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所谓创新思维,是学生在创新学习活动中应该具有的思维方式,包括思维的独特性、流畅性、敏锐性等。数学教育被公认为是培养创造力的最具成效的基础学科,是培养学生创造意识和创造能力的良好渠道和途径。
关键词:数学课堂教学 培养 学生 创新能力
实施素质教育的重点是要改变教育观念,改变传统的教育手段,尤其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为主。那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
一、营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孔子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教师在构建和谐课堂教学氛围的同时,应该不断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积极主动运用所学知识探讨问题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例如,在讲黄金分割时,我先通过多媒体展示一组画面:主持人报幕、芭蕾舞演员的舞蹈、女同志穿着高跟鞋走在马路上等。当同学们正陶醉在画面中时,我不失时机地提出一组问题:为什么主持人报幕不站在台中间?为什么芭蕾舞演员舞蹈时要掂着脚尖?为什么女同志爱穿高跟鞋?……顿时,同学们很是好奇,议论纷纷。有的说“为了漂亮”、也有的说“这是舞蹈要求”等。我根据学生回答继续追问:“为什么她们会认为这样漂亮呢?”“为什么芭蕾舞舞蹈会是这样的要求呢?”学生被问住了,刚才还在嘻嘻哈哈的学生此时也保持安静,陷入了沉思,学生的注意力全部集中到课堂上,此时有位同学在下面随手翻了翻书本,惊奇地插话道:“老师,是不是黄金分割的原因?”其他同学也象发现“新大陆”似的立即翻书,我点了点头,让同学带着老师提出的问题对黄金分割这部分内容进行自学,由于学生天生具有的好奇心,他们自学这部分内容时很是专心、投入,积极思维,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和模式。接着我对这部分内容进行提炼讲解,并让同学们讨论生活中哪些图案用了黄金分割原理,这时的课堂氛围达到高潮,学生们各抒己见,很多平常想不到的答案出现在课堂上。
二、张扬个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来说,教师应操纵或控制教学过程中影响学生学习的各有关变量。在许许多多的变量中,学习动机是对学生的学习起着关键作用的一个,它是有意义学习活动的催化剂,是具有情感性的因素。只有具备良好的学习动机,学生才能对学习积极准备,集中精力,认真思考,主动地探索未知的领域。在实际教学中,向学生介绍富有教育意义的数学发展史、数学家故事、趣味数学等,通过兴趣的诱导、激发、升华使学生形成学好数学的动机。例如,在教学勾股定理时,介绍历史上关于勾三、股四、弦五的故事,激发学生探究知识的欲望;在讲解函数时,介绍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来历,使学生了解二维空间的发展历史,引导学生向数学知识领域渐进。教学中,激发学生参与热情的方法很多:用贴近学生生活的实例引入新知,既能化难为易,又使学生倍感亲切;提出问题,设置悬念,能激励学生积极投入探求新知识的活动。坚持这样做,可以逐步强化学生的参与热情。
三、强化训练,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创新能力的核心是创造性思维能力,而创造性思维能力又与一般思维能力是紧密相关的,是它们发展的更高层次,是一般思维能力的升华。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加强思维训练,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方法。
如:我在讲“角平分线的点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时,先让学生自主学习探索三角形全等条件“AAS”,接着对下列图形进行分析,“如果∠1=∠2,CA⊥OM,CB⊥ON,问CA与CB相等吗?”学生借助“AAS”证出△OAC≌OBC,从而得出CA=CB,最后老师让学生小组讨论归纳结论“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同时老师强调今后此结论不再需要证明直接应用。自主学习鼓励学生积极思维,注重知识的迁移及触类旁通,经过学生探索结论的由来、思考条件和结论的关系后,老师针对刚才的图形抛砖引玉,“同学们继续观察图上除CA=CB外,还有哪些线段相等呢?”问题提出,一石激起千层浪,同学们畅所欲言,不但促进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而且学生创造火花由此迸发。有的学生说“∵OAC≌OBC,∴OA=OB。”还有的学生说:“我们可以用今天刚学内容‘角平分线的点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来说明。∵∠1=∠2,CA⊥OM,CB⊥ON ∴∠3=∠4,OA⊥CA, OB⊥CB∴OA=OB”。
四、指导学习方法,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学习方法的引导,通过方法指导,积极组织学生的思维活动,不断提高学生的参与能力。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成果表明,教师可以通过有目的的教学促使学生有意识地掌握推理方法、思维方式、学习技能和学习策略,以提高学生参与活动的心理过程的效率来促进学习。教学过程是一个师生双边统一的活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与学的矛盾决定了教师教需有法,教必得法,学才有路,学才有效,否则学生只会效仿例题,只会一招一式,不能举一反三。在教学中,教师不但要教知识,还要教学生如何“学”。教学中教师不能忽视,更不能代替学生的思维,而是要尽可能地使教学内容的设计贴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通过设计适当的教学程序,引导学生从中悟出一定的方法。例如:学生学会一个内容后,教师就组织学生进行小结,让学生相互交流,鼓励并指导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总结出个人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反思,这样学生可以适当调整自己的学习行为,进而提高学生自主学习效率。
