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仁者寿”是儒家“道德养生”思想的核心命题。儒家“道德养生”思想丰富了民众养生方法,为当今道德教育改革提供了新的思路,开启了中国本土意义治疗的先河。
关键词:“仁者寿”;儒家;道德;养生
中图分类号:B82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1-862X(2015)03-0110-004
儒家思想蕴含着丰富的生命关怀理念和生命養护之道,这些传统养生智慧不仅为古人的健康生活提供支撑,也契合了当今人们追求健康的诉求。儒家养生以道德为修炼导向,注重以内在的德性修养来平衡和调适生命,强身健体,延年益寿,透射出崇高的道德情怀和精神境界。对其进行深入发掘和研究,将其应用于当代社会生活实践,必将为现代人类健康提供更多的借鉴和依据。
一、儒家“道德养生”思想
1.“贵人重生”——儒家养生思想的基本前提
《周易》曰,“天地之大德曰生” ,正因为天地间最珍贵的是生命,因此养护生命,维护生命的健康长寿就成为儒家的一贯主张和态度。儒家把人的地位放在高于一切的位置。孔子视人为 “天地之心”、“天地之德”、“阴阳之交”、“五行之秀气”(《大戴札记·曾子大孝》),强调“天之所生,地之所养,人为大矣” (《礼记·礼运》)。 《论语·乡党》篇中所记载“伤人乎?不问马”的故事充分体现了孔子对生命的重视。儒家对人的生命的珍爱还体现在孝道里。《孝经·开宗明义章第一》说: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对父母给予的生命必须重视和珍惜,不让它受到损害,这是孝亲的开始。
儒家关注的人的生命不仅仅停留在自然生命层面,而是深入到生命的精神层面。用无限的精神生命来提高生命的宽度和质量充分体现了儒家对待生命的智慧与价值。道德在儒家的生命观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儒家一方面肯定人的生命的自然价值,主张重生珍生,“另一方面也反对苟且偷生,将生命价值与道德理性结合在一起,主张生以载义,认为只有践行仁义道德、体现道德理性的生命才是有价值的生命。”[1]正是基于对人的生命的尊重、关爱和珍惜,儒家先贤主张通过养生来强身健体,益寿延年。儒家养生思想内容丰富多彩,但究其核心则在于养德。儒家注重以内在的德性来浸润生命,揭示道德对生命健康的影响和意义,将道德和提升人的生命质量作为养生的根本,将养生提升到新的高度和层次。
2.“仁者寿”——儒家“道德养生”思想的核心命题
“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论语·雍也》)。“仁”是儒家道德的根基。樊迟问仁,子日:“爱人”(《论语·颜渊》)。仁字从“人”从“二”, 其核心是爱人,它要求个体“爱人”、“克己”, 注重个体社会道德的培养,强调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的和谐,表现出强烈的群体意识和遵循社会道德规范的要求。“仁”是儒家道德哲学的核心, 是传统儒家道德追求的理想目标。孔子将“仁”纳入养生范畴,将养德与养生合而为一, 其“仁者寿”理论开创了道德养生的先河,后经历代养生家的不断引申和诠释,发展成为儒家“道德养生”思想的核心命题,养生必养德成为历代儒家养生遵循的准则。
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仁者寿”思想, 主张通过存养“浩然之气”来达到道德养生的目的。“吾善养吾浩然之气”,“其为气也, 配义与道, 无是, 馁也。”(《孟子·公孙丑下》)这种浩然之气,实质上是指一种至上的道德精神。养气的实质是在养德,只有德行高尚才能使气保持充盈。孟子的养气说更加奠定了道德在中国养生文化中的核心地位。西汉思想家董仲舒在《春秋繁露·身之养重于义》中亦论述道:“利以养其体,义以养其心。心不得义不能乐,体不得利不能安。义者心之养也,利者体之养也。体莫贵于心,故养莫重于义,义之养生人大于利。”指出形体应与心神同养,心重于身,养生应以义为重。唐代医家孙思邈最重道德养生,其《千金要方· 养性序》提出 “德行不充 ,纵服玉液金丹 ,未能延寿”。这是对儒家道德养生思想的最好诠释。宋明理学家主张“存天理,灭人欲” ,即不被欲望所诱,才能修得身心健康。历史上明确提出养德养生概念的是明代医学家王文禄和高濂。王文禄在其著的《医先》中明确表达养生与养德的关系:“养德、养生无二术。” 高濂则在《遵生八笺》指出:“君子心悟躬行,则养德养生兼得之矣。”
