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新课标强调教师要把课备好,要求教师备课要因课程内容、教师个性的不同,呈现出丰富、灵活的新形式,改变教学低效的现状。教师通过学习与交流,不断提高课程研究能力,从而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培养学生数学综合素质服务。另外,高中各个阶段的复习方法、内容也要有所区别,应归纳整理学生的纠错簿,针对存在问题,根据实际情况,教师要不断地调整和改进教学计划、教学方法,加强培优补差工作。
关键词: 高中数学教学 备课 授课方法
长期以来,一些学校往往比较忽视对备课的研究,而把教学研究的重点放在课堂教学及其评价等课题上。备课是教学的必要环节,是教师上好课的关键,如果备课低效,教学则必然低效。教师必须花气力研究备课,因为“磨刀不误砍柴工”,所以笔者倡导以有效备课为主题的备课形式。数学教师只有更新观念,多措并举,扎实工作,才能搞好高中数学课堂教学。
一、备好一节数学课的基本要求,这是授课的规范化要求。
第一要备起点,即新知识在原有知识基础上的生长点。起点合适,才有利于促进知识迁移,学生才能学、才肯学。起点过低,学生没兴趣、不愿学;起点过高,学生又听不懂、不能学。第二要备重点,在时间上保证重点内容重点讲,围绕重点进行讲和练。第三要备难点,难点要根据教材内容的广度、深度和学生的基础确定,如何突破难点?要采取符合学生实际水平的具体措施。第四要备交点,即新旧知识的连接点,数学知识本身系统性很强,章节、例题、习题都有密切的联系,要真正搞懂新旧知识的交汇点,才能把知识融会贯通,沟通知识间的纵横联系,形成知识网络,学生才能举一反三,更有利于灵活运用知识。第五要备疑点,即学生易混、易错的知识点,备课时要结合学生的基础及实际能力,找准疑点,充分准备。
二、备好数学课要凝聚集体智慧,这是授好课的前提。
传统的备课形式要求教师写详案,主要是教师单打独斗,或照抄参考资料,且每个过程都写出来,备课实际上成了背课,尤其是教师上优质课、示范课,总是把教案记熟,然后按台词演戏。这样的备课形式与课改促进教师的提高和学生的发展之宗旨相悖,教师吃力不讨好。为了集群体的智慧,取长补短,新课程教学提倡教师开展集体备课活动。集体备课根据教学对象的不同可以同学科备课,也可以跨学科备课,可同年段备课,也可跨年段备课。对数学学科教学而言,教师备课可以进行大组备课,可采用小组备课。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可以有共识,也允许有不同见解,教案可以写成详案;也可以写成简案,可以写成共案,也可以写成个案。备课允许形成多样的个案,这些类型的课不拘泥于将一切都写在教案本上。面对新课程改革,原来靠资历和经验吃饭的老教师要放下架子,通过集体备课的方式,与新教师一起充电,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三、数学备课要讲究个性评价,这是提高授课质量的保障。
传统的备课评价对每个教师、每门课程的备课要求几乎都是一样的。如要有目标要求、重难点、教具准备、导入、经过、小结、作业等,一应俱全,缺一项就降一档或视为不合格,这样做的弊端在于忽视了课堂差异,扼杀了教师的创造性。按照新课改要求,教师的备课评价应该体现学科特点、教师特色,要有利于教师的提高,有利于学生的发展,无论是哪一门课,无论是老教师,还是年轻教师,只要能按这个总要求备课,就都是好的备课。建立一套符合课改要求的新的备课评价标准,是促进教师有效备课的关键。我们认为新的备课评价标准应把握以下原则:照搬照抄要严禁,千篇一律要否定,过程思路有特色,学生发展是目的。
四、搞好高中数学的授课教学,这是备好课的必然结果。
(一)抓好高一数学教学,打好基础,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高一数学教学重点应该放在教会学生学习高中数学的方法上,放在深刻理解数学概念、性质、公理、法则、公式上,放在激发学习热情和兴趣上,打好基础,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师要对自己所教的学生,无论是基础知识方面还是能力方面,以及学习态度、学习品质等方面都要了如指掌,在这个基础上,按照学生实际能力和实际水平进行教学设计,这样设计出来的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应该是比较恰当的,是保证45分钟的教学质量的前提。按这样的设计进行课堂教学才是有效的,才符合使学生“跳一下便能摘到挑子”的教学原则。正向有的教育家指出的那样: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以脱离学生实际水平目标要求学生,会使学生更困难,也会使学生失去信心。在笔者的教学中,从高一年级开始,就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我认为学生自主学习的前提是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放开手脚让学生充分展现他们的自我意识,教师要发掘学生的潜能,这是主动学习的第一步。
