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大学生创新创业竞赛是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竞赛能够促进大学生活学活用知识,将知识转化为创新创业能力,提升自身综合素质。作者多年来从事大学生创新创业竞赛的指导和评审工作,从竞赛的组织管理、学生指导、师资培养、资源融合等方面提出几点思考,希望通过经验分享推动大学生创新创业竞赛的指导工作合理、有序、高效地开展。
【关键词】创新创业;大学生竞赛;人才培养;电子商务
[Abstract] The competition of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among undergraduatestudents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Through competition, it can promote the creatively study and applyknowledge, change knowledge into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and improve their comprehensive quality. The authors engaged in undergraduate students’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competition guidance and assessmentfor many years, from the competition organization management, student guidance, teachers training, resource integration and other aspects put forward some thoughts, hopes to share the experience of promoting guiding undergraduatestudents’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competition work reasonably, orderly and efficient conduct.
[Key Words]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Undergraduate Competition; Personnel Training; Electronic Commerce
*基金项目:2016年辽宁省本科教改立项一般项目资助(201607).
作者简介:冯勇(1973-),男,辽宁沈阳人,博士,教授,研究方向为:数据挖掘、个性化推荐.
*通讯作者:徐红艳(1972-),女,辽宁沈阳人,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个性化推荐,E-mail: [email protected].
大学作为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大力推进创新创业教育的职责,通过培养出更多、更优秀的具有创新精神、创业能力的人才,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有力的人才和智力支持[1]。受制于在校大学生课业压力大、缺乏了解市场渠道的客观实际,举办创新创业竞赛成为普通高等学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主要形式。创新创业竞赛往往具有较强的行业背景,从选题、评审到颁奖及后期资助等环节都有大量企业参与,反映出真实的社会需求。创新创业竞赛对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起到了导向和辅助作用,为大学生开展创新创业活动提供了机遇和平台[2]。
本文作者多年来一直从事创新创业教育工作,曾组织、指导网络商务创新应用大赛、电子商务“创意、创新、创业”赛、计算机设计竞赛、电子设计竞赛等创新创业竞赛。现以全国大学生网络商务创新应用大赛[3]为例,首先介绍了该项赛事及我校参加该项赛事情况,然后依据作者参加该项赛事的指导和评审工作经验积累提出几点思考,最后总结全文。
1 竞赛简介
大学生创新创业竞赛是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竞赛能够促进大学生活学活用知识,将知识转化为创新创业能力,提升自身综合素质。全国大学生网络商务创新应用大赛,简称网络商务大赛,是中国互联网协会主办、工信部、教育部指导和支持的全国性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竞赛活动。大赛以企业真实商业项目为比赛题目,鼓励大学生创新应用互联网工具平台加以解决,由高校和企业共同组成的评审专家针对参赛团队的方案创意与实践成果,评出优胜者。大赛旨在激发大学生对于企业和社会的认知和了解,提升创新应用互联网工具平台与商业实践的能力,促进大学生的就业与校企合作实践教学创新。大赛从2007年开始举办,今年已经是第十届比赛,比赛分为分区赛和全国总决赛两个阶段,全国共设十个分区。参赛选手首先在网上报名,提交参赛作品,经组委会审查,合格的团队受邀参加分区赛,从分区赛脱颖而出的团队受邀参加全国总决赛。
