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分析:
“模型思想”是新教材的十大核心词之一。广义地讲,数学中各种概念、算法、解决问题的方法等,都可以叫做数学模型。二模型思想就是针对要解决的问题,构造相应的数学模型,通过数学模型的研究来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数学思想方法。查阅了一些资料后发现,数学的建模思想较早适用于大学的学习,在小学中的应用并不广泛。然而在新教材的使用中,“模型”再一次被提出来,并作为小学数学教学的一个关键词。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影响着他们对模型建构的效率,所以在新教材理念下的数学模型的构建,更加多的是使用数形结合的方式去构建数学模式。结合这段时间区开展的新教材使用学习,其中所学习研讨的课例及自己在使用新教材中如何使用数形结合,建立模型,提高数学学习效率。
案例回放:
片段(一)
节选自海北小学朱子健老师的《乘法分配律》一课
一、创设情境、感知模型。
1、出示情境图
春装一套78元,
小刘买2套,小李买3套
两家一共要付多少钱?
学生反馈解法:
(1)75×2×3
(2)75×2+75×3
(3)75×(2+3)
指导分析算式表达的意义
(2)75×2+75×3
中75×2表示什么意思,75×3有表示什么意思。
學生反馈:75×2表示小刘要付的钱,75×3表示小李要付的钱。
为什么最后要再相加?表示他们合一起的钱。
(3)75×(2+3)
=75×5
在这里(2+3)是什么?表示一共的套数。
75×5表示什么?表示一共要付的钱。
在刚才的几个算式中都出现了乘法,它们为什么都用乘法来解决问题呢?
75×2表示什么:2个75相加。
75×3表示什么:3个75相加。
75×5表示什么:5个75相加的和
这两个算式的结果怎么样?“=”
如果不需要计算,你可以谈谈下面的关系是否相等吗?为什么?
75×2+75×3(=)75×(2+3)
因为:2个75相加+3个75相加就是5个(2+3)75相加。所以左边与右边的算式表达的意义相同,结果也一定相等。
【设计意图:利用学生生活中经常经历的经验去思考和提出解决的方法,在阅读、分析、探讨中初步感受解决这类问题的模型方法,用意义来初步构建出乘法分配律的基本模型。从感知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
二、数形结合,验证模型。
结合图,与同桌说说等式(6+4)×3=6×3+4×3为什么会成立。
【设计意图:在学生基本感知两数的和乘一个数=这两个数分别乘同一个数的关系后,通过出示具体的直观的方格图,用形象的图形,直观清晰的让学生明确为什么(6+4)×3=6×3+4×3,借用“形”来确立“数”的关系。使四年级的孩子更容易的接受抽象的乘法分配律,更形象的理解和建立乘法分配律。】
片段(二)节选自西关培正小学 唐嘉欣老师执教的《解决问题-铺地砖》
一、情境导入
问:(1)、能用学过的面积知识求出综合电教室地板的面积吗?(只列式不计算)
(2)每块砖块的面积能计算吗?(只列式不计算)
(3)综合电教室里用了多少块这样的地砖吗?
展示两种不同的铺砖方法
【设计意图:充分运用学生生活中的情景,感受数学问题来源于生活,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是生活的必要手段。通过研究学生身边的综合电教室的铺砖问题,初步感知解决铺砖问题的数学模型。】
二、新授知识
1、阅读理解
出示主题图
请学生阅读图意
2、分析与解答
1)动手操作,验证想法
2)汇报、展示。
3)列式解答。
3、回顾与反思
如何检验解答结果是否正确?
通过电脑平台再一次展示铺砖的两种方式
4、小结:
要解决铺地砖的问题可以有哪些方法?
【设计意图:通过直观的操作,让学生自我实践如何铺地砖,铺地砖时要知道什么,铺的时候可以怎样铺。从而形成解决铺地砖问题的具体方法的模型,从之前的感知模型顺利上升到验证模型形成模型。通过最后的回顾与反思,借助平台的显示,再一次强化了铺地砖问题的解决模型,在学生形成了深刻的印象,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使知识进一步升华。即给予了学生知识,更给予学生思考的方法,更有利于学生日后的学习与提升。】
片段(三) 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66页例4及相关的练习
教学目标:
1、经历长方形、正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获得从度量到计算来研究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方法。
2、理解长方形、正方形面积公式的意义,掌握长、正方形面积计算公式,能运用公式进行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在动手操作中体验和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再通过自主探究得出结论,从中体会成功的快乐。
教学课时:第一课时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难点:理解长方形面积公式的意义。
教学准备:
面积单位若干个(每个小组一份),方格纸、长方形图形等。
教学过程 (一)激活旧知,回顾铺垫。
下面每组图形是由若干个面积是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所拼成的,请说出每个图形的面积,并比较每组图形面积的大小,看看你有什么发现?
