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F230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6-7833(2012)04-000-02
摘要随着我国公益组织的不断发展,公益组织的数量以及类型均较以往有了较大的提升,一方面这是社会爱心的体现,同时却也存在着一些制度不规范,慈善基金用途不明等负面的社会现象,面临捐款被肆意挪用或者侵吞,人们对于公益组织的信任度大大降低,其主要在于会计信息披露体系不完善,因而本文立足于我国公益组织的会计信息制度的不足之处,剖析其产生原因,并为完善我国公益组织的会计信息制度提出建议。
关键词公益组织会计信息信息披露
现阶段公益组织的蓬勃发展,《中国慈善事业发展指导纲要(2011 2015年)》显示,在民政部门依法登记的各类社会组织数量已达到44万个,其中基金会数量增加到2200个,在公益组织蓬勃发展的同时,各类质疑之声也从未停止,尤其是郭美美事件的出现后,在全国范围内引起了剧烈的反响,掀起了对公益组织质疑的舆论狂澜,民众对于公益组织的信赖性大幅度降低,公益组织也因为郭美美事件受到了大众的质疑,从中显露的不仅仅是郭美美个人的道德问题,而是我国公益组织运营的机制问题。随着公益组织的影响力以及作用力的扩大,我们应当着眼于进一步完善公益组织的会计制度,在适当的范围之内提高公益组织的运营透明化,从而才能是我国的公益组织健康的发展。
一、我国公益组织会计信息披露现状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全能政府逐步转变为有限政府,政府不再包办一切服务,而转为与盈利性部门、公益组织相互合作提供公共产品。多元化、社会化的公益组织能以灵活、高效、体贴、个性的特点满足社会对公共产品的需求,其角色重要性日益凸显,不仅是市场服务和政府服务的有益补充,也是完善社会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公益组织。在运行模式上主要有五种:官办慈善机构;挂靠在官办机构下的基金会;私立基金会;企业社会责任部门以及公益营销;草根公益组织等多种类型。不管是何种类型的公益组织,均需要有相应的会计制度作为支撑,而我国目前公益组织会计制度依然不够完善,尚无专门针对公益组织而设立的会计制度。过去公益组织大多执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以收付实现制为基础,新的制度向权责发生制转变,将更接近企业会计制度。目前,大多数慈善机构已经使用了新的会计制度,而小部分官办机构依然沿用着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公益组织的信息披露情况不够乐观。
二、我国公益组织会计信息披露面临的问题
(一)公益组织自身会计信息披露意愿不强
公益组织的信息披露无外乎主动公开和被动公开两种,受本位意识的影响,绝大多数公益组织还不愿意进行主动的信息披露。当前,我国公益组织的会计信息披露大多还是靠舆论监督和自我约束,很多公益组织的运作方式不够规范,捐赠人往往不能通过合适的渠道获取公益组织的信息,更无法直接了解所捐资金的应用情况,一些公益组织出于各种原因,主动进行信息披露意愿不强,郭美美事件发生后,红十字会在受到公众质疑之后推出的信息披露平台,也属于被动公示,造成公众对公益组织的信任度的下降。
(二)公益组织会计信息的披露不全面
某些公益组织虽然部分会计信息也对外进行了公开,但会计信息披露远远不够,虽然也进行了会计报表编制,然而披露的信息具有较多的局限性。往往披露的信息均是正面的,对自身不利的信息往往选择不进行披露。披露的信息也并非大家所关心和关注的内容。例如折旧费用、借款比例等内容,公众基本不关心,更不关注。大家关注公益组织筹资能力、因公益行为而带来的社会效益、资金配置效率等情况,往往很少进行纰漏,公益组织关于受托责任和管理绩效披露更是少之有少。
(三)会计信息披露路径问题不畅的问题
会计信息披露路径问题表现为信息传播与反馈渠道不畅、会计信息披露在不同需求主体间分布不均衡。会计信息披露的传递缺少交流通道。会计信息披露缺少深度加工。会计信息披露的深加工从数量与质量上都有待提高。此外,公益组织享受发布信息的权利分布不均衡,官办的,全国性的享有资源,而一些地方性的,实力弱的机构,或者草根机构没有信息发布渠道,或者需要花费资金购买,迫切需要拓展为公益组织提供免费的会计信息公开的相应渠道。
三、我国公益组织会计信息披露的制约因素
(一)公益组织治理结构
