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台废旧电脑,改写他一生

来源 :莫愁·时代人物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dfox11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幸运的“垃圾桶宝宝”


  上世纪80年代末,一个男婴被遗弃在美国佛罗里达州乡下的垃圾桶旁,被路人发现时已经奄奄一息。经过医院精心诊治,男婴并无生命之忧,几天后被送进了当地福利院。

  距离福利院不远的村庄,有一对非常有爱心的夫妻,男主人叫纳森·菲格斯,空闲的时候,纳森夫妇经常到福利院照顾可爱的孩子们。
  男婴被送到福利院不久,就得到了纳森夫妇的关照,看着他忽闪忽闪的大眼睛,圆乎乎的小脸蛋,夫妻俩喜欢得不得了,于是便领养了他。
  当时,纳森夫妇已经有了一个可爱的女儿,但这一点也不影响他们对这个孩子的关爱,纳森为他取名弗雷迪·菲格斯。
  纳森一家收养弃婴的事情很快在村里家喻户晓。弗雷迪上小学时,常有一些顽皮孩子取笑他是垃圾桶宝宝。不明就里的弗雷迪听到有人戏弄他,就会冲上去和他们打斗,结果总免不了带着一身伤痕回家。
  当弗雷迪明白自己并不是纳森的亲生儿子时,内心非常痛苦,在同学们面前,他常常觉得难堪,失去了自信。从那以后,他开始独自上学,独自回家,也不和同学交流。
  看到弗雷迪的变化,纳森夫妇很是担忧,为了让弗雷迪重新快乐起来,纳森想到了一个办法。当时纳森在佛罗里达州立大学做修理工,他用25美元给弗雷迪买来一台废旧的二手电脑,让他尝试着去修理。
  这台废旧电脑不仅打开了弗雷迪的心结,也让他从此走上了一条与众不同的路。

电脑高手的诞生


  一开始,弗雷迪不知道用这台电脑做什么,后来纳森教会他如何打开电脑,他才大胆地动手把这台电脑大卸八块。反反复复几次拆装,弗雷迪终于摸清了电脑的内部构造,能熟练拆开后再组装好,但电脑依然是坏的。经过几次研究,他找到了电脑不开机的原因,原来是电路板缺失了几个小零件。从养父坏掉的收音机里,弗雷迪找到了合适的零件,再把它焊接到电脑主板上后,电脑终于可以正常开机了。
  有了这次大胆尝试,弗雷迪对电子产品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不仅家里的电脑坏了自己动手维修,甚至邻居家电脑坏了也敢拿来练手。
  21世纪初,电脑开始普及,但维修电脑的人才却很稀缺,弗雷迪的出现,恰好弥补了这个空缺,只要谁家电脑坏了,就会送到弗雷迪这里,让他帮忙修理。
  由于每天和电脑打交道,弗雷迪对电脑故障维修处理越来越精通,13岁那年,他就被当地市长请到政府大楼内维修办公电脑。渐渐地,弗雷迪声名远播,成了电脑奇才。
  熟练了如何维修电脑,弗雷迪逐渐把兴趣转移到电脑本身。他发现,虽然掌握修理技术有一定的难度,但学会玩转计算机,比修理电脑奇妙多了。
  在帮客户修理电脑时,他发现客户的电脑里面常有一些重要文档需要保存。为了解决这个难题,弗雷迪开始思考,如何才能保存这些重要文档。经过一段时间琢磨,弗雷迪想到一个办法,那就是创建一个强大的数据库,每次修电脑之前,先让客户把重要资料保存到里面,然后无论怎样重置维修,重要数据都不会丢失。
  随着电脑升级以及客户增多,弗雷迪发现研究电子产品相关业务将会有非常广阔的未来。15岁那年,征求养父意见后,弗雷迪成立了“菲格斯计算机公司”,办公地点就设在家里。公司的成立,让弗雷迪从单纯的电脑高手变成公司法人,无论行动和思想,都与他同龄的小伙伴有了天壤之别,他的思维更加成熟,行动也更加理性。
  17岁那年,弗雷迪放弃了上大学的机会,专心研发新业务。这时,他已经拥有了多达150位的稳定客户,每天都有忙不完的工作和新奇的想法产生。