1)
( )平方厘米 ○( )平方厘米
通过上面的比较,你什么的发现?
预设1:它们都用了6个1平方厘米大的小正方形所拼成,所以它们的面积一样。
预设2:它们的形狀不同,但面积一样。
师:为什么形状不同,可面积还是一样呢?
预测:它们的面积单位的个数相同,都是6个。
师:同学们真厉害,只有知道了图形所含面积单位的个数,就是这个图形的面积。下面看看这个长方形,你们是否能求出它的面积?
【设计思路:通过直观的数一数,让学生再一次明确,直接给出面积单位时,可以通过数面积单位的个数来确定图形的大小。通过形象直观的数据来比较,从比较中体会决定图形的大小,是由图形所含有面积单位的个数来决定,与形状无关,不同的形状,面积也有可能相同。使学生再一次强化守恒的原理。】
(二)、经历感悟,探究新知
1、提出问题,突出度量的本质。
出示例4:一个长方形长5厘米、宽3厘米,你能求出它的面积吗?
5厘米 (为学生提供足够数量的面积单位)
3厘米
请孩子们自己动手摆一摆,看你能不能求出它的面积。
2、汇报交流,边摆边说你是怎样求的它的面积的。
预设1:用小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厘米)铺满这个长方形,发现一共要用15个,所以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15平方厘米。
预设2:我不需要把这个长方形摆满面积单位,我只摆在长边上摆了5个面积单位,宽上摆了3个面积单位,因为每行摆了5个面积单位,摆了3行,正好能铺满,所以用乘法:3×5=15(个),15个小正方形的面积之和也就是15平方厘米。
3、根据摆的两种现象,思考以下问题:
师:通过刚才的摆一摆,你能够思考下面两个问题吗?1、图形面积的大小是由什么决定?2、通过哪两个条件可以知道图形含有多少个面积单位?
预设:图形面积的大小是由这个图形所含有面积单位的个数决定。
预设:通过每行的个数和行数就能知道图形含有多少个面积单位。
小结:同学们都很厉害,能用不同的方法求出这个长方形的面积,长方形的面积就是由这个长方形所含面积单位的个数决定的。
【设计思路:用动手摆一摆,屏幕根据学生的演说一一显示两种摆放的全过程,让学生明白两种摆法的不同,让学生感受二维面积的度量就是面积计算的本质,知道和掌握用面积单位把图形铺满,所用面积单位的个数就是这个图形的面积。初步感知每行的个数和行数能帮助计算面积的大小。】
4、感悟关系,探索面积计算公式。
1)老师为每两位同学提供了12个大小是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每次都要全部用这些小正方形,请各位同学拼出不同的长方形,一边操作,一边记录到下表中。
每行的个数 行数 面积 长方形的长 长方形的宽
1
2
3
4
5
分工合作,两位同学都要动起来,参与到操作活动中。
2)汇报,寻找面积计算的方法。
分别汇报出各自摆放的长方形的每行的个数和相应的行数,数或算出拼成的长方形的面积是多少?
