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数学知识中蕴含着许多能激起学生学习兴趣的元素。要想让小学生们从小就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就要从小培养其强烈的参与意识、养成良好的思维品质和学习习惯,因势利导,不断改善他们的学习方式就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数学 小学生 兴趣 激发 培养
兴趣是一个人力求接触、认识、掌握某种事物和参与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爱因斯坦曾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学生,天真烂漫,爱说爱动,对自己的行为约束力差,这正是他们的年龄特点。要想让他们从小就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就要从小培养其强烈的参与意识、养成良好的思维品质和学习习惯,因势利导,不断改善们的他学习方式就显得尤为重要。那么,怎样才能激起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元素呢?
1.改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参与,培养兴趣
新课标强调:“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努力创造适合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环境。要让学生喜欢数学,需要改善他们的学习方式。备课中,在理解、掌握《课标》要求和教材编排意图的基础上,应在课堂教学设计方面下功夫。为了让学生主动的学习,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的学习,改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参与是培养学生数学兴趣的关键。
例如,“相遇问题”虽然是生活中常常见到的一种现象,但是对小学生来说比较难懂,而让学生理解“两人、两地、同时、相向而行,相遇”等词又是解答相遇问题应用题的关键。为了抓住教学重点,增加学生学习兴趣,我一改以前说教学习方式,利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就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学生根据图意说出就知道了什么,从学生的回答中也可以看出对几个关键词学生理解透彻,再让学生解答有关相遇问题的应用题就容易多了。因此,改变教学方式,教学课件将教学内容变得形象,直观,有声有色,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感性认识,更加有利于新知识的掌握。
2.利用故事导入新课,让学生产生兴趣
成功的导课,能使学生产生浓厚学习兴趣,造成学生渴望学习的心理状态,从而为整节课的教学打下良好的学习基础。例如,在教学《分数的基本性质》时,我讲了这样一个小故事来导学激发学生:在一座山上有许多猴子,大家都喜欢吃猴王做的饼。有一天,猴王做了三块大小一样的饼分给小猴吃。它把第一块饼平均分成两块,分给小猴甲一块;小猴乙见到后说:“太少了,我要两块。”猴王就把第二块饼平均切成四块,就分给了小猴乙两块;小猴丙见状抢着说:“我要三块。”于是,猴王又把第三块饼平均切成六块,分给小猴丙三块。随后提问:“同学们,你们觉得这样分公平吗?三只小猴分得同样多吗?为什么?”学生感到这个故事很有趣,提高了学生思考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学习分数的基本性质埋下伏笔,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3.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实际测量,使学生尝到了获得成功的乐趣
解决数学知识的抽象性和小学生思维的形象性之间的矛盾,必须多组织学生动手操作,让他们产生更多的新问题、新想法,活跃了课堂气氛。动手操作不仅使学生获得感性认识,为学生进行思维提供支柱,而且往往让人恍然大悟,产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实际测量,并引导学生计算、观察、分析概括发现规律,让他们切实参与到学习过程之中,使所唤起的学习欲望和兴趣有所寄托,进而得以保持和培养。例如,在教学“长方体的体积”时,我演示了同一个长方体的三次不同变化过程,即长方体的长和宽不变,高增加;长方体的长和高不变,宽增加;长方体的高和宽不变,长增加。让学生观察变化前与变化之后的长方体,从中发现了什么?他们就会发现长方体的体积与他的长宽高都有关系。紧接着我又趁热打铁,激起学生的认知冲突:“那它们之间又有什么样的关系呢? 你想把它找出来吗?那我们就比比看:谁成为第一个发现者和创造者。”此时学生的学习情绪高昂,都跃跃欲试。接着我又进一步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利用已经准备好的体积为1立方分米的多个小正方体,拼摆出不同的长方体,并记录好拼成长方体的长宽高和体积数,并把数据填到表格中,分析每组数据,看看发现了什么?很快,学生就发现了长方体的体积与它的长、宽、高的关系,还探索出长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这节课通过我精心的设计:观察——动手操作——记录——观察分析——总结,也就是一个由具体到抽象的过程。学生通过引导,手、眼、口、脑多种感官交替使用,提高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发展了智能,也使学生尝到了获得成功的乐趣。这样,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来激发学习兴趣,便于创设和谐的教学氛围,使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有效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4.课内教学及课外活动有机结合
数学知识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尤其是小学数学,小学生对周围的事物特别感兴趣,充满着好奇,教师应抓住学生的这份好奇心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要使学生产生源源不断的求知兴趣,开展课外活动是一个有效的途径。因为课外活动自身的特点:具有开放性,有利于因材施教。学生可以在灵活多样、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中,发展智力、拓宽视野、增长知识和才干,那么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就会持续地提高。课外活动的形式是多样的,可以组织课外数学兴趣小组、设计图案、制作图形、趣味数学课、数学竞赛;讲数学故事、猜数学谜语、数学实践活动等等。例如:在教学“体积和容积”课后,为进一步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我设计了“阿基米德测量皇冠体积”的数学故事,并取名为“皇冠之谜”,让学生从课外寻找谜底。最后,他们不只是找到了谜底,还收集到相关的许多数学故事。通过这样的设计,有效地完成了教学设计意图,不仅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扩大了知识面。
总之,数学知识中蕴含着许多能激起学生学习兴趣的元素。作为教师,从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出发,运用各种合理的方法和手段,充分挖掘教材的内涵,善于运用兴趣在学生与知识之间架起一座桥梁,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数学 小学生 兴趣 激发 培养
兴趣是一个人力求接触、认识、掌握某种事物和参与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爱因斯坦曾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学生,天真烂漫,爱说爱动,对自己的行为约束力差,这正是他们的年龄特点。要想让他们从小就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就要从小培养其强烈的参与意识、养成良好的思维品质和学习习惯,因势利导,不断改善们的他学习方式就显得尤为重要。那么,怎样才能激起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元素呢?