“仁者”何以能长寿呢?儒家认为, “仁者”所以能“寿” ,是由于 “仁者不忧”(《论语·子罕》,“泰而不骄”(《论语·尧曰》)。《黄帝内经》由此阐释道:“内无思想之患,以恬愉为务,以自得为功,形体不敞,精神不散,亦可以百数。”汉董仲舒《春秋繁露·循天之道》解释道:“外无贪而内清净,心平和而不失中正,取天地之美以养其身。”《礼记·大学》评说:“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故君子必诚其意。”这些解释都表明,“仁者寿”的主要原因,一方面,它能够发挥社会道德的调节功能,促使人们自觉服从道德规范的约束,抑制不良的情绪和行为习惯对身心的影响;另一方面,表现为精神情志的调谐。与人为善,心态平和,心胸开阔,自然能达到延年益寿的目的。在今天,“仁者寿”也为现代医学科学所证明。
为达到“仁者寿”的目标,儒家提出一系列切实可行的养德的方法。主要包括:一是学习。通过勤奋努力学习,获得丰富的学问以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孔子说:“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论语·卫灵公》)二是内省。每天在内心反思自己的思想言行,看有无不当之处。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学而》)三是磨炼意志。孟子说,“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孟子·告子下》)四是践行。孔子非常注重道德实践,倡导“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论语·里仁》) 。
3.养生与治国的沟通与契合——儒家“道德养生”的目标与境界 养生的直接目的是为了增进个人的身心健康,强身健体,延年益寿。但对儒家来说养生并不单纯是一种个人行为,更不是仅从医学生理学角度理解其意义,儒家养生有更高的境界和追求。儒家思想是以实现个人的社会主张为根本,强调修身与治世的统一。儒家是通过道德完善来修身养性,因为健康的形体是施行仁义、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保证。因此其养德养生不仅仅是为了延年益寿,更是为了在现实生活中有所作为,是为了更好地实现他们的人生价值和社会理想,所谓 “爱其死以有待也,养其身以有为也”(《礼记·儒行》),这是儒家养生的本质。“在儒家的养生观里, 仁、 礼、寿相辅相承、 密不可分。他们的道德哲学、 政治理想与养生修身已经达到高度的统一。”[2]
二、生命因道德而更健康——儒家“道德养生”思想的现代价值
1.丰富民众养生方法,推动和促进现代人道德养生的自觉性进程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老龄人口和亚健康人群的大量增加,现代人对自身的生存质量日益关注,中国传统养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成为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纵观近几年的全民养生热潮,可以发现老百姓的养生意识和养生需求不断增长,按摩、气功、食疗等养生方法因为简单易行受到民众的欢迎,但是养生的更重要的层面,即通过良好的道德品行的培养来增进健康长寿却受到忽视。从当今社会来看,离道失德现象众多,许多人平时只图以物养命不知以德养命,只养表不养本。有相当一部分病患起源于不正确的道德观念导致的心理失衡。物欲膨胀、意志薄弱、自私自利、背信弃义等,成为巨大的健康隐患。道德是做人之本,立命之根。养生之道最根本的是道德养生。在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的今天,只有修德养性、培育道德心灵,才能获得健康长寿和生命质量的真正提升。
