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浪漫派莎评中的批评方法

来源 :参花(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lianmaow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处在浪漫主义思潮之下的莎评因为具备共同的浪漫主义精神而被称为“浪漫派莎评”。但浪漫派莎评并非千篇一律,事实上,因为使用批评方法的不同,批评的角度和具体看法也会有所不同。本文通过选取浪漫派莎评中的两种批评方法——社会历史批评、印象批评,以及两个具体案例来体现浪漫派莎评中的个性,也突出批评方法自身的特点。
  关键词:浪漫派莎评 社会历史批评 印象批评
  一、引言
  莎士比亚是英国文艺复兴时期最伟大的戏剧家,400多年以来,关于他的研究浩如烟海,形成了“莎学”。作为戏剧巨子,莎士比亚在作品中将英国中世纪优美华丽的语言特色展现得淋漓尽致,一切生活范围内的丰富语言在他的作品中均有突出的体现,描绘了人物细腻的情感。其研究历程大体经历了“莎士比亚同时代的直观性批评”“新古典主义批评”“浪漫派批评”“现实主义批评”和“20世纪批评”。
  18世纪末到20世纪初浪漫派莎评中的批评方法是一种纯粹的“工具”,他们采用的批评方法各异,但都同属于浪漫派批评,具有许多共同特征:反对古典主义的“三一律”;加强对人物性格的关照;“主张从个人主观出发,抒发感情和个人意愿,强调对作品的主观感受”。[1]但这些共同特征并不意味着浪漫派莎评是千篇一律的,事实上,通过对不同批评方法的分析既可以看出这一时期批评观点的共性,又可以看出他们的个性,同时也使得批评方法本身的特点更加突出,而这正是本文研究的目的。
  二、斯达尔夫人与社会历史批评
  社会历史批评是指从社会和历史的角度来评价文学作品的一种批评方法,它认为文学再现生活,并且是在一定的社会历史环境中形成的。其基本特点是在对作品进行分析时,着重考察作品产生的时代环境和作家的个人经历。这种批评方法是现实主义流派惯用的一种批评方法,但它并不专属于现实主义,而是由来已久。
  19世纪,法国文学批评家斯达尔夫人被视为法国浪漫主义文学运动的先驱,《论莎士比亚的悲剧》出自她的著作《论文学》,这篇在批评方法上运用了社会历史分析法的文章虽带有现实主义的色彩,但从观念上来讲依然是浪漫主义的。
  在文章中,斯达尔夫人开门见山地表明,“我所要表达的,正是莎士比亚作品中的美和奇特,以及它们同英国的民族精神和北方文学天才的关系。”[2]首先,她认为,莎士比亚把“痛苦写得那样严酷”[3]和英国经历过内战分不开关系,也正因为如此,这个民族才更易于接受莎士比亚所引起的激情,同时,由于内战所带给这个民族的不幸,所以莎士比亚也不像古希腊人一样相信宿命论,而是“找到了人类激情在哲学必然性上的最深刻的根源”。[4]其次,除了关于对痛苦和激情的描写外,斯达尔夫人认为莎士比亚的剧本中还经常描写“怜悯”:“一种对受难者并不带有赞赏之意的怜悯,一种对微不足道的小人物的怜悯,有时可能是对卑鄙角色的怜悯”,[5]同时,她把莎士比亚的这个特征归结为英国人的民族自豪感,“在英国,人们愿意褒奖一个好公民所提供的服务,却并不喜欢极端的颂扬热。这对于极端赞扬顺从听命所表现出来的蔑视,可能是英国人一直以来的特点。”[6]
