计划,除老师布置的作业外,她还要完成默写、复习任务。女儿很配合:“妈妈,你给我安排好,我就写就背!”有几次因为参加课外班,她的作业写到晚上11点。才上小学一年级啊!就这样坚持了一个多月,期末考试她终于迎来“大满贯”——语数外三科全部100分!
  考100分,真这么重要吗?
  当然不是,从长远看,这些普通测试微不足道。但是,这次大满贯对我和孩子的自信心提升有很大帮助。之前,因为没对孩子做学习规划,以至于我和孩子都有些自卑。而这三个100分,让我们确信:只要我们努力,一切都还来得及!
  可现在,情况又回到了一年前。女儿的学习再次绊倒在了认字和书写上,还有词汇量不够的问题。暑假我给她报了写字班,她进步不小,在家听写的正确率已经很高了,可现在一考试又露底了!
  我告诉女儿:每天默写生字词、熟读课文、课外阅读半小时都是必须的,我们的目标还是三科都考100分
  得知女儿成绩的当天,我立即用手机下单了默写本,还有一些课堂同步练习。女儿问:“妈妈,之前你不是说不给我额外布置作业了吗?”女儿这么说,是缘于疫情期间我跟风给她买了很多课堂辅导习题。可开学后学业紧张,辅导习题有很大一部分没做。我原本就佛系,加上听一些学霸父母介绍经验,说不需要额外报班和做练习,于是就对孩子说,我们紧跟老师步伐,不写额外的作业。可稍一放松,这次考试就暴露了她的学习弱点。
  我的情绪有些低落,但我没骂孩子,只是认真地告诉她:每天默写生字词是必须的,熟读课文是必须的,课外阅读半小时也是必须的,我们的目标还是三科都考100分!
  过去,我听学霸家长说要讓孩子早日独立学习、自主学习,后来发现不能一概而论、照搬全抄。对多数一二年级的孩子来说,如果没有家长的正确引导,他越认真努力,说不定成绩越上不去。因为对低年级学生来说,他自己不一定能找到适合的学习方法,加上对学习目标和任务的认识很模糊,这时如果家长不引导,孩子很可能就抓瞎了。
  最近,我在微博上看了很多关于低幼年级学生的教育文章。这些文章不是专家的侃侃而谈,而是家长作为过来人的心得体会,我受益匪浅,由此也明白了一件事——向学霸家长请教经验,不如向学渣家长请教教训。因为学霸总有可望而不可即的地方:如父母学历高,有基因遗传;家庭氛围安静好学,有环境;孩子自身素养好,有天赋……这些看似简单,其实普通家庭很难做到。但学渣的教训就像错题集,知道了尽量不去踩坑,而不踩坑,其实就是胜利。
  不要说我功利,不要说不值得。
  100分不重要,但它代表了实力。考100分不代表所有的知识都掌握了,但没考100分,就说明一定有知识点没吃透。孩子尚小,我不会用成绩去衡量她的一切,但我希望她有永不服输的斗志。因为家境普通,所以无法选择岁月静好。我能为孩子做的,就是让她保持狼性,带着她努力向前!
   【编辑:杨子】
其他文献
每天吃12种以上食物,一周至少吃25种以上食物  对抗外界侵袭,人体有三层防御墙。第一层防御墙是皮肤和身体表面黏膜。它们能够挡住外界大约90%的病毒和细菌。如果病毒不幸进入体内,身体会启动第二层防御墙,通过黏膜分泌黏液以及吞噬细胞,把外界病毒大多消灭掉。当个别病毒进入机体甚至细胞内后,人体会启动第三层防御墙,由细胞内物质产生抗体,通过抗体把病毒去除。  这三道防线的牢固程度决定了机体免疫功能的强弱
自信,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精神核心。有了自信,孩子才敢于表现自己,让其他人看到自己的闪光点。您的孩子是否能积极地参加各种活动,主动地与人交往,大胆地尝试新事物?如果答案是否定的,那就要引起重视了。本期,我们邀请教育心理学博士、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彭家斌先生,与家长朋友们一起探讨如何培养孩子的自信。  爱孩子别讲条件  冯旭姮(8岁女孩的妈妈):我觉得,自信的后盾是实力,没有实力就没有成功,没有成功哪来