爱是一生的修行


  进入21世纪,电子产品更新迭代快速发展,菲格斯計算机公司犹如一艘顺风行驶的飞船,虽然不大,含金量却极高,弗雷迪的聪明才智,完全得到了发挥。几年后,公司已由家庭式小作坊迈向了正规化大公司之路。然而,正当弗雷迪意气风发时,他的养父却生病了。
  原来,养父患上了阿尔兹海默综合征,一开始家人不注意,以为是人老了容易健忘。但随着时间推移,养父的症状越来越严重,有时甚至忘记回家的路,这才让家人担忧起来。
  为了能够随时对养父的行动了如指掌,弗雷迪研发了一款可以放入鞋底的追踪器,只要养父穿着带有追踪器的鞋,不管走到哪里,弗雷迪都能快速找到他。
  很快,弗雷迪研发的鞋得到了广泛关注,堪萨斯州一家公司以220万美元买下这款鞋的专利。
  有了这220万美元,弗雷迪加快了公司改革进度。2014年年初,弗雷迪把“菲格斯计算机公司”更名为“菲格斯通讯公司”。公司改革之初,弗雷迪和同事一口气研发出80多套客制化软件程序,成了行业领头羊。
  然而,还没来得及品尝事业成功带来的欣喜,养父就去世了,弗雷迪无比伤心。养父对他的小心呵护、严词教育,早已逾越血缘关系,深厚的父子情,早已蔓延在弗雷迪体内。
  养父生前热心公益事业,常常无私帮助比他弱小之人。养父去世后,弗雷迪继承了养父的遗志,开始追随养父的脚步,踏上慈善事业的道路。公司所得盈利,他每年都会拿出一部分,协助政府展开救灾工作,并且还专门为一些穷苦孩子提供大学教育金。
  弗雷迪说,他非常感谢养父母,是他们让他将所有精力投入到创造性计算机项目中;是他们让他懂得,自己才可以决定自己是谁,别让外在环境决定自己是谁。他说:“人人都能做到的最好的事,就是影响另一个人。我的父母收养我,给了我爱和未来。他们尽最大的努力使世界变得更美好,那正是我也要做的事。”
  编辑 家英宏 [email protected]
其他文献
陈宝明  陈宝明管理着亚洲最大的厨房和200多名厨师,他的团队打造着独一无二的主题宴会,他被贵宾称赞为“舌尖上的艺术家”。在每一次精美的国宴中,他变通有术,精益求精,于细微之处做好点滴事。忙而不乱  凌晨4点,当人们还在梦乡沉睡时,陈宝明已经来到国家会议中心。在这里,每年要接待上百万展会客人。陈宝明带领的后勤厨师团队拥有5500平方米的大厨房,比10个篮球场还要大,可满足1万人同时用餐的需求,是亚
期刊
金戈铁马少年梦温陈华  沉迷于金戈铁马,对古代铠甲的好奇和痴迷在温陈华儿时埋下种子。他喜欢在课余用扑克牌、硬纸板制作成铠甲的模样。这种古怪的爱好让家人常常埋怨他不务正业,玩物丧志。  中专毕业,温陈华在工厂当了一名锅炉安装工,学习打铁、钣金等工艺技术。他开始琢磨用学到的技术制作真正的铠甲。为此,24岁的温陈华专门前往北京博物馆,希望能够看到最真实、最完整的古代铠甲。不过,这趟北京圆梦之旅却让温陈华
期刊
马伯庸  因为电视剧《长安十二时辰》,同名原著作者马伯庸一下子成了2019年影视圈炙手可热的作家。事实上,关于养孩子,马伯庸同样作出了一篇精彩“文章”。知乎上有人提问:“刚做爸爸,觉得自己的时间被孩子剥夺,该怎么调整心态?”马伯庸的回答获得无数点赞——“和儿子做兄弟。”作家奶爸的想象力  2013年,儿子马小烦出生,马伯庸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生活习惯的改变。家里本来有满满一书房的书,连卧室、厕所、餐
期刊
