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第九中学乌鲁木齐830000
【摘要】
德育处在与不同性格的学生进行交流中及结合长时间的教育工作经验总结了相关的谈话技巧和交流方式,通过这些谈话方式能大大减少老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失误,增强老师的工作效率,减少班主任的工作量,增强有效沟通。增加家长与孩子之间的亲密关系。使得学生能够得到学校、老师、家长三方面的支持系统,减少孩子的心理压力,减少学生日常学习的无关影响因素,促进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及心理的健康发展形成健全的人格。
【关键词】德育处性格交流
1.问题的提出
在教学实践活动中师生关系是最基本的关系,也是教学改革问题的突破口。正像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指出的那样:“课堂上一切困惑和失败的根子,绝大多数场合下都在于教师忘却了;上课,这是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劳动,这种劳动的成功,首先是由师生关系来决定的。”事实上,如果师生关系这一问题不首先解决,所谓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学过程的优化,所谓有效的教学,以及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通通都是一种奓谈。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是教师一定要学会与学生对话,交流,沟通。如果沟通是一扇门,语言就是这扇门的钥匙。那么如何进行谈话?用什么样的方式进行谈话呢?这是需要我们急需解决的问题,而在学校的德育处而言优势首先在于可以与学校中各类的学生进行接触,不同学生有自己独特的性格,在与学生交流的过程中就需要注意自己的沟通方式,所以德育处能够在接触的过程中掌握学生的各个方面。从而能抓住各种不同性格学生的心理状态,避免以偏概全。其次在于来到德育处的学生多数都是经过班主任及任课老师反映之后才来到德育处的,在与班主任接触的过程中,由于班主任的任务较为繁重在处理学生中可能出现一些状况,导致学生与老师之间存在矛盾,认为班主任是针对自己而有对抗心理,德育处的老师不是学生的班主任,但是与学生的接触最多,在与学生交流时能够以平和、尊重、信任的心态来解决学生的问题,能抓住学生的心理动态、性格特征,循循善诱疏导并找到学生产生对抗心理的原因,能够消除学生与班主任、任课教师之间屏障,能够听到学生的心声,合理的处理老师与学生矛盾之间的问题,为学生创造稳定的和谐的学习氛围。正是基于以上的原因认为通过在德育处与不同性格学生交流的实践中,通过定期或者是不定期与学生沟通以总结出的在交流中的一些技巧和方法,帮助学校的老师与学生形成有效沟通,增强工作效率,减少工作人员的日常工作量,准确公平公正的处理学生问题,并能有效地推广给各位老师及学生借鉴。为学生和老师之间营造良好的氛围,减少学生日常学习的无关影响因素,同时提供给家长以达到三方面立体式的教育模式,促进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及心理的健康发展形成健全的人格。
2.研究过程