  除了民族历史的角度以外,斯达尔夫人还从当时的时代入手来阐释莎士比亚。例如,斯达尔夫人认为莎士比亚在写到妇女时表示,“有时使用了爱情所激起的最崇高的语言,有时却又带着最为流行的粗俗的趣味”,[7]是由于“在莎士比亚时代的英国,有关妇女生活的习惯尚未形成。”[8]
  社会历史批评方法的集大成者丹纳曾在《艺术哲学》中归纳出艺术创造活动的三个要素:“种族、时代和环境”,斯达尔夫人正是这些要素的实践者。但其浪漫主义思想也贯穿在她的整部《论文学》中,她对罗马文学“以意志抑制情感,蔑视人生痛苦”的批判,[9]对拉辛作品深受古典主义法则的约束而不能“听凭他的头脑去构思”的遗憾,[10]以及对于莎士比亚擅于情感描绘的赞美都体现出了浪漫主义强调“天才、想象、情感”的典型特征。
  三、赫士列特与印象批评
  印象批评是指18世纪末,19世纪初出现在英国并在19世纪浪漫主义思潮影响下而得到迅速发展的一种批评方法。所谓印象批评是相对于新古典主义的规范批评而谈的,它反对运用理性的和科学的思维进行文学批评,转而强调批评者对作品的感性认识和主观印象,文学理论家M.H.阿伯拉姆曾如此描述这类批评:“是试图用文字描述特定的作品或段落的能被感觉到的品质,表达作品从批评家那里直接得到的反应(或印象)。”[11]笔者需要强调的是我们所说的这一时期的印象批评不同于“莎士比亚同时代的直观性批评”,莎士比亚时期的“直观性批评”是无意识的,是不具备科学的批评方法的表现,但浪漫派的印象批评是对批评方法有意识地运用,是认为,“批评家在理性上不需获得正确抽象的美的定义,他要的是某种气质,有被美丽的事物感动的反应能力”。[12]
  赫士列特是19世纪浪漫派莎评的重要代表人物,他最具代表性的莎評著作是发表于1817年的《莎士比亚戏剧人物论》,在这部著作中,赫士列特对莎翁的32部剧作逐一进行了分析,尽管如此,赫士列特的批评风格和思维却是整体的、一致的,因此,笔者只从他整体的批评思维上入手,来分析他的批评风格。
  赫士列特擅长于立足莎翁文本,对剧中人物的对话、独白、行动做具体的分析,探讨人物行为背后的动机。例如,对于哈姆雷特延宕的原因,赫士列特认为“他的特点不是意志坚决或是感情强烈,而是思想精深的、感情细腻的,他没有什么英雄气概”,[13]“在他身上占主导地位的是思考,而不是行动”。[14]
  与挖掘人物背后动机相联系的是赫士列特对待人物的感性态度,对莎翁笔下的诸多人物,他往往有自己独特的看法,爱恨分明。《威尼斯商人》中的鲍西亚是莎士比亚塑造的很成功的一位女性形象,不仅活泼果敢,有胆有识,还能随机应变,且有时候随机应变的能力比男人还强。但是在赫士列特的眼中,“鲍西亚有一点矫揉造作,且‘卖弄’学问,可能是为了照顾到她后来的‘法学博士’的身份,因此她在这一假冒身份中的所作所为是十分成功的。她关于仁慈的一段台词确实是很精彩的,但是,在莎士比亚笔下,也确实还有无数比这更精彩的台词。”[15]相反地,对于反面人物夏洛克,赫士列特却寄予了自己的同情,“夏洛克是一个有理有据的‘怀恨者’,一个被别人侵犯程度与自己犯罪程度相等的人。”[16]而在对《麦克白》的批评中,他对女巫的厌恶之情也体现得十分明显,除此之外,他对麦克白夫人的看法更加独到——“她的主要特点不是心肠狠毒、缺乏慈爱之心,而是高傲的意志力量和铁石心肠般的顽强性格”,[17]以至于让我们觉得“与其说我们恨这个女中奸雄,倒不如说我们怕她”,[18]赫士列特的这种主观情绪色彩不仅浸染着对于所有人物的分析,还体现在他对于悲剧的看法中。   在对《奥赛罗》的批评里,赫士列特说:“悲剧,被认为是用恐惧和怜悯来净化人的感情。也就是说,用一种想象的同情来取代自私。”[19]在这里,赫士列特引用了亚里士多德“悲剧净化说”的理论,但是他并非是从道德教育的角度来谈这一问题的,而是从心理学的角度加以審视的。赫士列特认为读者是具有想象力的,在观看悲剧时,读者能够通过想象力将自己代入悲剧的情境,从而最终实现了“净化”的功能。
