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苏泊罕依托美丽的自然环境和丰富独特的文化资源开拓地方民俗旅游,以“三位一体”模式开启了文化与旅游的融合新态,充分发挥资源组合优势,有效提升资源利用效能,有力地促进了文化与旅游的互动发展,这项标新立异的示范实践正在文化旅游建设的道路上载着期待和使命摸索前行着。
关键词:苏泊罕;文化旅游;三位一体;
中图分类号:F59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5)-01-00-02
随着当今生活水平的提高及公众假期的合理出台,旅游市场逐渐升温,休闲体验式人文旅游更是迅猛发展,同时也唤起了人们对地域民俗文化的大力关注和保护意识。文化导向下的旅游体验,给旅游以强劲的生机。苏泊罕文化与旅游结合的初步模式是在旅游景区成立活态博物馆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示范基地,目前三者分别隶属于市级文化部门和旅游企业三个单位,但在内容、表现形式上是一致的,完全合而为一,即“三位一体”。
苏泊罕旅游景区、活态博物馆、非遗示范基地三者互相结合,并不相互抵触、牵制,而是各出所长,相互取长补短、关连协调,就像一个生物体那样有机联系,在满足各自需求利益的情况下,整体获得更好的发展。
文化和旅游关系密切,文化是旅游的资源基础和灵魂,旅游是文化的传播途径和载体。缺乏文化内蕴的旅游是虚空无神的、是毫无生机、毫无魅力可言的。苏泊罕依托当地美丽的自然环境和丰富的文化资源率先开拓地方民俗旅游,将一个遗沉在角落里的古老游牧文化村镇隆重地推向市场、推向世人。正当这里的旅游事业如火如荼的进行时,苏泊罕游牧文化活态博物馆与非物质文化传承保护示范基地也应景上台,这代表着“三位一体”模式下文化与旅游融合新态的正式启动。
一、“三位一体”资源共享,有效提升资源利用效能
苏泊罕“三位一体”模式下的文化旅游融合互动是一种有效运营形式,有助于激发文化与旅游产业的活力,形成互生共赢的多重效应。旅游和文化在融合互动过程中,优化了各方面的资源配置,不仅丰富了旅游项目内容,拓展了旅游的内涵与外延,也拓宽了文化产业的发展空间,促进了文化事业的繁荣昌盛。
资源共享是苏泊罕“三位一体”文化旅游模式的特征之一,“三位一体”模式下的文化与旅游,开创了博物馆民俗研究、非遗传承保护、景区旅游建设新思路、新路径、新局面。在苏泊罕旅游景区里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一景一物,大到风雨雷电,小到花鸟鱼虫,抽象的祭祀现象,生动的生活场景,都是活态博物馆所要展现的,也是非遗基地不可或缺的客体要素,一举多得,有效提升了资源利用效能。“三位一体”也可以这样理解:即“一体三物,一物三名”,景区即活态博物馆即非遗保护基地,活态博物馆即非遗基地即景区,旅游企业负责景区里的一切运营管理,景区里的所有事物归属权为企业,企业是主体,博物馆与非遗中心则专司职能之责,在文化理论方面给予助力支持,无关任何经济利益。
三方资源共享、各出其力,各取所需。博物馆从中拓宽了文博业务研究领域和信息渠道,比如,从苏泊罕牧民普遍而隆重的玛尼宏和敖包祭祀里,从历史的角度分析研究此地游牧文化宗教信仰内涵,从而正确认知古老游牧文化遗留的文化精髓,考镜源流、明辨是非,更科学合理的指导旅游开发。从非遗角度来讲,非遗基地从中发掘了大量即将淡出历史的珍贵民族文化,为及时启动拯救和保护工作明确了方向,为进一步推进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工作做了示范实践,同时通过非遗确定了非遗传承项目和传承人,更加激发了非遗传承的活力,不仅丰富了景区旅游项目,也为景区旅游增添了不少十足地道的文化韵味;站在旅游景区的立场来说,景区也能从中发现可供开发合作的项目线索,及时掌握了解存在的问题,为深入开发旅游项目、产品及整体长远的合理规划决策提供有效依据。有限的民间民俗资源被这样集中多元化的挖掘利用,不仅极大的提升了其应用价值,也在一定程度上缩减了各方理论研究的成本。同时,三方在实践互动中,培养了各自的专业人才,充实了人才建设队伍,收获了各自的成果,既促进了文化的繁荣,也带动了旅游经济的发展。