3)引导观察,归纳公式。
用课件一一展示学生拼成的长方形,在图中,让学生明确的认知到长方形的每行的个数就是长方形的长,行数就是长方形的宽度,长方形的面等于每行的个数乘行数,也就是长×宽。
板书:
长方形的面积=每行的个数×行数
长方形的面积= 长 × 宽
简单介绍字母表示法。
小结:长方形的面积由长与宽的乘积决定。知道了长方形的长和宽,就能求出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多少?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自己摆和记录,使学生掌握收集数据,分析数据的数学能力,通过数据的分析体会每行摆的个数就是长方形的长,摆的行数就是长方形的宽,长方行的面积=每行的个数×行数=长×宽。】
感悟和反思:
数学建模对学生的训练和传统数学课程相比较很不一样,建模能培养学生观察力、想象力、逻辑思维能力以及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总和素养。
数学建模只用数学语言描述实际现象的过程,是一种数学的思考方法,是运用数学的言语和方法,通过抽象、简化建立能近似刻画并“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强有力的数学手段。
而以上三个片段中均使用了直观形象的图形、铺砖、摆小正方形等手段,直接演示出所研究知识的内在联系,通过建模去构建计算关系、计算公式、解决问题等不同的知识点,有效的突破了知识点中的重点与难点。
在建模中可以从以下环节入手,构建模型:
1、重视情境创设,为学生建模构出雏形。
数学知识都源于生活,数学知识也服务于生活。所以从孩子们最为熟悉的环境入手,充分挖掘他们的生活经历,运用这些素材创设出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生活数学信息,让学生赶到亲切和陌生,研究的兴致会更高,凭借孩子的生活经验,能够对所研究的问题或知识起到启蒙或初步感知构建,使学生在心中对所探讨的知识构出雏形,更有利于后面的学习和研究。
2、猜测、验证模型,用数形结合强化模型。
数与形是数学中的两个最古老,也是最基本的研究对象,它们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作为一种数学思想方法,数形结合的应用大致又可分为两种情形:或者借助于数的精确性来阐明形的某些属性,或者借助形的几何直观性来阐明数之间某种关系,即数形结合包括两个方面:第一种情形是“以数解形”,而第二种情形是“以形助数”。“以数解形”就是有些图形太过于简单,直接观察却看不出什么规律来,这时就需要给图形赋值。在片段中,三位老师均采用了数形结合的方式来构建出知识的模型,她们主要在猜测与验证的过程中,借助直观的几何形体,以形塑数,用几何形体的内在联系,塑造出“数”的关系,从而形成了模型。
3、巩固强化模型,从“形”回归到“数”。
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曾说过:“数形结合百般好,隔裂分家万事休。”“数”与“形”反映了事物两个方面的属性。我们认为,数形结合,主要指的是数与形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数形结合就是把抽象的数学语言、数量关系与直观的几何图形、位置关系结合起来,通过“以形助数”或“以数解形”即通过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的结合,可以使复杂问题简单化,抽象问题具体化,从而起到优化解题途径的目的。在课堂教学中,我们使用直观的几何形体构建出模型,在强化巩固模型的过程中,一定要把“形”回归到“数”,才能达到解法简单。形是研讨的一个过程,数才是最后要达到的目标。
本人认为数学建模专业化程度高,面向的人很少。但用数形结合来构建数学模型,则更适合小学阶段的孩子,更有利于培养孩子由具体到抽象,由空间到数学符号化的发展。其实数学建模离我们并不遥远,只要对数学感兴趣,勇于探索,勇于思考。建模则随时发生。
“模型思想”是新教材的十大核心词之一。广义地讲,数学中各种概念、算法、解决问题的方法等,都可以叫做数学模型。二模型思想就是针对要解决的问题,构造相应的数学模型,通过数学模型的研究来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数学思想方法。查阅了一些资料后发现,数学的建模思想较早适用于大学的学习,在小学中的应用并不广泛。然而在新教材的使用中,“模型”再一次被提出来,并作为小学数学教学的一个关键词。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影响着他们对模型建构的效率,所以在新教材理念下的数学模型的构建,更加多的是使用数形结合的方式去构建数学模式。结合这段时间区开展的新教材使用学习,其中所学习研讨的课例及自己在使用新教材中如何使用数形结合,建立模型,提高数学学习效率。
案例回放:
片段(一)
节选自海北小学朱子健老师的《乘法分配律》一课
一、创设情境、感知模型。
1、出示情境图
春装一套78元,
小刘买2套,小李买3套
两家一共要付多少钱?
学生反馈解法:
(1)75×2×3
(2)75×2+75×3
(3)75×(2+3)
指导分析算式表达的意义
(2)75×2+75×3
中75×2表示什么意思,75×3有表示什么意思。
學生反馈:75×2表示小刘要付的钱,75×3表示小李要付的钱。
为什么最后要再相加?表示他们合一起的钱。
(3)75×(2+3)
=75×5
在这里(2+3)是什么?表示一共的套数。
75×5表示什么?表示一共要付的钱。
在刚才的几个算式中都出现了乘法,它们为什么都用乘法来解决问题呢?
75×2表示什么:2个75相加。
75×3表示什么:3个75相加。
75×5表示什么:5个75相加的和
这两个算式的结果怎么样?“=”
如果不需要计算,你可以谈谈下面的关系是否相等吗?为什么?
