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相结合的伟大探索者

来源 :当代思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eaflower0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关系问题,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的发展史上,已经探讨了一百几十年。在这个过程当中,总的趋势是从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相对立的认识逐步走向可以相统一的认识,有些专家学者和政治家们还提出了社会主义同市场经济相结合的一些设想。然而,只有中国共产党在世界上领导着一个十几亿人口的大国,在理论上特别在实践上来解答这个重大历史命题并已取得了丰硕成果。在这场前无古人的试验中,邓小平是最杰出的代表人物,作出了决定性的贡献,是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相结合的伟大探索者。
  
  (一)
  
  新中国成立后,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上,邓小平曾经同毛泽东等中央领导同志一道,共同探索过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商品经济的问题。毛泽东去世后,邓小平挑起了继续探索这个问题的重担。在他的主持下,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实行工作重心转移和改革开放的决策,同时着重提出了要坚决按经济规律办事,重视经济规律的作用。这就从总体上指明了要把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结合起来的探索方向。
  回顾邓小平对这个重大历史命题的探索历程,大体上可以概括为三个“突破”、一个“飞跃”和两大“特色”。
  
  一、三个“突破”
  
  1979年,针对长期以来把社会主义经济看作是只能实行完全的计划经济的传统理念,邓小平提出了社会主义在实行计划经济为主的同时,可以划出一部分来搞市场经济。与此同时,他还指出市场经济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也可以作为一种方法来使用,这同资本主义社会虽有所不同,但基本相似。邓小平这个时候在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相结合的探索道路上,提出了实行计划与市场“板块结合”的模式,党的十二大确认了这一模式,这对于长期束缚人们头脑的传统理念来说,是一个重大的理论突破和思想解放。
  1984年,在邓小平指导下,中共中央作出“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指出社会主义经济也是一种商品经济,即“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邓小平对这个文件作了高度评价,说它“写出了一个政治经济学的初稿,是社会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社会主义实践相结合的政治经济学”。他还说:“过去我们不可能写出这样的文件,没有前几年的实践不可能写出这样的文件。写出来,也很不容易通过,会被看作异端。”由此可见,确认社会主义经济的商品经济性质,是又一个重大的理论突破和思想解放,为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飞跃奠定了理论基础。
  1987年,在准备召开党的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的过程中,邓小平又就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关系问题发表重要谈话,指出“我们以前是学苏联的,搞计划经济。后来又讲计划经济为主,现在不要再讲这个了”。根据他的讲话精神,十三大报告中提出了计划与市场是“内在统一的体制”,它们的作用“都是覆盖全社会的”,以及“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的运行机制。这就突破了一个为主、一个为辅的板块结构模式,在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相结合的道路上迈出了更为重要的一步。
  
  二、一个“飞跃”
  
  在上述三个“突破”的基础上,邓小平继续进行艰苦卓绝的探索,引导全党进一步解放思想。进入九十年代初的短短一年多时间内,他多次到各地调查考察,就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关系问题发表了三次重要谈话,特别是1992年发表了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南方谈话,反复强调“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这就表明,邓小平终于在理论认识上完成了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飞跃。在他的思想指导下,党的十四大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为我国的改革开放进一步指明了方向。
  
  三,两大“特色”
  
  邓小平在探索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相结合这个历史命题的过程中,显示出了两大鲜明的特色。一是,他以巨大的理论勇气和政治勇气,向一切长期束缚人们头脑的传统挑战,引导全党开拓创新,敢试敢闯,勇于试第一个,不怕失败,闯出新路。二是,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在实践中探索前进,要求不断地及时总结经验,有错就改,千万不要让小错酿成大错。
  以上两点是辩证的统一,是邓小平领导全党进行改革开放的重要思想方法,体现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我们应该牢牢记取,在实践中毫不动摇地坚持下去。
  
  (二)
  