1.改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参与,培养兴趣
新课标强调:“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努力创造适合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环境。要让学生喜欢数学,需要改善他们的学习方式。备课中,在理解、掌握《课标》要求和教材编排意图的基础上,应在课堂教学设计方面下功夫。为了让学生主动的学习,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的学习,改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参与是培养学生数学兴趣的关键。
例如,“相遇问题”虽然是生活中常常见到的一种现象,但是对小学生来说比较难懂,而让学生理解“两人、两地、同时、相向而行,相遇”等词又是解答相遇问题应用题的关键。为了抓住教学重点,增加学生学习兴趣,我一改以前说教学习方式,利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就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学生根据图意说出就知道了什么,从学生的回答中也可以看出对几个关键词学生理解透彻,再让学生解答有关相遇问题的应用题就容易多了。因此,改变教学方式,教学课件将教学内容变得形象,直观,有声有色,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感性认识,更加有利于新知识的掌握。
2.利用故事导入新课,让学生产生兴趣
成功的导课,能使学生产生浓厚学习兴趣,造成学生渴望学习的心理状态,从而为整节课的教学打下良好的学习基础。例如,在教学《分数的基本性质》时,我讲了这样一个小故事来导学激发学生:在一座山上有许多猴子,大家都喜欢吃猴王做的饼。有一天,猴王做了三块大小一样的饼分给小猴吃。它把第一块饼平均分成两块,分给小猴甲一块;小猴乙见到后说:“太少了,我要两块。”猴王就把第二块饼平均切成四块,就分给了小猴乙两块;小猴丙见状抢着说:“我要三块。”于是,猴王又把第三块饼平均切成六块,分给小猴丙三块。随后提问:“同学们,你们觉得这样分公平吗?三只小猴分得同样多吗?为什么?”学生感到这个故事很有趣,提高了学生思考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学习分数的基本性质埋下伏笔,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3.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实际测量,使学生尝到了获得成功的乐趣
解决数学知识的抽象性和小学生思维的形象性之间的矛盾,必须多组织学生动手操作,让他们产生更多的新问题、新想法,活跃了课堂气氛。动手操作不仅使学生获得感性认识,为学生进行思维提供支柱,而且往往让人恍然大悟,产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实际测量,并引导学生计算、观察、分析概括发现规律,让他们切实参与到学习过程之中,使所唤起的学习欲望和兴趣有所寄托,进而得以保持和培养。例如,在教学“长方体的体积”时,我演示了同一个长方体的三次不同变化过程,即长方体的长和宽不变,高增加;长方体的长和高不变,宽增加;长方体的高和宽不变,长增加。让学生观察变化前与变化之后的长方体,从中发现了什么?他们就会发现长方体的体积与他的长宽高都有关系。紧接着我又趁热打铁,激起学生的认知冲突:“那它们之间又有什么样的关系呢? 你想把它找出来吗?那我们就比比看:谁成为第一个发现者和创造者。”此时学生的学习情绪高昂,都跃跃欲试。接着我又进一步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利用已经准备好的体积为1立方分米的多个小正方体,拼摆出不同的长方体,并记录好拼成长方体的长宽高和体积数,并把数据填到表格中,分析每组数据,看看发现了什么?很快,学生就发现了长方体的体积与它的长、宽、高的关系,还探索出长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这节课通过我精心的设计:观察——动手操作——记录——观察分析——总结,也就是一个由具体到抽象的过程。学生通过引导,手、眼、口、脑多种感官交替使用,提高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发展了智能,也使学生尝到了获得成功的乐趣。这样,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来激发学习兴趣,便于创设和谐的教学氛围,使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有效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4.课内教学及课外活动有机结合
数学知识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尤其是小学数学,小学生对周围的事物特别感兴趣,充满着好奇,教师应抓住学生的这份好奇心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要使学生产生源源不断的求知兴趣,开展课外活动是一个有效的途径。因为课外活动自身的特点:具有开放性,有利于因材施教。学生可以在灵活多样、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中,发展智力、拓宽视野、增长知识和才干,那么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就会持续地提高。课外活动的形式是多样的,可以组织课外数学兴趣小组、设计图案、制作图形、趣味数学课、数学竞赛;讲数学故事、猜数学谜语、数学实践活动等等。例如:在教学“体积和容积”课后,为进一步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我设计了“阿基米德测量皇冠体积”的数学故事,并取名为“皇冠之谜”,让学生从课外寻找谜底。最后,他们不只是找到了谜底,还收集到相关的许多数学故事。通过这样的设计,有效地完成了教学设计意图,不仅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扩大了知识面。
总之,数学知识中蕴含着许多能激起学生学习兴趣的元素。作为教师,从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出发,运用各种合理的方法和手段,充分挖掘教材的内涵,善于运用兴趣在学生与知识之间架起一座桥梁,从而提高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