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论文探讨了高中新课改中的学生自主学习的一个重要环节,小组合作学习的重要性及意义,以及学习小组的组建和小组文化建设的个人经验和一些成果。
【关键词】学习小组;组建原则;组长选拔;小组文化建设
五环节教学是实施新课程标准的有效教学模式之一。小组合作学习是五环节教学的一种教学策略,学习小组是五环节教学成功的重要平台,是学生展开竞争和合作的主阵地,小组合作学习就是学生在合作过程中,能主动地提出问题、自由地展开讨论和交流、敢于尝试、学会倾听以及进行自我反思,从而学会学习,学会合作。根据实践,总结学习小组的组建主要依据以下几个原则。
1. 学习小组的组建原则
(1)规模合适原则。
合作学习的基本组织形式是小组活动。小组规模过小,提供信息必然有限,不利学生间的互助与交流;小组规模过大,小组成员的参与又会受到限制,主动参与者的数量反而下降,不利于学生间的交流和个人才能的充分展示。因此,我们在分组时,要注意小組规模的合理性,不能过大也不能太小,一般以4-6人为宜,我们可以根据我们教学的特点,目标、任务分组。,如英语课堂内的问答,可采取同桌之间的pair work,生生对话等。
(2)座次临近组合。
座次临近组合即按照教学班的正常座位,通常是前后左右四位或六位。这种组合操作简便,无需将学生分出层次或重新调整座位。在课堂上,应根据学生的学业水平、能力情况及性格特征等方面的差异以四人或六人为一组安排学生的座位。临近组合的合作学习是在共同学习目标下进行的有一定聚合力的学习活动。
( 3)相对稳定性原则。
所谓稳定性不是指学习小组组成后一成不变,而是指单位时间内,比如,以半学期学期或学年为时间单位,小组编排不变,起始年级学生相互不太了解,可以以半期为单位,其余年级可以以学期或者学年为单位,这种分组我们可以把它叫行政学习小组,主要针对课堂学习活动和常规活动的开展。这样,更有利于开展小组间的学习竞赛,有利于小组的持续建设和发展。
(4)好、中、差,各层次相互搭配原则。
组建学习小组,主要依据学习成绩,尤其是新班级依据成绩采取一条龙的形式分组,每组学生分为三个层次:A层-B层-C层。每个学习小组分为4-8人。学习小组的组建是合作学习活动顺利开展的前提。小组一般遵循“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进行,通过对学生各个学科和总体成绩的认真的分组研究设计,使各个小组总体水平基本一致,以保证各小组开展公平竞争。
(5)合理性原则。
五环节的基环节本组织形式是小组活动。合理分组是小组合作学习成功的前提。教师只有对学生进行合理的分组,才能保证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进行。除成绩外,分组时不仅要求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思维特点出发,而且在构成上要求小组成员在性别、个性特征、才能倾向、学习水平、家庭背景、社会背景等方面存在合理差异,以便学习时发挥各自的特长和优势。
2. 组长的选择
学习小组组建完成后,需要选择行政组长、学科组长等小组机构。行政组长统管全组,在学习小组中的作用既相当于“小班主任”,要管理组员;同时又相当于“小教师”,要组织组员进行课前预习和课上展示,小组发展等。因此,选择组长要慎重,选好组长,让他们真正成为自己管理班级和实施小组合作学习的得力助手!行政组长的选择主要考虑以下几方面:
(1)首先考虑学习成绩,成绩在小组内要处于中上等,但并不一定时学习最好的,一般由A或B层次的学生担任。
(2)其次考虑其组织能力、责任心和威信等因素。学科组长由组内单科学习较优秀的学生,具体负责某一学科的学习事务,行政组长和学科组长既分工又协作。
3. 小组文化的建设
小组文化的建设正如我们的班级文化建设一样,能够起到凝聚、团结小组的作用。小组建成后,主要从以下两方进行面着手进行建设:
(1)要求各组在组长的组织下,创新性地给小组起名、设计组徽、制定小组宣言以及奋斗目标(个人、小组、班级)。这样可以使得每个小组更有凝聚力。
(2)制订小组公约。小组要成为一个和谐奋进有竞争力的集体,必须就纪律,作业,交流过程中的问题先约法三章,小组的学习交流行为才具有执行力,小组间才能真正合作学习,不断进取。