在此次的研究中我们采取了①调查法、②访谈法、③文献法、④行动研究法等方法,采用的是一位瑞士心理学家的性格测试,他曾对人的性格类型进行过多年研究,并将人们在生活中与人际交往中的性格特点分为四类。通过与我们接触的所有的学生通过进行有关性格方面的心理测验将学生大致划分为这四个类型,然后将与学生交流时的基本交流方法记录以及如何与他们进入谈话的语言特点,在交流中的语言表述、神态、语气等方面进行系统的记录。在此次调查中我们随机向来德育处需要解决问题的学生进行有关性格方面的心理小测验,划分性格类型。在此次调查中共调查了共回收38份,其中有效卷31份,A敏感型7份、B感情型16份、C思考型1份、D想象型3份,另四份分数为并列,性格类型表现不典型。一般而言敏感型性格类型的学生主要表现为这类人精神饱满,好动不好静,办事爱速战速决,但是行为常有盲目性。与人交往中,往往会拿出全部热情,但受挫折时又容易消沉、失望。感情型性格类型的学生主要表现在以下特点这类人感情丰富,喜怒哀乐溢于言表,别人很容易了解其经历和困难。不喜欢单调的生活,爱刺激,爱感情用事,讲话写信热情洋溢。在生活中喜欢鲜明的色彩,对新事物很有兴趣。与人交往中容易冲动,有时易反复无常,傲慢无礼,所以与其他类型的人有时不易相处。思考型性格类型的学生主要表现为这类人善于思考,逻辑思维发达,有较成熟的观点,一切以事实为依据,一经做出决定,能够持之以恒。生活、学习有规律,爱整洁,时间观念强,重视调查研究和精确性。但这类人有时思想僵化、教条、纠缠细节、缺乏灵活性。想象型性格类型的学生主要表现为这类人想象力丰富,憧憬未来,在生活中不太注重小节。对那些不能了解其想法价值的人往往很不耐烦,有时行为刻板、不易合群、难以相处。
3.研究结果
正是学生们有自己独特的性格特点,学生当时出现的不同的问题,那么在老师与学生交流的过程中需要我们加以注意,通过调查和总结,将与学生的交流方法总结如下:
3.1对于敏感型的学生主要采取以下几种方法:
3.1.1探讨式谈话。即老师以尊重、平等、亲切的态度,商讨问题的方式与学生谈话。有的学生自尊心强,有逆反心理,性格倔强,脾气暴躁,感情容易冲动,采取别的方式往往导致老师话还没有说完,他就同老师冲撞起来。用商讨式与学生谈话可以消除其成见,排除师生间传递信息的障碍,为进一步加深谈话内容创造条件。
3.1.2暗示性谈话。即用暗示手段或借他人他事旁敲侧击,或用名言警句、格言、成语等简明语言加以提示,帮助学生明白某些道理。此种外界稍有刺激信号,就产生连锁反应。此法对心理敏感、疑心重的学生也比较适用。
3.2对于感情型的学生主要采取以下几种方法:
3.2.1触动式谈话。老师用尖锐的语言,激烈的语调,严肃的态度。此法适用于具有惰性心理、依赖心理和试探心理的学生,但不宜火药味太浓。
3.2.2突击式谈话。是老师因时、因事、因地进行个别谈话的方式,主要用于自我防卫心理强的学生。这类学生一般不肯轻易认错,事后矢口否认,或搪塞掩盖,或转嫁他人。老师利用刚发生或正在发生的事件和冲突的火候,冲破其心理防线,可以取得较好的效果。
3.3对于思考型的学生采取以下方法:
3.3.1步步深入式谈话。是老师有目的、有步骤、有层次地安排谈话的方式。此法不是一下子把教师的信息全部输出,较适用于性格内向、孤僻、自卑的学生。对这样的学生,老师语言稍有不慎,他就会沉默抗拒,甚至寻死觅活。因此谈话时要适可而止,分步进行,将话题逐步引向心灵深处。
3.3.2因地制宜式谈话。这是老师,根据谈话的不同对象、事件性质、影响程度采取不同的时间、地点、态度的方式。对低年级、年龄小的学生着重形象教育、榜样教育;对高年级、年龄大的学生着重理性教育、道义教育。对明显的问题及时谈;对隐性问题待时谈;对褒扬性、一般性的公开谈;对贬折性、隐私性的背后谈;对性质轻微或初犯的学生,谈话要态度温和,柔中有刚;对性质严重或屡教不改的,要态度严肃,以刚为主,刚柔相济。
3.4对于想象型的学生主要采取以下的方法:
3.4.1谈心式谈话。是师生之间毫无拘束、气氛良好、态度诚恳,亲密无间地倒出内心真实思想的谈话方式。这种方式很普遍,课后随时随地都可以采用。要讲究谈话艺术,善于把谈话的主题引导到思想品德教育上来,并巧妙而自然地点睛,发人深省。
