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本文从说明书本身应当具备的几部分内容之间的逻辑关系出发,提出了对说明书撰写质量进行评价的方法。运用本文所提出的方法,审查员可以更加准确、快速地判断说明书撰写质量的高低。
关键词: 低质量 说明书 撰写 发明创造过程
一、理论基础
毫无疑问,专利的价值由其创新性决定,创新性应当作为评价专利申请质量的关键。而创新性从根源上是由专利申请的产生过程即发明创造过程决定的,因此评价创新性可以从审视发明创造过程入手。发明创造的产生会经过如下的一般过程:1、意识到技术问题;2、产生一个解决该技术问题的设想;3、试制一个原型或雏形并进行测试;4、发展成具体实施方式;5、回顾并改良;6、寻求专利保护。显然,发明创造过程与说明书的"背景技术"、"实用新型内容"和"具体实施方式"三部分主要内容相对应,即说明书的主要内容体现了发明创造的过程,因此,我们可以说,说明书的主要内容从根源上体现出实用新型专利申请的质量。
需要说明的是,对说明书的主要内容的审查,大致分为对说明书撰写质量的评价和对技术方案智慧贡献的评价,后者不在本文讨论范围内。不同撰写质量说明书的主要内容必然具有某些特定的表象特征,下面我们要做的,就是找出这些表象特征,并加以总结。
通常,"背景技术"部分应当对现有技术进行描述和客观评价;"实用新型内容"部分应当反映出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及其对于现有技术带来的有益效果;"具体实施方式"部分应当结合附图详细、具体地描述实用新型的优选方式。经过提炼后可以得出,说明书的主要内容通常是指现有技术、技术问题、技术方案、有益效果和结合附图的实施例共五部分。同时,发明创造的一般过程中隐含一个重要的逻辑关系,即申请人首先要意识到技术问题是什么,才能产生一个技术方案,进而具体实施,对应的说明书五部分也存在同样的逻辑关系。发明创造是否因这一逻辑关系而来,直接影响专利申请的创新性,进而决定其质量,因此,上述逻辑关系在说明书五部分中的体现,即是我们所要寻找的表象特征。
二、案例分析
下面对四种撰写质量说明书五部分的特点以及相互之间的逻辑关系进行分析。
1.说明书描述的现有技术、技术问题均不涉及专业知识,根据生活常识即可发现技术问题本身较牵强甚至不成立;提供的技术方案是解决其技术问题显而易见的、不需要任何专业知识即可得出的方式,同时,由于申请人对现有技术缺乏基本的了解,也就不能提供相应的结构特征,导致技术方案只能是概括的描述,缺少具体细节;给出的有益效果是显而易见的,不是根据技术方案结合现有技术分析得出的;此外,申请人没有将其具体实施,说明书记载的实施例也仅限于对已有内容的重复,附图也相对简单。
2.说明书描述的现有技术、技术问题涉及简单的专业知识,并且技术问题具有一定的合理性;提供的技术方案需要结合较少的专业知识来理解,但是,由于申请人对现有技术缺乏相对专业的了解,只能是将现有技术简单拼凑在一起,导致技术方案缺少关键细节;给出的有益效果是显而易见的,不是根据技术方案结合现有技术分析得出的;同样,申请人没有将其具体实施,给出的实施例也仅限于对已有内容的重复,附图也相对简单。
3.说明书描述的现有技术、技术问题涉及一定的专业知识,并且技术问题具有一定的客观性;提供的技术方案也需要结合一定的专业知识才可以理解,技术方案的描述比较详细,但是,结合同样的专业知识发现,技术方案片面地解决其技术问题的同时,忽略了更重要的因素甚至产生了新的更严重技术问题,因而,所述技术方案缺乏实用性;给出的有益效果虽然是根据技术方案结合现有技术分析得出的,但是分析过程片面;由于技术方案缺乏实用性,申请人不可能将其具体实施,给出的实施例仅限于对已有内容的重复,附图也相对简单。
4.说明书描述的现有技术、技术问题均涉及较强的专业知识,结合现有技术分析得出的技术问题合理、客观;提供的技术方案需要较强的专业知识才能理解,技术特征较多,描述较详细,但是,结合专业知识理解分析技术方案发现,技术方案中对于发明点的描述较为概括甚至含糊,因而,技术方案公开不充分;给出的有益效果是根据技术方案结合现有技术分析得出的,但是分析过程缺少关键细节;申请人有可能将其具体实施,并给出优选实施例,但是对于发明点的描述仍然含糊不清,附图中也缺少对发明点结构特征的清楚记载。
结合以上分析,我们可以进一步细化发明创造的一般过程隐含的逻辑关系,即申请人首先要具備一定的专业知识,才能充分了解现有技术,客观指出其中存在的合理的技术问题,针对技术问题进行充分的智慧劳动,才能产生一个详细、可行的技术方案,进而将其具体实施,并根据实施结果进一步改良、完善其技术方案。对应的,说明书五部分之间也存在同样的逻辑关系,即首先要客观评价现有技术,才能指出其中存在的技术问题,给出解决技术问题的详细的技术方案,结合现有技术分析出有益效果,再通过具体实施例进一步解释技术方案,并给出细节清楚完整的附图。
三、结论
不难看出以上案例的共性,虽然说明书撰写的形式上符合发明创造的一般过程,但是,说明书五部分的表象特征暴露了其本质,即专利申请的产生不符合发明创造过程隐含的逻辑关系,因此,通过按照说明书五部分的先后顺序快速审查说明书的主要内容,结合五部分各自的表象特征,便可以对说明书的撰写质量以及该申请的质量有一个初步评判。