从某种意义上说,儒家的修身养德实质上是一种心理养生。道徳对养生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心理精神方面。虽然养德不能从根本上改变、治愈生理疾病,但是,人们却可以透过道徳的涵养,稳定情绪,化解不良因素的干扰,坚定意志和信念,以此来改善生理功能,增强抵抗力,达到身心健康长寿的目的。“道德养生”思想与现代医学科学研究也是完全吻合的。“经研究发现,良好的心理状态.能促进人体内分泌更多有益的激素、酶类和乙酰胆碱等,这些物质能把血液的流量、神经细胞的兴奋调节到最佳状态,从而增强机体的抗病力,促进身体健康长寿。”[3]因此世界卫生组织提出“健康不仅是躯体没有疾病,还要具备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有道德”。具体而言之,健康的生理机能、长久的生命存在,必须依赖于和谐的精神生活、道德观念;同样,和谐的精神生活、道德观念确有益于身体的健康、生命的长久。
因此,民众的养生应从道德和生理两个层次上同时开展 ,充分利用道德与健康的内在联系,达到增强体质、挖掘和培养更为全面深刻的生命功能,实现身体和精神的双重养生。把道德与个体的健康养生联系起来提高了道德的普及性,它表明道德行为并不是只有英雄、圣人才能做到的,人人都可以追求有德性的生活。而且,儒家“道德养生”这种注重内在的养心、养神的锻炼方式也是对现代社会激烈的健身运动的有益补充。
2.为当今道德教育改革提供了新的思路,有助于我们进一步认识道德的社会作用
当今道德教育的实效性不高,审视与反思道德教育的困境,寻找新的方向和突破口,是当前道德教育的重要任务。把道德提升到与生命健康息息相关的层面上来进行宣传,从养护生命的独特视角进行道德教育,是当前道德建设应当注意的一个新的思路。
传统道德教育注重道德认知的培养,实际上道德认知水平的提高并不必然导致道德行为的发生,即所谓“知行不一”。道德动机、道德需要才是人们自觉接受道德教育、践履道德行为的内在动力。道德与生命健康息息相关,生命健康是道德的前提和基础,道德主体对生命健康的需求是最基本的道德需求。因此,从关心个体的生命健康角度激发人们的道德动机,促使道德个体认识到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有益于健康, 懂得道德行为与自己的健康紧密相关,人们就会从其生命养护的需要出发更加自觉地涵养道德,推动道德内化。而且,相对于传统的道德说教与道德宣讲,把道德教育纳入养护生命视域, 揭示出人的道德状况与个人健康紧密相关,个体认识到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有益于健康,也更加自然而易于接受。
从养护生命、追求健康的角度进行道德教育,将关爱生命,养护生命的主题纳入道德教育的轨道,意味着道德教育不再是约束生命、限制生命的行为。道德教育要着眼于对生命意义的追求,爱护生命,不空谈生命,要成为引领生命自由健康成长的良方。那种用道德来否定个体的生命健康、漠视生命的做法,那种为了学业和功名,过度消耗生命健康的做法,那些自杀或随意伤害他人生命甚至其他生命的现象等都应当受到谴责和禁止。
道德对生命是不可或缺的,它对生命的涵养,对生命价值的提升是其他东西无法比拟的。将修养道德作为养生的主旨传达给民众,告示人们道德并非约束和限制、外在于人的东西,而是追求健康、安享生命的重要保证。它促使人们在追求健康的道路上更加自觉的提高自身道德修养,自觉地将伦理资源转化为身心健康的能量,关注生命的精神引导,把外在的肉体健康与内在的精神健康统一起来,追求身心的真正和谐。
3.开启了中国本土意义治疗的先河,为现代人提供安身立命的良方
二十一世纪的医学模式已经从单一的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演变。生命過程是一个复杂的动态过程,只有从生物学、心理学、社会学等不同角度来考察诊断健康与疾病,才能更好地维护人类的身心健康,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因此应注重从社会、自然、心理等诸多方面来综合考察研究人的健康养生问题。
