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质疑问难的过程中,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技能、数学思想方法。因此,在数学课上“质疑”应成为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
小学阶段是学生的思维活跃时期,鼓励学生质疑问难,有利于学生数学基础知识的掌握,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学生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促进数学学习方式的转变。下面是笔者结合实践、听课等感悟到的几种有效的培养学生质疑能力的做法。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质疑欲望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学生没有学习的愿望,我们所有的想法、方案和设想都将化为灰烬。”因此,激发求知欲,使学生想学、想问,是指导学生学会质疑的前提。激欲的方法很多,最主要的方法是利用学生认知内驱力让知识本身对学生产生吸引力,让学生在知识内容和求知心理之间“制造”一种不协调,使学生处于一种求知亢进状态。
1.创设有趣导入情境,使学生乐于质疑
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学生有积极的态度和情感时,能够使大脑的活动得到促进,从而使各种智力因素得到有效激活。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积极创设一些生动有趣的导入情境,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望,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提出问题。教师可采用讲故事、猜谜语、做游戏、多媒体动态展示等方式导入。
例如:“角的分类”一课的导入。
师:同学们,平常你们喜欢猜谜语吧?我可要考考你们了。有风不动无风动,不动无风动有风。打一生活用品。
生1:电扇。
生2:扇子。
师:真聪明,今天我带来了一把扇子!从扇中你发现什么?
生:角。
师:角在哪里呢?请上来指一指(角的顶点、边)。
(师变出不同的角。)它是角吗?为什么?
……
通过猜谜语的形式,勾起了学生的想象力和求知欲望,学生带着疑问主动参与到教学过程中。
2.创设认知冲突情境,使学生乐于质疑
学生对知识的需要是创设问题情境的基本条件。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揭示新知识与已有知识的矛盾,引起认识冲突,让学生意识中的矛盾激化,从而在矛盾中使学生不断地发现问题,自觉地在学中问,在问中学。
例如:在“相遇问题”练习课中,教师出示了这样一道题:“已知小明每分钟走60米,小红每分钟走55米,现两人从相距200米的甲、乙两地同时出发,经过2分钟两人相距多少米?”很多学生列式为(60 55)×2-200=30(米)。稍顿,一位学生说:“我有不同意见,这道题没有指明他们是面对面行走的。”大家恍然大悟又重新思考起来……
教师在这里是有意隐去了行走方向,为学生留有质疑的空间。课堂上学生通过思辨提出了“向背而行”,“你追我赶”等多种行走方式,从多角度解决了问题。
在此教学中通过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产生提问的需要,从而积极提出要研究的问题,学生始终处于积极主动的状态之中。
3.创设动手操作情境,使学生乐于质疑
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活动是认识的基础,智慧从动作开始。”学生动手操作时,在视觉和运动觉协同感知事物的同时,内部语言悄悄地展开了思维,他们在操作中获得形象和表象,同时又推动着他们进行质疑。因此,操作活动也是培养学生质疑兴趣,使他们乐于提问的一种形式。
例如:教学“三角形的认识”时,让学生利用小棒摆三角形并在操作中质疑:任意的三条线段不一定能围出三角形→对围成三角形的三条线段有什么要求→“相等的三条线段是能围成三角形的”“两条线段只要大于第三条线段就可以围成三角形”“较短的两条线段的和只要大于第三条线段就可以围成三角形”,学生真正做到主动地学数学。
此外,还可以创设故意出错情境、创设贴近生活情境等,使学生乐于质疑。
二、开放教学,促使学生学会质疑
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是师生一问一答,把学生的思维限制在一定的框框内。在创新教学的课堂上,应开放教学,让学生勇于质疑,并学会释疑。
1.自学挑疑,沟通求疑信息
在上新课之前,让学生看书自学,从书中找出疑点,从而产生急于解决的心理,有利于教师了解学生的思维情况以及对知识的理解情况,以便集中力量解决问题。
例如:教学“梯形面积的计算”时,学生在看书自学后提出:“为什么要用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移拼呢?”“只用一个梯形剪拼行吗?”
在自学中提出疑问,学生从自我需要出发,这样可以促使学生围绕着疑问深入探究,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2.讨论辩疑,探究解疑途径
辩疑是引导学生在操作、观察、比较的基础上对疑问畅所欲言,无拘无束地发表见解。学生参与合作辩疑,彼此启发,探索出解疑的途径,“辩”中有“获”。
例如:教学“面积单位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时,学生问道:“面积单位为什么是一个正方形,而不是一个三角形、圆形或其他图形呢?”