(二)抓好高二数学教学质量的提高,为高三复习做充分准备。要参照高三落实好学困生的帮带工作,做好学生的分类指导。抓学法指导和学习规范,要重视学科思维培养和书写、答题规范。抓课堂教学效率,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要注意优化课堂教学环节,加强师生互动,增加课堂的有效信息,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每位教师都要认真学习和研究教学常规、课程计划、课程目标,熟悉和钻研教材,对教材的熟悉程度,至少应该能说出自己所教内容的教学要求和重点难点及该部分内容在整个高中数学中的地位和作用,合上书本能准确地说出每一章、每一节的主要内容和重点、难点、重点题型,以及将来在高考中该内容的试题比例和试题难易情况。只有这样才具备上课的基本资格,才有资格谈驾驭教材,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有效教学才能得以落实。
(三)抓好高三数学复习教学工作。高三教师要研读好《考试大纲》、《考试说明》,研究新教材,正确处理教材,采取科学的方法,把握教学难度,保证基础知识的落实和学生学习能力、答题能力的全面提高。認真做好高三后两次模拟考试的试卷分析和质量评价工作,更多获取高考改革的信息,把握高考改革的动向,分析研究试卷的命题特点,研究后阶段的复习策略,努力提高复习效率。进一步理解数学概念、性质;理解数学思想、方法,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一起归纳出数学的通性、通法,落实基础题和中档题。
另外,要教给考生应试技巧:充分利用考前5分钟,把选择题看一遍,做到心中有数。解题注意一快一慢,审题慢,解题快。每道题确保理解题意无误,敢于舍弃。对于比较难的小题,如果5分钟还没有解决,甚至找不到思路,就要立即放下,等一会儿再说。注意解题规范化,大题一定要书写规范,关键步骤一定写清楚,会做的题一定要拿满分。试题一般按由易到难的顺序编排,由于各个考生的情况不一样,个别考题对某一个学生来说可能是知识漏洞成为最难的题,这时不要紧张,该放弃的就放弃,考试要的是总分,千万不要在一个题上耗费太多的时间而影响到整个考试。回归课本,高考试题有许多能在课本上找到母题,在考前最好能把课本再梳理一遍,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新课标高中数学教学研究.河北科教出版社,2013.06.
关键词: 高中数学教学 备课 授课方法
长期以来,一些学校往往比较忽视对备课的研究,而把教学研究的重点放在课堂教学及其评价等课题上。备课是教学的必要环节,是教师上好课的关键,如果备课低效,教学则必然低效。教师必须花气力研究备课,因为“磨刀不误砍柴工”,所以笔者倡导以有效备课为主题的备课形式。数学教师只有更新观念,多措并举,扎实工作,才能搞好高中数学课堂教学。
一、备好一节数学课的基本要求,这是授课的规范化要求。
第一要备起点,即新知识在原有知识基础上的生长点。起点合适,才有利于促进知识迁移,学生才能学、才肯学。起点过低,学生没兴趣、不愿学;起点过高,学生又听不懂、不能学。第二要备重点,在时间上保证重点内容重点讲,围绕重点进行讲和练。第三要备难点,难点要根据教材内容的广度、深度和学生的基础确定,如何突破难点?要采取符合学生实际水平的具体措施。第四要备交点,即新旧知识的连接点,数学知识本身系统性很强,章节、例题、习题都有密切的联系,要真正搞懂新旧知识的交汇点,才能把知识融会贯通,沟通知识间的纵横联系,形成知识网络,学生才能举一反三,更有利于灵活运用知识。第五要备疑点,即学生易混、易错的知识点,备课时要结合学生的基础及实际能力,找准疑点,充分准备。
二、备好数学课要凝聚集体智慧,这是授好课的前提。
传统的备课形式要求教师写详案,主要是教师单打独斗,或照抄参考资料,且每个过程都写出来,备课实际上成了背课,尤其是教师上优质课、示范课,总是把教案记熟,然后按台词演戏。这样的备课形式与课改促进教师的提高和学生的发展之宗旨相悖,教师吃力不讨好。为了集群体的智慧,取长补短,新课程教学提倡教师开展集体备课活动。集体备课根据教学对象的不同可以同学科备课,也可以跨学科备课,可同年段备课,也可跨年段备课。对数学学科教学而言,教师备课可以进行大组备课,可采用小组备课。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可以有共识,也允许有不同见解,教案可以写成详案;也可以写成简案,可以写成共案,也可以写成个案。备课允许形成多样的个案,这些类型的课不拘泥于将一切都写在教案本上。面对新课程改革,原来靠资历和经验吃饭的老教师要放下架子,通过集体备课的方式,与新教师一起充电,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三、数学备课要讲究个性评价,这是提高授课质量的保障。