  当然,赫士列特对于“想象力”的强调不仅在于读者,也在于莎士比亚。他认为莎士比亚的戏剧是真实性和想象力的结合,“真实性”是说莎士比亚的戏剧人物接近于生活中真实的人,而想象力则表现在虽然有很多人物并不是莎士比亚本人创作出来的,但是一经他的刻画和渲染,这些人物身上鲜明的性格特征,人物角色的饱满立体度,一些浓郁的生活气息和复杂的人物个性便跃然纸上,不仅生动形象,而且贴近生活,极为逼真。以这种方式演绎,给观众留下极为深刻的印象,耐人寻味,使人读后陷入沉思。因此,我们可以说,诗人是使自己与他想表现的人物合而为一,然后又移入另一个人物,就好像同一个灵魂连续不断地使不同的肉体活了起来一样。他用一种类似腹语术者的艺术,把自己的想象抛出去,使每一个字都像是出自这说话人物之口。[20]
  赫士列特作为浪漫派批评的一面旗帜,运用自己散文式的笔触,强烈的个人情感和直观的印象来品评莎士比亚,无疑使莎评更充满生机,也更具冲击力。但同时,这样的批评也往往容易陷入主观性,而失去批评的科学价值。
  四、结语
  经过对浪漫派莎评中两种批评方法的分析,我们会发现,批评方法本身作为一种工具,并不具备观念的色彩,批评方法背后所体现出来的真正内涵是批评家的批评观和时代观。正像浪漫派莎评一样,无论用哪种批评方法,最终要达到的目的是对新古典主义的反抗和对浪漫主义思想的拥护,这是莎评史上的一次重大飞跃,但同时也是另一种束缚,而莎评迎来真正的自由可能要到20世纪那个“批评的世纪”了。
  参考文献:
  [1]欧阳美和.历史的星空:四百年来莎士比亚戏剧研究述评[J].河南社会科学,2016,24(12):97-107+124.
  [2][3][4][5][6][7][8]杨周翰选编.莎士比亚评论汇编(上)[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79.
  [9]郭绪权.执着于激情与哲理的浪漫主义——斯达尔夫人文艺思想札记[J].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1991(01):83-89.
  [10][法]斯达尔夫人.论文学[M].徐继曾,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
  [11][美]阿伯拉姆.简明外国文学词典[M].曾忠禄,等,译.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7.
  [12][13][14][15][16][17][18][19][英]威廉·哈兹里特.莎士比亚戏剧中的人物[M].顾钧,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20]杨周翰选编.莎士比亚评论汇编[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79.