云曙先  站在垃圾分类的风口,南京云思顿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云曙先比以往更忙了。采访过程中,他不断接到业务电话,安排员工接待一批批前来看产品的合作商家。“不好意思,让你久等了。”处理好事务后云曙先连连道歉,“全国生产智能垃圾箱产品的机构不多,我们得抓紧时机,趁着风口将公司做大做强。”话音刚落,他随即将手机设置静音状态,开始全心接受采访。从创新到创业  低沉的嗓音,憨厚的脸庞,90后云曙先很“工科
期刊
有这样一位“浣熊爸爸”,是80后青年漫画家。在他的笔下,有一只古灵精怪的小浣熊,不仅可以上天入海,还可以穿越次元的界限自由驰骋。而在生活中,他让可爱的女儿薄荷变成了漫画中的人物,直接送进宫崎骏动画里,周围的景色也变成了知名漫画中的场景。这样的漫画萌化众多网友的心,大家纷纷留言“我也想有这样一个可爱的爸爸”。开创“无二”脑洞漫画  程鹏是地道的青岛人,性格憨厚,外表呆萌,神似一只可爱的浣熊,所以他给
期刊
上世纪90年代随父母搬进商品房,搬家时我负责打包细小物件。拉开写字台的三个抽屉,两个抽屉是邓丽君的磁带,还有一抽屉,除了邓丽君的磁带还掺杂了些费玉清和龙飘飘的磁带。  这三个抽屉,是父亲的精神粮仓。  上小学那会儿,每天一大早,邓丽君的歌声就是我的起床铃音。美好的旋律在屋内外环绕,迅速扩散。父亲哼着朗朗上口的小曲,骑着二八大杠送我上学,然后拐道上班。晚饭时分,清晨大饱耳福的邻居们经常带着空白磁带来
期刊
我上小学的时候,漂亮的大姐谈对象了,对方是一名军人。  我的家乡西南沟子在燕山山脉纵横交错的山里,去过村里的城里人把它叫“山里的山里”,偏僻至极。大姐夫来的时候,我高兴极了,我从来没有这么近距离地看过军人。更让我骄傲和自豪的,是他光芒四射地站在我家大门口吸引邻居众多眼光的时候。他1.78米的标准身材,干净整洁的绿军装,军装上鲜艳的红领章和军帽上耀眼的红五星,照亮了我家小院,也照亮了我少年的心。  
期刊
狮记”创办人钱钟书从收藏到创作,古典珠宝被激活  80后钱钟书自称“狮小匠”,毕业于中国美院公共艺术雕塑系。大学期间,从入手第一件点翠首饰开始,小钱渐渐迷上了玉石原料和老首饰的收藏。于是,他常常到网上逛古典首饰论坛,去校园周边逛古玩市场淘宝,逐渐扩大范围至京沪赣豫和香港的荷里活道。发簪、步摇、耳环、耳坠、胸针、戒指、香插等从时光深处翩跹而来的饰物,带着惊鸿一瞥的美,总能“诉说”或惊心动魄或缠绵悱恻
期刊
这是一群特殊的医生,他们的病人不会说话,不会配合,甚至时时和他们“对着干”,但他们总会给病人们提供最好的治疗方案,甚至会无微不至地照顾病人的饮食起居,而这一切,都是他们心甘情愿、完全免费的。当病人们痊愈出院,转身离去时,他们会骂一句“白眼狼”,眼里却全是得意和笑意。他们,就是全国首家野生鸟类救助机构——北京猛禽救助中心的工作人员,他们的专业称谓是“猛禽康复师”。三甲医院的“大力水手”  北京猛禽救
期刊
老陆站摊的门店生意格外兴隆  2020年春节前夕,抖音上出现一位特殊的“网红”。他戴着眼镜,身材微微发福,笑容憨厚朴实,18秒的短视频中随意几句话就收获了51万点赞。他就是曾经饱受争议的“北大屠夫”陆步轩。骄子成屠夫  1966年,陆步轩出生在陕西省长安县农村。母亲早逝,生活维艰。对陆步轩来说,上学就是为了能改变自己的命运,那时大学包分配,只要能考上,一毕业就是吃公粮的人了。  陆步轩好强,第一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