二、“三位一体”战略一致,充分发挥资源组合优势
苏泊罕旅游景区、苏泊罕游牧文化活态博物馆及非遗传承保护示范基地在苏泊罕地区的文化旅游建设中的战略决策是一致的,三方在同一战略目标下各自拓展专业领域,在整体成长中各自吸取所需营养,又互相协调助力。
目前,苏泊罕旅游景区开发已超越了传统初级的观光层面,原生态的自然景观和人文资源予以活态的展示,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赏游体验。通过与活态博物馆与非遗基地的结合重组,将文化资源与旅游经营进行创新融合和突破,将静态的文化成列展示转变为鲜活的文化旅游体验,将濒临消亡的文化遗产拯救复活,为旅游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一定程度上也缓解弥补了旅游运营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在这当中,活态博物馆突破传统博物馆业务开展形式,以田野实践为课堂,充分发挥其职能优势,以一种更专业的角度来挖掘整理与研究游牧文化资源,考证恢复过去的记忆和历史细节,为非遗传承追本溯源做了解释,为非遗传承真实再现生活场景奠定了重要理论基础,也为景区的旅游开发奠定了文化基调。活态博物馆似一座世外游园,伫立于现实世界中,但又将现实世界与神奇的游牧文化世界隔离,园里的每一个实体事物、每一种自然、文化现象都着有特有的色调和统一独特的塑造风格,让游客在这里犹如穿越时空,回到了梦境中的游牧时代。在这里,汇集着各式各样充满游牧特色的非遗传承现场演绎:牧民家的炊烟袅袅、熬茶煮肉、春耕秋收、叫猪喂狗、牧羊放牛、骑驼赛马、挤奶晾肉、吹拉弹唱、敬神事鬼……非遗传承在这里展现的淋漓尽致;乡土味十足的鄂尔多斯婚礼、原乡实演的七期会盟、敖包设祭、苏勒德祭奠、玛尼宏祭祀、重大民俗节庆活动、马产业等一系列文化旅游精品的打造,盘活了苏泊罕文化旅游资源;琳琅满目的特色旅游纪念品、实用民族礼品、现做现卖的蒙古族食品、热情周到的现代化服务、温馨舒适的住宿餐饮环境,便利而又远离城市喧嚣的地理位置,这一切,确切的说,是这“三位一体”组合模式下的文化旅游发展优势,充分展示了苏泊罕人文旅游的独特价值和精神内涵,让旅游景区充满了强大的活力。三者共同搭台唱戏,理论与实践有效结合,这样的完美组合成就了文化与旅游的和谐统一与转型发展。
苏泊罕景区立行“以文化为灵魂做旅游”的理念,坚持将文化内涵贯穿到旅游发展的每个环节、每个过程,以此促进旅游产业的提质升级,有效提升景区文化品位。景区旅游与文化产业融合过程中,进一步开发出了集文化创意与休闲娱乐于一体的经典旅游项目、旅游产品,客观上加速了苏泊罕传统游牧文化的传播,加强了社会对这种民间传统文化的关注和保护意识,这也有利于活化传统文化的复兴,强化民族文化记忆,促使深藏于民间或专属机构的文化标本逐步走向市场,走向大众,带动文化事业的跨界延伸和繁荣发展。
苏泊罕“三位一体”模式下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结合是一项伟大的创新举措,也是一个长期融合的过程,通过理念创新、结构创新、管理创新,从较高层面对两大产业进行整合融会,并将此作为推动文化体制改革与旅游产业转型发展的重要契机。通过深入实践调研与科学合理规划,苏泊罕的旅游将初步实现由单一被动的赏游观光向多点联动的休闲度假转变,并且在文化的挖掘导向下,当地的旅游产业链也将不断拉长扩大,充分发挥文化与旅游在地方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苏泊罕文化与旅游融合新态的成功孵化是创新理念与政府主导下的示范实践,其未来的成长发展,或许可有星火燎原之势,但最终也需要在市场运作、社会参与、人才、制度保障等方面进行不断深入的探索研究和实践检验。我们期望这条路一直走下去并且越走越好。
参考文献:
[1]《浅谈文化旅游的开发与建设》卜伟《中国商贸》2010年04期
[2]《对发展文化旅游产业的几点思考》胡本春《武汉纺织大学学报》2014年02期