公益组织脱胎于政府,官办性质导致了公益组织和政府的牵连,政府控制了公益组织的人事,资金,等方方面面,公益组织的领导都是政府部门的领导为主,缺少独立性,直接影响到公益组织行为,政府应当从公益组织中脱离出来,转入对公益组织的监督管理上来,对公益组织的评价上去,对公益组织公募资格牌照的审核上去。而应该让民间力量主导公益组织,运动员转变为裁判员。但当前对公益组织治理结构依然是远远不够的,其治理结构以及对信息管制约束同样存在着自身成本的制约问题,由于治理结构不当而往往造成的信息披露的滞后。当前一些公益组织有许多是名不符实的情况,很多组织往往依附于某个政府部门,具有较强的行政属性,很多政府部门领导往往是公益组织的兼职领导,公益组织根本不担心缺少社会捐助资金,其竞争意识很弱,这样必将导致缺乏主动进行会计信息披露的动机。
(二)会计信息披露的成本制约
公益组织披露信息是有成本的,而这一成本必须由公益组织负担,公益组织本身又没有过多的成本费用。对公益组织来说,一般不能像企业那样由于信息披露造成的竞争问题而产生的成本,然而还是存在着处理和提供信息的相应成本。这些成本包括搜集、处理、审计成本,同时也包含对已披露信息的质询以及处理的成本。而当前公益组织所面临的一个共性问题是资金不足,大多数公益组织都在积极争取慈善资金并努力压缩开支,所以一些公益组织往往会将会计信息披露的相应成本进行缩减,造成信息披露成本不足。
(三)专业人才匮乏
当前我国公益组织人员一般较少,很多时候负责会计信息披露的人员往往身兼数职,一方面其工作精力有限,另一方面也缺乏必要的工作技能。人员匮乏,特别是专业人才匮乏的问题也是造成信息披露滞后的一个重要因素。
四、完善会计信息披露制度的建议
(一)建立有效统一公益组织的会计规范
应从根本上对公益组织的会计管理模式,要真正打破所有制以及运行方式的界限,建立起对所有公益组织均适用的会计规范,规范应该包括公办公益组织和民间团体公益组织。制定统一的会计规范,不仅能够有效地保证公益组织会计信息的可比性,全面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同时还能够使公益组织的相应会计信息披露工作,更具可比性。
(二)改进公益组织会计信息的发布途径
当前,在公益组织会计信息的发布途径上,网络化应用也正在逐步普及。目前虽然大多数慈善机构均建立了自己网站,但大多数网站的应用性还远远不够,网络的整合及作用发挥效果还不够明显。采取网络等形式,搭建公益组织会计信息公共平台,公益组织可以在网上发布会计信息,特别是进行会计信息整理、分析、评估等方面很多慈善机构还处于空白状态,全面改善公益组织会计信息发布依然任重道远。建议由政府统一建设公益组织会计信息发布的平台,将各公益组织的会计信息进行整合、发布,不仅能够提高工作效率,更可以增强信息发布的权威性。
(三)加强完善公益组织的财务报表体系
由于公益组织资金大多源自于捐赠,因此公益组织有义务把捐赠款项的使用情况及時进行公布,使捐赠者能够清楚地了解资金的使用去向。然而,当前大多数公益组织依然没有一张报表可以真正将各种费用的详细开支情况进行明确说明。建议公益组织在原有报表的基础上增更多内容,考虑增加绩效评价指标,公众通过指标了解一个组织运营能力、公益组织绩效指标情况、社会资源投入及社会效益产生情况,通过对公益组织在资源配置进行明确分析,使捐赠者清晰地掌握和了解所捐赠资金的去向和用途,清晰地了解公益组织的各项详细费用开支。
(四)建立公募公益組织准入与退出机制
作为公共服务提供者的公益组织,其活动具有一定的特殊,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公益组织管理者披露信息的自觉性。按照信号理论和委托代理关系理论,管理者存在通过信息披露来显示自己和降低代理成本的动机,但那是以市场竞争为前提条件的。在垄断条件下,公益组织管理者可以依赖于自身的垄断优势得以持续经营并获得资源,但是这样会降低公益的效率。因此,在慈善领域引人竞争,将公益组织推向市场,将迫使公益组织为获得好的市场地位而进行自愿性信息披露,从而有利于利益相关者的监督。
(五)加强从业人员专业化队伍建设
公益组织会计从业人员的业务素质参差不齐,而加快公益组织会计制度改革对会计从业人员的综合业务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从业人员队伍建设方面,不仅要加会计继续教育,全面提高从业人员的现代会计理论和知识,并继续加强职业道德教育,树立诚信理念。与营利组织相比,公益组织的会计报告问题显得尤为重要,这是因为公益组织的服务体更加广泛,社会覆盖和影响程度更为深远,对社会发展也起到无可替代的推动作用,因此接受广泛的媒体和公众的监督与支持是其获得进一步发展的前提,这就需要公益组织完善会计信息披露制度来搭建公益组织与社会公众的沟通合作桥梁。加强公益组织的信息披露有助于财务报告使用者对公益组织的服务水平和发展趋势有一个大致的了解,更有利于财务报告使用者做出相关决策。但是要改变目前的现状,政府和公益组织的主管部门还有许多事情要做。
五、结语