市场经济高度发展的今天,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人文生态环境恶化,道德失范,精神迷惘现象也逐步增加,许多人对生命的意义、人的生存价值产生困惑,甚至引发身心疾病。美国著名系统哲学家欧文·拉兹洛指出:“越来越多的人们由于看不到人生的意义,被迫进行精神治疗,他们抱怨一种内在的精神空虚,具有一种完全和终极的无意义感。”[4]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养生理念的不断深入,人们越来越关注健康的生活和生存的质量,这种诉求推动着人们去关注自己的精神和文化生活,追求道德理想,以此来丰富和完善生命。奥地利著名心理医生弗兰克创立了意义治疗学。意义治疗的目的在于寻找和发现生命的意义,将人生价值、责任和道德引入心理治疗,帮助被治疗者树立正确人生观和价值观,获得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追求生命的价值和意义。 儒家“道德养生”思想与西方意义治疗的理论和思路异曲同工,也具有独特的治疗学意义。儒家“道德养生”思想蕴含着丰富的生命关怀理念,强调心性道德修养的养生之道, 注重道德生命的完善和心灵的调适,追求生命的价值与意义。这些传统养生智慧不仅为古人的健康生活提供支撑,也为当代人的生命安顿、心性滋养和价值导向提供良方,促进当代人生活的健康与和谐。而且,儒家“道德养生”思想作为一种思想,作为一种文化和被治疗者进行交流,相对于医疗器械的治疗,更易使人接受,也能够更广泛地推行。
三、结 论
总之,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儒家把养生放在广阔的生命价值背景下去看待,強调生命健康不能离开道德的涵养,力求在有限的生命长度内提高生命的质量,寻求生命的意义,是对生命神圣价值的真正尊重,赋予了养生崇高的社会意义。个体在天人合一等儒家精神感受下,会有一种刚健不已、自强不息的生命力。[5]这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追求精神, 会激发人内在的生命力, 对社会的发展影响深远。
需要指出的是 ,道德修养有利于健康长寿,但是德高却不一定健康长寿,品德修养只是养生的一个方面,纯粹的道德修养并非灵丹妙药,影响人体健康的种种因素不能仅仅归结为道德修养。片面夸大道德对于健康的重要性,以养德代替养生,偏离了道德养生的本义。如果将道德置于养生的绝对位置而忽视对人形体本身的养护 ,重精神而轻形式,在实践上易导致形而上的议论与说教。如果过于强调道德责任,人生抱负,生命过程被充分地予以道德化和神圣化,会导致个体生命的发展过分沉重,难以享受个体生活的乐趣,反而不利于个体身心的健康养生,而且也使其社会作用的普遍性和纵深性受到局限,难以对社会各个层次发生普遍性的影响。此外,儒家“道德养生” 是一种以心为本,强调内省的养生哲学,这种“贵生重德”的养生锻炼方式是现代竞技体育的有益补充,但是如果过于注重道德修养的提高而忽视形体的锻炼,这种偏向对于养生来说不够全面。形体的锻炼与道德修养的结合才是完整的养生体系。所以我们所继承的是儒家融道德于生命健康的精神和理念,是那种珍爱生命,以德行涵养生命的积极的人生态度和追求,对于儒家“道德养生”思想的具体内容及实践方法,今天应有选择性地继承。
参考文献:
[1]李霞.论儒道生命观的理性精神及其历史影响[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5):7.
[2]孙艳红. 儒家的养生哲学与传统养生文化[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06,(1):14.
[3]黄力.都市新概念——道德健康(外二题)[J].人力资源,2001,(12):57.
[4][美]欧文·拉兹洛.系统哲学引论:一种当代思想的新范式[M]. 钱兆华,等,译.北京:商务图书馆,1998:3.
