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两面派”咋办

来源 :中华家教·幼儿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weibo255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案例
  4岁的小蓓在幼儿园乖巧,懂事,守纪律,而在家里却蛮横,胡搅蛮缠常使爸妈伤透了脑筋。在幼儿园,小蓓自己吃饭不要教师喂,在家里非要妈妈喂才吃,吃饭时还变着法子折磨妈妈,吃一餐饭非得喂一个小时。在幼儿园,小蓓自己穿衣,在家连袜子也要奶奶给她穿。在幼儿园,她从不吃零食,在家里非得缠着奶奶把刚买的一包糖果吃光,毫不节制,不给就闹。在幼儿园,她从不抢小朋友的东西,规规矩矩,在家里经常抢爸爸正在看的书、妈妈正在织的毛线,把家里闹得天翻地覆。小蓓为什么在校在家判若两人?妈妈百思不得其解。
  分析
  小蓓在园与在家判若两人,这种“两面派”与成人的见风使舵、圆滑世故有着本质的区别。4岁孩子社会化的发展才刚刚起步。由于家与园不同的管教方式、不同的情感氛围、不同的生活方式,孩子才会表现为“双面人”。具体说来,有以下几种原因:
  1 家与园没有统一的教育尺度。
  有的孩子在幼儿园很乖自己吃饭,那是因为幼儿园纪律严明,有严格的赏罚制度,自己吃饭可能得到小红花,不自己吃就可能被剥夺玩的机会。在家里,喂饭,家长也不会罚,自己吃饭也不会奖。这样孩子在家吃饭时没有动力,家长不喂就不吃,甚至家长追着喂也不吃。幼儿园有严格的制度,家里没有严格的制度,随意性大,家长无原则地迁就、让步,让孩子尝到甜头,耍赖、撒娇就会得到强化。
  2 对幼儿园环境不适应。
  有的孩子不合群、不适应幼儿园的生活、胆小,可能经常遭到小伙伴的欺负,不与他们玩,生活很压抑。而在家里比较放松,宽松的气氛让孩子的本性得以显露,他们就会乘机发泄、放松一下。
  3 园里是群体生活,而家里是独养。
  群体生活整齐划一,小朋友们一起按时起床、按时睡觉、按时休息,很有规律性、统一性,如果某个孩子不遵守就会感到集体的压力,也会引起教师的反感。而在家里作息无规律,随意性较大,即使表现不好,也没什么压力,家长也不会惩罚孩子。
  4 家长对己与对孩子双重标准。
  家长教育孩子往往会定很多规矩,可是自己反倒不严格执行,给自己一个标准,孩子一个标准,比如家长不允许孩子打游戏,可自己老是打。这样,孩子会对家长的管教不服,就想违反家长制订的制度。而在幼儿园有令必行,大家共同遵守制度,没有特权。
  专家支招
  孩子“两面派”,咋办?
  1 家与园要统一教育尺度,形成合力。
  家长要主动了解幼儿园的规章制度、教育方式,尽量与幼儿园保持一致,统一尺度,有利于孩子的社会化。如果尺度不一致,家校的教育效果会相互抵消。如果幼儿园某些制度、教育方式不够合理,家长可以和幼儿园教师共同商量、修订制度,完善教育方式,不要不和老师商量,自己在家另起炉灶与老师对着干,这样孩子会无所适从,也可能会见风使舵。
  2 帮助孩子适应幼儿园环境。
  有些孩子对幼儿园的群体生活不适应,家长要了解孩子在哪些方面不适应,主动与老师沟通;指导孩子如何向老师求助,如何与小朋友好好相处;关注孩子的心理变化,缓解孩子紧张的情绪,如孩子与小朋友发生摩擦生气时,要安慰孩子,也许给一个拥抱就足够了。
  3 家中评价标准与园里也要一致。
  同样的行为在家中与园里的评价要一致。园里孩子表现好就会被表扬奖励,不好的行为老师可以忽略不关注,正面强化孩子的积极行为,忽略孩子的消极行为。而在家里,孩子表现好的行为家长可能视而不见,不表扬也不奖励,如果出现不好的行为就会引起家长的过分关注,孩子在家里就会经常有意出现~些不好的行为以引起家长的关注。这样家长就负面强化孩子消极行为。因此,家长要与幼儿园~样做到赏罚一致。
  4 家长对孩子对自己标准要一致。
  家长的言行是孩子模仿的对象。要求孩子做到的事情,家长要起表率作用自己先做好,如果家长对自己与对孩子标准一致了,孩子就不会有空可钻,进而有利于培养孩子的社会化。
  责编 陈金华
其他文献
父亲过世后,不愿与子女同住的母亲成了独居老人,我们手足协商向政府提出“独居老人免费居家照顾”的申请,让社工人员能每周两次的前来探访,协助打扫购物。然而,母亲却坚决不肯接受台湾政府这项老人福利,理由是“不喜欢让陌生人进入家中”。母亲没意识到的是,如果她能巧妙利用社会资源,不仅可以让自己的独居生活过得更有品质,而且能让无法随侍在他身旁的儿女减轻不少牵挂。  母亲的这项“坚持”,就如许多妈妈虽向我怨叹被
期刊