我校从2012年开始参加全国大学生网络商务创新应用大赛,在学校大力支持和协调组织下,经学生努力拼搏、教师悉心指导,我校取得了较为丰硕的佳绩。2016年获国赛本科组全国总冠军,多次荣获国赛一等、二等奖,分区赛特等、一等奖,多名教师荣获优秀指导教师称号,多次受邀担任国赛和分区赛评委。
2 关于竞赛指导的几点思考
回顾多年来参加全国大学生网络商务创新应用大赛从事指导工作历程,现将收获的点滴心得分享如下:(1)学校重视,夯实基础。大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学校的重视,从2012年我校参加该项赛事起,学校从人力、物力和经费上给予大力支持。因该项赛事属于跨专业综合型竞赛,故学校接到大赛启动通知开始就在全校范围作宣传,并委派与该项赛事关联密切的学院承担报名、组织及校赛工作;建立竞赛指导委员会,为参赛团队提供指导服务;建立专门创新创业实验室为同学们提供参赛实践环境;委派创新创业学院向有潜质的初创型团队提供孵化环境;向参赛团队及指导教师提供差旅、资料准备等经费支持。(2)量体裁衣,个性化定制。该项赛事鼓励不同专业的同学创新应用互联网工具平台,开展商业实践,其跨专业性使参赛的团队来自不同专业,或由多专业同学联合组队。故此,在对不同团队指导时要分析团队特性,量体裁衣,提供个性化定制指导。如2016年获国赛本科组全国总冠军的团队由来自环境学院和信息学院的同学组成,其参赛作品《寻根记》是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针对同学们的兴趣,不仅需要从建设网站、微信公众号等互联网工具应用作以指导,而且更需要联系文化传播、商务运营等方面的老师作以指导。在活动策划、实施、数据采集与分析等环节给出建议和意见,促进学生主动思考,寻求解决思路,授人以渔。(3)与参赛团队适时联系,充分交流。定期与参赛团队研讨,明确方向,突击难点。在指导过程中,一般每半月进行一次面对面交流,平时以网络形式联系。在关键节点,如报名、作品提交、赛前等,加强指导力度,采取连续研讨、交流的形式。在交流内容上,由指导教师引领、把控方向,参赛学生当主角,自由、发散地开展讨论。(4)充分利用通识平台的综合性优势。辽宁大学是一所具备文、史、哲、经、法、理、工、管、艺等多学科的综合性大学,多学科融合为参加全国大学生网络商务创新应用大赛提供了丰富的参赛素材。并且,我校于2010年开始实施通识教育,将通识课程划分为五大模块:社会科学模块、人文科学模块、公共艺术模块、自然科学模块、应用技术模块。新生入学伊始,用两年的时间学习通识课程。与该项赛事密切相关的《电子商务导論》课程,是我校第一批确立的通识课程,作者担任该门课程的任课教师。2013年开始,作者对该门课程开展教学改革,引入模拟竞赛的考核方式,按竞赛的标准进行选题和评审,使学生入学开始即接触到社会的需求,产生对竞赛的认知,并与所学专业相结合,为参加该项赛事储备人才、确定选题。如2016年获国赛本科组全国总冠军的团队队长就是选修了该门通识课程,产生参赛的想法,并通过自身努力、协同合作获得成功。(5)融合校内外多方位资源。创新创业类竞赛具有较高的复合性,如参加网络商务创新应用大赛除了要求学生具备专业知识和网络技能外,还需要具备企划、营销、财务等多种知识。故此,为了能够更好地向参赛团队提供指导服务,培养出优秀的创新创业人才,需要汇集校内外多方位资源,如在指导过程中邀请企业人士参与,提升参赛作品的实用性,并且促进参赛团队与企业开展合作,实现创新或创意作品向学生创业的转化;通过通识课平台,使不同学科、专业的同学交流融合,采取优势互补的方式组建团队;在校赛环节,邀请不同学科、专业并具有实践背景的教师当评委,对参赛作品进行点评,为参赛团队纠偏指正;联合多个专业的创新创业实验室,向参赛团队提供系统的实践环境。(6)开展与大学社团的合作。学生社团是指学生为了实现会员的共同意愿和满足个人兴趣爱好的需求、自愿组成的、按照其章程开展活动的群众性学生组织[4]。学生社团是我国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是中国高校第二课堂的引领者。创新创业类竞赛应充分利用学生社团资源,作为参赛作品收集和宣传的途径。如2016年获国赛本科组全国总冠军的参赛作品《寻根记》就是借助我校社团节组织老手艺人现场表演,展示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参赛作品起到了良好的宣传作用。目前,该团队正策划组建“寻根青年”社团,进而实现社团与竞赛的交融互动。(7)竞赛促进创新创业实验室建设与利用。各项创新创业竞赛的着力点不同,故此對实践环境的要求也不同,通用的本科实验室无法满足创新创业型实践。为了更好支持创新创业实践,我校为各专业建设了创新创业实验室,这些实验室在创新创业竞赛期间全部开放,如为支持网络商务创新应用大赛,建设了网络商务创新创业实验室。对于复合性高的竞赛,采取相关创新创业实验室联动的方式,如在网络商务创新应用大赛举办期间,同步开放计算机设计创新创业实验室,用于网站建设、APP制作等网络工具的开发。(8)竞赛带动师资队伍的培养。创新创业竞赛对指导教师的专业水平、综合素质、相关学科技能等方面都有较高的要求。