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阐述在新形势下环保工作对专业人才需求快速增长的基础上,结合工作实际,客观分析了当前环保人才队伍建设中所面临的突出问题,提出了加强环保专业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的对策建议,推动环保事业更好发展。
关键词:环保;人才队伍;建议
一、当前环境保护形势
我国的环境保护事业从上世纪70年代起步,经过了近40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一个涉及经济社会方方面面的庞大系统工程,环境管理能力得到了显著增强,环境管理制度和环保政策法规日趋完善,环保机构和监管队伍逐步壮大,环境科技不断发展,环境执法威慑力不断提高,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环境保护的要求愈来愈高。随着经济的发展,现阶段产业结构调整刚起步,经济总量与污染物总量基本是同步,一个不容争辩的事实使我国环境压力很大,环保形势严峻。做好环境保护工作,加强环保人才队伍建设已显得刻不容缓,这就要求我们环保队伍人才建设必须与当前繁重的环保任务相匹配,不断提高环境科技管理水平。
二、环保系统人才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环保人才队伍严重不足。
环境保护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具有极强的综合性、边缘性。由于这一学科我国起步比较晚,研究并不深入,且对科研人才的要求很高。但是目前与一些传统学科相比,无论在科研人才的绝对量还是在人才培养体系方面都有极大的差距。
如中国农业科学院(截止2011年底)拥有两院院士12人,科技人员5200余人,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人员2091人;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现只拥有5名院士,近400人的科研人员。如以环保工作走在全国前列的江苏为例,省农业科学研究院现在在职科技人员1200余名,其中高级科技人员495人,博士160余人;省环境科学研究院现有职工137人,其中高级职称以上人员32人,博士24人,粗略统计,环境科研人员只能占到农业科研人员的1/10。这组数字可以从一个侧面反映目前环保队伍人才缺口的现实。当我们审视目前严峻的环保形势,展望未来,可以预见和不可预见的环保压力,不得不担忧环保人才的匮乏。
(二)环保监管队伍及人才力量偏弱。
环保管理队伍无论是绝对量还是相对量都严重不足。据统计,全国环境保护系统2009年末实有人数18.9万人,而同年各级环保部门收到的仅来信来访一项就达74万余件,环保队伍力量与工作量严重不匹配。特别是基层环保队伍更是极为薄弱。据统计,2009年广东省全省环保系统实有人数10320,山东省为13494人,浙江省为6450人,宁夏和青海分别为827人和885人,最少的西藏为557人,可见,中西部的环保队伍力量明显偏弱;即使在经济相对发达的东部地区,尽管环保队伍相对较强,但较之更庞大的环保任务和压力,又被“稀释”得势单力薄。与其他部门相比,环保系统人员严重不足。以浙江省为例,全省国土系统行政和专业总编制达10642人,比全省环保系统多4305名;全省工商系统仅行政编制就达15022人,比全省环保系统行政编制多13873人,是全省环保系统行政编制人员的13倍。此外,除了环保队伍人员数量不足外,队伍的质量更让人担忧。环保职业是一个技术要求高的行业,环保工作不是单纯的蹲守排污口,环保监管更讲究超前思维和必要的技术支撑。当前基层环保工作人员多数是军队复原人员或其他非环保科班出身人员,环保技术基础薄弱,即便具有专业背景的环保人员,也受当前高校环保专业教育单一性、片面性的局限,与开展环保监管的实际需求具有较大差距,能够给予监管对象的技术指导更是十分有限。全国18.9万名实有名单中,具有中级以上职称的人员仅3.6万余人。
