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进行翻译批评时,翻译作品的文本类型是不可或缺的考虑因素。其中最特别的往往是歌曲翻译,因为要考虑到吟唱的特点,翻译往往更加困难。本文着重分析了著名翻译家、语言学家赵彦春的《菊花台》英译本,在翻译类型学的视角下进一步理解歌词翻译的批评标准。
【关键词】:歌曲翻译;文本翻译;英译本
文本类型决定翻译批评标准,这是德国著名学者凯瑟琳·赖斯在其《翻译批评——潜力与制约》中提出的观点。她认为,在评价一篇翻译的好坏或多篇翻译的优劣时,首先要判断其所属的文本类型,类型不同,翻译批评标准也绝不能一样。对于《菊花台》这样的抒情歌曲,在翻译时,则要遵循歌词翻译这种特殊的翻译标准。
1. 理论基础
基于德国心理学家的语言功能论,赖斯认为文本一共可以被分为四种类型:重形式文本、重内容文本、重感染文本还有视听媒介文本。重形式文本指的是诗歌、小说和散文等注重美学效果和文学效果的作品。重内容文本指的是说明书、学术报告等等把内容和信息作为关注点的文本类型。重感染文本则是以檄文或者演讲文稿为代表的一种以感染别人为主要目的的作品。而视听媒介文本则是一种超类型文本,主要包括歌曲、视频等等,它们通常借助各种感官形式,全方位多角度影响受众,达到整体的视听效果和心理感受。
2. 文本分析
《菊花台》是中国台湾歌手周杰伦创作并演唱的一首抒情歌曲,描写了一位戎马疆场的战士因为战事与心上人离别多载的悲伤与思念,歌曲委婉动听,配上极具中国风韵的歌词,要翻出这种其中的凄凉环境和凄惨心境,还要与古风古韵相得益彰,翻译难度极大,可赵彦春教授却为我们提供了这样一篇翻译佳作,下面是赵彦春先生翻译的译文节选:
菊花残,满地伤,你的笑容已泛黄。
Daisies hurt on the ground, your smile is over there drowned.
花落人断肠,我心事,静静淌。
Petals falling down, my feeling flows along.
北风乱,夜未央,你的影子剪不断。
North wind soughs; night draws on. Your shadow can’t be off shorn.
徒留我孤单,在湖面成双。
I am left alone on the lake one in one.
在我们进行《菊花台》歌曲英译本的赏析之前,我们首先需要分析其所属的文本类型。没有文本类型分析的翻译批评一定不是合格的、合适的翻译批评。《菊花台》是一首抒情歌曲,其所属的文本类型是上文谈到的视听媒介文本,更具体一点说,是听觉型媒介文本。受众只凭耳朵去聆听曲调,辨析歌词,配合歌曲的意境,想象心中的画面。所以,在赏析歌曲翻译时,最重要的是看翻译能否像原作歌曲一样朗朗上口,是否与原作的意境相互吻合,只有两个答案都是“是”,才能说翻译是上乘的,是一首佳作。
说到使歌曲翻译如原作那般朗朗上口,一是要看翻译过后的歌词是否符合原作的节奏,断句是否合适,不能在原作没有断掉的时候断掉,这样无疑割裂了原作的美感。而看《菊花台》英译,原作是一首4/4拍的歌曲,而在翻译过后,唱起来依然非常通顺,连音缩合置于其中,更使译文在演唱过程中更加顺畅,使本来就比中文长出一截的英文歌词在演唱中能够顺利的与曲调进行搭配。二是要看译文是不是有歌曲的韵脚。歌词短小精炼,为了满足便于传唱和适合吟唱,要有一定的尾韵。中文原文每句最后的字分别是“伤”“肠”“淌”“央”“双”,可见其压的是“ang”这个韵。而英文译文最后的字分别是“ground”“drowned”“down”“along”“shorn”,最后落脚的韵是/ ?n/,压中尾韵已非易事,与原作尾韵发音都几乎相同,则体现了译文的水平和译者的能力。
再看其中的意境,原文描写的是久在沙场的将士与心上人分隔异地的相思。歌词最后一句写北风呼啸,长夜未眠,心上人的身影还在脑海中久久不能忘怀,而自己只能望着湖面中自己的影子,感叹只能与自己的身影成双入对。译文最后的一句: I am left alone on the lake one in one中的one in one,既译出了原作中“对影成两人”的情景,更是表达了一人在另一人心中的心境,相思之情喷薄而出,在最后达到高潮,几乎做到了形式对等和功能对等的完美统一,实属难能可贵,而且这种程度的翻译在译文中的其他地方也比比皆是。
3. 结语
歌词作为一种听觉媒介型的文本,主要在于渲染氛圍,表达感情,渲染力和呼吁力是最重要的作用,我们在进行翻译批评时,要看是否达到了原作相同程度的影响效果。而为了达到良好的视听效果,歌词翻译往往在翻译的过程中,要对歌词意境做出一定的让步,我们在赏析的过程中,要考虑到其中的困难和局限,做出一个相对客观的评价,如果在具有优秀听觉效果的翻译基础之上,还能达到一定程度的意境表达,那必然是歌曲翻译的佳作了。
参考文献:
[1]王荣. 文本类型的翻译批评导向——兼评赖斯的翻译批评观[J].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 2006, (5).