[5]彭正梅.论兴与学:被制度化学校教育遗忘的儒家传统[J].江淮论坛,2013,(2):185.
(责任编辑 木 木)
关键词:“仁者寿”;儒家;道德;养生
中图分类号:B82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1-862X(2015)03-0110-004
儒家思想蕴含着丰富的生命关怀理念和生命養护之道,这些传统养生智慧不仅为古人的健康生活提供支撑,也契合了当今人们追求健康的诉求。儒家养生以道德为修炼导向,注重以内在的德性修养来平衡和调适生命,强身健体,延年益寿,透射出崇高的道德情怀和精神境界。对其进行深入发掘和研究,将其应用于当代社会生活实践,必将为现代人类健康提供更多的借鉴和依据。
一、儒家“道德养生”思想
1.“贵人重生”——儒家养生思想的基本前提
《周易》曰,“天地之大德曰生” ,正因为天地间最珍贵的是生命,因此养护生命,维护生命的健康长寿就成为儒家的一贯主张和态度。儒家把人的地位放在高于一切的位置。孔子视人为 “天地之心”、“天地之德”、“阴阳之交”、“五行之秀气”(《大戴札记·曾子大孝》),强调“天之所生,地之所养,人为大矣” (《礼记·礼运》)。 《论语·乡党》篇中所记载“伤人乎?不问马”的故事充分体现了孔子对生命的重视。儒家对人的生命的珍爱还体现在孝道里。《孝经·开宗明义章第一》说: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对父母给予的生命必须重视和珍惜,不让它受到损害,这是孝亲的开始。
儒家关注的人的生命不仅仅停留在自然生命层面,而是深入到生命的精神层面。用无限的精神生命来提高生命的宽度和质量充分体现了儒家对待生命的智慧与价值。道德在儒家的生命观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儒家一方面肯定人的生命的自然价值,主张重生珍生,“另一方面也反对苟且偷生,将生命价值与道德理性结合在一起,主张生以载义,认为只有践行仁义道德、体现道德理性的生命才是有价值的生命。”[1]正是基于对人的生命的尊重、关爱和珍惜,儒家先贤主张通过养生来强身健体,益寿延年。儒家养生思想内容丰富多彩,但究其核心则在于养德。儒家注重以内在的德性来浸润生命,揭示道德对生命健康的影响和意义,将道德和提升人的生命质量作为养生的根本,将养生提升到新的高度和层次。
2.“仁者寿”——儒家“道德养生”思想的核心命题
“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论语·雍也》)。“仁”是儒家道德的根基。樊迟问仁,子日:“爱人”(《论语·颜渊》)。仁字从“人”从“二”, 其核心是爱人,它要求个体“爱人”、“克己”, 注重个体社会道德的培养,强调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的和谐,表现出强烈的群体意识和遵循社会道德规范的要求。“仁”是儒家道德哲学的核心, 是传统儒家道德追求的理想目标。孔子将“仁”纳入养生范畴,将养德与养生合而为一, 其“仁者寿”理论开创了道德养生的先河,后经历代养生家的不断引申和诠释,发展成为儒家“道德养生”思想的核心命题,养生必养德成为历代儒家养生遵循的准则。
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仁者寿”思想, 主张通过存养“浩然之气”来达到道德养生的目的。“吾善养吾浩然之气”,“其为气也, 配义与道, 无是, 馁也。”(《孟子·公孙丑下》)这种浩然之气,实质上是指一种至上的道德精神。养气的实质是在养德,只有德行高尚才能使气保持充盈。孟子的养气说更加奠定了道德在中国养生文化中的核心地位。西汉思想家董仲舒在《春秋繁露·身之养重于义》中亦论述道:“利以养其体,义以养其心。心不得义不能乐,体不得利不能安。义者心之养也,利者体之养也。体莫贵于心,故养莫重于义,义之养生人大于利。”指出形体应与心神同养,心重于身,养生应以义为重。唐代医家孙思邈最重道德养生,其《千金要方· 养性序》提出 “德行不充 ,纵服玉液金丹 ,未能延寿”。这是对儒家道德养生思想的最好诠释。宋明理学家主张“存天理,灭人欲” ,即不被欲望所诱,才能修得身心健康。历史上明确提出养德养生概念的是明代医学家王文禄和高濂。王文禄在其著的《医先》中明确表达养生与养德的关系:“养德、养生无二术。” 高濂则在《遵生八笺》指出:“君子心悟躬行,则养德养生兼得之矣。”
