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言文在中学语文教材中占很大比重,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语言生动丰富,用词简练准确, 但枯燥的串讲加上背翻译和默写,学生疲于应付,效果甚微。大多学生提不起兴趣,为何如此?怎样激发其兴趣乐而学之?就上述问题浅谈一下自己的见解。
一、增强文言语感,进入美的境界。
中学语文教材中的文言文多为文质兼美的经典名篇,寄寓着作者的审美评价,渗透着作者丰富的思想感情。教学时有目的地运用各种方式引导学生增强文言语感,进入美的境界,学生会情不自禁的被课文所吸引,进入文章所营造的美的境界。
1.“读”字当头,激发兴趣。
读,学习文言文第一大法。初中生初识文言文,没有文言语感,文字生疏,且无停顿断句常识,将文言文视作是“天书”,深奥难懂,使他们望而生畏。因此要学好文言文,良策之一就是把“读”字摆在首位。文言文中有些字的读音,与现代常见的读法不一样,这就需老师的范读,以加深记忆。如《荆轲刺秦王》“樊於期” 一句中“於”不读“yū”而读“wū”,《烛之武退秦师》中“微夫人之力不及此”中的“夫”应读“fú”,这样的例子在文言文中举不胜举。这些异音字的存在,使老师的范读更显必要,通过范读,能让学生把握好音节停顿,读起来朗朗上口。这时可再引导学生对照课文注解进行默读,读懂后教师在教学中再指名朗读、组织齐读。这样教师既可以验收和评价读的效果,又可以让学生以十足的兴趣和信心去学习。课文读多了,读熟了,就能理解大意。正所谓“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2.古文教学融入现代意识。
文言文比我们常用的现代汉语难懂,但它的许多有生命力的东西,仍然活跃在现代汉语中,仍被我们所熟知,所运用。因此,教师如果在教学中融入现代意识,在讲解中适时予以点拨,学生必然感兴趣,难以忘记。例如我们现在常用到的成语,学生可能不知它是怎样来的,它本来的意思是怎样。其实,成语大多源于古汉语中,它包含着丰富的古汉语知识或历史知识,如“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出自《鸿门宴》中的“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其古今意义不同,教师在教学中就可以作对比分析,这样学生的兴趣何愁不来?分析古今异义现象,可举《鸿门宴》中“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的“婚姻”,现在“婚姻”的意思为因结婚而产生的夫妻关系,如放在原词中就令人费解甚至闹笑话了,其实这里用的是古义——“儿女亲家”。这样学生平时常用的词语经教师略一点拨,学生就会感到新鲜,有兴趣,自然也会有学习热情。
3.不拘一格,灵活教学。
单一的教法既僵化了教师的思想,又禁锢了学生的思维,很容易造成教学上的“死气沉沉”,教师应根据教材上的不同特点,采取不同教法:教《烛之武退秦师》,可让学生在反复诵读第三段中,感受烛之武高超的外交辞令和深明大义、不辱使命的感人事迹。教《荆轲刺秦王》,可让学生写想象作文,再现荆轲易水送别时的悲壮和不成功便成仁的精神,体味文章描写人物的艺术手法。
二、培养迁移能力,提高运用能力
语文大师叶圣陶告诫我们“教是为了不教”。因此,文言文教学也应“授人以渔”,教会方法,让学生终身受益。古文化知识浩如烟海,教师是永远讲不完的,只有教给学生方法,培养他们的知识迁移能力,让他们运用所学的知识去灵活分析、推断语言现象,才能最终受益。
1.积累知识,学以致用。
积累知识的方法常见而又简单实用的是做笔记,学生可以把所学的常见代词、文言通假字、重要的文言实词和虚词、文言句式、一词多义现象等知识通过分类、比较后将之整理到笔记本上,如 “之”字,常见的有:作人称代词用,可以指代人、事、物,作指示代词用,译作“这样”、“这”、“这种”等;其次作助词用,既可作结构助词“的”,有时无实在意义,起舒缓语气、协调音节的作用,可不译;三是作动词,这种情况不大多见,如“ 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鸿门宴》),这就需特别当心。复习时这些知识须综合讲授,然后要求学生学会积累,达到掌握规律、巩固知识的目的,久而久之,就能养成习惯,形成能力。
2.触类旁通,举一反三
学习文言文要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还必须注意运用综合、比较、归类的方法,让学生能触类旁通,举一反三。教师要善于启发、诱导学生联系旧知识,结合具体语境,去推断新的语言现象,这样既巩固了旧知识又学会了新知识。如在《鸿门宴》一文中,有个句子出现了两个“为”:“谁为大王为此计者”、“这两个“为”的意义词性各不同,前者是“替”的意思,属介词,读“wèi”;后者是“出”的意思,属动词,读“wéi”。“若属皆且为所虏”中的“为”则表被动,再联系复习旧知识,《荆轲刺秦王》中“乃为装遣荆轲行”的“为”和前两种意思又不同,是“整理”的意思,这样加以综合,使学生能一目了然,做成笔记,便于复习。久而久之,学生的文言文阅读水平定会提高,能力自会增强。