三、加强环保人才队伍建设的对策建议
(一)大力发展环境学科高等教育。
加强环境学科高等教育是培养各类环保人才、发展环保科学技术、促进环保事业健康发展的有效途径。为此,要紧紧围绕未来环保要求,重点组建能够满足环境学科自身建设要求的中国环境大学,充分发挥培养环保专业人才的主力军作用。在条件成熟的时候,可适时着手建设区域环境大学和地方环境大学或者专科学校,逐步形成分门别类、不同层次、兼顾数量和质量的中国环境高等教育大格局,造就一大批熟悉掌握环保知识,懂环保管理的专业人才。
(二)着力培养环保科研人才。
环保科技进步是当前推进环保工作的重要基础。要实现多种环保新技术的研发、推广、应用关键是要培养一支力量雄厚,专业从事环保科研工作;钻研环保技术的人才队伍。对此,国家要进一步出台支持环保科研工作的相关政策,加大对环保科研院所及高等院校研究型人才培养的投入,积极拓宽经费渠道,构建国家、单位、社会相结合的经费投入机制,确保环保科技研发工作开展。同时,要不断完善科研单位人才培养制度体系,建立专家帮教指导制,中青年技术骨干培养计划,技术创新突破激励机制,加强环保科技交流与国际合作,坚持用事业凝聚人才;用感情留住人才;用待遇吸引人才,采取多种形式努力创造人才发展的良好环境。培养和用好高端环保研发人才,加快我国环保科技力量成果转化步伐。
(三)切实增强基层环保管理力量。
针对各地环保基层组织人员紧张,力量薄弱,现场监管疲于应付的现状,应充分利用环保部门体制升格、环境问题愈被人们重视、结合我国现阶段产业转型升级、节能减排任务倒逼的有利时机,结合职能的增加,加大环保机构改革力度。调整充实内设处室(科室),科学设置下属单位和派出机构,建立结构合理、责权清晰、运作顺畅的新型环保组织机构,切实增强管理力量,确保能够基本满足日常环保工作开展的需要。同时,强化对新招录人员的专业素质把关,选择环保专业科班出生并有实际环保工作经验的人员充实到环保队伍,尽量避免使用非专业人员和其他转业人员,不断优化环保队伍人员结构,并通过加大环保业务知识技能培训,建立环保管理人才培养激励机制,着力打造一支会管环保的环境管理人才队伍,不断提升现场监管水平。
关键词:环保;人才队伍;建议
一、当前环境保护形势
我国的环境保护事业从上世纪70年代起步,经过了近40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一个涉及经济社会方方面面的庞大系统工程,环境管理能力得到了显著增强,环境管理制度和环保政策法规日趋完善,环保机构和监管队伍逐步壮大,环境科技不断发展,环境执法威慑力不断提高,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环境保护的要求愈来愈高。随着经济的发展,现阶段产业结构调整刚起步,经济总量与污染物总量基本是同步,一个不容争辩的事实使我国环境压力很大,环保形势严峻。做好环境保护工作,加强环保人才队伍建设已显得刻不容缓,这就要求我们环保队伍人才建设必须与当前繁重的环保任务相匹配,不断提高环境科技管理水平。
二、环保系统人才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环保人才队伍严重不足。
环境保护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具有极强的综合性、边缘性。由于这一学科我国起步比较晚,研究并不深入,且对科研人才的要求很高。但是目前与一些传统学科相比,无论在科研人才的绝对量还是在人才培养体系方面都有极大的差距。
如中国农业科学院(截止2011年底)拥有两院院士12人,科技人员5200余人,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人员2091人;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现只拥有5名院士,近400人的科研人员。如以环保工作走在全国前列的江苏为例,省农业科学研究院现在在职科技人员1200余名,其中高级科技人员495人,博士160余人;省环境科学研究院现有职工137人,其中高级职称以上人员32人,博士24人,粗略统计,环境科研人员只能占到农业科研人员的1/10。这组数字可以从一个侧面反映目前环保队伍人才缺口的现实。当我们审视目前严峻的环保形势,展望未来,可以预见和不可预见的环保压力,不得不担忧环保人才的匮乏。