[2]单丽雯. 凯瑟琳娜·赖斯翻译思想评介——评赖斯的《翻译批评:潜力与制约》[J].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 (4).
【关键词】:歌曲翻译;文本翻译;英译本
文本类型决定翻译批评标准,这是德国著名学者凯瑟琳·赖斯在其《翻译批评——潜力与制约》中提出的观点。她认为,在评价一篇翻译的好坏或多篇翻译的优劣时,首先要判断其所属的文本类型,类型不同,翻译批评标准也绝不能一样。对于《菊花台》这样的抒情歌曲,在翻译时,则要遵循歌词翻译这种特殊的翻译标准。
1. 理论基础
基于德国心理学家的语言功能论,赖斯认为文本一共可以被分为四种类型:重形式文本、重内容文本、重感染文本还有视听媒介文本。重形式文本指的是诗歌、小说和散文等注重美学效果和文学效果的作品。重内容文本指的是说明书、学术报告等等把内容和信息作为关注点的文本类型。重感染文本则是以檄文或者演讲文稿为代表的一种以感染别人为主要目的的作品。而视听媒介文本则是一种超类型文本,主要包括歌曲、视频等等,它们通常借助各种感官形式,全方位多角度影响受众,达到整体的视听效果和心理感受。
2. 文本分析
《菊花台》是中国台湾歌手周杰伦创作并演唱的一首抒情歌曲,描写了一位戎马疆场的战士因为战事与心上人离别多载的悲伤与思念,歌曲委婉动听,配上极具中国风韵的歌词,要翻出这种其中的凄凉环境和凄惨心境,还要与古风古韵相得益彰,翻译难度极大,可赵彦春教授却为我们提供了这样一篇翻译佳作,下面是赵彦春先生翻译的译文节选:
菊花残,满地伤,你的笑容已泛黄。
Daisies hurt on the ground, your smile is over there drowned.
花落人断肠,我心事,静静淌。
Petals falling down, my feeling flows along.
北风乱,夜未央,你的影子剪不断。
North wind soughs; night draws on. Your shadow can’t be off shorn.
徒留我孤单,在湖面成双。
I am left alone on the lake one in one.
在我们进行《菊花台》歌曲英译本的赏析之前,我们首先需要分析其所属的文本类型。没有文本类型分析的翻译批评一定不是合格的、合适的翻译批评。《菊花台》是一首抒情歌曲,其所属的文本类型是上文谈到的视听媒介文本,更具体一点说,是听觉型媒介文本。受众只凭耳朵去聆听曲调,辨析歌词,配合歌曲的意境,想象心中的画面。所以,在赏析歌曲翻译时,最重要的是看翻译能否像原作歌曲一样朗朗上口,是否与原作的意境相互吻合,只有两个答案都是“是”,才能说翻译是上乘的,是一首佳作。
说到使歌曲翻译如原作那般朗朗上口,一是要看翻译过后的歌词是否符合原作的节奏,断句是否合适,不能在原作没有断掉的时候断掉,这样无疑割裂了原作的美感。而看《菊花台》英译,原作是一首4/4拍的歌曲,而在翻译过后,唱起来依然非常通顺,连音缩合置于其中,更使译文在演唱过程中更加顺畅,使本来就比中文长出一截的英文歌词在演唱中能够顺利的与曲调进行搭配。二是要看译文是不是有歌曲的韵脚。歌词短小精炼,为了满足便于传唱和适合吟唱,要有一定的尾韵。中文原文每句最后的字分别是“伤”“肠”“淌”“央”“双”,可见其压的是“ang”这个韵。而英文译文最后的字分别是“ground”“drowned”“down”“along”“shorn”,最后落脚的韵是/ ?n/,压中尾韵已非易事,与原作尾韵发音都几乎相同,则体现了译文的水平和译者的能力。
再看其中的意境,原文描写的是久在沙场的将士与心上人分隔异地的相思。歌词最后一句写北风呼啸,长夜未眠,心上人的身影还在脑海中久久不能忘怀,而自己只能望着湖面中自己的影子,感叹只能与自己的身影成双入对。译文最后的一句: I am left alone on the lake one in one中的one in one,既译出了原作中“对影成两人”的情景,更是表达了一人在另一人心中的心境,相思之情喷薄而出,在最后达到高潮,几乎做到了形式对等和功能对等的完美统一,实属难能可贵,而且这种程度的翻译在译文中的其他地方也比比皆是。
3. 结语
歌词作为一种听觉媒介型的文本,主要在于渲染氛圍,表达感情,渲染力和呼吁力是最重要的作用,我们在进行翻译批评时,要看是否达到了原作相同程度的影响效果。而为了达到良好的视听效果,歌词翻译往往在翻译的过程中,要对歌词意境做出一定的让步,我们在赏析的过程中,要考虑到其中的困难和局限,做出一个相对客观的评价,如果在具有优秀听觉效果的翻译基础之上,还能达到一定程度的意境表达,那必然是歌曲翻译的佳作了。
参考文献:
[1]王荣. 文本类型的翻译批评导向——兼评赖斯的翻译批评观[J].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 2006, (5).
[2]单丽雯. 凯瑟琳娜·赖斯翻译思想评介——评赖斯的《翻译批评:潜力与制约》[J].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