(3)积极主动完成老师规定的目标任务,这是小组合作学习的基础。
(4)小组自主设定的目标任务,根据小组自身不同情况,如偏科,某一环节的难点,由学科组长自发组织学习,辅导,练习等。
(5)自主开展灵活多样富有创造性的活动,如:与名人一起成长,每月读一本名人传记;每周做一个学科小结检查或者自主出题十分钟、二十分钟自测等。
4. 小组的评价
小组评价在整个小组建设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如果没有评价或评价不到位的话,那么学习小组就相当于形同虚设。通过评价,激发学生的竞争与合作意识,让学生在课堂上质疑和对抗;通过评价,让学生逐步意识到学习是自己的事情,自己是学习的主人。除每天课堂上老师的及时评价外,小组成员个人每天自己最好有一个反思,班级每周至少以小组为单位开展一次比赛活动活动内容不限,起始年级重点围绕每个小组的学习习惯、学习态度、朗读水平,文明礼仪,兴趣特长等方面)。小组每周一次总结,小组间每月至少一次评比。小组组建好后,每个小组拟定一个小组成长记录表,对小组进步,得奖,自主活动开展等方面的情况。并在评价中设置奖项,奖项可采取积分发奖,每月,半期或每期发一次奖,常规活动可采取奖励张贴小红旗,笑脸,五角星,花朵等。
5. 及时指导和定期督促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是总体设计师,又是主要组织者,是影响小组合作学习的主要因素之一。教师必须对合作学习进行精心设计,从学生分析、目标设置、分组策略、任务选择到教学过程的设计与评估等都要进行全盘考虑,同时要事先让学生知道所要解决的问题,让学生去搜集资料,提前思考,使学生对问题有一定的独立见解。除此之外,在实际操作中,教师还必须给予及时、适度的组织和调控,以保证“小组合作学习”顺利进行。另外,教师在进行小组合作之前必须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培训,激发学生合作的意识使学生领会基本的合作规则,否则,有的学生就会不知道怎样才能与其他人进行有效的合作。
收稿日期:2013-07-07
【关键词】学习小组;组建原则;组长选拔;小组文化建设
五环节教学是实施新课程标准的有效教学模式之一。小组合作学习是五环节教学的一种教学策略,学习小组是五环节教学成功的重要平台,是学生展开竞争和合作的主阵地,小组合作学习就是学生在合作过程中,能主动地提出问题、自由地展开讨论和交流、敢于尝试、学会倾听以及进行自我反思,从而学会学习,学会合作。根据实践,总结学习小组的组建主要依据以下几个原则。
1. 学习小组的组建原则
(1)规模合适原则。
合作学习的基本组织形式是小组活动。小组规模过小,提供信息必然有限,不利学生间的互助与交流;小组规模过大,小组成员的参与又会受到限制,主动参与者的数量反而下降,不利于学生间的交流和个人才能的充分展示。因此,我们在分组时,要注意小組规模的合理性,不能过大也不能太小,一般以4-6人为宜,我们可以根据我们教学的特点,目标、任务分组。,如英语课堂内的问答,可采取同桌之间的pair work,生生对话等。
(2)座次临近组合。
座次临近组合即按照教学班的正常座位,通常是前后左右四位或六位。这种组合操作简便,无需将学生分出层次或重新调整座位。在课堂上,应根据学生的学业水平、能力情况及性格特征等方面的差异以四人或六人为一组安排学生的座位。临近组合的合作学习是在共同学习目标下进行的有一定聚合力的学习活动。
( 3)相对稳定性原则。
所谓稳定性不是指学习小组组成后一成不变,而是指单位时间内,比如,以半学期学期或学年为时间单位,小组编排不变,起始年级学生相互不太了解,可以以半期为单位,其余年级可以以学期或者学年为单位,这种分组我们可以把它叫行政学习小组,主要针对课堂学习活动和常规活动的开展。这样,更有利于开展小组间的学习竞赛,有利于小组的持续建设和发展。
(4)好、中、差,各层次相互搭配原则。
组建学习小组,主要依据学习成绩,尤其是新班级依据成绩采取一条龙的形式分组,每组学生分为三个层次:A层-B层-C层。每个学习小组分为4-8人。学习小组的组建是合作学习活动顺利开展的前提。小组一般遵循“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进行,通过对学生各个学科和总体成绩的认真的分组研究设计,使各个小组总体水平基本一致,以保证各小组开展公平竞争。
