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B977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編号:
安藤忠雄1941年9月13日出生於日本本州的大阪市(Osaka),有一双胞胎弟弟。他并未接受过正统的建筑教育,于1962~69年在美国、欧洲、非洲旅行考察自学建筑学。返国后于1969年自行创建安藤忠雄联合建筑师事务所。曾经在美国的大学作客座教授,也曾担任多次国际竞赛的评委委原。 1995年,成为普利策建筑奖自1979年成立以来第十八位荣获建筑界最高荣誉的得奖人,亦是日本建筑界第三位得奖者。 他对建筑的独特见解是从旅行中一点一滴地体验而来的,在日本各地包括京都、东京、广岛等地,他所接触到京都庙宇龙安寺的枯山水,体验到传统日本建筑的空、间、寂的奥秘,这种榻榻米模矩化空间,看似简单又有变化,让他深受感动;当他旅行至广岛参观丹下健三于1995年所设计的和平纪念公园时,看到清水混凝土的面材质感,也受到莫名的感动。由于丹下健三的作品风格师承柯布西耶,他在自学建筑期间,买了一整套柯布西耶的作品全集来临摹,开始了向大师学习建筑的过程。
安藤的建建筑总是与之然对话的,包含抽象的自然、包被的自然、渗透的自然、移入的自然等。一旦自然与建筑有了关系,自然就再也不是一个统一体了,自然就改变了原有的面貌,分化成光、风、水或天空这样的元素,光、风、水或天空成为自然的象征。尽管在一定程度上自然保持其属性,通过在建筑中体现的几何性所产生的共鸣,自然可以成为一种抽象。案例:六甲山教堂(风的教堂)。
教堂位于山顶,从教堂内可以俯瞰大阪湾的大海景观。出于对地形的考虑,教堂呈“凹”字形,包括正厅、钟塔、“风之长廊”以及限定用地的围墙。“风之教堂”为安藤忠雄系列教堂的第一个力作。
基地平面
从基地平面图来看,两个呈“凹”字的部分首尾相接。一是教堂主体,另一个功能类似于过道,根据游客的描述,风之教堂坐落于海拔 800米的临海峭壁之上,穿过狭窄的楼梯、灰暗的走廊以及半日式的园林一面是矮墙,而另一面是浓密的灌木。入口前面的花园没有太多的通常的处理手法,只有草坪和边缘处的树。仍然看不到海。然后便进入“风之长廊”的入口。
这个通道式的部分似乎显得相当普通,然而与主体呈30度的特征,使得沿阶而上的人,得以顺利地在运动中观察“风之长廊”的形体。通过这“第四度空间”对于建筑印象油然而生,不待堆叠穿斫、测量推度,自然涌现,随着视线的游动,感受到音乐般的节奏——把物象之美转化为意境之美的生命体悟。
另一个特征,就是路线的相似。在长长的廊道尽头,风之教堂正厅的入口被设计成一个180度转向的曲折入口,这一点同样可以在上山的这条路径上找到呼应,如同反复出现的主题,一张一弛,具有轻快的韵律感。
“风之长廊”
连廊为直筒形,尽端意外地径直通向峭壁与海,而是在近尽头右侧门以一种非常隐讳的方式连接教堂主厅——大气的联通手法、用钢结构的分割模拟柱廊效果、磨砂玻璃形成的半封闭空间以及地势引起的落差(下降),拉长了时空距离,模糊了尺度感。海风贯穿而过,沁人心脾——“风之教堂”由此得名。
风之长廊不能简单将之定义为通道,因为它具备柱列的元素。
柱廊的序列特点充分利用结构本身造成的丰富的光影和虚实的变化,使得建筑表达具有相当的叙事性,同自然互相渗透,关系和谐——但是由于磨砂玻璃的半透处理,大大削弱了光影的眩晕感。另外,安藤曾经为了避免柱子对空间单纯性的干扰而将墙做到与柱子等厚。做这样的取舍,却在另一方面戏剧般的增加了通道的纵深感,使得每前进一步都在积累一份敬畏与思考。
区别于普遍意义上的教堂——人们常在正厅内十字架前获得灵魂的救赎,六甲山礼拜堂则不仅仅局限于主体部分,在这“风之长廊”你依旧能够体验到宗教的狂热。不过前者趋于神秘主义和纪念性,后者则更加符合东方自然审美的趣味。
