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规定:“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这就确立了数学教育应面向全体学生,体现数学教学的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重视数学与学生生活、自然和社会的联系;体现了数学学习活动的过程性特点;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倡导自主性学习和探究性学习。可在新课程标准实施数年后的今天,数学教学的现状如何?笔者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通过大量的观察和思考,认为应在以下几个方面必须引起我们的深刻反思。
一、课堂教学存在“作秀”现象
数学课堂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面对新课程的改革,数学教材中纯理论的东西少了,探究性活动多了,联系实际更紧了,更加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把學生在学习中的主动性、创造性、探究性作为评价老师教学水平的重要依据。为此,不少老师出现了纠枉过正的现象,课堂教学有了“作秀”迹象。这在各级各类的研讨课、公开课、示范课中均有不同程度的表现。
(一)课堂上教师不敢多讲话,束手束脚,缺乏妙语点睛。由于新课标强调以学生为主,很多数学老师忌讳“讲”,把“少讲”、“不讲”作为平时上课的原则,有不少学校以老师上课讲多讲少论优劣,在评课时,一些老师也常爱讲这样的一句话:“我总感到还放不开,讲得还嫌多”,造成授课的老师不敢讲。有的内容比如:一次函数的定义,我认为只要先让学生比较书中问题 ①S=450-90t;②y=12x+60后,然后教师突出“都是用自变量的一次整式表示的”,再让学生举出一些熟悉的例子,就对一次函数的概念有了清晰的认识。如让学生讨论,学生说不准确,效果未必好。老师一句话就能点明问题的关键所在,非要让学生去讨论,去挖掘,结果适得其反,不仅讨论没有什么实质性的结果,挖掘不出东西,还浪费了授课时间,大大降低了课堂效率,教者不能很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学生更是一头雾水。其实,数学课教师不是不能讲,而是在于讲什么?怎么讲?如有的定义、概念、公理、陈述性的知识点还是要讲,而探究活动则要让学生亲自参与活动过程,不能“讲”活动,也就是说,该问的要问,该讲的要讲,要恰到好处,要妙语点睛,正确地找到自己的角色定位。
(二)课堂“讨论”只求热闹,忽视实效,为讨论而讨论。为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调动学生参与的热情,教师常拿出的法宝是“讨论”,甚至认为越热闹的课越是好课,这样很容易导致许多片面的认识:一是把讨论作为求热闹的摆设,问题的深度不够,为讨论而讨论。例如我听了一节七年级 “认识三角形”的课,教师让学生讨论三角形三边之间的关系时,当不少学生出现了“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时,教师就停止了讨论,结果学生在判定几组线段中哪些能构成三角形时,仍存在问题,不能迅速准确地做出判断。其主要原因是教师让学生讨论不彻底,若再让学生深入向下讨论一步,即“较短的两边之和大于最长边”,学生判断起来就迅速准确得多了。二是讨论时走过场,有的老师为了顺利地完成“教”,一些重点问题未让学生完全弄懂,在学生“讨”兴正浓时,突然打断。其实,有价值的问题讨论,往往既能活跃课堂气氛,又能在讨论中加深理解获得的知识,它能激发学生“探究学习”积极性,发展了学生思维。三是讨论的次数过于频繁,不讲究每次讨论的质量,不需讨论的内容也来讨论,这种做法明显带有“作秀”的成分,大可不必。在课堂上组织学生讨论是多数教师普遍采用的方法,体现了合作教学思想,但是,讨论本身就是一把“双刃剑”,组织得好,能够使学生相互交流,相互启发,集思广益,共同发展,组织不好,指导不力,选题不当,就事与愿违,事倍功半。
二、课堂教学呼唤“角色”转换
新课标提倡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教师不仅仅是教材的审读员、教学艺术的探索者,更是学生知识建构的促进者、学生潜能的唤醒者、学生成长的引领者,其主导地位是无可替代的。实施新课程改革,教师的角色发生了变化,由学生学习知识的灌输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组织者、合作者,这样才能有效的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那么,教师如何才能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充分发挥其主导作用呢?