关键词: 低质量 说明书 撰写 发明创造过程
一、理论基础
毫无疑问,专利的价值由其创新性决定,创新性应当作为评价专利申请质量的关键。而创新性从根源上是由专利申请的产生过程即发明创造过程决定的,因此评价创新性可以从审视发明创造过程入手。发明创造的产生会经过如下的一般过程:1、意识到技术问题;2、产生一个解决该技术问题的设想;3、试制一个原型或雏形并进行测试;4、发展成具体实施方式;5、回顾并改良;6、寻求专利保护。显然,发明创造过程与说明书的"背景技术"、"实用新型内容"和"具体实施方式"三部分主要内容相对应,即说明书的主要内容体现了发明创造的过程,因此,我们可以说,说明书的主要内容从根源上体现出实用新型专利申请的质量。
需要说明的是,对说明书的主要内容的审查,大致分为对说明书撰写质量的评价和对技术方案智慧贡献的评价,后者不在本文讨论范围内。不同撰写质量说明书的主要内容必然具有某些特定的表象特征,下面我们要做的,就是找出这些表象特征,并加以总结。
通常,"背景技术"部分应当对现有技术进行描述和客观评价;"实用新型内容"部分应当反映出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及其对于现有技术带来的有益效果;"具体实施方式"部分应当结合附图详细、具体地描述实用新型的优选方式。经过提炼后可以得出,说明书的主要内容通常是指现有技术、技术问题、技术方案、有益效果和结合附图的实施例共五部分。同时,发明创造的一般过程中隐含一个重要的逻辑关系,即申请人首先要意识到技术问题是什么,才能产生一个技术方案,进而具体实施,对应的说明书五部分也存在同样的逻辑关系。发明创造是否因这一逻辑关系而来,直接影响专利申请的创新性,进而决定其质量,因此,上述逻辑关系在说明书五部分中的体现,即是我们所要寻找的表象特征。
二、案例分析
下面对四种撰写质量说明书五部分的特点以及相互之间的逻辑关系进行分析。
1.说明书描述的现有技术、技术问题均不涉及专业知识,根据生活常识即可发现技术问题本身较牵强甚至不成立;提供的技术方案是解决其技术问题显而易见的、不需要任何专业知识即可得出的方式,同时,由于申请人对现有技术缺乏基本的了解,也就不能提供相应的结构特征,导致技术方案只能是概括的描述,缺少具体细节;给出的有益效果是显而易见的,不是根据技术方案结合现有技术分析得出的;此外,申请人没有将其具体实施,说明书记载的实施例也仅限于对已有内容的重复,附图也相对简单。
2.说明书描述的现有技术、技术问题涉及简单的专业知识,并且技术问题具有一定的合理性;提供的技术方案需要结合较少的专业知识来理解,但是,由于申请人对现有技术缺乏相对专业的了解,只能是将现有技术简单拼凑在一起,导致技术方案缺少关键细节;给出的有益效果是显而易见的,不是根据技术方案结合现有技术分析得出的;同样,申请人没有将其具体实施,给出的实施例也仅限于对已有内容的重复,附图也相对简单。
3.说明书描述的现有技术、技术问题涉及一定的专业知识,并且技术问题具有一定的客观性;提供的技术方案也需要结合一定的专业知识才可以理解,技术方案的描述比较详细,但是,结合同样的专业知识发现,技术方案片面地解决其技术问题的同时,忽略了更重要的因素甚至产生了新的更严重技术问题,因而,所述技术方案缺乏实用性;给出的有益效果虽然是根据技术方案结合现有技术分析得出的,但是分析过程片面;由于技术方案缺乏实用性,申请人不可能将其具体实施,给出的实施例仅限于对已有内容的重复,附图也相对简单。
4.说明书描述的现有技术、技术问题均涉及较强的专业知识,结合现有技术分析得出的技术问题合理、客观;提供的技术方案需要较强的专业知识才能理解,技术特征较多,描述较详细,但是,结合专业知识理解分析技术方案发现,技术方案中对于发明点的描述较为概括甚至含糊,因而,技术方案公开不充分;给出的有益效果是根据技术方案结合现有技术分析得出的,但是分析过程缺少关键细节;申请人有可能将其具体实施,并给出优选实施例,但是对于发明点的描述仍然含糊不清,附图中也缺少对发明点结构特征的清楚记载。
结合以上分析,我们可以进一步细化发明创造的一般过程隐含的逻辑关系,即申请人首先要具備一定的专业知识,才能充分了解现有技术,客观指出其中存在的合理的技术问题,针对技术问题进行充分的智慧劳动,才能产生一个详细、可行的技术方案,进而将其具体实施,并根据实施结果进一步改良、完善其技术方案。对应的,说明书五部分之间也存在同样的逻辑关系,即首先要客观评价现有技术,才能指出其中存在的技术问题,给出解决技术问题的详细的技术方案,结合现有技术分析出有益效果,再通过具体实施例进一步解释技术方案,并给出细节清楚完整的附图。
三、结论
不难看出以上案例的共性,虽然说明书撰写的形式上符合发明创造的一般过程,但是,说明书五部分的表象特征暴露了其本质,即专利申请的产生不符合发明创造过程隐含的逻辑关系,因此,通过按照说明书五部分的先后顺序快速审查说明书的主要内容,结合五部分各自的表象特征,便可以对说明书的撰写质量以及该申请的质量有一个初步评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