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现代大学的四大基本功能分别是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和引领文化,它们都是以知识为纽带的产物,以人才培养为核心彼此结合,相互促进的。当下瞬息万变的时代环境对高等教育不断提出更高更多元化的要求,这就要求进一步推进高校教学改革,本文正是从大学的四大功能入手提出了一些改革的建议。
关键词:大学四大功能;高校教学改革;人才培养
人类首次开展高等教育,要追溯到到11世纪初的意大利博洛尼亚大学设置法学学科,至今已有上千年的历史,大学功能也从最伊始的“人才培养”即对社会输出所需各类人才不断地丰富和拓展。十八世纪洪堡时期诞生了大学的“科学研究”功能,使大学从知识的殿堂拓展为科研基地,上世纪三十年代大学的又一功能“社会服务”在美国的康斯坦大学被提出。上述三大功能已成为了世界范围内公认的对大学功能和作用的评判标准。然而,在进入了21世纪之后,中国社会的发展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教育环境也变得更加复杂,又由于一些历史方面的原因,我们的高校教学改革遇到了一些困难和问题,从外国引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社会的需要。胡锦涛同志于2011年4月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上的讲话为我们提出了新的视角和理论指南:“不断提高质量,是高等教育的生命线,必须始终贯穿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各项工作之中。”作为一种新的大学功能,文化传承创新将在大学发展中扮演新的角色,本文就将其与传统的三大角色一起作为切入点探讨高校教学改革的方向和具体措施。
一、 从人才培养功能看高校教学改革
(一) 教学理念的改革
大学的核心任务还是培养人才,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多样化,而传统的教学理念束缚了对人才培养的思维,因此对教学理念的变革刻不容缓。虽然大学是高等教育的殿堂,但大学生们在进入学校的时候还是刚刚步入成人行列的各方面都不够成熟的年轻人,再加上长达十几年的应试教育的惯性思维,他们对于大学是非常陌生和好奇的,需要一个过程来适应。尽管在乃至小学和中学的教学改革中我们也在反复强调学生主体的问题,即便到了大学,这种传统的教学思想还是没能得到较大的改善。对于知识的理解仍然局限于课本的定义和教条,在授课时,名词解释即对概念的定义仍是最重要的部分。当然受课程时间的限制,没有太多的时间用来拓展,但教师对教学的绝对掌控还是有一定的缺陷的。加上对于专业课程学生大多都是白纸一张,对于教授一词有太多的崇拜和幻想,对于书本和老师缺乏批判态度,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只能拼命接受老师的灌输。
要改变这种传统的教学理念,笔者建议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第一是从硬件上改变课堂的教学模式,例如可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集中坐在一起方便交流,或者围城一圈让老师站在中间授课,这样就不会出现占座,前后排的学生听课效率相差甚远,课堂分为学霸区、考神区、睡觉区等等不良现象了。第二是从师生关系的转变上着手,要以学生为主体,在情景教育中鼓励学生发挥创造性,激发他们的兴趣和求知欲,万万不能出现有些教师看不起本科生知识储备太少,更愿意将经历放在他们的研究生和博士生身上的现象。
(二) 教学内容的改革
专业设置和学科结构不合理的现象在很多高校都普遍存在,而受社会需求的影响热门专业和冷门专业的出现对建立健康的学科体系提出了巨大的挑战。教学内容是教学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即时更新教学内容,并对其充实和发展是改革的关键。
大部分的教师在讲课的时候还是以教材为主,但是很多学科的教材内容已经非常陈旧了,没有与时代接轨,体现当代社会的潮流和发展规律,更是有的老师一份课件用到底,连每次授课的知识点甚至课后作业都是一样的,如果有个关系好的同系前辈,这门课的学习几乎可以用不费吹灰之力来形容,这种现象十分恶劣,不利于学生的成长。教学内容的现代化不仅体现在老师和学校的选择,还体现在学生的选课的自主性。如今高校纷纷扩招且规模越来越大,大学教育越来越普及,传统的专业性被渐渐削弱,基础教育的成分比例越来越大,因此在课程设置上应该注重基础和博学,学分制和通识课的开展正是为了实现这一意图。
