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初中语文教学活动,究其根本是师生认知因素和情感因素交融的过程。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初中语文教学只重视知识的传授与能力的培养,而很少提到情感目标。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必须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要求渗透于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之中,以加强语文教学的情感功能。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活动;情感渗透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1-1270(2012)03-0070-01
初中语文教学活动,究其根本是师生认知因素和情感因素交融的过程。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初中语文教学只重视知识的传授与能力的培养,而很少提到情感目标。我认为,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必须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要求渗透于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之中,以加强语文教学的情感功能。
作为一名初中语文教师,应采用灵活多变、具有艺术性的情感教育方法,充分利用教学中的情感因素,促进学生情感的形成,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操,实现新课程目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经过多年实践,我认为,初中语文情感教育可作如下尝试:
一、以文传情,教学内容的情感化
(一)教学情感目标的确定
教师在教学中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把教材中内含的情感,通过加工提炼展现出来,给学生以情感上的感染。在教学设计中,依据作者的写作意图、思想情感以及学生的认识基础、情感基础来设立情感目标。记叙类文章应该把具体的道德形象、生动的故事情节品味真情、感悟人生、陶冶情操作为情感目标;古诗文应该把通过意向的描绘、意境的渲染引导学生理解诗人的高尚情感作为教学情感目标;说明类文章应抓住对象的特征,从功能、用途及成因等诸多方面挖掘自然美、建筑美、创造美作为教学情感目标。初中语文情感教学中,准确、恰当的情感目标,使学生在道德感、美感、理智感等情感领域内得到充分地发展与提高,符合素质教育的有关原则。
(二)教材情感内涵的挖掘
深入钻研教材的过程,也是教师自己受作品感染的过程。初中语文教材,为学生展现了丰富多彩的情感世界,具有很强的感染力。教师在教学中充分利用情感因素,使学生在情感上与课文所表现的情感产生共鸣,就会提高教学效果。教师在备课时,钻研教材,细心揣摩和体会作者在文字中流露的真情实感,让自己的思想感情和作品表达的思想意境融合在一起,与作品中人物同爱共恨,才能用教学内容的情感打动学生、感染学生。
二、以情优教,教学过程情感化
教学内容的信息,以不同方式传递,会产生不同的教学效果,这就需要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的性质和学生的认知特点灵活地选择适当的传递信息的方式。
(一)创设情感氛围
语文课堂的情感教学中,教师要以情感作为敲门砖,以情激情,叩击学生心灵。教学中,充满感情的语言、语调能创设出一种情感氛围。这种情感氛围会激活学生思维,让学生产生期待。当学生的情感被调动起来时,他们就会沿着这条情感轨道,走进课文,走近作者。这样的教学言语不仅能传知,还能传情,使课堂教学获得艺术性的完美。
(二)优化教学情境
教学情境设置的核心是充分显示教学内容的情感因素,达到感染学生情感的目的。教师结合教学内容,因地制宜地为学生设置情境,制造气氛,以情施教,便能促进学生产生良好的情绪反应,使学生把语言文字和直观画面联系起来,互为补充,并沟通认知与情感的联系,更好地激起学生的情感体验,使学生更深刻有效地理解文章语言的情感内涵。
1.播放音乐,烘托情感