在 美国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有一个大家都非常喜欢的活动,就是和小伙伴一起到一个有创意的地方去玩耍和过夜,美国人叫借宿。借宿的形式多样,可以是家庭组织的,也可以是学校组织的,还可以是其他机构组织的。  大部分时候,借宿是一种父母和孩子主动设计的活动。孩子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或需要,约定同伴后,回家和父母商量;有时也会是父母感觉孩子寂寞,需要伙伴,和孩子商量后一起决定的。  在整个借宿过程中,家长会保证
与孩子沟通,指责、讨好、讲大道理,这几种方法家长常用但不好用,对孩子的触动并不大。这位爸爸另辟蹊径,找到了一种简单易行且行之有效的沟通方法,家长们不妨学起来——  我的孩子曾非常厌学,但在我的干预下,他最后从厌学的泥潭中顺利走了出来,并考上名牌大学。  有些朋友得知后,询问我能否跟他家的厌学孩子通电话或者语音聊天,让孩子打开心结,爱上学习。我回答:抱歉,我做不到。  因为对孩子来说,我就是一个陌生
最近,欧洲人类生殖和胚胎学学会公布了一项针对母亲和儿童的长期研究结果:在个人护理和家庭用品中广泛使用的化学物质,如邻苯二甲酸酯、对苯二甲酸酯和酚类等,都与女孩的青春期提前有关,而在男孩身上没有发现类似的关联。该研究结果發表在国际权威期刊《人类生殖医学》杂志上。  某些邻苯二甲酸酯用于香水、除臭剂、肥皂、洗发水、指甲油和化妆品等有香味的产品中;对苯二甲酸酯常用作化妆品和其他防腐剂;酚类包括三氯生和二
问:我村女村民岳某因虐待亲生儿子小苗,被村委会起诉。法院判決岳某犯虐待罪,并判处拘役5个月。小苗生父不明,岳某双亲已去世,又没有兄弟姐妹,小苗的生活成了问题。请问,村委会能否起诉岳某,以其虐待儿童为由剥夺其监护权,由村委会担任小苗监护人的职责?  刘社槐(山西临汾)  律师意见:我国《民法通则》第16条规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是未成年人的监护人。未成年人的父母已经死亡或者没有监护能力的,由下列人员中
“世上只有妈妈好,有妈的孩子像块宝,投进妈妈的怀抱,幸福享不了……”  李华轻轻吹奏口琴,琴声婉转动听。这个病情罕见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脸和大腿之间的最小距离仅有1.8厘米,是世界有文献记录的同类最严重患者头部离大腿距离20厘米的十分之一。身体扭曲的李华,看上去就像一个折叠人,同时腹部的压疮和心肺受到的重压,随时都可能要了他的命。  生而为人,如此艰难,李华甚至一度丧失了生活的勇气,然而母亲告诉他
炎炎夏日,大家都开始享受空调了,除了可怜的宝宝们。  为什么不让宝宝吹空调呢?因为有新闻说“吹空调得面瘫”。这个说法有道理吗?  吹空调会让宝宝面瘫?胡扯!  面瘫是由病毒感染引起,并非局部受凉导致。新闻里的孩子,可能只是恰好吹完空调后发病,结果让空调背了锅。这个道理跟有的新闻说“孩子看手机看成对眼”“孩子吃口冰棒就倒地”一样,都是被强行进行因果关联。对此,有人表示不服:“我在空调房里待一会儿就不
不少妈妈们在喂宝宝吃饭时,总喜欢时不时地说上一句:“宝宝真棒,再吃一口!”可见,“吃要吃饱”仍是相当一部分人的饮食要求。尽管宝宝不知道自己是否已吃饱,但妈妈一定要做到心中有数,因为吃得过饱有害无益。  “要得小儿安,需得三分饥和寒”。这是在儿科大夫中很流行的一句顺口溜。意思是,要想宝宝身体好,不能吃得过饱,七分饱为刚刚好。这样有助于提高宝宝对饥饿的忍耐性和食欲敏感性。科学研究证明,宝宝吃得过饱会引
孩子作业没写完,你和孩子谁先急?  母亲:孩子明年中考,却不知道用功,對学习能躲就躲、能拖就拖  预约来访的王女士,一落座就说:“您快帮帮我吧!我让孩子一起来,她说我有病,不肯来。她15岁,念初二。眼看明年要中考了,却还不知道用功,对学习能躲就躲、能拖就拖。您说,孩子什么时候才知道学习是她自己的事啊?急死我了!  “孩子的爸爸忙事业,很少在家,孩子基本由我来管。老师反映,孩子在学校挺好,能抓紧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