关键词:数学课堂教学 培养 学生 创新能力
实施素质教育的重点是要改变教育观念,改变传统的教育手段,尤其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为主。那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
一、营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孔子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教师在构建和谐课堂教学氛围的同时,应该不断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积极主动运用所学知识探讨问题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例如,在讲黄金分割时,我先通过多媒体展示一组画面:主持人报幕、芭蕾舞演员的舞蹈、女同志穿着高跟鞋走在马路上等。当同学们正陶醉在画面中时,我不失时机地提出一组问题:为什么主持人报幕不站在台中间?为什么芭蕾舞演员舞蹈时要掂着脚尖?为什么女同志爱穿高跟鞋?……顿时,同学们很是好奇,议论纷纷。有的说“为了漂亮”、也有的说“这是舞蹈要求”等。我根据学生回答继续追问:“为什么她们会认为这样漂亮呢?”“为什么芭蕾舞舞蹈会是这样的要求呢?”学生被问住了,刚才还在嘻嘻哈哈的学生此时也保持安静,陷入了沉思,学生的注意力全部集中到课堂上,此时有位同学在下面随手翻了翻书本,惊奇地插话道:“老师,是不是黄金分割的原因?”其他同学也象发现“新大陆”似的立即翻书,我点了点头,让同学带着老师提出的问题对黄金分割这部分内容进行自学,由于学生天生具有的好奇心,他们自学这部分内容时很是专心、投入,积极思维,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和模式。接着我对这部分内容进行提炼讲解,并让同学们讨论生活中哪些图案用了黄金分割原理,这时的课堂氛围达到高潮,学生们各抒己见,很多平常想不到的答案出现在课堂上。
二、张扬个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来说,教师应操纵或控制教学过程中影响学生学习的各有关变量。在许许多多的变量中,学习动机是对学生的学习起着关键作用的一个,它是有意义学习活动的催化剂,是具有情感性的因素。只有具备良好的学习动机,学生才能对学习积极准备,集中精力,认真思考,主动地探索未知的领域。在实际教学中,向学生介绍富有教育意义的数学发展史、数学家故事、趣味数学等,通过兴趣的诱导、激发、升华使学生形成学好数学的动机。例如,在教学勾股定理时,介绍历史上关于勾三、股四、弦五的故事,激发学生探究知识的欲望;在讲解函数时,介绍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来历,使学生了解二维空间的发展历史,引导学生向数学知识领域渐进。教学中,激发学生参与热情的方法很多:用贴近学生生活的实例引入新知,既能化难为易,又使学生倍感亲切;提出问题,设置悬念,能激励学生积极投入探求新知识的活动。坚持这样做,可以逐步强化学生的参与热情。
三、强化训练,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创新能力的核心是创造性思维能力,而创造性思维能力又与一般思维能力是紧密相关的,是它们发展的更高层次,是一般思维能力的升华。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加强思维训练,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方法。
如:我在讲“角平分线的点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时,先让学生自主学习探索三角形全等条件“AAS”,接着对下列图形进行分析,“如果∠1=∠2,CA⊥OM,CB⊥ON,问CA与CB相等吗?”学生借助“AAS”证出△OAC≌OBC,从而得出CA=CB,最后老师让学生小组讨论归纳结论“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同时老师强调今后此结论不再需要证明直接应用。自主学习鼓励学生积极思维,注重知识的迁移及触类旁通,经过学生探索结论的由来、思考条件和结论的关系后,老师针对刚才的图形抛砖引玉,“同学们继续观察图上除CA=CB外,还有哪些线段相等呢?”问题提出,一石激起千层浪,同学们畅所欲言,不但促进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而且学生创造火花由此迸发。有的学生说“∵OAC≌OBC,∴OA=OB。”还有的学生说:“我们可以用今天刚学内容‘角平分线的点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来说明。∵∠1=∠2,CA⊥OM,CB⊥ON ∴∠3=∠4,OA⊥CA, OB⊥CB∴OA=OB”。
四、指导学习方法,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学习方法的引导,通过方法指导,积极组织学生的思维活动,不断提高学生的参与能力。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成果表明,教师可以通过有目的的教学促使学生有意识地掌握推理方法、思维方式、学习技能和学习策略,以提高学生参与活动的心理过程的效率来促进学习。教学过程是一个师生双边统一的活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与学的矛盾决定了教师教需有法,教必得法,学才有路,学才有效,否则学生只会效仿例题,只会一招一式,不能举一反三。在教学中,教师不但要教知识,还要教学生如何“学”。教学中教师不能忽视,更不能代替学生的思维,而是要尽可能地使教学内容的设计贴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通过设计适当的教学程序,引导学生从中悟出一定的方法。例如:学生学会一个内容后,教师就组织学生进行小结,让学生相互交流,鼓励并指导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总结出个人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反思,这样学生可以适当调整自己的学习行为,进而提高学生自主学习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