75×2+75×3(=)75×(2+3)
因为:2个75相加+3个75相加就是5个(2+3)75相加。所以左边与右边的算式表达的意义相同,结果也一定相等。
【设计意图:利用学生生活中经常经历的经验去思考和提出解决的方法,在阅读、分析、探讨中初步感受解决这类问题的模型方法,用意义来初步构建出乘法分配律的基本模型。从感知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
二、数形结合,验证模型。
结合图,与同桌说说等式(6+4)×3=6×3+4×3为什么会成立。
【设计意图:在学生基本感知两数的和乘一个数=这两个数分别乘同一个数的关系后,通过出示具体的直观的方格图,用形象的图形,直观清晰的让学生明确为什么(6+4)×3=6×3+4×3,借用“形”来确立“数”的关系。使四年级的孩子更容易的接受抽象的乘法分配律,更形象的理解和建立乘法分配律。】
片段(二)节选自西关培正小学 唐嘉欣老师执教的《解决问题-铺地砖》
一、情境导入
问:(1)、能用学过的面积知识求出综合电教室地板的面积吗?(只列式不计算)
(2)每块砖块的面积能计算吗?(只列式不计算)
(3)综合电教室里用了多少块这样的地砖吗?
展示两种不同的铺砖方法
【设计意图:充分运用学生生活中的情景,感受数学问题来源于生活,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是生活的必要手段。通过研究学生身边的综合电教室的铺砖问题,初步感知解决铺砖问题的数学模型。】
二、新授知识
1、阅读理解
出示主题图
请学生阅读图意
2、分析与解答
1)动手操作,验证想法
2)汇报、展示。
3)列式解答。
3、回顾与反思
如何检验解答结果是否正确?
通过电脑平台再一次展示铺砖的两种方式
4、小结:
要解决铺地砖的问题可以有哪些方法?
【设计意图:通过直观的操作,让学生自我实践如何铺地砖,铺地砖时要知道什么,铺的时候可以怎样铺。从而形成解决铺地砖问题的具体方法的模型,从之前的感知模型顺利上升到验证模型形成模型。通过最后的回顾与反思,借助平台的显示,再一次强化了铺地砖问题的解决模型,在学生形成了深刻的印象,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使知识进一步升华。即给予了学生知识,更给予学生思考的方法,更有利于学生日后的学习与提升。】
片段(三) 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66页例4及相关的练习
教学目标:
1、经历长方形、正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获得从度量到计算来研究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方法。
2、理解长方形、正方形面积公式的意义,掌握长、正方形面积计算公式,能运用公式进行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在动手操作中体验和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再通过自主探究得出结论,从中体会成功的快乐。
教学课时:第一课时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难点:理解长方形面积公式的意义。
教学准备:
面积单位若干个(每个小组一份),方格纸、长方形图形等。
教学过程 (一)激活旧知,回顾铺垫。
下面每组图形是由若干个面积是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所拼成的,请说出每个图形的面积,并比较每组图形面积的大小,看看你有什么发现?
1)
( )平方厘米 ○( )平方厘米
通过上面的比较,你什么的发现?
预设1:它们都用了6个1平方厘米大的小正方形所拼成,所以它们的面积一样。
预设2:它们的形狀不同,但面积一样。
师:为什么形状不同,可面积还是一样呢?
预测:它们的面积单位的个数相同,都是6个。
师:同学们真厉害,只有知道了图形所含面积单位的个数,就是这个图形的面积。下面看看这个长方形,你们是否能求出它的面积?
【设计思路:通过直观的数一数,让学生再一次明确,直接给出面积单位时,可以通过数面积单位的个数来确定图形的大小。通过形象直观的数据来比较,从比较中体会决定图形的大小,是由图形所含有面积单位的个数来决定,与形状无关,不同的形状,面积也有可能相同。使学生再一次强化守恒的原理。】
(二)、经历感悟,探究新知
1、提出问题,突出度量的本质。
出示例4:一个长方形长5厘米、宽3厘米,你能求出它的面积吗?
5厘米 (为学生提供足够数量的面积单位)
3厘米
请孩子们自己动手摆一摆,看你能不能求出它的面积。
2、汇报交流,边摆边说你是怎样求的它的面积的。
预设1:用小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厘米)铺满这个长方形,发现一共要用15个,所以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15平方厘米。
预设2:我不需要把这个长方形摆满面积单位,我只摆在长边上摆了5个面积单位,宽上摆了3个面积单位,因为每行摆了5个面积单位,摆了3行,正好能铺满,所以用乘法:3×5=15(个),15个小正方形的面积之和也就是15平方厘米。
3、根据摆的两种现象,思考以下问题:
师:通过刚才的摆一摆,你能够思考下面两个问题吗?1、图形面积的大小是由什么决定?2、通过哪两个条件可以知道图形含有多少个面积单位?