(5)合理性原则。
五环节的基环节本组织形式是小组活动。合理分组是小组合作学习成功的前提。教师只有对学生进行合理的分组,才能保证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进行。除成绩外,分组时不仅要求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思维特点出发,而且在构成上要求小组成员在性别、个性特征、才能倾向、学习水平、家庭背景、社会背景等方面存在合理差异,以便学习时发挥各自的特长和优势。
2. 组长的选择
学习小组组建完成后,需要选择行政组长、学科组长等小组机构。行政组长统管全组,在学习小组中的作用既相当于“小班主任”,要管理组员;同时又相当于“小教师”,要组织组员进行课前预习和课上展示,小组发展等。因此,选择组长要慎重,选好组长,让他们真正成为自己管理班级和实施小组合作学习的得力助手!行政组长的选择主要考虑以下几方面:
(1)首先考虑学习成绩,成绩在小组内要处于中上等,但并不一定时学习最好的,一般由A或B层次的学生担任。
(2)其次考虑其组织能力、责任心和威信等因素。学科组长由组内单科学习较优秀的学生,具体负责某一学科的学习事务,行政组长和学科组长既分工又协作。
3. 小组文化的建设
小组文化的建设正如我们的班级文化建设一样,能够起到凝聚、团结小组的作用。小组建成后,主要从以下两方进行面着手进行建设:
(1)要求各组在组长的组织下,创新性地给小组起名、设计组徽、制定小组宣言以及奋斗目标(个人、小组、班级)。这样可以使得每个小组更有凝聚力。
(2)制订小组公约。小组要成为一个和谐奋进有竞争力的集体,必须就纪律,作业,交流过程中的问题先约法三章,小组的学习交流行为才具有执行力,小组间才能真正合作学习,不断进取。
(3)积极主动完成老师规定的目标任务,这是小组合作学习的基础。
(4)小组自主设定的目标任务,根据小组自身不同情况,如偏科,某一环节的难点,由学科组长自发组织学习,辅导,练习等。
(5)自主开展灵活多样富有创造性的活动,如:与名人一起成长,每月读一本名人传记;每周做一个学科小结检查或者自主出题十分钟、二十分钟自测等。
4. 小组的评价
小组评价在整个小组建设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如果没有评价或评价不到位的话,那么学习小组就相当于形同虚设。通过评价,激发学生的竞争与合作意识,让学生在课堂上质疑和对抗;通过评价,让学生逐步意识到学习是自己的事情,自己是学习的主人。除每天课堂上老师的及时评价外,小组成员个人每天自己最好有一个反思,班级每周至少以小组为单位开展一次比赛活动活动内容不限,起始年级重点围绕每个小组的学习习惯、学习态度、朗读水平,文明礼仪,兴趣特长等方面)。小组每周一次总结,小组间每月至少一次评比。小组组建好后,每个小组拟定一个小组成长记录表,对小组进步,得奖,自主活动开展等方面的情况。并在评价中设置奖项,奖项可采取积分发奖,每月,半期或每期发一次奖,常规活动可采取奖励张贴小红旗,笑脸,五角星,花朵等。
5. 及时指导和定期督促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是总体设计师,又是主要组织者,是影响小组合作学习的主要因素之一。教师必须对合作学习进行精心设计,从学生分析、目标设置、分组策略、任务选择到教学过程的设计与评估等都要进行全盘考虑,同时要事先让学生知道所要解决的问题,让学生去搜集资料,提前思考,使学生对问题有一定的独立见解。除此之外,在实际操作中,教师还必须给予及时、适度的组织和调控,以保证“小组合作学习”顺利进行。另外,教师在进行小组合作之前必须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培训,激发学生合作的意识使学生领会基本的合作规则,否则,有的学生就会不知道怎样才能与其他人进行有效的合作。
收稿日期:2013-0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