传统的备课评价对每个教师、每门课程的备课要求几乎都是一样的。如要有目标要求、重难点、教具准备、导入、经过、小结、作业等,一应俱全,缺一项就降一档或视为不合格,这样做的弊端在于忽视了课堂差异,扼杀了教师的创造性。按照新课改要求,教师的备课评价应该体现学科特点、教师特色,要有利于教师的提高,有利于学生的发展,无论是哪一门课,无论是老教师,还是年轻教师,只要能按这个总要求备课,就都是好的备课。建立一套符合课改要求的新的备课评价标准,是促进教师有效备课的关键。我们认为新的备课评价标准应把握以下原则:照搬照抄要严禁,千篇一律要否定,过程思路有特色,学生发展是目的。
四、搞好高中数学的授课教学,这是备好课的必然结果。
(一)抓好高一数学教学,打好基础,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高一数学教学重点应该放在教会学生学习高中数学的方法上,放在深刻理解数学概念、性质、公理、法则、公式上,放在激发学习热情和兴趣上,打好基础,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师要对自己所教的学生,无论是基础知识方面还是能力方面,以及学习态度、学习品质等方面都要了如指掌,在这个基础上,按照学生实际能力和实际水平进行教学设计,这样设计出来的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应该是比较恰当的,是保证45分钟的教学质量的前提。按这样的设计进行课堂教学才是有效的,才符合使学生“跳一下便能摘到挑子”的教学原则。正向有的教育家指出的那样: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以脱离学生实际水平目标要求学生,会使学生更困难,也会使学生失去信心。在笔者的教学中,从高一年级开始,就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我认为学生自主学习的前提是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放开手脚让学生充分展现他们的自我意识,教师要发掘学生的潜能,这是主动学习的第一步。
(二)抓好高二数学教学质量的提高,为高三复习做充分准备。要参照高三落实好学困生的帮带工作,做好学生的分类指导。抓学法指导和学习规范,要重视学科思维培养和书写、答题规范。抓课堂教学效率,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要注意优化课堂教学环节,加强师生互动,增加课堂的有效信息,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每位教师都要认真学习和研究教学常规、课程计划、课程目标,熟悉和钻研教材,对教材的熟悉程度,至少应该能说出自己所教内容的教学要求和重点难点及该部分内容在整个高中数学中的地位和作用,合上书本能准确地说出每一章、每一节的主要内容和重点、难点、重点题型,以及将来在高考中该内容的试题比例和试题难易情况。只有这样才具备上课的基本资格,才有资格谈驾驭教材,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有效教学才能得以落实。
(三)抓好高三数学复习教学工作。高三教师要研读好《考试大纲》、《考试说明》,研究新教材,正确处理教材,采取科学的方法,把握教学难度,保证基础知识的落实和学生学习能力、答题能力的全面提高。認真做好高三后两次模拟考试的试卷分析和质量评价工作,更多获取高考改革的信息,把握高考改革的动向,分析研究试卷的命题特点,研究后阶段的复习策略,努力提高复习效率。进一步理解数学概念、性质;理解数学思想、方法,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一起归纳出数学的通性、通法,落实基础题和中档题。
另外,要教给考生应试技巧:充分利用考前5分钟,把选择题看一遍,做到心中有数。解题注意一快一慢,审题慢,解题快。每道题确保理解题意无误,敢于舍弃。对于比较难的小题,如果5分钟还没有解决,甚至找不到思路,就要立即放下,等一会儿再说。注意解题规范化,大题一定要书写规范,关键步骤一定写清楚,会做的题一定要拿满分。试题一般按由易到难的顺序编排,由于各个考生的情况不一样,个别考题对某一个学生来说可能是知识漏洞成为最难的题,这时不要紧张,该放弃的就放弃,考试要的是总分,千万不要在一个题上耗费太多的时间而影响到整个考试。回归课本,高考试题有许多能在课本上找到母题,在考前最好能把课本再梳理一遍,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新课标高中数学教学研究.河北科教出版社,201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