  从社会主义思想史和社会主义运动史这个更加广阔的角度来考察,邓小平在探索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相结合这个历史命题中作出的重大贡献,概括来讲,最主要的有以下四项。
  第一,把计划和市场同社会经济制度区分开来,明确指出它们不是区分社会主义、资本主义的标志,不是各自的本质属性,从而确立了计划和市场都是方法或经济手段的全新观念。这就打破了长期以来传统理念的束缚,促进了人们的思想大解放,敢于把市场经济中一切有效的方法和手段包括证券、股市等等都拿来为我所用,即为社会主义所用。有的论者认为,既然市场是方法或手段,不存在姓“社”姓“资”的属性,因而也就不存在什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了。这是一种误解。其实,邓小平和我们党所确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就是要在社会主义制度的条件下充分发展市场经济,说到底这样做的目的还是要从根本上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因而不能不明确指出我们所要发展的就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一点是我们任何时候都不能忘记的。
  第二,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两大标志:一个是公有制居于主体地位;一个是共同富裕。这也是邓小平在阐述社会主义的本质时所强调的。没有了这两条,不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而导致全盘私有化,不逐步实现共同富裕而导致两极分化,也就没有什么社会主义可言了。我们要做到这两条,就必须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同时不断加强和改善国家的宏观调控,包括适当使用各种经济杠杆、法律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手段,这也正是我们国家的优势和强势所在。
  第三,反复强调伴随着经济体制的改革,必须适时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不断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同时指出我国的共产党执政、人民代表大会和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民主监督、政治协商制度等这些基本政治制度应长期坚持不变。始终要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在大力发展物质文明的同时,充分发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这就使我国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目标的经济体制改革,能够保持在一个长期稳定的政治和社会环境中进行。
  第四,中国的改革是国际社会主义运动史上的伟大实践,是人类历史上空前的壮举。早在1985年,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在同邓小平会见时曾经说过:“像中国这样大规模的改革是任何人都没有尝试过的,世界上还没有别的国家尝试过把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结合起来。这是一个有历史意义的事件,因为你们的尝试是一个全新的试验。如果你们成功了,就将从哲学上同时向计划经济国家和市场经济国家提出问题。”十年之后即1995年,身兼英国牛津、剑桥和美国哈佛三座著名大学客座研究员的日本学者伊腾诚写了一本题为《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的书,他在书中提出了三点结论:一是,人类的前途不是资本主义,而是社会主义;二是,社会主义的前途在于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相结合;三是,怎样结合,中国正在探索中。当今世界上像基辛格、伊腾诚这样的有识之士还很多,现在有越来越多的政治家和专家学者正在逐步形成一种共识,被称之为北京共识,这种共识高度评价中国的改革模式,认为它将给世界带来新的希望和美好前景。
  
  (三)
  
  从二十多年的实践来看,我国的改革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有力地证明了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同市场经济相结合的探索是正确的。我们在很短的历史时期内,就改变了长期以来人们认为社会主义经济就是“短缺经济”的状况,基本上实现了从卖方市场到买方市场的转变,国家经济面貌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这里试举若干重要事实简而言之。
  第一,我国经济保持了稳定的高速增长。二十多年来,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比改革开放前30年的平均增长速度高3至4个百分点。人均GDP突破1000美元,达到1090美元。
  第二,我国经济实力明显增强。2003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16694亿元,排名由19叨年的世界第十位、发展中国家第二位,跃升到了世界第六位,发展中国家第一位。
  第三,我国外贸总额大幅度增长。到2003年,进出口总额达到8512亿美元,而在1978年只有206亿美元。我国外贸总额在世界的排名已跃升至第四位,仅次于荚、德、日三国。
  第四,我国外汇储备大幅度增加。1989年只有55.5亿美元,到2003年底已增加到4033亿美元,居世界第二位。
  第五,我国财政收入不断提高。1993年只有4349亿元,到1999年首次突破万亿元大关,达到11377亿元,2003年达到2万多亿元。我国的财力日渐雄厚,国家集中力量办大事的能力大大增强。
  大量事实充分证明,市场作为一种资源配置的有效手段,可以为资本主义利用,也可以为社会主义利用。社会主义国家完全能够在保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不变并不断巩固和完善的前提下,运用市场发展经济,实现生产力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四)
  
