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多媒体在地理教学中的作用

来源 :新课程改革与实践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z_shenf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结合中学地理多媒体教学实例,阐述了运用多媒体可以直观形象的、图文并茂的、情景交融的、辅助于地理教学,有利于把间接兴趣变为直接兴趣,改变地理传统教学单调的模式,有效的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促进素质教育的发展。
  关键词 中学地理;多媒体;作用
  
  地理学是一门研究地球表层自然要素与人文要素的相互关系与作用的科学。地球表层中的人地关系以及人类的可持续发展问题是地理学研究的重点内容。随着计算机迅速发展,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为地理教学提供了实施的条件;为实施素质教育注入了崭新的活力,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同时在常规教学实践中,合理、巧妙地应用多媒体,能够起到提高教学效率的作用。就此结合自己多年的地理教学经验,浅谈几点看法。
  
  一、运用多媒体可以优化教学过程,创新教学方法
  
  运用多媒体进行地理教学时,教师应注意多媒体教学不仅仅可以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怎样使学生独立自主地获得知识。多媒体可以利用图形、动画、声音等功能变抽象为具体,变静态为动态,将微观过程加以宏观模拟,把宏观场景作微观处理,增强学生对事物的理性认识。教师不仅要传授必要的知识,还要培养学生发现、获取知识的能力,重视创造个性的培养。这就要注意在多媒体教学中,让学生去发现规律,将知识学习和知识创造运用到实际中去,启发学生去感知、理解和应用,重视学生创造能力和素质方面的培养。
  
  二、运用多媒体激发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
  
  兴趣是获得成功的动力,是推动人们求知的内在力量。多媒体教学具有声、形、图、色并茂的特点,在教学中可以为学生创设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运用多媒体可以将地理学科中原本抽象、难懂的知识变的生动、形象、逼真,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例如:在学习《走进西部》一课时,可以先用1-2分钟时间播放歌曲《天路》及西部一段视频,悦耳的音乐、美丽的画面和优美动听的解说,使学生身临其境,一方面给学生以美的享受,另一方面也可以把学生的心引入课堂。这样导入新课,学生会觉得新颖、难忘。当讲到青藏铁路是多年冻土、高寒缺氧、生态环境脆弱,三大世界性工程难题时,播放一段视频和图片,启发学生讨论,可以得出青藏铁路是世界奇迹。西电东送、西气东输播放新闻视频和图片,启发学生讨论,可以得出西部地区资源丰富,激发学生对西部地区的兴趣,增进学生对西部的了解。因此,在多媒体创设的情境下,就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在传统的地理教学中,主要教具是地球仪、挂图、课本和插图等,由于看不到地理事物的运动及变化,学生难以理解一些抽象的知识,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利用多媒体可以通过动画模拟、过程演示,使静止变为动态,从中观察到整个过程的变化,学生边观察边讨论,活跃了课堂气氛,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发挥了学生能动作用。使学生能够主动、活泼、愉快的学习,使学生在主动学习、自主探究中逐步形成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例如:在介绍黄土高原时先播放一段黄土高原形成的视频,再用动画演示形成过程,这样学生就很容易理解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极为严重,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是人为原因和自然原因,其最主要原因是人为原因。接着播放黄土高原的土壤流入黄河,并在下游形成地上河的视频,这样学生一目了然的理解了黄河下游灾害的罪魁祸首是黄土高原。这样能使上下内容衔接起来,使知识系统化。因此,通过形象直观的图像和视频,既培养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又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
  