如在指导2016年获国赛本科组全国总冠军的参赛作品《寻根记》过程中,不仅要求指导教师具备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知识和网络工具开发技能,而且还需具有企划方案制作、市场营销管理、财务预算制作等能力,这种要求无形中转化为指导教师获取知识、提升能力的压力与需求。指导教师为提升指导服务的质量,不断获取理论知识、锻炼实践能力,不但可以带来优秀竞赛成果的产出,而且可以将相关领域前沿知识融入到日常教学中,带来教学水平的提高。(9)竞赛与专业、通识课程的良性互动。创新创业竞赛作品的产出需要多个学科、专业知识的融会贯通,所以专业、通识课程为创新创业竞赛提供专业知识和综合素质基础。而创新创业竞赛代表着市场对最新科技应用的需求,其行业背景浓厚,企业参与踊跃,这为专业、通识课程内容建设指明了方向,促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作者结合通识课《电子商务导论》教学工作与网络商务创新应用大赛指导工作,申报了省级教学改革项目《以大学生创新创业竞赛为导引的通识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通过通识课程教学改革,实现与网络商务创新应用大赛的良性互动,不仅使通识课程教学内容更加贴合社会需求实际,同时从大一开始就为大赛培育参赛作品,做好人才储备。
3 结束语
大学生创新创业竞赛是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普通高等学校借助大学生创新创业竞赛的开展不但可以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而且可以带动教学模式改革,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作者立足于多年来从事创新创业竞赛的指导工作实际,从竞赛的组织管理、学生指导、师资培养、资源融合等方面提出几点思考,希望藉此推动大学生创新创业竞赛的指导工作合理、有序、高效地开展。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Z].国办发[2015]36号, 2015.
[2]冷楠,李万强.高校竞赛在创新创业教育中的作用研究[J].时代教育, 2016(19): 90-90.
[3]全国大学生网络商务创新应用大赛[EB/OL]. http://www.newwinner.cn/, 2017-08-13.
[4]百度百科.学生社团[EB/OL].https://baike.baidu.com/item/学生社
【关键词】创新创业;大学生竞赛;人才培养;电子商务
[Abstract] The competition of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among undergraduatestudents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Through competition, it can promote the creatively study and applyknowledge, change knowledge into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and improve their comprehensive quality. The authors engaged in undergraduate students’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competition guidance and assessmentfor many years, from the competition organization management, student guidance, teachers training, resource integration and other aspects put forward some thoughts, hopes to share the experience of promoting guiding undergraduatestudents’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competition work reasonably, orderly and efficient conduct.
[Key Words]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Undergraduate Competition; Personnel Training; Electronic Commerce
*基金项目:2016年辽宁省本科教改立项一般项目资助(201607).
作者简介:冯勇(1973-),男,辽宁沈阳人,博士,教授,研究方向为:数据挖掘、个性化推荐.
*通讯作者:徐红艳(1972-),女,辽宁沈阳人,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个性化推荐,E-mail: [email protected].