二、 从科学研究功能看高校教学改革
歷史上自从洪堡将科学研究纳入大学功能之后,教授们就常常在课堂上展示和讨论他们的实验和最新研究成果,校园除了传授知识培养人才之外还承担了科研的职责。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时候,大学课堂上出现了以实验为主要形式的学科知识,并且比重在逐渐增加,自此知识不再知识书本上固定的定义和判断,越来越多的问题没有固定的答案,知识的不确定性越来越强。要加强当代高校的科研实力,除了科研经费的投入外,体制的变革也是不容忽视的。大学不是政府,不能以公务员的那一套模式来管理,只有体制灵活了,学术氛围才会活跃,科研环境才会自由。此外为了调动研究者的积极性,加快科技转化成果,应当使教师在知识产权转换为经济利益时尽可能多地受益,还可以以科研型企业为支撑,将学校的教师作为人力资源投入进去,让他们直接从中获取利益。
三、从社会服务功能看高校教学改革
大学从创立之初到现在最重要的任务之一就是满足社会的需要,人才培养是为了向社会输出的,是面向市场来培养的。不论是哪种规格哪种专业倾向的高校,在学生的培养方案中都不得不考虑企业的需要。这就要求在课程设置和考核这两个方面进行教学改革,一方面在设置课程的时候就要考虑对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和目前的行业结构及就业现状,在课程考核方式上也要摒弃传统的期末考试定终身的单一考核方法,除了出勤率、作业成绩、期中考试成绩之外,课程论文和调研报告这一类探索性和综合性较强的任务往往能让学生在内容和形式上学习到更多的东西,对于他们的逻辑思维、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均有很大帮助,学校和老师不能因为不容易计分就忽略这些手段。
四、 从引领文化功能看高校教学改革
每一所学校都有文化传播的功能,而大学更是引领文化的先锋。文化传承与科学研究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我们常说大学文化大学文化,一所大学不仅要具有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的职能,还要将自己的风格氛围融入进去,形成独属于自己的精神并影响和促进社会的发展。因此在通识选修课的设置上,必须加大中国传统文化和外来借鉴文化的比重,大一的基础课程中也要加入古典和现代文化的内容,不能因为是理工科或者经济类的学科就不设置文化课。另外在课外学校组织的各种活动中也要有意识地将这些东西融入进去。
关键词:大学四大功能;高校教学改革;人才培养
人类首次开展高等教育,要追溯到到11世纪初的意大利博洛尼亚大学设置法学学科,至今已有上千年的历史,大学功能也从最伊始的“人才培养”即对社会输出所需各类人才不断地丰富和拓展。十八世纪洪堡时期诞生了大学的“科学研究”功能,使大学从知识的殿堂拓展为科研基地,上世纪三十年代大学的又一功能“社会服务”在美国的康斯坦大学被提出。上述三大功能已成为了世界范围内公认的对大学功能和作用的评判标准。然而,在进入了21世纪之后,中国社会的发展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教育环境也变得更加复杂,又由于一些历史方面的原因,我们的高校教学改革遇到了一些困难和问题,从外国引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社会的需要。胡锦涛同志于2011年4月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上的讲话为我们提出了新的视角和理论指南:“不断提高质量,是高等教育的生命线,必须始终贯穿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各项工作之中。”作为一种新的大学功能,文化传承创新将在大学发展中扮演新的角色,本文就将其与传统的三大角色一起作为切入点探讨高校教学改革的方向和具体措施。
一、 从人才培养功能看高校教学改革
(一) 教学理念的改革
大学的核心任务还是培养人才,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多样化,而传统的教学理念束缚了对人才培养的思维,因此对教学理念的变革刻不容缓。虽然大学是高等教育的殿堂,但大学生们在进入学校的时候还是刚刚步入成人行列的各方面都不够成熟的年轻人,再加上长达十几年的应试教育的惯性思维,他们对于大学是非常陌生和好奇的,需要一个过程来适应。尽管在乃至小学和中学的教学改革中我们也在反复强调学生主体的问题,即便到了大学,这种传统的教学思想还是没能得到较大的改善。对于知识的理解仍然局限于课本的定义和教条,在授课时,名词解释即对概念的定义仍是最重要的部分。当然受课程时间的限制,没有太多的时间用来拓展,但教师对教学的绝对掌控还是有一定的缺陷的。加上对于专业课程学生大多都是白纸一张,对于教授一词有太多的崇拜和幻想,对于书本和老师缺乏批判态度,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只能拼命接受老师的灌输。
