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品德与生活》这一学科以它的“生活性”、“开放性”、“活动性”深受孩子们的喜欢。这种课型为低年级儿童提供了展示自我的舞台,让学生在一种真实的环境中学会分辨是非、引发道德体验、提高道德认识,从而成为学生道德形成之路的奠基石。在本课程教学中,教师不再是知识的直接传授者,不是“教”教材的人,而是儿童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和指导者,是引导、激发和深化儿童活动的人。而且传统课堂的纯粹传授也不再受学生的欢迎。我觉得“品生”教学应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一、让学生的道德情感在活动中得到体验、在交流中得到升华
“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我们老师必须努力在教学中架设从学习到生活的活动桥梁。
1.为学生提供时间和空间,搭建活动舞台让他们去体验
体验是维系认知和行为的重要中介环节,没有体验,德育过程就不完整,因此强化体验是增强小学品德与生活教育实效性的重要途径。只有通过亲身参与和直接体验,学生才能在自主学习过程中感悟。如《家里的我》这一主题单元教学中,我通过开展一系列活动细化了这一主题。如:“全家福展示”、“为家人做一件事”让孩子体验——我是家里的一分子,从而为整个单元的学习奠定基础。接着通过“洗衣服比赛”、“剪指甲比赛”、“缝纽扣比赛”以及“叠衣服比赛”等让孩子在活动中展示——我已经长大。一系列的活动过程中我还特意为孩子们留影,为他们制作“成长的足迹”,给孩子的成长留一份宝贵的回忆。
2.及时交流,升华认识
《课程标准》指出:“讨论是最常用的学习、交流活动形式,可以是小组的也可以是全班的;可以是随机的,也可以是专门安排的。辨析在思想品德中能起到既明理又导行的作用。”因此在活动过后我们要及时让孩子们就活动中遇到的问题或心理感受进行有效的交流分享。如在《家里的我》每一活动过后我都及时辅导小组长组织交流。在交流中孩子们认识到:“妈妈(奶奶)每天给我洗衣服,很辛苦,所以我以后要听她们的话,还不乱弄脏衣服。”“衣服很难叠整齐,但是我一定要学会,再帮妈妈,让她不辛苦。”“指甲里有很多脏东西,以后我不留长指甲,还要经常洗手。”……每一句话都让人感动,所以我建议学生把话写在“爱心卡”上,回去说给家长听。从体验到认识,胜过说教,我们何乐而不为呢?
二、注重与其它学科之间的整合,做到润物细无声
“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因此品生课的教学决不是孤立的,而是立体的、多角度的。我们应该注重它与其它学科间的整合,让思想品德教育无处不在又不露痕迹。再说,农村教师一师任多课又为这一做法提供了方便。如《我上学了》这一主题单元的教学,我就整合了语文课第一单元《上学了》和心理健康课中《我是小学生》。《我的同学和老师》,我将它整合到了体育课的游戏中,让孩子在玩耍中与老师和同学亲密接触,在不知不觉中增进了师生、生生间的感情。这样一整合,既为活动的开展积攒了时间,又将品德课上的思想教育很好地渗透到各个角落,做到了润物细无声”。
三、开发课程资源,发挥地方资源与校园资源的作用
长期以来,人们往往把课程窄化为“学科”,窄化为“教材”甚至“教科书”,那么课程资源也无非是一些书面的材料。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一定要走出教材的狭隘视野,广开思路,因地制宜,让课程资源真正成为学校教育的素材和条件,更好地实现教育目的。专家认为,课程资源对学生的发展具有独特的价值。在一年级品德与生活教学中我试着这样做:《大自然真美丽》的教学中,我充分利用大海这一地方便利,带领学生“亲亲大自然”,然而海边的采沙行为引起了学生的兴趣,我索性讲起采沙的危害性,引导学生思考怎样有效制止这一行为。当然,一年级孩子所能做的便是,在老师的帮助下写出了“爱护沙滩不采沙”等标语。过后就这一主题我开展了“保护大自然”的班队课,学生通过一组组照片和一段段声情并茂的解说认识到:大自然很美丽,但很脆弱。并签名表示:从现在开始,从爱护身边的一草一木开始,爱护我们的大自然。接下来,我将充分利用学校的绿色资源带领学生定时开展“护绿”活动。教材或教参只是为我们提供个参考,而我们要做的应该是借助“参考”努力向社会、生活延伸,让孩子们在实践中感悟、在感悟中创造。
四、借助家长的力量让学生的行为习惯真正得到落实
随着计划生育的有效落实,家中的孩子几乎都是独生子女,这更增加了中国家长溺爱孩子的情感。因此,对学生一些行为习惯的养成必须得到家长的配合才能真正落到实处。首先,我们可以通过开家长会、家访,把一些科学的教育方法和评价策略作为“建议”向家长提出;接着,通过不定时的“信访”、“电访”促成每一个活动目标的实现。如《我长大了》,要求学生在家里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而且不会的事学着做。这就要求家长适当地放手让孩子去锻炼。《我是家里的开心果》,就要求家长配合接受孩子的关怀或问候。《在学校的一天》中,孩子作息时间的安排和执行更是需要家长的全力辅导和督促。