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和新科技产品的普及,我们不由地开始思考:在当下这个信息网络时代,面对不断发展的社会和日益进步的生活,当家长们遇到这样或那样的教育问题时,他们会如何寻求帮助呢?家长们的社交网络里,是否存在沟通家庭教育理念、方法与资讯的网络呢?  据本刊2012年7月的抽样调查结果显示:目前,约有八成的家长认为自己会主动通过各种途径和媒介学习、交流教育经验和获取教育信息,约有二成的家长表示孩子完全
期刊
对一个人的知识能力结构来说,观察能力是十分重要的,它是思维能力及其它各种能力发展的基础和前提。家长们应该把培养孩子的观察能力放到重要的位置,平时着力去培养、锻炼。家长要给孩子一双观察的“慧眼”,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观察前,让孩子明确观察目的 孩子在观察中,有无明确的观察目的,得到的观察结果是不相同的。比如,父母带孩子去公园,漫无目的地东张西望,孩子出于好奇转半天,回到家里,也说不清看到的事物
期刊
兰州的柳女士:“我和爱人平时工作都忙,没有时间照顾孩子,所以,我们请了保姆来照顾女儿。但女儿对保姆不太尊重,没有礼貌,不愿意听保姆的话。开始,我们以为是孩子和保姆合不来,但换了两个保姆后,这种情况并没有改善。现在,我们该怎么办呢?”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状况呢?  ●父母言行不妥,举止欠佳。有时,父母本身对保姆不够尊重,认为保姆是花钱雇来伺候孩子和料理家务的,没有尊重的必要。父母的言行举止直接影响
期刊
一直以来,我对奇奇的要求是,对自己做的事一定要承担责任,在这一点上奇奇做得绝对出色。可是问题也随之而来,那就是当别人做错了事,尤其是对不起他的事儿後,他表现出来的态度简直就是得理不饶人。一天晚饭後,奇爸在收拾饭桌时不小心把奇奇坐的小凳子给弄脏了,奇爸还很不自觉,也没把小凳子擦干净。于是,奇奇因为这件事很生爸爸的气,还一直要求爸爸把他的凳子擦干净。可那天也不知奇爸是哪根筋搭错了,只是给奇奇在口头上进
期刊
当孩子对听英语儿歌、看英语动画片、欣赏英语绘本等学习英语的传统方式不感兴趣的时候,你就可以试试给孩子讲英语故事的方法了。在原版童书随处可及、父母英语基础不太好的情况下,这种方法还比较管用。在此,结合自己的实践经验,我梳理了以下四步  A 阅读和朗读一些原版童书,积累故事素材。阅读主要是考虑原汁原味的说法,比如小兔子用bunny,小猫用kitten等,所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慢慢地原版童
期刊
作为父母,面对这么具体的数字,你有什么感想?  让孩子从心里面笑出来吧!快乐本来就应该是孩子最重要的情绪。就身体发育而言,它能使人各方面机能达到最佳状况;就心理发展而言,它能给人积极向上的力量;就学习而言,在放松的心境下才能使大脑处于积极的接收和运转状态,从而发挥出最佳的效果。  美国心理学家得出的两组数据:  3周岁的美国孩子,微笑要比同龄的中国孩子多55.6%。  与美国孩子相比,中国孩子发生
期刊
当家长还没从孩子学说话的兴奋中舒缓过来的时候,孩子的语言已经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变得越来越丰富多彩,很多时候家长自己感觉都摸不清楚孩子的想法了。其实,只要家长们平时能够细心些,就能通过孩子说话的方式了解孩子的心理,即使是孩子的“谎言”也能透露很多他的真实想法。  通过语速了解孩子心理  语速就是说话时的速度、快慢,是最能反映孩子心理状态的一种因素。有些孩子说话速度很快、能言善辩;有些则说话速度很慢、
期刊
家长通常对孩子“唱反调”的行为极为反感,认为孩子就是不听话,就是爱抬杠。其实那些善于同父母对某件事进行争辩的孩子比犯错误只会默默不语的孩子思维会更敏捷,看待问题更全面,在性格上更有主见、有自信,创新能力也绝不逊色。因为孩子与大人争辩的过程其实就是他们开动脑筋,锻炼思维的过程。  受传统思想的影响,我们通常认为孩子幼稚无知,不成熟,所以他们说的话完全可以当做耳边风,有些家长甚至极少赋予子女发言权。孩
期刊
俗话说:骂人不揭短。成年人早已熟悉这样一套不成文的“潜规则”,即不要触碰他人的底线和短处。其实,何止成年人有底线,孩子同样也有自己的底线!您了解孩子的底线是什么吗?  底线一:保存的“私房钱”  尽管孩子并不爱钱,也不太懂得科学理财,但如果家长经常对孩子保存的“私房钱”做“结算”,甚至占为己有,孩子也会感到自己的隐私没有受到大人的尊重和保护。  底线二:曾经的过失  一些在大人看来微不足道的“曾经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