  四、有利于突出重点、降低难点.提高学生学习知识的能力
  
  地理中有许多重要的地理现象和地理过程是比较抽象的,看不见、摸不到。利用多媒体可以使地理教学形象、直观,可将知识形象化、具体化,化难为易、化繁为简,便于学生掌握。再结合教师的讲解,知识重点、难点,会因势利导得以突破,从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学习《交通运输网》时,我国铁路交通网络的分布格局,是本课的重点和难点。通过多媒体展示我国铁路网图,突出南北干线和东西干线及重要的铁路枢纽,这样就克服了传统地图内容繁多,重点不突出的弊病。因此,多媒体教学大大降低了教学难度,缩短教学时间,提高课堂效率,使学生难以理解的重点、难点变得形象、具体、生动、清楚易懂。
  总之,地理教学中应用多媒体,可以使抽象的地理知识变的形象性、多样性、新颖性、趣味性、直观性、丰富性,可以充分调动起每个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今后要结合地理学科的特点和教学规律,恰当合理地最大限度地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作用,推动地理教育事业的发展。
其他文献
体能是指人体在艰苦环境中长时间、高强度、大负荷持续工作能力。体能是竞技能力的基础,随着现代足球运动的全面攻守打法的特点,既积极进攻,也要积极防守,这就对足球运动员体能要求日益突出,以成为影响足球比赛的一个关键因素。因此,提高体能应该是足球运动员训练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提高足球水平,缩小差距的一条重要途径。    一、体能主要构成因素在比赛中的作用    1,专项耐力  指人们长时间进行肌肉工作的能
期刊
体育本身就是一种高级游戏,玩这种游戏的人应该很快乐的。而许多学生并不十分喜欢上体育课,其原因是多方面的:  首先是在教师的教学中过分强调外在形式的整齐划一,限制了学生个性发展,过分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片面地追求所谓的心里曲线而进行教学,从而忽视了学生接受知识、技能的主体功能,使学生练而无趣;其次是为了考核、考察的达标要求,拼命地把体育课上成基本身体素质课,使学生练而无味;最后是教师的“内功”差,教
期刊
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的体验。心理学研究表明:情感是影响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情感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在体育教学中,不但要重视对学生的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而且更应重视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情感在体育教学中既有信号功能,又有动力、感染等功能。情感的信号功能是通过表情发挥出来的。例如,教师在讲解示范动作时,语言生动、形象、有趣,示范动作准确、优美,就会大大激发学生的
期刊
摘要 一般跳远员在比赛中成绩发挥的好坏,不仅取决于运动员的一般身体素质和专项身体素质,更重要的还有比赛时状态如何以及技术是否合理,踏板准确程度直接影响着运动员的心理变化,是否能跳出最好成绩是关键所在。本文就从踏板不准确产生的原因,提出调整助跑的方法,保障跳远运动成绩的充分发挥。  关键词 跳远;踏板;调整    一、前言    在跳远教学课以及田径运动会上,运动员进行跳远比赛时,踏板不准确的现象常
期刊
摘要 人的性格千差万别,各有特点。人的性格是天生的吗?现代新里学家作了否定的回答:人的性格主要是受家庭、学校、社会等后天因素的影响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其中学校教育对青少年性格的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其中学校教育对青少年性格的形成起了重要作用。在学校教育中,体育教师的性格、教学态度和情感投入对学生的形成也起到重要影响。  关键词 自我修养;教学态度;情感    一、教师良好的性格对学生会产生有益的影响  
期刊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传统的教学媒体如黑板、教科书承载信息的种类和能力都十分有限,远远满足不了现代教学的需要。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出现了大量媒体,如幻灯、投影、等,这些媒体承载信息的能力大大提高,已被广泛应用于教学领域,幻灯、投影作为常规教学的辅助手段,越来越受到小学数学教师的重视,这与它的积极作用是分不开的。    一、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重视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期刊
基础教育的改革与创新向科学化、信息化和技术化迈进,多媒体教学越来越多的走进了课堂,它有效地为学生提供感性教学素材,化静为动,化抽象为具体,它具有声像结合、图文并茂、形象直观、动态逼真等特点,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探索学习,为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提供了创新的媒介,更为我区中小学教育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空间。怎样更好地发挥多媒体的优势,更好地让多媒体技术与教学完美结合,在课堂教学中达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
期刊
国务院主持召开了改革开放以来的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深化改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根据《中共中心国务院有关深化教育界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计算机作为信息时代的主要载体和
期刊
电视节目的制作是一个系统工程,它包括策划、构思、采访、拍摄、剪辑、特技合成、解说配音、字幕等多道工序,而运用计算机剪辑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    一、建立节目的剪辑风格    所谓节目的剪辑风格,简而言之,就是剪辑师对节目后期剪辑的整体构思。它体现了剪辑师对编导者创作意图的理解,对节目内容、结构的把握。剪辑师所做的剪辑提纲是其具体的表现。由于电视节目的种类繁多、形式各异,编导者的风格不同,这就决
期刊
在新形势下,怎样有效地加强素质教育,全面提高高中学生的素质?笔者认为,组织高中学生以深入社会实际,了解社会生活,参与社会实践锻炼为主要内容,以参观访问、社会调查、社会服务、社会公益劳动、专业生产实践为主要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的确是进行素质教育的一条有效途径,具有课堂教学所不可替代的教育作用。    一、社会实践是坚定信念的“催化剂”    《课程标准》规定:“思想政治课是对中学生系统进行公民品德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