除了以上的谈话方式以外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①老师与学生谈话的对象有多种组合方式。可以是学生全体,也可以是学生集体组成小型的座谈会。可根据自己的教育目的选择最有效、最佳的谈话对象。
②老师与学生谈话是有目的、有意识的行为。谈话的内容、方式要事先做好准备,谈话应有明确的中心、对要解决的问题、对学生要提的要求以及谈话对象所谈问题的认识水平、心理状态等,都应有所了解和掌握,做到有的放矢,以便取得预期的效果。
③努力启发学生多谈。围绕中心议题,多让学生叙述所见、所闻、所思、所作、所为。即使学生的谈话离开了教师需要了解的话题,也不要轻易打断学生的话,而是要有兴趣地、耐心地听下去,只能在适当的时候加以引导。
3.5谈话法的运用的注意事项
3.5.1老师与学生谈话应注意的问题。要根据对象的年龄、性别、性格特点采用不同的方式、态度和语气。如对能说会道的学生,应注意他所反映的情况是否符合实际,说的话是否有根据,语气可以直率一些;对沉默寡言的学生,态度应尽量随和,可交谈一些闲话,解除对方的拘束;对喜欢动脑筋的同学,可用讨论的方式;对不喜欢动脑的学生,多提一些问题,让对方思考。
与学生谈话,还要考虑选择适当的地方,有的应在僻静处与学生单独谈;有的可在课余、课外瞭公共场所与学生漫谈;有时要使学生感到严肃,用安静、肃穆的气氛,使对方知道问题的严重性,从而认真地思考;有时又要有意识地让学生感到很轻松,在漫谈闲聊中,摸清学生的心理活动和思想状况。对学生的谈话应当有记录,但不可当着学生的面记,学生最怕把他们的缺点或做错的事记在小本上。因此要重视写教师工作日记或笔记,把与学生的谈话追记下来,作为分析情况、采取措施的依据之一。
3.5.2老师与学生谈话的技巧。
①给学生一个适宜的空间。美国科学家萨默曾做过一个实验,发现两个人能轻松谈话的最佳人际距离不超过3.5英尺(约1.1米)。运用到班主任与学生谈话上,这种近距离谈话一方面能使学生准确获取教师输出的爱生之情,利于缩小师生间的心理距离,为谈话的顺利进行奠定基础;另一方面也便于教师有效地控制学生情感,及时准确地捕捉到学生在谈话时流露出来的表情。
②与学生谈话时面部语言。面部表情是非语言交流的一种形式,它可以输出许多难于用语言表达的特定信息,准确表达人们丰富的思想和感情。个别谈话时应做到:目光中饱含深情,微笑中流露热爱,态度中蕴藏期待,表情中充满关怀。
③与学生谈话的身体姿态。有关研究表明,在两人接触中,如果相互正视状意味着彼此有深谈的兴趣。如果有一方他视或身体发生倾斜,则表明一种避开的愿望。因此与学生谈话时身体的相对位置直接影响谈话效果。教师与学生谈话时要与学生面对面而坐,目光要始终在学生身上,认真倾听学生的谈话,不要随意插话或打断学生的谈话,更不要在与学生谈话时做其他事情或与其他教师谈天,要始终表现出对学生谈话的兴趣,不要表现出漫不经心。
④与学生谈话的副语言。副语言是批伴随着语言而出现的声调、重音、轻音、声音等。在与学生谈话时,语言除了表达确定的意思以外,副语言的变化也在表示意思,有时可以同词义相一致,有时则可以截然相反。因此,与学生谈话时要特别注意语言的正确使用,通过副语言流露出对学生诚挚的爱,不能借助副语言发泄心中对学生的不满情绪。
综上所述,德育处在与不同性格的学生进行交流中及结合长时间的教育工作经验总结了相关的谈话技巧和交流方式,通过这些谈话方式能大大减少老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失误,增强老师的工作效率,减少班主任的工作量,增强有效沟通。增加家长与孩子之间的亲密关系。使得学生能够得到学校、老师、家长三方面的支持系统,减少孩子的心理压力,减少学生日常学习的无关影响因素,促进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及心理的健康发展形成健全的人格。