对这种追根问底的疑问,通过辩论争论,使学生在各种认识矛盾的焦点处集中正确意见,选择最佳思路,从而探究出解疑途径,使学生的思维得到发展和深化。
3.训练布疑,深化求疑成果
针对学生对新知的掌握和理解,可设计一些趣味性、多样化的习题以满足学生的求疑欲望。在学生心理满足时又布疑诱惑,诱发学生不断进取的情感,以培养学生思维的求异性。如在设计练习时,有意识地设计一些能开拓学生思路的,有利于学生自主探索不同解决问题策略的,或者一些信息多余的、答案不唯一的开放题。
在课堂训练中经常布疑,可让学生在常见常新的变化中激发求疑的情感,发现解疑的规律,达到深化求疑成果的目的。
三、引导深化,培养学生善于质疑
学生有胆量问并有了一定的兴趣之后,并不等于学生就善于质疑了。正如笛卡尔所说:“没有正确的方法,即使有眼睛的学者也会像瞎子一样盲目探索。”那么,怎样指导学生掌握提问的一般角度,即把握何处问,怎么问?
1.“开门见山”——善于生疑
数学课题往往具有提纲挈领、突出重点的作用。引导学生开门见山地从课题出发,产生疑问,不仅能使学生对所学内容产生兴趣,明确学习重点及其方向,而且还是训练学生思维能力,提高质疑水平的有效方法之一。
2.“火眼金睛”——善于寻疑
教师应先求其泛——敢问好问,后求其精——善问。指导学生学会运用“火眼金睛”,不仅要从大处着眼,而且还要从细微处寻疑。如:从数学关键的字、词、句处质疑,甚至可以从数字、字母上进行比较、探疑。学生在课堂上依靠自己动脑筋思考问题,善问的能力才能得到不断发展。
3.“打破砂锅”——善于追疑
在“无疑”处见疑,是质疑能力提高的表现。课堂上,要鼓励学生敢于奇思异想,打破砂锅问到底,勇于追疑。
例如:在梯形面积公式推导的过程中,有位学生提到:“梯形面积公式能不能用一个梯形来研究?”真是一“疑”激起千层浪,课堂上议论纷纷,教师顺水推舟引导学生拿一个梯形尝试研究……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把教学过程看成是“一种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持续不断的活动”。疑问是思维的开始,疑问是创造的动力,问题是师生之间课堂上心灵交流的桥梁。教师要有意识地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并通过点拨、启发、引导,促使学生积极思考,让他们自主发现并提出有价值的问题,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真正做到让学生的学习兴趣奔腾不息。
(责编 罗 艳)
小学阶段是学生的思维活跃时期,鼓励学生质疑问难,有利于学生数学基础知识的掌握,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学生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促进数学学习方式的转变。下面是笔者结合实践、听课等感悟到的几种有效的培养学生质疑能力的做法。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质疑欲望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学生没有学习的愿望,我们所有的想法、方案和设想都将化为灰烬。”因此,激发求知欲,使学生想学、想问,是指导学生学会质疑的前提。激欲的方法很多,最主要的方法是利用学生认知内驱力让知识本身对学生产生吸引力,让学生在知识内容和求知心理之间“制造”一种不协调,使学生处于一种求知亢进状态。
1.创设有趣导入情境,使学生乐于质疑
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学生有积极的态度和情感时,能够使大脑的活动得到促进,从而使各种智力因素得到有效激活。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积极创设一些生动有趣的导入情境,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望,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提出问题。教师可采用讲故事、猜谜语、做游戏、多媒体动态展示等方式导入。
例如:“角的分类”一课的导入。
师:同学们,平常你们喜欢猜谜语吧?我可要考考你们了。有风不动无风动,不动无风动有风。打一生活用品。
生1:电扇。
生2:扇子。
师:真聪明,今天我带来了一把扇子!从扇中你发现什么?
生:角。
师:角在哪里呢?请上来指一指(角的顶点、边)。
(师变出不同的角。)它是角吗?为什么?