完善公益组织的会计信息披露制度,不仅仅可以让人们清楚爱心的去向,同时也可以增强人们对于公益组织的信任感,从而可以收集社会的爱心,利用公众的力量,帮助生活或者工作上有困难的人,从而才有利于社会的安定团结,营造良好的社会气氛,增强个人的社会归属感以及认同感。一个完善的会计信息披露体系,不仅仅是一个公益组织正常运行的需要,也是一个社会进步的需要。本文立足于我国公益组织的会计信息制度的不足之处,我们需要积极的改善,建立统一的会计规范,推行透明化的会计信息查阅,同时加强社会监督作用,从而才能杜绝披露信息流于表面,深入推行公益组织的会计信息披露制度。
参考文献:
[1]葛家澍.关于会计基本理论与方法问题(增订版).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27-38.
[2]葛家澍,王建忠,陈毓圭等.会计基本假设与会计目标.大连出版社.2005:125-136.
[3]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2004.8.18.
[4]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事业单位会计制度.1997.
[5]万江红,张翠娥.近十年我国民间组织研究综述.江汉论坛.2004.8:12-15.
[6]Earl R.Wilson,Susan C.Kattelus,Lecon E.Hay.Government and Non Profit Organization Accounting.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213-224.
[7]王名.非营利组织及其对中国事业单位改革的意义.学会.2005.2:12-14.
[8]财政部会计司编写组.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讲解.人民出版社.2005:5-11.
[9]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2004.
[10]王庆成.我国非企业会计组成体系的构建.会计研究.2004(4).
[11]Leopold A. Bernstein and John J. Wild: Financial Statement Analysis—Theory.Harcourt Brace College Publishers.2006:23-45.
摘要随着我国公益组织的不断发展,公益组织的数量以及类型均较以往有了较大的提升,一方面这是社会爱心的体现,同时却也存在着一些制度不规范,慈善基金用途不明等负面的社会现象,面临捐款被肆意挪用或者侵吞,人们对于公益组织的信任度大大降低,其主要在于会计信息披露体系不完善,因而本文立足于我国公益组织的会计信息制度的不足之处,剖析其产生原因,并为完善我国公益组织的会计信息制度提出建议。
关键词公益组织会计信息信息披露
现阶段公益组织的蓬勃发展,《中国慈善事业发展指导纲要(2011 2015年)》显示,在民政部门依法登记的各类社会组织数量已达到44万个,其中基金会数量增加到2200个,在公益组织蓬勃发展的同时,各类质疑之声也从未停止,尤其是郭美美事件的出现后,在全国范围内引起了剧烈的反响,掀起了对公益组织质疑的舆论狂澜,民众对于公益组织的信赖性大幅度降低,公益组织也因为郭美美事件受到了大众的质疑,从中显露的不仅仅是郭美美个人的道德问题,而是我国公益组织运营的机制问题。随着公益组织的影响力以及作用力的扩大,我们应当着眼于进一步完善公益组织的会计制度,在适当的范围之内提高公益组织的运营透明化,从而才能是我国的公益组织健康的发展。
一、我国公益组织会计信息披露现状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全能政府逐步转变为有限政府,政府不再包办一切服务,而转为与盈利性部门、公益组织相互合作提供公共产品。多元化、社会化的公益组织能以灵活、高效、体贴、个性的特点满足社会对公共产品的需求,其角色重要性日益凸显,不仅是市场服务和政府服务的有益补充,也是完善社会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公益组织。在运行模式上主要有五种:官办慈善机构;挂靠在官办机构下的基金会;私立基金会;企业社会责任部门以及公益营销;草根公益组织等多种类型。不管是何种类型的公益组织,均需要有相应的会计制度作为支撑,而我国目前公益组织会计制度依然不够完善,尚无专门针对公益组织而设立的会计制度。过去公益组织大多执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以收付实现制为基础,新的制度向权责发生制转变,将更接近企业会计制度。目前,大多数慈善机构已经使用了新的会计制度,而小部分官办机构依然沿用着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公益组织的信息披露情况不够乐观。