【摘要】
德育处在与不同性格的学生进行交流中及结合长时间的教育工作经验总结了相关的谈话技巧和交流方式,通过这些谈话方式能大大减少老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失误,增强老师的工作效率,减少班主任的工作量,增强有效沟通。增加家长与孩子之间的亲密关系。使得学生能够得到学校、老师、家长三方面的支持系统,减少孩子的心理压力,减少学生日常学习的无关影响因素,促进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及心理的健康发展形成健全的人格。
【关键词】德育处性格交流
1.问题的提出
在教学实践活动中师生关系是最基本的关系,也是教学改革问题的突破口。正像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指出的那样:“课堂上一切困惑和失败的根子,绝大多数场合下都在于教师忘却了;上课,这是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劳动,这种劳动的成功,首先是由师生关系来决定的。”事实上,如果师生关系这一问题不首先解决,所谓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学过程的优化,所谓有效的教学,以及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通通都是一种奓谈。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是教师一定要学会与学生对话,交流,沟通。如果沟通是一扇门,语言就是这扇门的钥匙。那么如何进行谈话?用什么样的方式进行谈话呢?这是需要我们急需解决的问题,而在学校的德育处而言优势首先在于可以与学校中各类的学生进行接触,不同学生有自己独特的性格,在与学生交流的过程中就需要注意自己的沟通方式,所以德育处能够在接触的过程中掌握学生的各个方面。从而能抓住各种不同性格学生的心理状态,避免以偏概全。其次在于来到德育处的学生多数都是经过班主任及任课老师反映之后才来到德育处的,在与班主任接触的过程中,由于班主任的任务较为繁重在处理学生中可能出现一些状况,导致学生与老师之间存在矛盾,认为班主任是针对自己而有对抗心理,德育处的老师不是学生的班主任,但是与学生的接触最多,在与学生交流时能够以平和、尊重、信任的心态来解决学生的问题,能抓住学生的心理动态、性格特征,循循善诱疏导并找到学生产生对抗心理的原因,能够消除学生与班主任、任课教师之间屏障,能够听到学生的心声,合理的处理老师与学生矛盾之间的问题,为学生创造稳定的和谐的学习氛围。正是基于以上的原因认为通过在德育处与不同性格学生交流的实践中,通过定期或者是不定期与学生沟通以总结出的在交流中的一些技巧和方法,帮助学校的老师与学生形成有效沟通,增强工作效率,减少工作人员的日常工作量,准确公平公正的处理学生问题,并能有效地推广给各位老师及学生借鉴。为学生和老师之间营造良好的氛围,减少学生日常学习的无关影响因素,同时提供给家长以达到三方面立体式的教育模式,促进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及心理的健康发展形成健全的人格。
2.研究过程
