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流动性风险一直是商业银行高度关注的问题,近些年大大小小金融危机,金融事故的频繁发生,暴露出商业银行流动性的不足,引起了各国监管机构的广泛关注。流动性原则作为商业银行经营的三大原则之一,其高低直接影响着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和正常运营。本文就商业银行保持流动性的必要性和目前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现状、理论依据以及对策建议等方面进行论述
关键字:流动性;不良资产;风险
众所周知,商业银行作为现代金融体系的主体,它的变动影响经济市场的很多重要因素,牵动着整个国家经济的命脉,而保持流动性则是商业银行得以平稳发展的基础。我们之所以高度重视流动性对商业银行的影响,是因为如若某家商业银行的资产流动性出现凝滞,民众对银行信用的信心就会不足,恶性循环导致产生严重的挤兑现象。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中商业银行大批倒闭。可见,民众一旦对商业银行的信用失去信心,就会波及整个全国经济。
流动性是指银行对全部应付款的支付、清偿能力及满足各种合理资产需求的能力。负债流动性和资产流动性构成商业银行流动性的两个方面,负债流动性是指商业银行从外界以较低成本获得资金的能力,资产流动性则指的是各类不同表现形式的资产在不发生损失的情况下变现的能力。货币作为商业银行的经营对象,由于其对外负债主要是存款,各类存款的提取时间、金额往往很难事先预料,因此商业银行若要维持较高的信誉度,必须保持充足的流动性。流动性问题通常有两类,流动性不足和流动性过剩。流动性不足会引发挤兑风险,流动性过剩则会产生资产应用不够充分,商业银行盈利能力减弱。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也存在较大的问题:
首先,风险评估体系不够完善。以我国目前的金融体系乃至整个经济体系发展水平而言,还需要进一步的提升,作为金融体系中对于银行监管的体系也同样不够完善,银行流动性状况的检测目前指标缺少,不能全面反映,流动性风险不能及时的察觉,便会造成严重的后果。
其次,被银行主营业务的存贷款的比例和期限存在问题。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的负债大部分依靠存款,存贷比率过高。世界著名银行的贷款比率一般为40%左右,而我国商业银行目前的贷款比率大约为65%,远远高于世界先进水平。而且由于各种理财产品的激烈竞争,使得商业银行的主要资金来源存款也渐渐向外流出,商业银行必须创新更多的负债来源来保障可用资金的流入。在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中,存款贷款期限合理配置是主要措施之一,但是小短期存款作为存款的重要部分和贷款的长期需求之间搭配困难。长期贷款和短期存款之间的期限差距,使得一旦银行的资产质量出现下降或者因为金融市场的变化,出现流动性风险,未到期债务大部分表现为长期贷款因其合同性质,难以抽回资金进行债务偿还,从而出现挤兑的可能。
最后,不良资产比重较高,资产形式较为单一。不良资产是指具有损失风险的银行资产,主要是不良贷款资产,即银行不能及时收回本金和利息的贷款。包括:逾期未能收回的贷款、呆滞贷款和呆账贷款。大量不良资产的凝固,利息与本金的损失,导致现金流入量变小,是商业银行的刘送行来源受到威胁,一旦资产质量下降的信息传递给市场,民众存款量减小,现金供给继续减少,于是更加恶化银行流动性问题。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的资产应用大部分表现为贷款。花旗、汇丰等国际著名银行的贷款在资金运用中的比例一般都在40%左右,而我国大部分商业银行的贷款比例都在50%以上。由于贷款在各类资产中流动性比较差,且可能存在较高的不良贷款风险,因此我国商业银行表现出较弱的流动性。
针对以上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的弊端,除去建立分层次的准备资产制度,小银行侧重从资产方面来取得流动性,二级准备的比重大,大银行有能力从负债方面取得流动性,二级准备的比重小,以及负债管理等基本原则和传统对策,我认为还有以下几个方面可以入手:
1,从金融体系发达国借鉴学习科学的管理手段,完善商业银行乃至金融体系的风险管理评估指标结构,创新新的资产应用方式,降低贷款比例,并加强对不良资产的监管和妥善处理。针对不良资产的处理可参考一下建议:在大型企业无法及时归还贷款,但对于这个企业发展仍有较强信心,企业同时也表现出持续稳定性时,可在追加该企业的贷款,或将贷款改为投资。其次对于银行信贷管理不能松懈,严格监控信贷资产风险,实行贷款责任制,杜绝贷款向人。强化管理于每一笔贷款的贷前调查、贷时审查、贷后检查。
2,实行资产证券化,其主要作用体现在提高资产的流动性,因为更多的投资方毋庸置疑将为银行带来更多的资金来源。而且一部分的风险同样也由投资者和银行共同承担。资产证券化还可帮助银行增加类似国债、债券等投资产品,为银行更多的可选择的流动性管理工具,从而提高银行资金流动性。
3,促进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发展资本市场。实现商业银行上市,商业银行获得筹集更多资金的渠道,实现商业银行对如今发达的资本市场的有效利用。另一方面促进资本市场的发展,直接融资可以向银行等金融机构提供了资金运用方式,改善银行单一资产结构的弊端。
商业银行流动性不仅关系到商业银行自身未来的发展,也关系到整个金融体系的安全。唯独单靠银行自身的改进和优化是不能保障的,这同样依赖于相关的金融政策支持和制度的完善。中国的经济和金融想要发展,就需要我们创新金融产品,实现资产运用的多元化,努力提高商业银行的流动性和保障其稳定运营。
参考文献:
1,马宁《对我国商业银行资金流动性及其风险控制的分析》西藏民族学院学报.2006
2,王静,韩金华《西方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策略对我国的启示》[J]山东财政学院学报,2001.