二、我国公益组织会计信息披露面临的问题
(一)公益组织自身会计信息披露意愿不强
公益组织的信息披露无外乎主动公开和被动公开两种,受本位意识的影响,绝大多数公益组织还不愿意进行主动的信息披露。当前,我国公益组织的会计信息披露大多还是靠舆论监督和自我约束,很多公益组织的运作方式不够规范,捐赠人往往不能通过合适的渠道获取公益组织的信息,更无法直接了解所捐资金的应用情况,一些公益组织出于各种原因,主动进行信息披露意愿不强,郭美美事件发生后,红十字会在受到公众质疑之后推出的信息披露平台,也属于被动公示,造成公众对公益组织的信任度的下降。
(二)公益组织会计信息的披露不全面
某些公益组织虽然部分会计信息也对外进行了公开,但会计信息披露远远不够,虽然也进行了会计报表编制,然而披露的信息具有较多的局限性。往往披露的信息均是正面的,对自身不利的信息往往选择不进行披露。披露的信息也并非大家所关心和关注的内容。例如折旧费用、借款比例等内容,公众基本不关心,更不关注。大家关注公益组织筹资能力、因公益行为而带来的社会效益、资金配置效率等情况,往往很少进行纰漏,公益组织关于受托责任和管理绩效披露更是少之有少。
(三)会计信息披露路径问题不畅的问题
会计信息披露路径问题表现为信息传播与反馈渠道不畅、会计信息披露在不同需求主体间分布不均衡。会计信息披露的传递缺少交流通道。会计信息披露缺少深度加工。会计信息披露的深加工从数量与质量上都有待提高。此外,公益组织享受发布信息的权利分布不均衡,官办的,全国性的享有资源,而一些地方性的,实力弱的机构,或者草根机构没有信息发布渠道,或者需要花费资金购买,迫切需要拓展为公益组织提供免费的会计信息公开的相应渠道。
三、我国公益组织会计信息披露的制约因素
(一)公益组织治理结构
公益组织脱胎于政府,官办性质导致了公益组织和政府的牵连,政府控制了公益组织的人事,资金,等方方面面,公益组织的领导都是政府部门的领导为主,缺少独立性,直接影响到公益组织行为,政府应当从公益组织中脱离出来,转入对公益组织的监督管理上来,对公益组织的评价上去,对公益组织公募资格牌照的审核上去。而应该让民间力量主导公益组织,运动员转变为裁判员。但当前对公益组织治理结构依然是远远不够的,其治理结构以及对信息管制约束同样存在着自身成本的制约问题,由于治理结构不当而往往造成的信息披露的滞后。当前一些公益组织有许多是名不符实的情况,很多组织往往依附于某个政府部门,具有较强的行政属性,很多政府部门领导往往是公益组织的兼职领导,公益组织根本不担心缺少社会捐助资金,其竞争意识很弱,这样必将导致缺乏主动进行会计信息披露的动机。
(二)会计信息披露的成本制约
公益组织披露信息是有成本的,而这一成本必须由公益组织负担,公益组织本身又没有过多的成本费用。对公益组织来说,一般不能像企业那样由于信息披露造成的竞争问题而产生的成本,然而还是存在着处理和提供信息的相应成本。这些成本包括搜集、处理、审计成本,同时也包含对已披露信息的质询以及处理的成本。而当前公益组织所面临的一个共性问题是资金不足,大多数公益组织都在积极争取慈善资金并努力压缩开支,所以一些公益组织往往会将会计信息披露的相应成本进行缩减,造成信息披露成本不足。
(三)专业人才匮乏
当前我国公益组织人员一般较少,很多时候负责会计信息披露的人员往往身兼数职,一方面其工作精力有限,另一方面也缺乏必要的工作技能。人员匮乏,特别是专业人才匮乏的问题也是造成信息披露滞后的一个重要因素。
四、完善会计信息披露制度的建议
(一)建立有效统一公益组织的会计规范
应从根本上对公益组织的会计管理模式,要真正打破所有制以及运行方式的界限,建立起对所有公益组织均适用的会计规范,规范应该包括公办公益组织和民间团体公益组织。制定统一的会计规范,不仅能够有效地保证公益组织会计信息的可比性,全面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同时还能够使公益组织的相应会计信息披露工作,更具可比性。
(二)改进公益组织会计信息的发布途径
当前,在公益组织会计信息的发布途径上,网络化应用也正在逐步普及。目前虽然大多数慈善机构均建立了自己网站,但大多数网站的应用性还远远不够,网络的整合及作用发挥效果还不够明显。采取网络等形式,搭建公益组织会计信息公共平台,公益组织可以在网上发布会计信息,特别是进行会计信息整理、分析、评估等方面很多慈善机构还处于空白状态,全面改善公益组织会计信息发布依然任重道远。建议由政府统一建设公益组织会计信息发布的平台,将各公益组织的会计信息进行整合、发布,不仅能够提高工作效率,更可以增强信息发布的权威性。
(三)加强完善公益组织的财务报表体系