在此次的研究中我们采取了①调查法、②访谈法、③文献法、④行动研究法等方法,采用的是一位瑞士心理学家的性格测试,他曾对人的性格类型进行过多年研究,并将人们在生活中与人际交往中的性格特点分为四类。通过与我们接触的所有的学生通过进行有关性格方面的心理测验将学生大致划分为这四个类型,然后将与学生交流时的基本交流方法记录以及如何与他们进入谈话的语言特点,在交流中的语言表述、神态、语气等方面进行系统的记录。在此次调查中我们随机向来德育处需要解决问题的学生进行有关性格方面的心理小测验,划分性格类型。在此次调查中共调查了共回收38份,其中有效卷31份,A敏感型7份、B感情型16份、C思考型1份、D想象型3份,另四份分数为并列,性格类型表现不典型。一般而言敏感型性格类型的学生主要表现为这类人精神饱满,好动不好静,办事爱速战速决,但是行为常有盲目性。与人交往中,往往会拿出全部热情,但受挫折时又容易消沉、失望。感情型性格类型的学生主要表现在以下特点这类人感情丰富,喜怒哀乐溢于言表,别人很容易了解其经历和困难。不喜欢单调的生活,爱刺激,爱感情用事,讲话写信热情洋溢。在生活中喜欢鲜明的色彩,对新事物很有兴趣。与人交往中容易冲动,有时易反复无常,傲慢无礼,所以与其他类型的人有时不易相处。思考型性格类型的学生主要表现为这类人善于思考,逻辑思维发达,有较成熟的观点,一切以事实为依据,一经做出决定,能够持之以恒。生活、学习有规律,爱整洁,时间观念强,重视调查研究和精确性。但这类人有时思想僵化、教条、纠缠细节、缺乏灵活性。想象型性格类型的学生主要表现为这类人想象力丰富,憧憬未来,在生活中不太注重小节。对那些不能了解其想法价值的人往往很不耐烦,有时行为刻板、不易合群、难以相处。
3.研究结果
正是学生们有自己独特的性格特点,学生当时出现的不同的问题,那么在老师与学生交流的过程中需要我们加以注意,通过调查和总结,将与学生的交流方法总结如下:
3.1对于敏感型的学生主要采取以下几种方法:
3.1.1探讨式谈话。即老师以尊重、平等、亲切的态度,商讨问题的方式与学生谈话。有的学生自尊心强,有逆反心理,性格倔强,脾气暴躁,感情容易冲动,采取别的方式往往导致老师话还没有说完,他就同老师冲撞起来。用商讨式与学生谈话可以消除其成见,排除师生间传递信息的障碍,为进一步加深谈话内容创造条件。
3.1.2暗示性谈话。即用暗示手段或借他人他事旁敲侧击,或用名言警句、格言、成语等简明语言加以提示,帮助学生明白某些道理。此种外界稍有刺激信号,就产生连锁反应。此法对心理敏感、疑心重的学生也比较适用。
3.2对于感情型的学生主要采取以下几种方法:
3.2.1触动式谈话。老师用尖锐的语言,激烈的语调,严肃的态度。此法适用于具有惰性心理、依赖心理和试探心理的学生,但不宜火药味太浓。
3.2.2突击式谈话。是老师因时、因事、因地进行个别谈话的方式,主要用于自我防卫心理强的学生。这类学生一般不肯轻易认错,事后矢口否认,或搪塞掩盖,或转嫁他人。老师利用刚发生或正在发生的事件和冲突的火候,冲破其心理防线,可以取得较好的效果。
3.3对于思考型的学生采取以下方法:
3.3.1步步深入式谈话。是老师有目的、有步骤、有层次地安排谈话的方式。此法不是一下子把教师的信息全部输出,较适用于性格内向、孤僻、自卑的学生。对这样的学生,老师语言稍有不慎,他就会沉默抗拒,甚至寻死觅活。因此谈话时要适可而止,分步进行,将话题逐步引向心灵深处。
3.3.2因地制宜式谈话。这是老师,根据谈话的不同对象、事件性质、影响程度采取不同的时间、地点、态度的方式。对低年级、年龄小的学生着重形象教育、榜样教育;对高年级、年龄大的学生着重理性教育、道义教育。对明显的问题及时谈;对隐性问题待时谈;对褒扬性、一般性的公开谈;对贬折性、隐私性的背后谈;对性质轻微或初犯的学生,谈话要态度温和,柔中有刚;对性质严重或屡教不改的,要态度严肃,以刚为主,刚柔相济。
3.4对于想象型的学生主要采取以下的方法:
3.4.1谈心式谈话。是师生之间毫无拘束、气氛良好、态度诚恳,亲密无间地倒出内心真实思想的谈话方式。这种方式很普遍,课后随时随地都可以采用。要讲究谈话艺术,善于把谈话的主题引导到思想品德教育上来,并巧妙而自然地点睛,发人深省。
除了以上的谈话方式以外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①老师与学生谈话的对象有多种组合方式。可以是学生全体,也可以是学生集体组成小型的座谈会。可根据自己的教育目的选择最有效、最佳的谈话对象。