“墙体剥夺了柱子的意义、神圣的特性和韵律……原生的风景是一种隐藏在黑暗之中的意识,是一束在深度中逐渐消失的光线,是一种冰冷的触觉,是在幽暗空间中另人恐惧的柱列。从柱列中发出的笑声,回应着昏暗、摇曳的光线。”——安藤忠雄。
然而风之长廊的“柱”列思想却似乎与预期效果相悖——也许大师也从未考虑作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柱”廊,尔后对于光影的至高理解则全部倾注于“光之十字”的诞生。
正厅与“影之十字”
通过连廊,步下楼梯,右转90度,打开钢门,便进入了正厅。
主体部分包含2个6.5米直径的概念球体,构成了大师心中的“纯粹空间”。再转90度,便能直面圣坛——因为受地形、植被限制导致的一个180度转向的教堂入口。入口运动路线的曲折,与长廊直截了当的简洁表达形成鲜明反差,丰富了空间形式。
内部空间最值得注意的是引入光线的表达方法。如果与大阪茨木教堂的“光之十字”比对,也许我们可以将六甲山的落地窗戏称为“影之十字”——前者以光线从缝隙中倾泻制造神迹,后者则意欲通过分割投影达到同样的效果。
很显然,“影之十字”从视觉震撼的角度来讲还不够有力——关注了内外空间的渗透,但是缺乏“光之十字”的象征意图,但是从形式上来看可以推断风之教堂的正厅采光的做法是“光之十字”的雏形。从气氛上来说,相对于“影之十字”创造的自然幽静空间,
“光之十字”的表达太过强势,通过黑暗的内部空间的压抑作用,使目光不由自主受到光的引导。
教堂中各种摆设的比例、材料感觉、功能和结构问题都得到审慎考虑,与空间主体互依互存。造型的简洁同时也提供了空间的张力。
结构与形式
结构
“风之长廊”:总长达40米,由一系列2.7米见方的混凝土构架组成。顶棚由玻璃天窗和“H”型联系梁构成1/6圆拱状顶。
连接:楼梯(向下)
正厅:钢门,以素混凝土墙面围合。
塔楼:方柱型混凝土构筑。
后院:90度墙体。
形式
凹字形——在设计定点时,保持原有自然形态的考虑。
单纯的几何体体量——不同立方体的组合,错落有致。空间处理都没有止于单纯,而是用一些处理手法在其中产生缝隙,并引入自然因素使之成为视觉中心——“光之十字”利用光线把人引入神的领域,“影之十字”则通过一面大玻璃窗引入室外斜坡的绿茵来塑造空间的个性。
复杂的空间序列——通过处理,从一系列视野阻隔的空间穿过后最终感觉到教堂的豁然开朗,使得一个尺度并不大的教堂也能够产生单纯体量的震撼力。
建筑语汇
清水混凝土
与一般混凝土在材料上并沒有不同,而是在灌浆、拆除模版后,不再粉刷、或是装饰、贴砖,保留下混凝土原本的质感,直接呈现出建筑材料的真实面貌。为了追求效果,在模版上由过去的木板改良,采用先进的铜板取代过去的传统木材模版。而制造出清水混凝土施工所使用的模板就称为“清水模”,这样能使拆掉模版后的混凝土表面沒有一般混凝土表面粗糙、窝麻面、夹渣、锈斑和气泡,而保有光滑而细致的材质。与柯布西耶被称为“粗野主义”的做法相对。
墙的意愿
“在建筑的墙体中,有的是侵入性的,有的是抵御性的。换言之,它们既可能是暴突的,也可能是拒绝的……在邀入的时候必定拒绝,在拒绝的时候必定邀入。它们表现的是一种建筑的反叛。”
风之教堂中,除了主体的围合外,墙的意图显得比较被动——作为限定,温和的回归其原本的作为。至于反叛之心却是在光之教堂的空间形式上发挥到淋漓尽致。
光的个性
光与风,如同细语着韵律与和谐;光与水,在镜像中碰触光的形态;光与黑暗,则像一柄利刃撕裂虚无……
光的本身不存在个性,在运用中作为某种自然现象的附属,有趣的是总能很讨巧地抓住人的心理变化。
力场意味着人工环境和自然的融合。
“在一个场地中,建筑试图去控制空无,而空无同时也在控制建筑。如果一个建筑想要获得自律和特性,不仅是建筑,空无本身也应具有自身的逻辑。”
风之教堂建立在一个坡面上,所以庭院和入口的设计顾忌了该方面的影响。同时,大师借助坡势达到了丰富空间的效果——长廊的纵深感、连接处出人意料的下降以及圣坛的高高在上,使人在运动时不经意的产生了心情的转换,这一切无不是顺应地形的杰作。