由于公益组织资金大多源自于捐赠,因此公益组织有义务把捐赠款项的使用情况及時进行公布,使捐赠者能够清楚地了解资金的使用去向。然而,当前大多数公益组织依然没有一张报表可以真正将各种费用的详细开支情况进行明确说明。建议公益组织在原有报表的基础上增更多内容,考虑增加绩效评价指标,公众通过指标了解一个组织运营能力、公益组织绩效指标情况、社会资源投入及社会效益产生情况,通过对公益组织在资源配置进行明确分析,使捐赠者清晰地掌握和了解所捐赠资金的去向和用途,清晰地了解公益组织的各项详细费用开支。
(四)建立公募公益組织准入与退出机制
作为公共服务提供者的公益组织,其活动具有一定的特殊,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公益组织管理者披露信息的自觉性。按照信号理论和委托代理关系理论,管理者存在通过信息披露来显示自己和降低代理成本的动机,但那是以市场竞争为前提条件的。在垄断条件下,公益组织管理者可以依赖于自身的垄断优势得以持续经营并获得资源,但是这样会降低公益的效率。因此,在慈善领域引人竞争,将公益组织推向市场,将迫使公益组织为获得好的市场地位而进行自愿性信息披露,从而有利于利益相关者的监督。
(五)加强从业人员专业化队伍建设
公益组织会计从业人员的业务素质参差不齐,而加快公益组织会计制度改革对会计从业人员的综合业务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从业人员队伍建设方面,不仅要加会计继续教育,全面提高从业人员的现代会计理论和知识,并继续加强职业道德教育,树立诚信理念。与营利组织相比,公益组织的会计报告问题显得尤为重要,这是因为公益组织的服务体更加广泛,社会覆盖和影响程度更为深远,对社会发展也起到无可替代的推动作用,因此接受广泛的媒体和公众的监督与支持是其获得进一步发展的前提,这就需要公益组织完善会计信息披露制度来搭建公益组织与社会公众的沟通合作桥梁。加强公益组织的信息披露有助于财务报告使用者对公益组织的服务水平和发展趋势有一个大致的了解,更有利于财务报告使用者做出相关决策。但是要改变目前的现状,政府和公益组织的主管部门还有许多事情要做。
五、结语
完善公益组织的会计信息披露制度,不仅仅可以让人们清楚爱心的去向,同时也可以增强人们对于公益组织的信任感,从而可以收集社会的爱心,利用公众的力量,帮助生活或者工作上有困难的人,从而才有利于社会的安定团结,营造良好的社会气氛,增强个人的社会归属感以及认同感。一个完善的会计信息披露体系,不仅仅是一个公益组织正常运行的需要,也是一个社会进步的需要。本文立足于我国公益组织的会计信息制度的不足之处,我们需要积极的改善,建立统一的会计规范,推行透明化的会计信息查阅,同时加强社会监督作用,从而才能杜绝披露信息流于表面,深入推行公益组织的会计信息披露制度。
参考文献:
[1]葛家澍.关于会计基本理论与方法问题(增订版).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27-38.
[2]葛家澍,王建忠,陈毓圭等.会计基本假设与会计目标.大连出版社.2005:125-136.
[3]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2004.8.18.
[4]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事业单位会计制度.1997.
[5]万江红,张翠娥.近十年我国民间组织研究综述.江汉论坛.2004.8:12-15.
[6]Earl R.Wilson,Susan C.Kattelus,Lecon E.Hay.Government and Non Profit Organization Accounting.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213-224.
[7]王名.非营利组织及其对中国事业单位改革的意义.学会.2005.2:12-14.
[8]财政部会计司编写组.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讲解.人民出版社.2005:5-11.
[9]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2004.
[10]王庆成.我国非企业会计组成体系的构建.会计研究.2004(4).
[11]Leopold A. Bernstein and John J. Wild: Financial Statement Analysis—Theory.Harcourt Brace College Publishers.2006:2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