“仁者”何以能长寿呢?儒家认为, “仁者”所以能“寿” ,是由于 “仁者不忧”(《论语·子罕》,“泰而不骄”(《论语·尧曰》)。《黄帝内经》由此阐释道:“内无思想之患,以恬愉为务,以自得为功,形体不敞,精神不散,亦可以百数。”汉董仲舒《春秋繁露·循天之道》解释道:“外无贪而内清净,心平和而不失中正,取天地之美以养其身。”《礼记·大学》评说:“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故君子必诚其意。”这些解释都表明,“仁者寿”的主要原因,一方面,它能够发挥社会道德的调节功能,促使人们自觉服从道德规范的约束,抑制不良的情绪和行为习惯对身心的影响;另一方面,表现为精神情志的调谐。与人为善,心态平和,心胸开阔,自然能达到延年益寿的目的。在今天,“仁者寿”也为现代医学科学所证明。
为达到“仁者寿”的目标,儒家提出一系列切实可行的养德的方法。主要包括:一是学习。通过勤奋努力学习,获得丰富的学问以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孔子说:“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论语·卫灵公》)二是内省。每天在内心反思自己的思想言行,看有无不当之处。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学而》)三是磨炼意志。孟子说,“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孟子·告子下》)四是践行。孔子非常注重道德实践,倡导“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论语·里仁》) 。
3.养生与治国的沟通与契合——儒家“道德养生”的目标与境界 养生的直接目的是为了增进个人的身心健康,强身健体,延年益寿。但对儒家来说养生并不单纯是一种个人行为,更不是仅从医学生理学角度理解其意义,儒家养生有更高的境界和追求。儒家思想是以实现个人的社会主张为根本,强调修身与治世的统一。儒家是通过道德完善来修身养性,因为健康的形体是施行仁义、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保证。因此其养德养生不仅仅是为了延年益寿,更是为了在现实生活中有所作为,是为了更好地实现他们的人生价值和社会理想,所谓 “爱其死以有待也,养其身以有为也”(《礼记·儒行》),这是儒家养生的本质。“在儒家的养生观里, 仁、 礼、寿相辅相承、 密不可分。他们的道德哲学、 政治理想与养生修身已经达到高度的统一。”[2]
二、生命因道德而更健康——儒家“道德养生”思想的现代价值
1.丰富民众养生方法,推动和促进现代人道德养生的自觉性进程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老龄人口和亚健康人群的大量增加,现代人对自身的生存质量日益关注,中国传统养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成为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纵观近几年的全民养生热潮,可以发现老百姓的养生意识和养生需求不断增长,按摩、气功、食疗等养生方法因为简单易行受到民众的欢迎,但是养生的更重要的层面,即通过良好的道德品行的培养来增进健康长寿却受到忽视。从当今社会来看,离道失德现象众多,许多人平时只图以物养命不知以德养命,只养表不养本。有相当一部分病患起源于不正确的道德观念导致的心理失衡。物欲膨胀、意志薄弱、自私自利、背信弃义等,成为巨大的健康隐患。道德是做人之本,立命之根。养生之道最根本的是道德养生。在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的今天,只有修德养性、培育道德心灵,才能获得健康长寿和生命质量的真正提升。