  (作者简介:李姝杭,女,硕士研究生,中国传媒大学,研究方向:戏剧戏曲学)
  (责任编辑 葛星星)
其他文献
走自己的路,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立足点,更是党百年奋斗得出的历史结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党和人民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巨大代价取得的根本成就,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我们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
期刊
纳兰词是清代著名词人纳兰性德的作品.《纳兰词》中的任何一首词在笔者看来都是美的,是一种空灵而又略微带有悲伤的美.纳兰性德一生短暂,只短短的三十年,但他留下来的诗词风格独特,得以流传千古.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回眸百年”中国刺绣艺术红色主题展于2021年6月25日在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开幕。该展览由中国工艺美术学会、湖南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中国工艺美术学会刺绣艺术委员会和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承办。通过层层遴选,最终展出了来自19个省市的100余位刺绣艺术家的作品,涵盖29个绣种,共计110件(套),是国内举办的规模最大的红色主题刺绣展览。  本次展览的参展者既有亚太地区
期刊
吃得好的时候,  想想吃得差的时候,  豆包不是粮。  有得吃的时候,  想想没得吃的时候,  豆包哪是粮?  还能吃的时候,  想想不能吃的时候,  豆包还是粮。  当丢掉的时候,  方知曾拥有的时候,  豆包就是粮。  如今这个时候,  是紧握在手的时候,  豆包总是粮。  镜子与尺子  常说道他人坏的人,  镜子只照别人,  自己好不到哪里去。  常说道自己差的人,  镜子常照自己,  自己
期刊
摘要:《平凡的世界》是当代作家路遥的长篇小说代表作,故事的描写体现了陕西几十年的发展与变化,同时也刻画了诸多生动的人物形象,特别是女性人物形象,具有极高的研讨价值。本文则在解读《平凡的世界》这一故事的基础上,分析其中女性人物特点以及作者所刻画的女性人物形象。  关键词:《平凡的世界》 女性 人物形象  路遥出生在黄土地,一生历尽艰辛,创作了这部具有极高文学价值的作品——《平凡的世界》,立足于特殊的
摘要:钢琴作为西方乐器,自传入中国,经历了一百多年的探索和实践,逐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钢琴文化,也创作出了很多优秀的中国钢琴作品,这些作品真实地表达出人民的生活和思想感情。本文以张舒文的《第1中国狂想曲》为例,具体分析中国元素在乐曲中的体现和演奏风格处理中的细节问题。  关键词:《第1中国狂想曲》 钢琴 中国元素 演奏风格  一、张舒文与《第1中国狂想曲》  (一)张舒文及其音乐作品  张舒文本
摘要:民族音乐作为我国民族文化的重要构成要素,不仅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还蕴含着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更是有着自身独特的魅力和艺术价值。但是,当代民族音乐发展面临着诸多的问题,如原生态意识淡化、自身特点消失、普及能力不强、人才减少、新作品少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民族音乐的进一步传承和发展。对此,本文结合当代民族音乐发展面临的困境对其传承和创新的路径进行探究,旨在推动民族音乐的发展。  关键词:民族
建筑学家吴良镛先生发表于2003年第六期《清华大学学报》一篇文章中说:“南通是中国早期现代化的产物,它不同于租界,商埠或列强占领下发展起来的城市,是中国人基于中国理念,比较自觉地,有一定创造性地,通过较为全面的规划、建设、经营的第一个有代表性的城市.”并提出“南通中国近代第一城”的初步推论.
期刊
摘要:随着“城市山水画”的兴起,当代中国画坛越来越多的艺术家在继承传统笔墨的基础上,对城市题材进行着深入的实践和研究,充分体现了中国画发展的时代特征。以哈尔滨城市风光为题材的中国画创作研究,既是中国画创新与发展的体现,也是艺术家社会责任感的表达。本文从创作现状、艺术表现、延伸思考等方面,对哈尔滨城市风光视域下的中国画创作进行深入的研究。  关键词:哈尔滨 城市 中国画 创作  哈尔滨是一个具有浓郁
大革命失败后,进步人士渴望在左翼书籍中找到出路;1930年,威廉·莫里斯的《乌有乡消息》全译本应运而生.林微音的译本看似“忠实”,却置换了其中最重要的概念并“陌生化”了书名与作者名,间离了读者层累积十年的阅读期待.如此种种翻译策略看似规避国民党当局查禁,实则寄寓了林微音消极的人生态度和“为艺术而艺术”的文艺观.“摩登”的林微音为译本晕染了一抹彼时黄埔滩头消费主义的色彩,使“去左翼化”进一步滑向“庸俗化”.因此,该译本不仅有负20世纪30年代读者以革命文学促成革命政治的期待,亦难以规避查禁.“上下”交困的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