(二)环保监管队伍及人才力量偏弱。
环保管理队伍无论是绝对量还是相对量都严重不足。据统计,全国环境保护系统2009年末实有人数18.9万人,而同年各级环保部门收到的仅来信来访一项就达74万余件,环保队伍力量与工作量严重不匹配。特别是基层环保队伍更是极为薄弱。据统计,2009年广东省全省环保系统实有人数10320,山东省为13494人,浙江省为6450人,宁夏和青海分别为827人和885人,最少的西藏为557人,可见,中西部的环保队伍力量明显偏弱;即使在经济相对发达的东部地区,尽管环保队伍相对较强,但较之更庞大的环保任务和压力,又被“稀释”得势单力薄。与其他部门相比,环保系统人员严重不足。以浙江省为例,全省国土系统行政和专业总编制达10642人,比全省环保系统多4305名;全省工商系统仅行政编制就达15022人,比全省环保系统行政编制多13873人,是全省环保系统行政编制人员的13倍。此外,除了环保队伍人员数量不足外,队伍的质量更让人担忧。环保职业是一个技术要求高的行业,环保工作不是单纯的蹲守排污口,环保监管更讲究超前思维和必要的技术支撑。当前基层环保工作人员多数是军队复原人员或其他非环保科班出身人员,环保技术基础薄弱,即便具有专业背景的环保人员,也受当前高校环保专业教育单一性、片面性的局限,与开展环保监管的实际需求具有较大差距,能够给予监管对象的技术指导更是十分有限。全国18.9万名实有名单中,具有中级以上职称的人员仅3.6万余人。
三、加强环保人才队伍建设的对策建议
(一)大力发展环境学科高等教育。
加强环境学科高等教育是培养各类环保人才、发展环保科学技术、促进环保事业健康发展的有效途径。为此,要紧紧围绕未来环保要求,重点组建能够满足环境学科自身建设要求的中国环境大学,充分发挥培养环保专业人才的主力军作用。在条件成熟的时候,可适时着手建设区域环境大学和地方环境大学或者专科学校,逐步形成分门别类、不同层次、兼顾数量和质量的中国环境高等教育大格局,造就一大批熟悉掌握环保知识,懂环保管理的专业人才。
(二)着力培养环保科研人才。
环保科技进步是当前推进环保工作的重要基础。要实现多种环保新技术的研发、推广、应用关键是要培养一支力量雄厚,专业从事环保科研工作;钻研环保技术的人才队伍。对此,国家要进一步出台支持环保科研工作的相关政策,加大对环保科研院所及高等院校研究型人才培养的投入,积极拓宽经费渠道,构建国家、单位、社会相结合的经费投入机制,确保环保科技研发工作开展。同时,要不断完善科研单位人才培养制度体系,建立专家帮教指导制,中青年技术骨干培养计划,技术创新突破激励机制,加强环保科技交流与国际合作,坚持用事业凝聚人才;用感情留住人才;用待遇吸引人才,采取多种形式努力创造人才发展的良好环境。培养和用好高端环保研发人才,加快我国环保科技力量成果转化步伐。
(三)切实增强基层环保管理力量。
针对各地环保基层组织人员紧张,力量薄弱,现场监管疲于应付的现状,应充分利用环保部门体制升格、环境问题愈被人们重视、结合我国现阶段产业转型升级、节能减排任务倒逼的有利时机,结合职能的增加,加大环保机构改革力度。调整充实内设处室(科室),科学设置下属单位和派出机构,建立结构合理、责权清晰、运作顺畅的新型环保组织机构,切实增强管理力量,确保能够基本满足日常环保工作开展的需要。同时,强化对新招录人员的专业素质把关,选择环保专业科班出生并有实际环保工作经验的人员充实到环保队伍,尽量避免使用非专业人员和其他转业人员,不断优化环保队伍人员结构,并通过加大环保业务知识技能培训,建立环保管理人才培养激励机制,着力打造一支会管环保的环境管理人才队伍,不断提升现场监管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