[3]《文化与旅游融合:产业提升的新模式》陈柳钦《学习论坛》2011年09期
[4]《论文化产业与旅游联动发展的五大模式》花建《东岳论丛》2011年04期
关键词:苏泊罕;文化旅游;三位一体;
中图分类号:F59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5)-01-00-02
随着当今生活水平的提高及公众假期的合理出台,旅游市场逐渐升温,休闲体验式人文旅游更是迅猛发展,同时也唤起了人们对地域民俗文化的大力关注和保护意识。文化导向下的旅游体验,给旅游以强劲的生机。苏泊罕文化与旅游结合的初步模式是在旅游景区成立活态博物馆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示范基地,目前三者分别隶属于市级文化部门和旅游企业三个单位,但在内容、表现形式上是一致的,完全合而为一,即“三位一体”。
苏泊罕旅游景区、活态博物馆、非遗示范基地三者互相结合,并不相互抵触、牵制,而是各出所长,相互取长补短、关连协调,就像一个生物体那样有机联系,在满足各自需求利益的情况下,整体获得更好的发展。
文化和旅游关系密切,文化是旅游的资源基础和灵魂,旅游是文化的传播途径和载体。缺乏文化内蕴的旅游是虚空无神的、是毫无生机、毫无魅力可言的。苏泊罕依托当地美丽的自然环境和丰富的文化资源率先开拓地方民俗旅游,将一个遗沉在角落里的古老游牧文化村镇隆重地推向市场、推向世人。正当这里的旅游事业如火如荼的进行时,苏泊罕游牧文化活态博物馆与非物质文化传承保护示范基地也应景上台,这代表着“三位一体”模式下文化与旅游融合新态的正式启动。
一、“三位一体”资源共享,有效提升资源利用效能
苏泊罕“三位一体”模式下的文化旅游融合互动是一种有效运营形式,有助于激发文化与旅游产业的活力,形成互生共赢的多重效应。旅游和文化在融合互动过程中,优化了各方面的资源配置,不仅丰富了旅游项目内容,拓展了旅游的内涵与外延,也拓宽了文化产业的发展空间,促进了文化事业的繁荣昌盛。
资源共享是苏泊罕“三位一体”文化旅游模式的特征之一,“三位一体”模式下的文化与旅游,开创了博物馆民俗研究、非遗传承保护、景区旅游建设新思路、新路径、新局面。在苏泊罕旅游景区里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一景一物,大到风雨雷电,小到花鸟鱼虫,抽象的祭祀现象,生动的生活场景,都是活态博物馆所要展现的,也是非遗基地不可或缺的客体要素,一举多得,有效提升了资源利用效能。“三位一体”也可以这样理解:即“一体三物,一物三名”,景区即活态博物馆即非遗保护基地,活态博物馆即非遗基地即景区,旅游企业负责景区里的一切运营管理,景区里的所有事物归属权为企业,企业是主体,博物馆与非遗中心则专司职能之责,在文化理论方面给予助力支持,无关任何经济利益。
三方资源共享、各出其力,各取所需。博物馆从中拓宽了文博业务研究领域和信息渠道,比如,从苏泊罕牧民普遍而隆重的玛尼宏和敖包祭祀里,从历史的角度分析研究此地游牧文化宗教信仰内涵,从而正确认知古老游牧文化遗留的文化精髓,考镜源流、明辨是非,更科学合理的指导旅游开发。从非遗角度来讲,非遗基地从中发掘了大量即将淡出历史的珍贵民族文化,为及时启动拯救和保护工作明确了方向,为进一步推进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工作做了示范实践,同时通过非遗确定了非遗传承项目和传承人,更加激发了非遗传承的活力,不仅丰富了景区旅游项目,也为景区旅游增添了不少十足地道的文化韵味;站在旅游景区的立场来说,景区也能从中发现可供开发合作的项目线索,及时掌握了解存在的问题,为深入开发旅游项目、产品及整体长远的合理规划决策提供有效依据。有限的民间民俗资源被这样集中多元化的挖掘利用,不仅极大的提升了其应用价值,也在一定程度上缩减了各方理论研究的成本。同时,三方在实践互动中,培养了各自的专业人才,充实了人才建设队伍,收获了各自的成果,既促进了文化的繁荣,也带动了旅游经济的发展。
二、“三位一体”战略一致,充分发挥资源组合优势
苏泊罕旅游景区、苏泊罕游牧文化活态博物馆及非遗传承保护示范基地在苏泊罕地区的文化旅游建设中的战略决策是一致的,三方在同一战略目标下各自拓展专业领域,在整体成长中各自吸取所需营养,又互相协调助力。