从某种意义上说,儒家的修身养德实质上是一种心理养生。道徳对养生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心理精神方面。虽然养德不能从根本上改变、治愈生理疾病,但是,人们却可以透过道徳的涵养,稳定情绪,化解不良因素的干扰,坚定意志和信念,以此来改善生理功能,增强抵抗力,达到身心健康长寿的目的。“道德养生”思想与现代医学科学研究也是完全吻合的。“经研究发现,良好的心理状态.能促进人体内分泌更多有益的激素、酶类和乙酰胆碱等,这些物质能把血液的流量、神经细胞的兴奋调节到最佳状态,从而增强机体的抗病力,促进身体健康长寿。”[3]因此世界卫生组织提出“健康不仅是躯体没有疾病,还要具备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有道德”。具体而言之,健康的生理机能、长久的生命存在,必须依赖于和谐的精神生活、道德观念;同样,和谐的精神生活、道德观念确有益于身体的健康、生命的长久。
因此,民众的养生应从道德和生理两个层次上同时开展 ,充分利用道德与健康的内在联系,达到增强体质、挖掘和培养更为全面深刻的生命功能,实现身体和精神的双重养生。把道德与个体的健康养生联系起来提高了道德的普及性,它表明道德行为并不是只有英雄、圣人才能做到的,人人都可以追求有德性的生活。而且,儒家“道德养生”这种注重内在的养心、养神的锻炼方式也是对现代社会激烈的健身运动的有益补充。
2.为当今道德教育改革提供了新的思路,有助于我们进一步认识道德的社会作用
当今道德教育的实效性不高,审视与反思道德教育的困境,寻找新的方向和突破口,是当前道德教育的重要任务。把道德提升到与生命健康息息相关的层面上来进行宣传,从养护生命的独特视角进行道德教育,是当前道德建设应当注意的一个新的思路。
传统道德教育注重道德认知的培养,实际上道德认知水平的提高并不必然导致道德行为的发生,即所谓“知行不一”。道德动机、道德需要才是人们自觉接受道德教育、践履道德行为的内在动力。道德与生命健康息息相关,生命健康是道德的前提和基础,道德主体对生命健康的需求是最基本的道德需求。因此,从关心个体的生命健康角度激发人们的道德动机,促使道德个体认识到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有益于健康, 懂得道德行为与自己的健康紧密相关,人们就会从其生命养护的需要出发更加自觉地涵养道德,推动道德内化。而且,相对于传统的道德说教与道德宣讲,把道德教育纳入养护生命视域, 揭示出人的道德状况与个人健康紧密相关,个体认识到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有益于健康,也更加自然而易于接受。
从养护生命、追求健康的角度进行道德教育,将关爱生命,养护生命的主题纳入道德教育的轨道,意味着道德教育不再是约束生命、限制生命的行为。道德教育要着眼于对生命意义的追求,爱护生命,不空谈生命,要成为引领生命自由健康成长的良方。那种用道德来否定个体的生命健康、漠视生命的做法,那种为了学业和功名,过度消耗生命健康的做法,那些自杀或随意伤害他人生命甚至其他生命的现象等都应当受到谴责和禁止。
道德对生命是不可或缺的,它对生命的涵养,对生命价值的提升是其他东西无法比拟的。将修养道德作为养生的主旨传达给民众,告示人们道德并非约束和限制、外在于人的东西,而是追求健康、安享生命的重要保证。它促使人们在追求健康的道路上更加自觉的提高自身道德修养,自觉地将伦理资源转化为身心健康的能量,关注生命的精神引导,把外在的肉体健康与内在的精神健康统一起来,追求身心的真正和谐。
3.开启了中国本土意义治疗的先河,为现代人提供安身立命的良方
二十一世纪的医学模式已经从单一的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演变。生命過程是一个复杂的动态过程,只有从生物学、心理学、社会学等不同角度来考察诊断健康与疾病,才能更好地维护人类的身心健康,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因此应注重从社会、自然、心理等诸多方面来综合考察研究人的健康养生问题。