  我们已经在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相结合的改革中取得了伟大的成就,但还有许多重大问题有待解决,应该也只能在邓小平开创的新路上继续前进。这也是对邓小平的最好纪念。
  市场经济为竞争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与计划经济相比较而言,它的最大特点是竞争,最大优点是竞争,最大弱点或者说最大问题也是竞争。
  市场法则进入社会生活,打破了田园生活的平静,把人们送进风云激荡、剧烈搏击的喧闹世界。在这个世界中,一切与竞争的急速旋律和紧张节奏不相容、不协调的积习——涣散、松弛、怠惰、拖沓等等,都被扫除;拼命追求时间、速度、效率和效益,奋力拼搏、积极进取,成为社会生活的主调。优胜劣汰——优秀产品、优秀企业、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物质财富迅速增长,使整个社会充满无限的生机与活力。
  但是,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市场竞争中的不公平、不公正和盲目性等种种不可避免的负面效应与社会主义的原则和价值取向,又是不兼容的,如何解决这个矛盾,是当代社会主义运动中的最大难题,是全部问题中的重中之重、难中之难。
  前文指出,邓小平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作出的重大贡献之一,就是明确地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两大标志:一个是公有制居主体地位;一个是共同富裕。这种科学界定为我国的改革指明了正确的方向,有力地保证了它的健康发展。但是,这两个问题在改革的实践中尚未从根本上得到解决。比如,关于坚持公有制为主体的问题,从理论认识和舆论导向上看,至今还有种种主张把公有经济全盘私有化的鼓噪在影响着人们的视听,时不时地干扰着改革的决策和取向;从实践上看,国有资产被人为地造成大量不合理的流失,许多国有或公有企业被一卖了之,虽然中央曾三令五申予以制止,但至今仍在一些地方时有发生。再比如,在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问题上,有人认为我国社会在收入分配上存在着较大的贫富悬殊,也有人认为已经出现两极分化,对问题严重程度的估计有所不同,但目前我国衡量贫富差距的基尼系数已超过国际警戒线,这个问题也已到了不能不高度重视和着重予以解决的时候了。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作出《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决定》,提出了包括正确运用股份制这种形式在内的一系列继续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政策措施,提出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和“五个统筹”的发展战略,为以上两大问题的解决进一步提供了正确的方针和根本战略。我们应该在落实上狠下功夫,同时继续深入进行这个方面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
  除了以上两个重大问题以外,还有不少问题需要我们继续探索和解决。譬如,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如何正确引导各个领域的竞争与合作;如何建立健全正确有效的社会保障体系和制度;如何建立适应改革要求和促进社会进步的价值体系与道德规范;如何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如何形成人际关系的和谐与人天关系的和谐,等等。我们应该在探索和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深化和完善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认识。而在理论上和实践中毫不动摇地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是正确解决这些问题的根本前提和保证。
  总之,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如何结合的问题,是当今世界最富魅力和最富挑战的问题。这个问题关系着社会主义的命运和前途,同时关系着人类的命运和前途。这个问题的解决需要科学的精神,需要集体的智慧。让我们在邓小平开辟的新路上继续探索吧!
其他文献
偶尔听到一首老歌《幸福在哪里》,就想起了儿子的不快乐,他曾一本正经的发出“活着没有一点意思”的感慨,理由是作业太多太难做,也曾郑重其事地对我说过“不想做好学生”的话语,理由是做坏学生可以不用交作业。他才小学二年级,为什么小小年纪就没有幸福感?我是一名有着二十年教龄的老师,耳闻目睹过学生太多的不开心,但真正促使我深入思考这个问题的人却是儿子。随后,我在百度上搜索幸福这个话题,一份幸福指数调查表显示,