教学中,使学生通过音乐的渲染感受感情变化,在他们心中引起共鸣,使他们感受美,理解体会美的意境。如我在教授《桃花源记》一文时,先播放了一首舒缓优雅的古筝曲《渔舟唱晚》,让学生随着乐曲细细品味文本,美妙的音乐渲染出的情境画面使学生情绪被调动起来了,陶醉其中。课文讲解中,音乐始终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在若隐若现的背景音乐的烘托、感染下,学生们被带入了作品所表现的意境,感受到了桃花源田园景色的环境美,和谐友好的人情美,对作者倾注于作品中的情感也能轻松把握了。
2.扮演角色,体验情感
表演式教学是一种形象化教育艺术的具体体现。为了使教学情境真切地再现在学生面前,教师将课堂变成舞台,指导学生扮演课文中的角色,学生在角色扮演体验中加深了对人物的理解。例如,在教《孔乙己》一课时,请学生分别扮演孔乙己、“我”、掌柜及短衣帮,重现课文中孔乙己到咸亨酒店喝酒的几个场景,抓住人物语言描写展开表演。表演后,由旁观学生依据文本对表演的准确性进行评价,使学生在“表演——评价——再表演——再评价”中,体验人物情感,把握人物性格。这样,学生原本难以理解的人物内心世界被打开了,文章揭示的人与人之间冷漠的金钱关系也水到渠成地为学生所理解和接受了。
3.展开争论,明晰情感
沉闷的课堂只能使学生“情绪低落”,“一筹莫展”。情感教
学中,教师抓住中学生喜欢争论的心理特点,营造生动活泼的情感氛围,通过争论有效刺激兴奋点,一步步地把学生情绪推向高潮。如在教学《孔乙己》时,从“孔乙己大约的确是死了”这语句着手,提出:孔乙己最终的命运是生还是死呢?教室立时热闹起来,有的学生认为,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没人会关心孔乙己,而孔乙己自己又是那样一个好吃懒做、深受封建科举制度毒害的穷书生,他的命运必然是走向死亡。也有人认为,孔乙己最后一次出场时只是一如往常的贫病,这对孔乙己而言是家常便饭,过去没死,这次也不会死。学生们阐发着不同的意见、激烈争论,使得课堂气氛相当活跃。学生们的情绪被充分调动起来了,教学情感目标也水到渠成。
教学实践证明,语文课的教学意义绝不仅仅在于教给学生某种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在情感主导下,通过一篇篇凝聚着作家灵感、激情和思想的文学作品,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情感、情趣和情操,把它们积淀成为正确高尚的价值观和人生观。语文教学是一门综合性艺术。它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用真挚的情感打动学生,用愉悦的氛围影响学生,用生动的语言感染学生,用情境吸引学生,用高尚的人格启迪学生,使师生间情与情得到交融,激活学生的个性思维,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操,完善学生健全的人格。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活动;情感渗透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1-1270(2012)03-0070-01
初中语文教学活动,究其根本是师生认知因素和情感因素交融的过程。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初中语文教学只重视知识的传授与能力的培养,而很少提到情感目标。我认为,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必须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要求渗透于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之中,以加强语文教学的情感功能。
作为一名初中语文教师,应采用灵活多变、具有艺术性的情感教育方法,充分利用教学中的情感因素,促进学生情感的形成,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操,实现新课程目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经过多年实践,我认为,初中语文情感教育可作如下尝试:
一、以文传情,教学内容的情感化
(一)教学情感目标的确定
教师在教学中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把教材中内含的情感,通过加工提炼展现出来,给学生以情感上的感染。在教学设计中,依据作者的写作意图、思想情感以及学生的认识基础、情感基础来设立情感目标。记叙类文章应该把具体的道德形象、生动的故事情节品味真情、感悟人生、陶冶情操作为情感目标;古诗文应该把通过意向的描绘、意境的渲染引导学生理解诗人的高尚情感作为教学情感目标;说明类文章应抓住对象的特征,从功能、用途及成因等诸多方面挖掘自然美、建筑美、创造美作为教学情感目标。初中语文情感教学中,准确、恰当的情感目标,使学生在道德感、美感、理智感等情感领域内得到充分地发展与提高,符合素质教育的有关原则。