大学作为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大力推进创新创业教育的职责,通过培养出更多、更优秀的具有创新精神、创业能力的人才,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有力的人才和智力支持[1]。受制于在校大学生课业压力大、缺乏了解市场渠道的客观实际,举办创新创业竞赛成为普通高等学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主要形式。创新创业竞赛往往具有较强的行业背景,从选题、评审到颁奖及后期资助等环节都有大量企业参与,反映出真实的社会需求。创新创业竞赛对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起到了导向和辅助作用,为大学生开展创新创业活动提供了机遇和平台[2]。
本文作者多年来一直从事创新创业教育工作,曾组织、指导网络商务创新应用大赛、电子商务“创意、创新、创业”赛、计算机设计竞赛、电子设计竞赛等创新创业竞赛。现以全国大学生网络商务创新应用大赛[3]为例,首先介绍了该项赛事及我校参加该项赛事情况,然后依据作者参加该项赛事的指导和评审工作经验积累提出几点思考,最后总结全文。
1 竞赛简介
大学生创新创业竞赛是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竞赛能够促进大学生活学活用知识,将知识转化为创新创业能力,提升自身综合素质。全国大学生网络商务创新应用大赛,简称网络商务大赛,是中国互联网协会主办、工信部、教育部指导和支持的全国性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竞赛活动。大赛以企业真实商业项目为比赛题目,鼓励大学生创新应用互联网工具平台加以解决,由高校和企业共同组成的评审专家针对参赛团队的方案创意与实践成果,评出优胜者。大赛旨在激发大学生对于企业和社会的认知和了解,提升创新应用互联网工具平台与商业实践的能力,促进大学生的就业与校企合作实践教学创新。大赛从2007年开始举办,今年已经是第十届比赛,比赛分为分区赛和全国总决赛两个阶段,全国共设十个分区。参赛选手首先在网上报名,提交参赛作品,经组委会审查,合格的团队受邀参加分区赛,从分区赛脱颖而出的团队受邀参加全国总决赛。
我校从2012年开始参加全国大学生网络商务创新应用大赛,在学校大力支持和协调组织下,经学生努力拼搏、教师悉心指导,我校取得了较为丰硕的佳绩。2016年获国赛本科组全国总冠军,多次荣获国赛一等、二等奖,分区赛特等、一等奖,多名教师荣获优秀指导教师称号,多次受邀担任国赛和分区赛评委。
2 关于竞赛指导的几点思考
回顾多年来参加全国大学生网络商务创新应用大赛从事指导工作历程,现将收获的点滴心得分享如下:(1)学校重视,夯实基础。大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学校的重视,从2012年我校参加该项赛事起,学校从人力、物力和经费上给予大力支持。因该项赛事属于跨专业综合型竞赛,故学校接到大赛启动通知开始就在全校范围作宣传,并委派与该项赛事关联密切的学院承担报名、组织及校赛工作;建立竞赛指导委员会,为参赛团队提供指导服务;建立专门创新创业实验室为同学们提供参赛实践环境;委派创新创业学院向有潜质的初创型团队提供孵化环境;向参赛团队及指导教师提供差旅、资料准备等经费支持。(2)量体裁衣,个性化定制。该项赛事鼓励不同专业的同学创新应用互联网工具平台,开展商业实践,其跨专业性使参赛的团队来自不同专业,或由多专业同学联合组队。故此,在对不同团队指导时要分析团队特性,量体裁衣,提供个性化定制指导。如2016年获国赛本科组全国总冠军的团队由来自环境学院和信息学院的同学组成,其参赛作品《寻根记》是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针对同学们的兴趣,不仅需要从建设网站、微信公众号等互联网工具应用作以指导,而且更需要联系文化传播、商务运营等方面的老师作以指导。在活动策划、实施、数据采集与分析等环节给出建议和意见,促进学生主动思考,寻求解决思路,授人以渔。(3)与参赛团队适时联系,充分交流。定期与参赛团队研讨,明确方向,突击难点。在指导过程中,一般每半月进行一次面对面交流,平时以网络形式联系。在关键节点,如报名、作品提交、赛前等,加强指导力度,采取连续研讨、交流的形式。在交流内容上,由指导教师引领、把控方向,参赛学生当主角,自由、发散地开展讨论。(4)充分利用通识平台的综合性优势。辽宁大学是一所具备文、史、哲、经、法、理、工、管、艺等多学科的综合性大学,多学科融合为参加全国大学生网络商务创新应用大赛提供了丰富的参赛素材。并且,我校于2010年开始实施通识教育,将通识课程划分为五大模块:社会科学模块、人文科学模块、公共艺术模块、自然科学模块、应用技术模块。新生入学伊始,用两年的时间学习通识课程。与该项赛事密切相关的《电子商务导論》课程,是我校第一批确立的通识课程,作者担任该门课程的任课教师。