安藤忠雄1941年9月13日出生於日本本州的大阪市(Osaka),有一双胞胎弟弟。他并未接受过正统的建筑教育,于1962~69年在美国、欧洲、非洲旅行考察自学建筑学。返国后于1969年自行创建安藤忠雄联合建筑师事务所。曾经在美国的大学作客座教授,也曾担任多次国际竞赛的评委委原。 1995年,成为普利策建筑奖自1979年成立以来第十八位荣获建筑界最高荣誉的得奖人,亦是日本建筑界第三位得奖者。 他对建筑的独特见解是从旅行中一点一滴地体验而来的,在日本各地包括京都、东京、广岛等地,他所接触到京都庙宇龙安寺的枯山水,体验到传统日本建筑的空、间、寂的奥秘,这种榻榻米模矩化空间,看似简单又有变化,让他深受感动;当他旅行至广岛参观丹下健三于1995年所设计的和平纪念公园时,看到清水混凝土的面材质感,也受到莫名的感动。由于丹下健三的作品风格师承柯布西耶,他在自学建筑期间,买了一整套柯布西耶的作品全集来临摹,开始了向大师学习建筑的过程。
安藤的建建筑总是与之然对话的,包含抽象的自然、包被的自然、渗透的自然、移入的自然等。一旦自然与建筑有了关系,自然就再也不是一个统一体了,自然就改变了原有的面貌,分化成光、风、水或天空这样的元素,光、风、水或天空成为自然的象征。尽管在一定程度上自然保持其属性,通过在建筑中体现的几何性所产生的共鸣,自然可以成为一种抽象。案例:六甲山教堂(风的教堂)。
教堂位于山顶,从教堂内可以俯瞰大阪湾的大海景观。出于对地形的考虑,教堂呈“凹”字形,包括正厅、钟塔、“风之长廊”以及限定用地的围墙。“风之教堂”为安藤忠雄系列教堂的第一个力作。
基地平面
从基地平面图来看,两个呈“凹”字的部分首尾相接。一是教堂主体,另一个功能类似于过道,根据游客的描述,风之教堂坐落于海拔 800米的临海峭壁之上,穿过狭窄的楼梯、灰暗的走廊以及半日式的园林一面是矮墙,而另一面是浓密的灌木。入口前面的花园没有太多的通常的处理手法,只有草坪和边缘处的树。仍然看不到海。然后便进入“风之长廊”的入口。
这个通道式的部分似乎显得相当普通,然而与主体呈30度的特征,使得沿阶而上的人,得以顺利地在运动中观察“风之长廊”的形体。通过这“第四度空间”对于建筑印象油然而生,不待堆叠穿斫、测量推度,自然涌现,随着视线的游动,感受到音乐般的节奏——把物象之美转化为意境之美的生命体悟。
另一个特征,就是路线的相似。在长长的廊道尽头,风之教堂正厅的入口被设计成一个180度转向的曲折入口,这一点同样可以在上山的这条路径上找到呼应,如同反复出现的主题,一张一弛,具有轻快的韵律感。
“风之长廊”
连廊为直筒形,尽端意外地径直通向峭壁与海,而是在近尽头右侧门以一种非常隐讳的方式连接教堂主厅——大气的联通手法、用钢结构的分割模拟柱廊效果、磨砂玻璃形成的半封闭空间以及地势引起的落差(下降),拉长了时空距离,模糊了尺度感。海风贯穿而过,沁人心脾——“风之教堂”由此得名。
风之长廊不能简单将之定义为通道,因为它具备柱列的元素。
柱廊的序列特点充分利用结构本身造成的丰富的光影和虚实的变化,使得建筑表达具有相当的叙事性,同自然互相渗透,关系和谐——但是由于磨砂玻璃的半透处理,大大削弱了光影的眩晕感。另外,安藤曾经为了避免柱子对空间单纯性的干扰而将墙做到与柱子等厚。做这样的取舍,却在另一方面戏剧般的增加了通道的纵深感,使得每前进一步都在积累一份敬畏与思考。
区别于普遍意义上的教堂——人们常在正厅内十字架前获得灵魂的救赎,六甲山礼拜堂则不仅仅局限于主体部分,在这“风之长廊”你依旧能够体验到宗教的狂热。不过前者趋于神秘主义和纪念性,后者则更加符合东方自然审美的趣味。
“墙体剥夺了柱子的意义、神圣的特性和韵律……原生的风景是一种隐藏在黑暗之中的意识,是一束在深度中逐渐消失的光线,是一种冰冷的触觉,是在幽暗空间中另人恐惧的柱列。从柱列中发出的笑声,回应着昏暗、摇曳的光线。”——安藤忠雄。