目前,苏泊罕旅游景区开发已超越了传统初级的观光层面,原生态的自然景观和人文资源予以活态的展示,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赏游体验。通过与活态博物馆与非遗基地的结合重组,将文化资源与旅游经营进行创新融合和突破,将静态的文化成列展示转变为鲜活的文化旅游体验,将濒临消亡的文化遗产拯救复活,为旅游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一定程度上也缓解弥补了旅游运营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在这当中,活态博物馆突破传统博物馆业务开展形式,以田野实践为课堂,充分发挥其职能优势,以一种更专业的角度来挖掘整理与研究游牧文化资源,考证恢复过去的记忆和历史细节,为非遗传承追本溯源做了解释,为非遗传承真实再现生活场景奠定了重要理论基础,也为景区的旅游开发奠定了文化基调。活态博物馆似一座世外游园,伫立于现实世界中,但又将现实世界与神奇的游牧文化世界隔离,园里的每一个实体事物、每一种自然、文化现象都着有特有的色调和统一独特的塑造风格,让游客在这里犹如穿越时空,回到了梦境中的游牧时代。在这里,汇集着各式各样充满游牧特色的非遗传承现场演绎:牧民家的炊烟袅袅、熬茶煮肉、春耕秋收、叫猪喂狗、牧羊放牛、骑驼赛马、挤奶晾肉、吹拉弹唱、敬神事鬼……非遗传承在这里展现的淋漓尽致;乡土味十足的鄂尔多斯婚礼、原乡实演的七期会盟、敖包设祭、苏勒德祭奠、玛尼宏祭祀、重大民俗节庆活动、马产业等一系列文化旅游精品的打造,盘活了苏泊罕文化旅游资源;琳琅满目的特色旅游纪念品、实用民族礼品、现做现卖的蒙古族食品、热情周到的现代化服务、温馨舒适的住宿餐饮环境,便利而又远离城市喧嚣的地理位置,这一切,确切的说,是这“三位一体”组合模式下的文化旅游发展优势,充分展示了苏泊罕人文旅游的独特价值和精神内涵,让旅游景区充满了强大的活力。三者共同搭台唱戏,理论与实践有效结合,这样的完美组合成就了文化与旅游的和谐统一与转型发展。
苏泊罕景区立行“以文化为灵魂做旅游”的理念,坚持将文化内涵贯穿到旅游发展的每个环节、每个过程,以此促进旅游产业的提质升级,有效提升景区文化品位。景区旅游与文化产业融合过程中,进一步开发出了集文化创意与休闲娱乐于一体的经典旅游项目、旅游产品,客观上加速了苏泊罕传统游牧文化的传播,加强了社会对这种民间传统文化的关注和保护意识,这也有利于活化传统文化的复兴,强化民族文化记忆,促使深藏于民间或专属机构的文化标本逐步走向市场,走向大众,带动文化事业的跨界延伸和繁荣发展。
苏泊罕“三位一体”模式下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结合是一项伟大的创新举措,也是一个长期融合的过程,通过理念创新、结构创新、管理创新,从较高层面对两大产业进行整合融会,并将此作为推动文化体制改革与旅游产业转型发展的重要契机。通过深入实践调研与科学合理规划,苏泊罕的旅游将初步实现由单一被动的赏游观光向多点联动的休闲度假转变,并且在文化的挖掘导向下,当地的旅游产业链也将不断拉长扩大,充分发挥文化与旅游在地方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苏泊罕文化与旅游融合新态的成功孵化是创新理念与政府主导下的示范实践,其未来的成长发展,或许可有星火燎原之势,但最终也需要在市场运作、社会参与、人才、制度保障等方面进行不断深入的探索研究和实践检验。我们期望这条路一直走下去并且越走越好。
参考文献:
[1]《浅谈文化旅游的开发与建设》卜伟《中国商贸》2010年04期
[2]《对发展文化旅游产业的几点思考》胡本春《武汉纺织大学学报》2014年02期
[3]《文化与旅游融合:产业提升的新模式》陈柳钦《学习论坛》2011年09期
[4]《论文化产业与旅游联动发展的五大模式》花建《东岳论丛》2011年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