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不能忽视极端主义个案对社会整体走向的致命影响力,因为这类行为虽是个案,却一端反映社会思潮的新趋势,一端具有巨大的扩散效应。
七月末梢,各种突发新闻令人震惊,22日下午,风景如画的北欧国家挪威首都奥斯陆发生了恶性爆炸案和枪击案,有极右色彩的凶手安德斯·贝林·布雷维克先是在市中心制造了大规模爆炸,后转至郊外的于特岛,对岛上正在进行工党青年营活动的青少年进行枪杀,共造成死亡人数近百人(注:最终确认死亡人数为76人)。
据最新报道,此事最值得注意之处有三点。其一,凶手称,进行这样的恐怖袭击是出于政治性动机,是为了“拯救欧洲”。其二,凶手已供认乃一人作案。其三,从奥斯陆市中心针对政府大楼的爆炸到随后于特岛枪杀的作案过程中,牵涉数以吨计的爆炸品和多种枪支弹药,特别是,据报有三种以上拥有强大杀伤力的枪支,且弹药丰富。这些特点勾勒了此事可分析的基本框架。
战后欧洲政治版图一直是左翼占上风的,尤其在北欧,漫长的古典自由传统及人道主义价值观和现代无产阶级权利观念结合,演化出深厚的左翼政治的基础,这使得与北美相比,欧洲在社会多元、宗教和种族和谐与宽容方面远为领先,这也构成了挪威内外政策的一个特色。挪威仅有海陆空部队3万人(含文职雇员),但参与从波黑、阿富汗、伊拉克到利比亚的维和与集体安全行动的军人就有1500人,约占总军队员额的0.5%。少数族裔占挪威人口约4%,而挪威法律和制度对少数族裔及不同种族、宗教人群的权利是非常尊重的。此种主流情形的逻辑结果之一就是引发激烈的反对意见,特别是在全球经济危机和反恐的背景下,高福利、高税收的政策引发传统保守极端主义的回潮,于是以新纳粹主义为主要标志的各种极右翼思想在青年人中得以找到土壤。所以,十分值得注意的是,已查明,凶手平日极右翼思想浓厚,而且很可能与跨国新纳粹组织有联系,无可回避的是,此类新纳粹思想和组织的确与宽容与多元的价值观相反,充满文明冲突的色彩。
此次袭击的计划和执行是非常周密的,故而开始凶讯传来时,很多人不约而同怀疑这是不同宗教背景的国际恐怖主义组织所为,是类似基地组织的恐怖报复行动,但后续的消息基本否定了这种可能。凶手在市中心制造的大爆炸威力巨大,也吸引了警方的注意力,然后携带武器,化妆成警察,抵达郊外数十公里的于特岛青年营,据说到达前还曾电话通知营地,然后再进行追逐杀戮,由于种种耽搁,警方在屠杀发生近一小时左右才登岛。冷酷、周密的杀戮计划与以宣泄为目标的刑事犯罪很不同,凶手的目的是造成社会恐怖,表达政治观念,进而影响社会政策的潮流。人们应该记得,无论战前日本的“二二八”政变,还是德国的啤酒馆政变,军国主义和纳粹的兴起都是从极端和少数派的社会行动开始的。不能忽视极端主义个案对社会整体走向的致命影响力,因为这类行为虽是个案,却一端反映社会思潮的新趋势,一端具有巨大的扩散效应,这从上世纪60年代从赤军旅到红军派的历史中也可以得到很好的印证。
挪威二战后一直在北约框架内保障国家军事安全,对于欧洲军事合作也持很积极的态度,但这些政策的基本前提都是敌人是来自外部的,而本次袭击很清晰地展示了一种实实在在的新威胁,即来自内部的会造成社会瘫痪的新安全危险,在如此惨痛的教训之下,未来军事和安全的内外政策不可能不发生改变。事件发生后,首相延森·斯托尔藤森立即发表讲话称,“这不能改变我们的民主”,这种言论本身也表明政府意识到此类袭击对于社会的深远影响。
实际上,从美国俄克拉荷马爆炸案到俄罗斯涅瓦特快爆炸案,再到本次奥斯陆惨案,细心的人们可以看到一种与“9.11”一脉相承的内在联系,即极少数人,甚至是个人通过极端残忍的杀戮表达政治见解,这一方面标志着无论何种思想背景的极端主义政治在核心手段上的高度一致性,另一方面也向全球化潮流中的国际社会提出了一个值得深思的挑战:一个个人恐怖主义的时代正在来临吗?