然而风之长廊的“柱”列思想却似乎与预期效果相悖——也许大师也从未考虑作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柱”廊,尔后对于光影的至高理解则全部倾注于“光之十字”的诞生。
正厅与“影之十字”
通过连廊,步下楼梯,右转90度,打开钢门,便进入了正厅。
主体部分包含2个6.5米直径的概念球体,构成了大师心中的“纯粹空间”。再转90度,便能直面圣坛——因为受地形、植被限制导致的一个180度转向的教堂入口。入口运动路线的曲折,与长廊直截了当的简洁表达形成鲜明反差,丰富了空间形式。
内部空间最值得注意的是引入光线的表达方法。如果与大阪茨木教堂的“光之十字”比对,也许我们可以将六甲山的落地窗戏称为“影之十字”——前者以光线从缝隙中倾泻制造神迹,后者则意欲通过分割投影达到同样的效果。
很显然,“影之十字”从视觉震撼的角度来讲还不够有力——关注了内外空间的渗透,但是缺乏“光之十字”的象征意图,但是从形式上来看可以推断风之教堂的正厅采光的做法是“光之十字”的雏形。从气氛上来说,相对于“影之十字”创造的自然幽静空间,
“光之十字”的表达太过强势,通过黑暗的内部空间的压抑作用,使目光不由自主受到光的引导。
教堂中各种摆设的比例、材料感觉、功能和结构问题都得到审慎考虑,与空间主体互依互存。造型的简洁同时也提供了空间的张力。
结构与形式
结构
“风之长廊”:总长达40米,由一系列2.7米见方的混凝土构架组成。顶棚由玻璃天窗和“H”型联系梁构成1/6圆拱状顶。
连接:楼梯(向下)
正厅:钢门,以素混凝土墙面围合。
塔楼:方柱型混凝土构筑。
后院:90度墙体。
形式
凹字形——在设计定点时,保持原有自然形态的考虑。
单纯的几何体体量——不同立方体的组合,错落有致。空间处理都没有止于单纯,而是用一些处理手法在其中产生缝隙,并引入自然因素使之成为视觉中心——“光之十字”利用光线把人引入神的领域,“影之十字”则通过一面大玻璃窗引入室外斜坡的绿茵来塑造空间的个性。
复杂的空间序列——通过处理,从一系列视野阻隔的空间穿过后最终感觉到教堂的豁然开朗,使得一个尺度并不大的教堂也能够产生单纯体量的震撼力。
建筑语汇
清水混凝土
与一般混凝土在材料上并沒有不同,而是在灌浆、拆除模版后,不再粉刷、或是装饰、贴砖,保留下混凝土原本的质感,直接呈现出建筑材料的真实面貌。为了追求效果,在模版上由过去的木板改良,采用先进的铜板取代过去的传统木材模版。而制造出清水混凝土施工所使用的模板就称为“清水模”,这样能使拆掉模版后的混凝土表面沒有一般混凝土表面粗糙、窝麻面、夹渣、锈斑和气泡,而保有光滑而细致的材质。与柯布西耶被称为“粗野主义”的做法相对。
墙的意愿
“在建筑的墙体中,有的是侵入性的,有的是抵御性的。换言之,它们既可能是暴突的,也可能是拒绝的……在邀入的时候必定拒绝,在拒绝的时候必定邀入。它们表现的是一种建筑的反叛。”
风之教堂中,除了主体的围合外,墙的意图显得比较被动——作为限定,温和的回归其原本的作为。至于反叛之心却是在光之教堂的空间形式上发挥到淋漓尽致。
光的个性
光与风,如同细语着韵律与和谐;光与水,在镜像中碰触光的形态;光与黑暗,则像一柄利刃撕裂虚无……
光的本身不存在个性,在运用中作为某种自然现象的附属,有趣的是总能很讨巧地抓住人的心理变化。
力场意味着人工环境和自然的融合。
“在一个场地中,建筑试图去控制空无,而空无同时也在控制建筑。如果一个建筑想要获得自律和特性,不仅是建筑,空无本身也应具有自身的逻辑。”
风之教堂建立在一个坡面上,所以庭院和入口的设计顾忌了该方面的影响。同时,大师借助坡势达到了丰富空间的效果——长廊的纵深感、连接处出人意料的下降以及圣坛的高高在上,使人在运动时不经意的产生了心情的转换,这一切无不是顺应地形的杰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