2013年开始,作者对该门课程开展教学改革,引入模拟竞赛的考核方式,按竞赛的标准进行选题和评审,使学生入学开始即接触到社会的需求,产生对竞赛的认知,并与所学专业相结合,为参加该项赛事储备人才、确定选题。如2016年获国赛本科组全国总冠军的团队队长就是选修了该门通识课程,产生参赛的想法,并通过自身努力、协同合作获得成功。(5)融合校内外多方位资源。创新创业类竞赛具有较高的复合性,如参加网络商务创新应用大赛除了要求学生具备专业知识和网络技能外,还需要具备企划、营销、财务等多种知识。故此,为了能够更好地向参赛团队提供指导服务,培养出优秀的创新创业人才,需要汇集校内外多方位资源,如在指导过程中邀请企业人士参与,提升参赛作品的实用性,并且促进参赛团队与企业开展合作,实现创新或创意作品向学生创业的转化;通过通识课平台,使不同学科、专业的同学交流融合,采取优势互补的方式组建团队;在校赛环节,邀请不同学科、专业并具有实践背景的教师当评委,对参赛作品进行点评,为参赛团队纠偏指正;联合多个专业的创新创业实验室,向参赛团队提供系统的实践环境。(6)开展与大学社团的合作。学生社团是指学生为了实现会员的共同意愿和满足个人兴趣爱好的需求、自愿组成的、按照其章程开展活动的群众性学生组织[4]。学生社团是我国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是中国高校第二课堂的引领者。创新创业类竞赛应充分利用学生社团资源,作为参赛作品收集和宣传的途径。如2016年获国赛本科组全国总冠军的参赛作品《寻根记》就是借助我校社团节组织老手艺人现场表演,展示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参赛作品起到了良好的宣传作用。目前,该团队正策划组建“寻根青年”社团,进而实现社团与竞赛的交融互动。(7)竞赛促进创新创业实验室建设与利用。各项创新创业竞赛的着力点不同,故此對实践环境的要求也不同,通用的本科实验室无法满足创新创业型实践。为了更好支持创新创业实践,我校为各专业建设了创新创业实验室,这些实验室在创新创业竞赛期间全部开放,如为支持网络商务创新应用大赛,建设了网络商务创新创业实验室。对于复合性高的竞赛,采取相关创新创业实验室联动的方式,如在网络商务创新应用大赛举办期间,同步开放计算机设计创新创业实验室,用于网站建设、APP制作等网络工具的开发。(8)竞赛带动师资队伍的培养。创新创业竞赛对指导教师的专业水平、综合素质、相关学科技能等方面都有较高的要求。如在指导2016年获国赛本科组全国总冠军的参赛作品《寻根记》过程中,不仅要求指导教师具备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知识和网络工具开发技能,而且还需具有企划方案制作、市场营销管理、财务预算制作等能力,这种要求无形中转化为指导教师获取知识、提升能力的压力与需求。指导教师为提升指导服务的质量,不断获取理论知识、锻炼实践能力,不但可以带来优秀竞赛成果的产出,而且可以将相关领域前沿知识融入到日常教学中,带来教学水平的提高。(9)竞赛与专业、通识课程的良性互动。创新创业竞赛作品的产出需要多个学科、专业知识的融会贯通,所以专业、通识课程为创新创业竞赛提供专业知识和综合素质基础。而创新创业竞赛代表着市场对最新科技应用的需求,其行业背景浓厚,企业参与踊跃,这为专业、通识课程内容建设指明了方向,促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作者结合通识课《电子商务导论》教学工作与网络商务创新应用大赛指导工作,申报了省级教学改革项目《以大学生创新创业竞赛为导引的通识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通过通识课程教学改革,实现与网络商务创新应用大赛的良性互动,不仅使通识课程教学内容更加贴合社会需求实际,同时从大一开始就为大赛培育参赛作品,做好人才储备。
3 结束语
大学生创新创业竞赛是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普通高等学校借助大学生创新创业竞赛的开展不但可以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而且可以带动教学模式改革,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作者立足于多年来从事创新创业竞赛的指导工作实际,从竞赛的组织管理、学生指导、师资培养、资源融合等方面提出几点思考,希望藉此推动大学生创新创业竞赛的指导工作合理、有序、高效地开展。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Z].国办发[2015]36号, 2015.
[2]冷楠,李万强.高校竞赛在创新创业教育中的作用研究[J].时代教育, 2016(19): 90-90.
[3]全国大学生网络商务创新应用大赛[EB/OL]. http://www.newwinner.cn/, 2017-08-13.
[4]百度百科.学生社团[EB/OL].https://baike.baidu.com/item/学生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