期刊
大家都说“玉兔迎春”、“玉兔送福”,兔成了纯洁而又吉祥的化身!一天,我坐在沙发上看电视,突然电视里传来我小时候最爱唱的那首童谣:“小兔子乖乖,把门开开……”久违的童谣,不由地让我忆起七岁那年养小兔的一段美好时光。  那只小白兔很漂亮。全身毛茸茸的,雪白雪白,在阳光下闪闪发亮;小小的三瓣嘴,一天吃个不停,一会儿是青草,一会儿是西瓜皮;那双明亮的眼睛,红红的,在阳光下像一颗闪着金光的红宝石;那又长又灵
期刊
编者按:“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为首要目标,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抗风险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党和政府高瞻远瞩,立足时代,着眼未来,把“农业产业化”当做惠农利民的一项战略性课题研究,科学规划、积极部署。  农业产业化历经数十年历程,到今天,已经成为中国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这种以市场为导向,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依靠龙头企业和
期刊
要很好的保护好我们骨骼就得关注以下三件事。  一、补充钙质和维生素  D钙是维持骨骼密度、构成骨骼和牙齿的主要成分,在生命的各个阶段都摄入足够的钙,对于人体的骨骼健康是至关重要的。当然,补钙也要因人而异,不同年龄、不同身体状况的人,每天钙的摄入量也不尽相同。联合国粮农组织和世界卫生组织联合推荐的每天钙摄入量是:儿童500-700mg,10-18岁青少年、孕妇、乳母和大于65岁的老人1300mg,其
期刊
湖南省汨罗市第二中学是一所全日制普通高中,创建于1978年,校园占地55927平方米,建筑面积60114.8平方米。校园布局合理,教学区、运动区、学生生活区、教师食宿区四区分离。教学用房充裕,主要有教学楼二栋,体育运动中心、办公楼各一处。教学设施齐全,有标准的田径场及室内塑胶跑道等。学校图书室藏书98470册,期刊128种。学校实验室、仪器室、音美培训室、科技室、通用技术室、及其设备都达到省级Ⅰ类
期刊
人的健康是从骨骼开始的,站如松、坐如钟、行如风显示出中国武功的威武,坚锵的气魄;模特优美挺拔的身材曲线,形成一道移动的风景。老年人硬朗的腰板、结实的身躯,都是以健骨骼作基础的。骨骼是身体最重要的组织之一,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它一共有206块,其中头颅29块、躯干52块、四肢126块。小孩骨骼要比成人多11一12块。如骸骨、尾椎、骼骨、耻骨、坐骨,到了成人期即融合成一块。骨头也是有生命的;处在骨吸收
期刊
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炎是关节增生退变导致的一系列症状,其主要表现为膝关节疼痛,并在运动后加重,休息后减轻等。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炎暂时无法治愈,但可采用以下方法减少或延缓其发生。  (1)减负。减轻体重,避免超负荷的活动和劳动,尽量减少膝关节的负担。如有髌骨、半月板、膝关节韧带的损伤一定要及时治疗。关节内骨折或脱位要及时复位并对症处理。如发现膝关节周围有畸形应及时矫形。维生素A、B、C、E等对膝关节骨
期刊
坐办公室的女性更易颈肩腰背痛  颈肩部疾病的发生主要是因为不良的生活习惯和工作习惯。正常的脊柱应该是有一定的生理曲度。如果这个生理曲度没有保持在一定的位置,就会使关节、韧带、脊柱本身的椎间盘受到长期负荷,引起颈椎的病变。在办公室容易出现颈肩痛症状的人群,主要还是长期伏案工作的女性。比如文字工作文员,图纸和平面设计人员,由于常在电脑上工作,颈椎和腰椎就会处于前曲的状态,和正常人后伸的状态相反,这样最
期刊
要预防腰痛病,首先我们就要了解工作和生活中有:  哪些因素会促使腰背痛的发生?  运动少,高压力和长期的坐姿,这些因素都促使腰背痛的发生。长期保持一个坐姿,腰部的肌肉就会长期处于一个牵拉、劳损的状态,久而久之再缺少锻炼就容易引起这方面的劳损。特别是在电脑前面坐的上班族,不要说半天,有的一天近十个小时坐在那里一动不动,通宵达旦,特别是体力超负荷的疲劳状态,这样更容易造成腰部肌肉的劳损,长久以往腰痛就
期刊
如今,爱好运动和休闲健身的人越来越多,公园内和小区里时常见到跑步的人群。但其中,一些中老年朋友对运动装备(跑步鞋)却不大在意,大多是随意穿双胶鞋或是旅游鞋跑步,有专家指出,临床上常见的足部神经压迫问题多导因于穿着不适当的鞋,致使鞋底长期压迫神经。当你打算开始跑步锻炼时,要根据自己的脚型,买一双符合自己脚型特点的跑步鞋。只有如此,锻炼才可以避免受伤,能顺利地进行下去,取得效果。  我们可以通过以下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