要改变这种传统的教学理念,笔者建议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第一是从硬件上改变课堂的教学模式,例如可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集中坐在一起方便交流,或者围城一圈让老师站在中间授课,这样就不会出现占座,前后排的学生听课效率相差甚远,课堂分为学霸区、考神区、睡觉区等等不良现象了。第二是从师生关系的转变上着手,要以学生为主体,在情景教育中鼓励学生发挥创造性,激发他们的兴趣和求知欲,万万不能出现有些教师看不起本科生知识储备太少,更愿意将经历放在他们的研究生和博士生身上的现象。
(二) 教学内容的改革
专业设置和学科结构不合理的现象在很多高校都普遍存在,而受社会需求的影响热门专业和冷门专业的出现对建立健康的学科体系提出了巨大的挑战。教学内容是教学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即时更新教学内容,并对其充实和发展是改革的关键。
大部分的教师在讲课的时候还是以教材为主,但是很多学科的教材内容已经非常陈旧了,没有与时代接轨,体现当代社会的潮流和发展规律,更是有的老师一份课件用到底,连每次授课的知识点甚至课后作业都是一样的,如果有个关系好的同系前辈,这门课的学习几乎可以用不费吹灰之力来形容,这种现象十分恶劣,不利于学生的成长。教学内容的现代化不仅体现在老师和学校的选择,还体现在学生的选课的自主性。如今高校纷纷扩招且规模越来越大,大学教育越来越普及,传统的专业性被渐渐削弱,基础教育的成分比例越来越大,因此在课程设置上应该注重基础和博学,学分制和通识课的开展正是为了实现这一意图。
二、 从科学研究功能看高校教学改革
歷史上自从洪堡将科学研究纳入大学功能之后,教授们就常常在课堂上展示和讨论他们的实验和最新研究成果,校园除了传授知识培养人才之外还承担了科研的职责。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时候,大学课堂上出现了以实验为主要形式的学科知识,并且比重在逐渐增加,自此知识不再知识书本上固定的定义和判断,越来越多的问题没有固定的答案,知识的不确定性越来越强。要加强当代高校的科研实力,除了科研经费的投入外,体制的变革也是不容忽视的。大学不是政府,不能以公务员的那一套模式来管理,只有体制灵活了,学术氛围才会活跃,科研环境才会自由。此外为了调动研究者的积极性,加快科技转化成果,应当使教师在知识产权转换为经济利益时尽可能多地受益,还可以以科研型企业为支撑,将学校的教师作为人力资源投入进去,让他们直接从中获取利益。
三、从社会服务功能看高校教学改革
大学从创立之初到现在最重要的任务之一就是满足社会的需要,人才培养是为了向社会输出的,是面向市场来培养的。不论是哪种规格哪种专业倾向的高校,在学生的培养方案中都不得不考虑企业的需要。这就要求在课程设置和考核这两个方面进行教学改革,一方面在设置课程的时候就要考虑对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和目前的行业结构及就业现状,在课程考核方式上也要摒弃传统的期末考试定终身的单一考核方法,除了出勤率、作业成绩、期中考试成绩之外,课程论文和调研报告这一类探索性和综合性较强的任务往往能让学生在内容和形式上学习到更多的东西,对于他们的逻辑思维、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均有很大帮助,学校和老师不能因为不容易计分就忽略这些手段。
四、 从引领文化功能看高校教学改革
每一所学校都有文化传播的功能,而大学更是引领文化的先锋。文化传承与科学研究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我们常说大学文化大学文化,一所大学不仅要具有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的职能,还要将自己的风格氛围融入进去,形成独属于自己的精神并影响和促进社会的发展。因此在通识选修课的设置上,必须加大中国传统文化和外来借鉴文化的比重,大一的基础课程中也要加入古典和现代文化的内容,不能因为是理工科或者经济类的学科就不设置文化课。另外在课外学校组织的各种活动中也要有意识地将这些东西融入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