七月末梢,各种突发新闻令人震惊,22日下午,风景如画的北欧国家挪威首都奥斯陆发生了恶性爆炸案和枪击案,有极右色彩的凶手安德斯·贝林·布雷维克先是在市中心制造了大规模爆炸,后转至郊外的于特岛,对岛上正在进行工党青年营活动的青少年进行枪杀,共造成死亡人数近百人(注:最终确认死亡人数为76人)。
据最新报道,此事最值得注意之处有三点。其一,凶手称,进行这样的恐怖袭击是出于政治性动机,是为了“拯救欧洲”。其二,凶手已供认乃一人作案。其三,从奥斯陆市中心针对政府大楼的爆炸到随后于特岛枪杀的作案过程中,牵涉数以吨计的爆炸品和多种枪支弹药,特别是,据报有三种以上拥有强大杀伤力的枪支,且弹药丰富。这些特点勾勒了此事可分析的基本框架。
战后欧洲政治版图一直是左翼占上风的,尤其在北欧,漫长的古典自由传统及人道主义价值观和现代无产阶级权利观念结合,演化出深厚的左翼政治的基础,这使得与北美相比,欧洲在社会多元、宗教和种族和谐与宽容方面远为领先,这也构成了挪威内外政策的一个特色。挪威仅有海陆空部队3万人(含文职雇员),但参与从波黑、阿富汗、伊拉克到利比亚的维和与集体安全行动的军人就有1500人,约占总军队员额的0.5%。少数族裔占挪威人口约4%,而挪威法律和制度对少数族裔及不同种族、宗教人群的权利是非常尊重的。此种主流情形的逻辑结果之一就是引发激烈的反对意见,特别是在全球经济危机和反恐的背景下,高福利、高税收的政策引发传统保守极端主义的回潮,于是以新纳粹主义为主要标志的各种极右翼思想在青年人中得以找到土壤。所以,十分值得注意的是,已查明,凶手平日极右翼思想浓厚,而且很可能与跨国新纳粹组织有联系,无可回避的是,此类新纳粹思想和组织的确与宽容与多元的价值观相反,充满文明冲突的色彩。
此次袭击的计划和执行是非常周密的,故而开始凶讯传来时,很多人不约而同怀疑这是不同宗教背景的国际恐怖主义组织所为,是类似基地组织的恐怖报复行动,但后续的消息基本否定了这种可能。凶手在市中心制造的大爆炸威力巨大,也吸引了警方的注意力,然后携带武器,化妆成警察,抵达郊外数十公里的于特岛青年营,据说到达前还曾电话通知营地,然后再进行追逐杀戮,由于种种耽搁,警方在屠杀发生近一小时左右才登岛。冷酷、周密的杀戮计划与以宣泄为目标的刑事犯罪很不同,凶手的目的是造成社会恐怖,表达政治观念,进而影响社会政策的潮流。人们应该记得,无论战前日本的“二二八”政变,还是德国的啤酒馆政变,军国主义和纳粹的兴起都是从极端和少数派的社会行动开始的。不能忽视极端主义个案对社会整体走向的致命影响力,因为这类行为虽是个案,却一端反映社会思潮的新趋势,一端具有巨大的扩散效应,这从上世纪60年代从赤军旅到红军派的历史中也可以得到很好的印证。
挪威二战后一直在北约框架内保障国家军事安全,对于欧洲军事合作也持很积极的态度,但这些政策的基本前提都是敌人是来自外部的,而本次袭击很清晰地展示了一种实实在在的新威胁,即来自内部的会造成社会瘫痪的新安全危险,在如此惨痛的教训之下,未来军事和安全的内外政策不可能不发生改变。事件发生后,首相延森·斯托尔藤森立即发表讲话称,“这不能改变我们的民主”,这种言论本身也表明政府意识到此类袭击对于社会的深远影响。
实际上,从美国俄克拉荷马爆炸案到俄罗斯涅瓦特快爆炸案,再到本次奥斯陆惨案,细心的人们可以看到一种与“9.11”一脉相承的内在联系,即极少数人,甚至是个人通过极端残忍的杀戮表达政治见解,这一方面标志着无论何种思想背景的极端主义政治在核心手段上的高度一致性,另一方面也向全球化潮流中的国际社会提出了一个值得深思的挑战:一个个人恐怖主义的时代正在来临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