在《品德与生活》的教学中我们要转变教学观念,尽量把学生的目光引到课本以外的、更广阔的生活世界中去,把道德寓于儿童的生活中,使良好的品德和习惯在儿童的生活过程中形成。
一、让学生的道德情感在活动中得到体验、在交流中得到升华
“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我们老师必须努力在教学中架设从学习到生活的活动桥梁。
1.为学生提供时间和空间,搭建活动舞台让他们去体验
体验是维系认知和行为的重要中介环节,没有体验,德育过程就不完整,因此强化体验是增强小学品德与生活教育实效性的重要途径。只有通过亲身参与和直接体验,学生才能在自主学习过程中感悟。如《家里的我》这一主题单元教学中,我通过开展一系列活动细化了这一主题。如:“全家福展示”、“为家人做一件事”让孩子体验——我是家里的一分子,从而为整个单元的学习奠定基础。接着通过“洗衣服比赛”、“剪指甲比赛”、“缝纽扣比赛”以及“叠衣服比赛”等让孩子在活动中展示——我已经长大。一系列的活动过程中我还特意为孩子们留影,为他们制作“成长的足迹”,给孩子的成长留一份宝贵的回忆。
2.及时交流,升华认识
《课程标准》指出:“讨论是最常用的学习、交流活动形式,可以是小组的也可以是全班的;可以是随机的,也可以是专门安排的。辨析在思想品德中能起到既明理又导行的作用。”因此在活动过后我们要及时让孩子们就活动中遇到的问题或心理感受进行有效的交流分享。如在《家里的我》每一活动过后我都及时辅导小组长组织交流。在交流中孩子们认识到:“妈妈(奶奶)每天给我洗衣服,很辛苦,所以我以后要听她们的话,还不乱弄脏衣服。”“衣服很难叠整齐,但是我一定要学会,再帮妈妈,让她不辛苦。”“指甲里有很多脏东西,以后我不留长指甲,还要经常洗手。”……每一句话都让人感动,所以我建议学生把话写在“爱心卡”上,回去说给家长听。从体验到认识,胜过说教,我们何乐而不为呢?
二、注重与其它学科之间的整合,做到润物细无声
“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因此品生课的教学决不是孤立的,而是立体的、多角度的。我们应该注重它与其它学科间的整合,让思想品德教育无处不在又不露痕迹。再说,农村教师一师任多课又为这一做法提供了方便。如《我上学了》这一主题单元的教学,我就整合了语文课第一单元《上学了》和心理健康课中《我是小学生》。《我的同学和老师》,我将它整合到了体育课的游戏中,让孩子在玩耍中与老师和同学亲密接触,在不知不觉中增进了师生、生生间的感情。这样一整合,既为活动的开展积攒了时间,又将品德课上的思想教育很好地渗透到各个角落,做到了润物细无声”。
三、开发课程资源,发挥地方资源与校园资源的作用
长期以来,人们往往把课程窄化为“学科”,窄化为“教材”甚至“教科书”,那么课程资源也无非是一些书面的材料。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一定要走出教材的狭隘视野,广开思路,因地制宜,让课程资源真正成为学校教育的素材和条件,更好地实现教育目的。专家认为,课程资源对学生的发展具有独特的价值。在一年级品德与生活教学中我试着这样做:《大自然真美丽》的教学中,我充分利用大海这一地方便利,带领学生“亲亲大自然”,然而海边的采沙行为引起了学生的兴趣,我索性讲起采沙的危害性,引导学生思考怎样有效制止这一行为。当然,一年级孩子所能做的便是,在老师的帮助下写出了“爱护沙滩不采沙”等标语。过后就这一主题我开展了“保护大自然”的班队课,学生通过一组组照片和一段段声情并茂的解说认识到:大自然很美丽,但很脆弱。并签名表示:从现在开始,从爱护身边的一草一木开始,爱护我们的大自然。接下来,我将充分利用学校的绿色资源带领学生定时开展“护绿”活动。教材或教参只是为我们提供个参考,而我们要做的应该是借助“参考”努力向社会、生活延伸,让孩子们在实践中感悟、在感悟中创造。
四、借助家长的力量让学生的行为习惯真正得到落实
随着计划生育的有效落实,家中的孩子几乎都是独生子女,这更增加了中国家长溺爱孩子的情感。因此,对学生一些行为习惯的养成必须得到家长的配合才能真正落到实处。首先,我们可以通过开家长会、家访,把一些科学的教育方法和评价策略作为“建议”向家长提出;接着,通过不定时的“信访”、“电访”促成每一个活动目标的实现。如《我长大了》,要求学生在家里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而且不会的事学着做。这就要求家长适当地放手让孩子去锻炼。《我是家里的开心果》,就要求家长配合接受孩子的关怀或问候。《在学校的一天》中,孩子作息时间的安排和执行更是需要家长的全力辅导和督促。
在《品德与生活》的教学中我们要转变教学观念,尽量把学生的目光引到课本以外的、更广阔的生活世界中去,把道德寓于儿童的生活中,使良好的品德和习惯在儿童的生活过程中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