②老师与学生谈话是有目的、有意识的行为。谈话的内容、方式要事先做好准备,谈话应有明确的中心、对要解决的问题、对学生要提的要求以及谈话对象所谈问题的认识水平、心理状态等,都应有所了解和掌握,做到有的放矢,以便取得预期的效果。
③努力启发学生多谈。围绕中心议题,多让学生叙述所见、所闻、所思、所作、所为。即使学生的谈话离开了教师需要了解的话题,也不要轻易打断学生的话,而是要有兴趣地、耐心地听下去,只能在适当的时候加以引导。
3.5谈话法的运用的注意事项
3.5.1老师与学生谈话应注意的问题。要根据对象的年龄、性别、性格特点采用不同的方式、态度和语气。如对能说会道的学生,应注意他所反映的情况是否符合实际,说的话是否有根据,语气可以直率一些;对沉默寡言的学生,态度应尽量随和,可交谈一些闲话,解除对方的拘束;对喜欢动脑筋的同学,可用讨论的方式;对不喜欢动脑的学生,多提一些问题,让对方思考。
与学生谈话,还要考虑选择适当的地方,有的应在僻静处与学生单独谈;有的可在课余、课外瞭公共场所与学生漫谈;有时要使学生感到严肃,用安静、肃穆的气氛,使对方知道问题的严重性,从而认真地思考;有时又要有意识地让学生感到很轻松,在漫谈闲聊中,摸清学生的心理活动和思想状况。对学生的谈话应当有记录,但不可当着学生的面记,学生最怕把他们的缺点或做错的事记在小本上。因此要重视写教师工作日记或笔记,把与学生的谈话追记下来,作为分析情况、采取措施的依据之一。
3.5.2老师与学生谈话的技巧。
①给学生一个适宜的空间。美国科学家萨默曾做过一个实验,发现两个人能轻松谈话的最佳人际距离不超过3.5英尺(约1.1米)。运用到班主任与学生谈话上,这种近距离谈话一方面能使学生准确获取教师输出的爱生之情,利于缩小师生间的心理距离,为谈话的顺利进行奠定基础;另一方面也便于教师有效地控制学生情感,及时准确地捕捉到学生在谈话时流露出来的表情。
②与学生谈话时面部语言。面部表情是非语言交流的一种形式,它可以输出许多难于用语言表达的特定信息,准确表达人们丰富的思想和感情。个别谈话时应做到:目光中饱含深情,微笑中流露热爱,态度中蕴藏期待,表情中充满关怀。
③与学生谈话的身体姿态。有关研究表明,在两人接触中,如果相互正视状意味着彼此有深谈的兴趣。如果有一方他视或身体发生倾斜,则表明一种避开的愿望。因此与学生谈话时身体的相对位置直接影响谈话效果。教师与学生谈话时要与学生面对面而坐,目光要始终在学生身上,认真倾听学生的谈话,不要随意插话或打断学生的谈话,更不要在与学生谈话时做其他事情或与其他教师谈天,要始终表现出对学生谈话的兴趣,不要表现出漫不经心。
④与学生谈话的副语言。副语言是批伴随着语言而出现的声调、重音、轻音、声音等。在与学生谈话时,语言除了表达确定的意思以外,副语言的变化也在表示意思,有时可以同词义相一致,有时则可以截然相反。因此,与学生谈话时要特别注意语言的正确使用,通过副语言流露出对学生诚挚的爱,不能借助副语言发泄心中对学生的不满情绪。
综上所述,德育处在与不同性格的学生进行交流中及结合长时间的教育工作经验总结了相关的谈话技巧和交流方式,通过这些谈话方式能大大减少老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失误,增强老师的工作效率,减少班主任的工作量,增强有效沟通。增加家长与孩子之间的亲密关系。使得学生能够得到学校、老师、家长三方面的支持系统,减少孩子的心理压力,减少学生日常学习的无关影响因素,促进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及心理的健康发展形成健全的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