预设:图形面积的大小是由这个图形所含有面积单位的个数决定。
预设:通过每行的个数和行数就能知道图形含有多少个面积单位。
小结:同学们都很厉害,能用不同的方法求出这个长方形的面积,长方形的面积就是由这个长方形所含面积单位的个数决定的。
【设计思路:用动手摆一摆,屏幕根据学生的演说一一显示两种摆放的全过程,让学生明白两种摆法的不同,让学生感受二维面积的度量就是面积计算的本质,知道和掌握用面积单位把图形铺满,所用面积单位的个数就是这个图形的面积。初步感知每行的个数和行数能帮助计算面积的大小。】
4、感悟关系,探索面积计算公式。
1)老师为每两位同学提供了12个大小是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每次都要全部用这些小正方形,请各位同学拼出不同的长方形,一边操作,一边记录到下表中。
每行的个数 行数 面积 长方形的长 长方形的宽
1
2
3
4
5
分工合作,两位同学都要动起来,参与到操作活动中。
2)汇报,寻找面积计算的方法。
分别汇报出各自摆放的长方形的每行的个数和相应的行数,数或算出拼成的长方形的面积是多少?
3)引导观察,归纳公式。
用课件一一展示学生拼成的长方形,在图中,让学生明确的认知到长方形的每行的个数就是长方形的长,行数就是长方形的宽度,长方形的面等于每行的个数乘行数,也就是长×宽。
板书:
长方形的面积=每行的个数×行数
长方形的面积= 长 × 宽
简单介绍字母表示法。
小结:长方形的面积由长与宽的乘积决定。知道了长方形的长和宽,就能求出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多少?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自己摆和记录,使学生掌握收集数据,分析数据的数学能力,通过数据的分析体会每行摆的个数就是长方形的长,摆的行数就是长方形的宽,长方行的面积=每行的个数×行数=长×宽。】
感悟和反思:
数学建模对学生的训练和传统数学课程相比较很不一样,建模能培养学生观察力、想象力、逻辑思维能力以及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总和素养。
数学建模只用数学语言描述实际现象的过程,是一种数学的思考方法,是运用数学的言语和方法,通过抽象、简化建立能近似刻画并“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强有力的数学手段。
而以上三个片段中均使用了直观形象的图形、铺砖、摆小正方形等手段,直接演示出所研究知识的内在联系,通过建模去构建计算关系、计算公式、解决问题等不同的知识点,有效的突破了知识点中的重点与难点。
在建模中可以从以下环节入手,构建模型:
1、重视情境创设,为学生建模构出雏形。
数学知识都源于生活,数学知识也服务于生活。所以从孩子们最为熟悉的环境入手,充分挖掘他们的生活经历,运用这些素材创设出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生活数学信息,让学生赶到亲切和陌生,研究的兴致会更高,凭借孩子的生活经验,能够对所研究的问题或知识起到启蒙或初步感知构建,使学生在心中对所探讨的知识构出雏形,更有利于后面的学习和研究。
2、猜测、验证模型,用数形结合强化模型。
数与形是数学中的两个最古老,也是最基本的研究对象,它们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作为一种数学思想方法,数形结合的应用大致又可分为两种情形:或者借助于数的精确性来阐明形的某些属性,或者借助形的几何直观性来阐明数之间某种关系,即数形结合包括两个方面:第一种情形是“以数解形”,而第二种情形是“以形助数”。“以数解形”就是有些图形太过于简单,直接观察却看不出什么规律来,这时就需要给图形赋值。在片段中,三位老师均采用了数形结合的方式来构建出知识的模型,她们主要在猜测与验证的过程中,借助直观的几何形体,以形塑数,用几何形体的内在联系,塑造出“数”的关系,从而形成了模型。
3、巩固强化模型,从“形”回归到“数”。
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曾说过:“数形结合百般好,隔裂分家万事休。”“数”与“形”反映了事物两个方面的属性。我们认为,数形结合,主要指的是数与形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数形结合就是把抽象的数学语言、数量关系与直观的几何图形、位置关系结合起来,通过“以形助数”或“以数解形”即通过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的结合,可以使复杂问题简单化,抽象问题具体化,从而起到优化解题途径的目的。在课堂教学中,我们使用直观的几何形体构建出模型,在强化巩固模型的过程中,一定要把“形”回归到“数”,才能达到解法简单。形是研讨的一个过程,数才是最后要达到的目标。
本人认为数学建模专业化程度高,面向的人很少。但用数形结合来构建数学模型,则更适合小学阶段的孩子,更有利于培养孩子由具体到抽象,由空间到数学符号化的发展。其实数学建模离我们并不遥远,只要对数学感兴趣,勇于探索,勇于思考。建模则随时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