3,叶茜茜《后金融危机时期我国商业银行应如何保持流动性》决策与信息(中旬刊),2013,04:20-21.
关键字:流动性;不良资产;风险
众所周知,商业银行作为现代金融体系的主体,它的变动影响经济市场的很多重要因素,牵动着整个国家经济的命脉,而保持流动性则是商业银行得以平稳发展的基础。我们之所以高度重视流动性对商业银行的影响,是因为如若某家商业银行的资产流动性出现凝滞,民众对银行信用的信心就会不足,恶性循环导致产生严重的挤兑现象。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中商业银行大批倒闭。可见,民众一旦对商业银行的信用失去信心,就会波及整个全国经济。
流动性是指银行对全部应付款的支付、清偿能力及满足各种合理资产需求的能力。负债流动性和资产流动性构成商业银行流动性的两个方面,负债流动性是指商业银行从外界以较低成本获得资金的能力,资产流动性则指的是各类不同表现形式的资产在不发生损失的情况下变现的能力。货币作为商业银行的经营对象,由于其对外负债主要是存款,各类存款的提取时间、金额往往很难事先预料,因此商业银行若要维持较高的信誉度,必须保持充足的流动性。流动性问题通常有两类,流动性不足和流动性过剩。流动性不足会引发挤兑风险,流动性过剩则会产生资产应用不够充分,商业银行盈利能力减弱。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也存在较大的问题:
首先,风险评估体系不够完善。以我国目前的金融体系乃至整个经济体系发展水平而言,还需要进一步的提升,作为金融体系中对于银行监管的体系也同样不够完善,银行流动性状况的检测目前指标缺少,不能全面反映,流动性风险不能及时的察觉,便会造成严重的后果。
其次,被银行主营业务的存贷款的比例和期限存在问题。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的负债大部分依靠存款,存贷比率过高。世界著名银行的贷款比率一般为40%左右,而我国商业银行目前的贷款比率大约为65%,远远高于世界先进水平。而且由于各种理财产品的激烈竞争,使得商业银行的主要资金来源存款也渐渐向外流出,商业银行必须创新更多的负债来源来保障可用资金的流入。在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中,存款贷款期限合理配置是主要措施之一,但是小短期存款作为存款的重要部分和贷款的长期需求之间搭配困难。长期贷款和短期存款之间的期限差距,使得一旦银行的资产质量出现下降或者因为金融市场的变化,出现流动性风险,未到期债务大部分表现为长期贷款因其合同性质,难以抽回资金进行债务偿还,从而出现挤兑的可能。
最后,不良资产比重较高,资产形式较为单一。不良资产是指具有损失风险的银行资产,主要是不良贷款资产,即银行不能及时收回本金和利息的贷款。包括:逾期未能收回的贷款、呆滞贷款和呆账贷款。大量不良资产的凝固,利息与本金的损失,导致现金流入量变小,是商业银行的刘送行来源受到威胁,一旦资产质量下降的信息传递给市场,民众存款量减小,现金供给继续减少,于是更加恶化银行流动性问题。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的资产应用大部分表现为贷款。花旗、汇丰等国际著名银行的贷款在资金运用中的比例一般都在40%左右,而我国大部分商业银行的贷款比例都在50%以上。由于贷款在各类资产中流动性比较差,且可能存在较高的不良贷款风险,因此我国商业银行表现出较弱的流动性。
针对以上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的弊端,除去建立分层次的准备资产制度,小银行侧重从资产方面来取得流动性,二级准备的比重大,大银行有能力从负债方面取得流动性,二级准备的比重小,以及负债管理等基本原则和传统对策,我认为还有以下几个方面可以入手:
1,从金融体系发达国借鉴学习科学的管理手段,完善商业银行乃至金融体系的风险管理评估指标结构,创新新的资产应用方式,降低贷款比例,并加强对不良资产的监管和妥善处理。针对不良资产的处理可参考一下建议:在大型企业无法及时归还贷款,但对于这个企业发展仍有较强信心,企业同时也表现出持续稳定性时,可在追加该企业的贷款,或将贷款改为投资。其次对于银行信贷管理不能松懈,严格监控信贷资产风险,实行贷款责任制,杜绝贷款向人。强化管理于每一笔贷款的贷前调查、贷时审查、贷后检查。
2,实行资产证券化,其主要作用体现在提高资产的流动性,因为更多的投资方毋庸置疑将为银行带来更多的资金来源。而且一部分的风险同样也由投资者和银行共同承担。资产证券化还可帮助银行增加类似国债、债券等投资产品,为银行更多的可选择的流动性管理工具,从而提高银行资金流动性。
3,促进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发展资本市场。实现商业银行上市,商业银行获得筹集更多资金的渠道,实现商业银行对如今发达的资本市场的有效利用。另一方面促进资本市场的发展,直接融资可以向银行等金融机构提供了资金运用方式,改善银行单一资产结构的弊端。
商业银行流动性不仅关系到商业银行自身未来的发展,也关系到整个金融体系的安全。唯独单靠银行自身的改进和优化是不能保障的,这同样依赖于相关的金融政策支持和制度的完善。中国的经济和金融想要发展,就需要我们创新金融产品,实现资产运用的多元化,努力提高商业银行的流动性和保障其稳定运营。
参考文献:
1,马宁《对我国商业银行资金流动性及其风险控制的分析》西藏民族学院学报.2006
2,王静,韩金华《西方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策略对我国的启示》[J]山东财政学院学报,2001.
3,叶茜茜《后金融危机时期我国商业银行应如何保持流动性》决策与信息(中旬刊),2013,04: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