教师必须转变角色,认真履行好引导者、组织者、合作者的职能,变“一言堂”为“群言堂”,激发每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每个学生得到充分发展的机会。教师的这种角色转换,作用是不容低估的:第一,教师作为学生的合作者、促进者,有利于和学生构建一种平等的关系,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学习,使学习过程变成学生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索过程;第二,教师的这种角色转换,还有利于“因材施教,因人施教”。新的课程理念要求教师的教学方式应服务于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学过程要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使学习成为在教师引导下主动的、富有个性的过程。作为教师,要能让每个学生在回顾自己走过的学习历程时都能自豪地说这是我找到的、这是我发现的、这是我完成的,尤其是要能让学习有困难的学生也能看到自己的劳动成果,就实现了新课标促使全体学生全面发展的目标了。
总之,实施新课程标准的基本途径是课堂教学,只有通过不断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采用科学的教学方法,不断进行反思、总结,我们才能真正走进新课程。
一、课堂教学存在“作秀”现象
数学课堂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面对新课程的改革,数学教材中纯理论的东西少了,探究性活动多了,联系实际更紧了,更加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把學生在学习中的主动性、创造性、探究性作为评价老师教学水平的重要依据。为此,不少老师出现了纠枉过正的现象,课堂教学有了“作秀”迹象。这在各级各类的研讨课、公开课、示范课中均有不同程度的表现。
(一)课堂上教师不敢多讲话,束手束脚,缺乏妙语点睛。由于新课标强调以学生为主,很多数学老师忌讳“讲”,把“少讲”、“不讲”作为平时上课的原则,有不少学校以老师上课讲多讲少论优劣,在评课时,一些老师也常爱讲这样的一句话:“我总感到还放不开,讲得还嫌多”,造成授课的老师不敢讲。有的内容比如:一次函数的定义,我认为只要先让学生比较书中问题 ①S=450-90t;②y=12x+60后,然后教师突出“都是用自变量的一次整式表示的”,再让学生举出一些熟悉的例子,就对一次函数的概念有了清晰的认识。如让学生讨论,学生说不准确,效果未必好。老师一句话就能点明问题的关键所在,非要让学生去讨论,去挖掘,结果适得其反,不仅讨论没有什么实质性的结果,挖掘不出东西,还浪费了授课时间,大大降低了课堂效率,教者不能很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学生更是一头雾水。其实,数学课教师不是不能讲,而是在于讲什么?怎么讲?如有的定义、概念、公理、陈述性的知识点还是要讲,而探究活动则要让学生亲自参与活动过程,不能“讲”活动,也就是说,该问的要问,该讲的要讲,要恰到好处,要妙语点睛,正确地找到自己的角色定位。
(二)课堂“讨论”只求热闹,忽视实效,为讨论而讨论。为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调动学生参与的热情,教师常拿出的法宝是“讨论”,甚至认为越热闹的课越是好课,这样很容易导致许多片面的认识:一是把讨论作为求热闹的摆设,问题的深度不够,为讨论而讨论。例如我听了一节七年级 “认识三角形”的课,教师让学生讨论三角形三边之间的关系时,当不少学生出现了“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时,教师就停止了讨论,结果学生在判定几组线段中哪些能构成三角形时,仍存在问题,不能迅速准确地做出判断。其主要原因是教师让学生讨论不彻底,若再让学生深入向下讨论一步,即“较短的两边之和大于最长边”,学生判断起来就迅速准确得多了。二是讨论时走过场,有的老师为了顺利地完成“教”,一些重点问题未让学生完全弄懂,在学生“讨”兴正浓时,突然打断。其实,有价值的问题讨论,往往既能活跃课堂气氛,又能在讨论中加深理解获得的知识,它能激发学生“探究学习”积极性,发展了学生思维。三是讨论的次数过于频繁,不讲究每次讨论的质量,不需讨论的内容也来讨论,这种做法明显带有“作秀”的成分,大可不必。在课堂上组织学生讨论是多数教师普遍采用的方法,体现了合作教学思想,但是,讨论本身就是一把“双刃剑”,组织得好,能够使学生相互交流,相互启发,集思广益,共同发展,组织不好,指导不力,选题不当,就事与愿违,事倍功半。
二、课堂教学呼唤“角色”转换
新课标提倡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教师不仅仅是教材的审读员、教学艺术的探索者,更是学生知识建构的促进者、学生潜能的唤醒者、学生成长的引领者,其主导地位是无可替代的。实施新课程改革,教师的角色发生了变化,由学生学习知识的灌输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组织者、合作者,这样才能有效的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那么,教师如何才能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充分发挥其主导作用呢?
教师必须转变角色,认真履行好引导者、组织者、合作者的职能,变“一言堂”为“群言堂”,激发每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每个学生得到充分发展的机会。教师的这种角色转换,作用是不容低估的:第一,教师作为学生的合作者、促进者,有利于和学生构建一种平等的关系,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学习,使学习过程变成学生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索过程;第二,教师的这种角色转换,还有利于“因材施教,因人施教”。新的课程理念要求教师的教学方式应服务于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学过程要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使学习成为在教师引导下主动的、富有个性的过程。作为教师,要能让每个学生在回顾自己走过的学习历程时都能自豪地说这是我找到的、这是我发现的、这是我完成的,尤其是要能让学习有困难的学生也能看到自己的劳动成果,就实现了新课标促使全体学生全面发展的目标了。
总之,实施新课程标准的基本途径是课堂教学,只有通过不断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采用科学的教学方法,不断进行反思、总结,我们才能真正走进新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