……
通过猜谜语的形式,勾起了学生的想象力和求知欲望,学生带着疑问主动参与到教学过程中。
2.创设认知冲突情境,使学生乐于质疑
学生对知识的需要是创设问题情境的基本条件。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揭示新知识与已有知识的矛盾,引起认识冲突,让学生意识中的矛盾激化,从而在矛盾中使学生不断地发现问题,自觉地在学中问,在问中学。
例如:在“相遇问题”练习课中,教师出示了这样一道题:“已知小明每分钟走60米,小红每分钟走55米,现两人从相距200米的甲、乙两地同时出发,经过2分钟两人相距多少米?”很多学生列式为(60 55)×2-200=30(米)。稍顿,一位学生说:“我有不同意见,这道题没有指明他们是面对面行走的。”大家恍然大悟又重新思考起来……
教师在这里是有意隐去了行走方向,为学生留有质疑的空间。课堂上学生通过思辨提出了“向背而行”,“你追我赶”等多种行走方式,从多角度解决了问题。
在此教学中通过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产生提问的需要,从而积极提出要研究的问题,学生始终处于积极主动的状态之中。
3.创设动手操作情境,使学生乐于质疑
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活动是认识的基础,智慧从动作开始。”学生动手操作时,在视觉和运动觉协同感知事物的同时,内部语言悄悄地展开了思维,他们在操作中获得形象和表象,同时又推动着他们进行质疑。因此,操作活动也是培养学生质疑兴趣,使他们乐于提问的一种形式。
例如:教学“三角形的认识”时,让学生利用小棒摆三角形并在操作中质疑:任意的三条线段不一定能围出三角形→对围成三角形的三条线段有什么要求→“相等的三条线段是能围成三角形的”“两条线段只要大于第三条线段就可以围成三角形”“较短的两条线段的和只要大于第三条线段就可以围成三角形”,学生真正做到主动地学数学。
此外,还可以创设故意出错情境、创设贴近生活情境等,使学生乐于质疑。
二、开放教学,促使学生学会质疑
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是师生一问一答,把学生的思维限制在一定的框框内。在创新教学的课堂上,应开放教学,让学生勇于质疑,并学会释疑。
1.自学挑疑,沟通求疑信息
在上新课之前,让学生看书自学,从书中找出疑点,从而产生急于解决的心理,有利于教师了解学生的思维情况以及对知识的理解情况,以便集中力量解决问题。
例如:教学“梯形面积的计算”时,学生在看书自学后提出:“为什么要用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移拼呢?”“只用一个梯形剪拼行吗?”
在自学中提出疑问,学生从自我需要出发,这样可以促使学生围绕着疑问深入探究,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2.讨论辩疑,探究解疑途径
辩疑是引导学生在操作、观察、比较的基础上对疑问畅所欲言,无拘无束地发表见解。学生参与合作辩疑,彼此启发,探索出解疑的途径,“辩”中有“获”。
例如:教学“面积单位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时,学生问道:“面积单位为什么是一个正方形,而不是一个三角形、圆形或其他图形呢?”
对这种追根问底的疑问,通过辩论争论,使学生在各种认识矛盾的焦点处集中正确意见,选择最佳思路,从而探究出解疑途径,使学生的思维得到发展和深化。
3.训练布疑,深化求疑成果
针对学生对新知的掌握和理解,可设计一些趣味性、多样化的习题以满足学生的求疑欲望。在学生心理满足时又布疑诱惑,诱发学生不断进取的情感,以培养学生思维的求异性。如在设计练习时,有意识地设计一些能开拓学生思路的,有利于学生自主探索不同解决问题策略的,或者一些信息多余的、答案不唯一的开放题。
在课堂训练中经常布疑,可让学生在常见常新的变化中激发求疑的情感,发现解疑的规律,达到深化求疑成果的目的。
三、引导深化,培养学生善于质疑
学生有胆量问并有了一定的兴趣之后,并不等于学生就善于质疑了。正如笛卡尔所说:“没有正确的方法,即使有眼睛的学者也会像瞎子一样盲目探索。”那么,怎样指导学生掌握提问的一般角度,即把握何处问,怎么问?
1.“开门见山”——善于生疑
数学课题往往具有提纲挈领、突出重点的作用。引导学生开门见山地从课题出发,产生疑问,不仅能使学生对所学内容产生兴趣,明确学习重点及其方向,而且还是训练学生思维能力,提高质疑水平的有效方法之一。
2.“火眼金睛”——善于寻疑
教师应先求其泛——敢问好问,后求其精——善问。指导学生学会运用“火眼金睛”,不仅要从大处着眼,而且还要从细微处寻疑。如:从数学关键的字、词、句处质疑,甚至可以从数字、字母上进行比较、探疑。学生在课堂上依靠自己动脑筋思考问题,善问的能力才能得到不断发展。
3.“打破砂锅”——善于追疑
在“无疑”处见疑,是质疑能力提高的表现。课堂上,要鼓励学生敢于奇思异想,打破砂锅问到底,勇于追疑。
例如:在梯形面积公式推导的过程中,有位学生提到:“梯形面积公式能不能用一个梯形来研究?”真是一“疑”激起千层浪,课堂上议论纷纷,教师顺水推舟引导学生拿一个梯形尝试研究……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把教学过程看成是“一种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持续不断的活动”。疑问是思维的开始,疑问是创造的动力,问题是师生之间课堂上心灵交流的桥梁。教师要有意识地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并通过点拨、启发、引导,促使学生积极思考,让他们自主发现并提出有价值的问题,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真正做到让学生的学习兴趣奔腾不息。
(责编 罗 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