市场经济高度发展的今天,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人文生态环境恶化,道德失范,精神迷惘现象也逐步增加,许多人对生命的意义、人的生存价值产生困惑,甚至引发身心疾病。美国著名系统哲学家欧文·拉兹洛指出:“越来越多的人们由于看不到人生的意义,被迫进行精神治疗,他们抱怨一种内在的精神空虚,具有一种完全和终极的无意义感。”[4]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养生理念的不断深入,人们越来越关注健康的生活和生存的质量,这种诉求推动着人们去关注自己的精神和文化生活,追求道德理想,以此来丰富和完善生命。奥地利著名心理医生弗兰克创立了意义治疗学。意义治疗的目的在于寻找和发现生命的意义,将人生价值、责任和道德引入心理治疗,帮助被治疗者树立正确人生观和价值观,获得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追求生命的价值和意义。 儒家“道德养生”思想与西方意义治疗的理论和思路异曲同工,也具有独特的治疗学意义。儒家“道德养生”思想蕴含着丰富的生命关怀理念,强调心性道德修养的养生之道, 注重道德生命的完善和心灵的调适,追求生命的价值与意义。这些传统养生智慧不仅为古人的健康生活提供支撑,也为当代人的生命安顿、心性滋养和价值导向提供良方,促进当代人生活的健康与和谐。而且,儒家“道德养生”思想作为一种思想,作为一种文化和被治疗者进行交流,相对于医疗器械的治疗,更易使人接受,也能够更广泛地推行。
三、结 论
总之,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儒家把养生放在广阔的生命价值背景下去看待,強调生命健康不能离开道德的涵养,力求在有限的生命长度内提高生命的质量,寻求生命的意义,是对生命神圣价值的真正尊重,赋予了养生崇高的社会意义。个体在天人合一等儒家精神感受下,会有一种刚健不已、自强不息的生命力。[5]这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追求精神, 会激发人内在的生命力, 对社会的发展影响深远。
需要指出的是 ,道德修养有利于健康长寿,但是德高却不一定健康长寿,品德修养只是养生的一个方面,纯粹的道德修养并非灵丹妙药,影响人体健康的种种因素不能仅仅归结为道德修养。片面夸大道德对于健康的重要性,以养德代替养生,偏离了道德养生的本义。如果将道德置于养生的绝对位置而忽视对人形体本身的养护 ,重精神而轻形式,在实践上易导致形而上的议论与说教。如果过于强调道德责任,人生抱负,生命过程被充分地予以道德化和神圣化,会导致个体生命的发展过分沉重,难以享受个体生活的乐趣,反而不利于个体身心的健康养生,而且也使其社会作用的普遍性和纵深性受到局限,难以对社会各个层次发生普遍性的影响。此外,儒家“道德养生” 是一种以心为本,强调内省的养生哲学,这种“贵生重德”的养生锻炼方式是现代竞技体育的有益补充,但是如果过于注重道德修养的提高而忽视形体的锻炼,这种偏向对于养生来说不够全面。形体的锻炼与道德修养的结合才是完整的养生体系。所以我们所继承的是儒家融道德于生命健康的精神和理念,是那种珍爱生命,以德行涵养生命的积极的人生态度和追求,对于儒家“道德养生”思想的具体内容及实践方法,今天应有选择性地继承。
参考文献:
[1]李霞.论儒道生命观的理性精神及其历史影响[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5):7.
[2]孙艳红. 儒家的养生哲学与传统养生文化[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06,(1):14.
[3]黄力.都市新概念——道德健康(外二题)[J].人力资源,2001,(12):57.
[4][美]欧文·拉兹洛.系统哲学引论:一种当代思想的新范式[M]. 钱兆华,等,译.北京:商务图书馆,1998:3.
[5]彭正梅.论兴与学:被制度化学校教育遗忘的儒家传统[J].江淮论坛,2013,(2):185.
(责任编辑 木 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