总之,在文言文教学中,教师应将教的方法和学生学的方法二者的有机统一,牢固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意识,改进教学,使学生愿学、会学、乐学,从而使我们的文言文教学走出“死胡同”,踏上光明的大道。
一、增强文言语感,进入美的境界。
中学语文教材中的文言文多为文质兼美的经典名篇,寄寓着作者的审美评价,渗透着作者丰富的思想感情。教学时有目的地运用各种方式引导学生增强文言语感,进入美的境界,学生会情不自禁的被课文所吸引,进入文章所营造的美的境界。
1.“读”字当头,激发兴趣。
读,学习文言文第一大法。初中生初识文言文,没有文言语感,文字生疏,且无停顿断句常识,将文言文视作是“天书”,深奥难懂,使他们望而生畏。因此要学好文言文,良策之一就是把“读”字摆在首位。文言文中有些字的读音,与现代常见的读法不一样,这就需老师的范读,以加深记忆。如《荆轲刺秦王》“樊於期” 一句中“於”不读“yū”而读“wū”,《烛之武退秦师》中“微夫人之力不及此”中的“夫”应读“fú”,这样的例子在文言文中举不胜举。这些异音字的存在,使老师的范读更显必要,通过范读,能让学生把握好音节停顿,读起来朗朗上口。这时可再引导学生对照课文注解进行默读,读懂后教师在教学中再指名朗读、组织齐读。这样教师既可以验收和评价读的效果,又可以让学生以十足的兴趣和信心去学习。课文读多了,读熟了,就能理解大意。正所谓“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2.古文教学融入现代意识。
文言文比我们常用的现代汉语难懂,但它的许多有生命力的东西,仍然活跃在现代汉语中,仍被我们所熟知,所运用。因此,教师如果在教学中融入现代意识,在讲解中适时予以点拨,学生必然感兴趣,难以忘记。例如我们现在常用到的成语,学生可能不知它是怎样来的,它本来的意思是怎样。其实,成语大多源于古汉语中,它包含着丰富的古汉语知识或历史知识,如“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出自《鸿门宴》中的“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其古今意义不同,教师在教学中就可以作对比分析,这样学生的兴趣何愁不来?分析古今异义现象,可举《鸿门宴》中“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的“婚姻”,现在“婚姻”的意思为因结婚而产生的夫妻关系,如放在原词中就令人费解甚至闹笑话了,其实这里用的是古义——“儿女亲家”。这样学生平时常用的词语经教师略一点拨,学生就会感到新鲜,有兴趣,自然也会有学习热情。
3.不拘一格,灵活教学。
单一的教法既僵化了教师的思想,又禁锢了学生的思维,很容易造成教学上的“死气沉沉”,教师应根据教材上的不同特点,采取不同教法:教《烛之武退秦师》,可让学生在反复诵读第三段中,感受烛之武高超的外交辞令和深明大义、不辱使命的感人事迹。教《荆轲刺秦王》,可让学生写想象作文,再现荆轲易水送别时的悲壮和不成功便成仁的精神,体味文章描写人物的艺术手法。
二、培养迁移能力,提高运用能力
语文大师叶圣陶告诫我们“教是为了不教”。因此,文言文教学也应“授人以渔”,教会方法,让学生终身受益。古文化知识浩如烟海,教师是永远讲不完的,只有教给学生方法,培养他们的知识迁移能力,让他们运用所学的知识去灵活分析、推断语言现象,才能最终受益。
1.积累知识,学以致用。
积累知识的方法常见而又简单实用的是做笔记,学生可以把所学的常见代词、文言通假字、重要的文言实词和虚词、文言句式、一词多义现象等知识通过分类、比较后将之整理到笔记本上,如 “之”字,常见的有:作人称代词用,可以指代人、事、物,作指示代词用,译作“这样”、“这”、“这种”等;其次作助词用,既可作结构助词“的”,有时无实在意义,起舒缓语气、协调音节的作用,可不译;三是作动词,这种情况不大多见,如“ 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鸿门宴》),这就需特别当心。复习时这些知识须综合讲授,然后要求学生学会积累,达到掌握规律、巩固知识的目的,久而久之,就能养成习惯,形成能力。
2.触类旁通,举一反三
学习文言文要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还必须注意运用综合、比较、归类的方法,让学生能触类旁通,举一反三。教师要善于启发、诱导学生联系旧知识,结合具体语境,去推断新的语言现象,这样既巩固了旧知识又学会了新知识。如在《鸿门宴》一文中,有个句子出现了两个“为”:“谁为大王为此计者”、“这两个“为”的意义词性各不同,前者是“替”的意思,属介词,读“wèi”;后者是“出”的意思,属动词,读“wéi”。“若属皆且为所虏”中的“为”则表被动,再联系复习旧知识,《荆轲刺秦王》中“乃为装遣荆轲行”的“为”和前两种意思又不同,是“整理”的意思,这样加以综合,使学生能一目了然,做成笔记,便于复习。久而久之,学生的文言文阅读水平定会提高,能力自会增强。
总之,在文言文教学中,教师应将教的方法和学生学的方法二者的有机统一,牢固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意识,改进教学,使学生愿学、会学、乐学,从而使我们的文言文教学走出“死胡同”,踏上光明的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