(二)教材情感内涵的挖掘
深入钻研教材的过程,也是教师自己受作品感染的过程。初中语文教材,为学生展现了丰富多彩的情感世界,具有很强的感染力。教师在教学中充分利用情感因素,使学生在情感上与课文所表现的情感产生共鸣,就会提高教学效果。教师在备课时,钻研教材,细心揣摩和体会作者在文字中流露的真情实感,让自己的思想感情和作品表达的思想意境融合在一起,与作品中人物同爱共恨,才能用教学内容的情感打动学生、感染学生。
二、以情优教,教学过程情感化
教学内容的信息,以不同方式传递,会产生不同的教学效果,这就需要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的性质和学生的认知特点灵活地选择适当的传递信息的方式。
(一)创设情感氛围
语文课堂的情感教学中,教师要以情感作为敲门砖,以情激情,叩击学生心灵。教学中,充满感情的语言、语调能创设出一种情感氛围。这种情感氛围会激活学生思维,让学生产生期待。当学生的情感被调动起来时,他们就会沿着这条情感轨道,走进课文,走近作者。这样的教学言语不仅能传知,还能传情,使课堂教学获得艺术性的完美。
(二)优化教学情境
教学情境设置的核心是充分显示教学内容的情感因素,达到感染学生情感的目的。教师结合教学内容,因地制宜地为学生设置情境,制造气氛,以情施教,便能促进学生产生良好的情绪反应,使学生把语言文字和直观画面联系起来,互为补充,并沟通认知与情感的联系,更好地激起学生的情感体验,使学生更深刻有效地理解文章语言的情感内涵。
1.播放音乐,烘托情感
教学中,使学生通过音乐的渲染感受感情变化,在他们心中引起共鸣,使他们感受美,理解体会美的意境。如我在教授《桃花源记》一文时,先播放了一首舒缓优雅的古筝曲《渔舟唱晚》,让学生随着乐曲细细品味文本,美妙的音乐渲染出的情境画面使学生情绪被调动起来了,陶醉其中。课文讲解中,音乐始终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在若隐若现的背景音乐的烘托、感染下,学生们被带入了作品所表现的意境,感受到了桃花源田园景色的环境美,和谐友好的人情美,对作者倾注于作品中的情感也能轻松把握了。
2.扮演角色,体验情感
表演式教学是一种形象化教育艺术的具体体现。为了使教学情境真切地再现在学生面前,教师将课堂变成舞台,指导学生扮演课文中的角色,学生在角色扮演体验中加深了对人物的理解。例如,在教《孔乙己》一课时,请学生分别扮演孔乙己、“我”、掌柜及短衣帮,重现课文中孔乙己到咸亨酒店喝酒的几个场景,抓住人物语言描写展开表演。表演后,由旁观学生依据文本对表演的准确性进行评价,使学生在“表演——评价——再表演——再评价”中,体验人物情感,把握人物性格。这样,学生原本难以理解的人物内心世界被打开了,文章揭示的人与人之间冷漠的金钱关系也水到渠成地为学生所理解和接受了。
3.展开争论,明晰情感
沉闷的课堂只能使学生“情绪低落”,“一筹莫展”。情感教
学中,教师抓住中学生喜欢争论的心理特点,营造生动活泼的情感氛围,通过争论有效刺激兴奋点,一步步地把学生情绪推向高潮。如在教学《孔乙己》时,从“孔乙己大约的确是死了”这语句着手,提出:孔乙己最终的命运是生还是死呢?教室立时热闹起来,有的学生认为,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没人会关心孔乙己,而孔乙己自己又是那样一个好吃懒做、深受封建科举制度毒害的穷书生,他的命运必然是走向死亡。也有人认为,孔乙己最后一次出场时只是一如往常的贫病,这对孔乙己而言是家常便饭,过去没死,这次也不会死。学生们阐发着不同的意见、激烈争论,使得课堂气氛相当活跃。学生们的情绪被充分调动起来了,教学情感目标也水到渠成。
教学实践证明,语文课的教学意义绝不仅仅在于教给学生某种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在情感主导下,通过一篇篇凝聚着作家灵感、激情和思想的文学作品,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情感、情趣和情操,把它们积淀成为正确高尚的价值观和人生观。语文教学是一门综合性艺术。它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用真挚的情感打动学生,用愉悦的氛围影响学生,用生动的语言感染学生,用情境吸引学生,用高尚的人格启迪学生,使师生间情与情得到交融,激活学生的个性思维,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操,完善学生健全的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