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课标》要求语文教学培养学生开放的心态、创新的思维,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正是建构学生课内外的联系、促进学生语文能力的发展和提升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的有效途径,符合时代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语文教学改革的需要。个性化阅读教学这一理念,贯穿于语文阅读教学的全过程,随着探究的层层深入和教学实践的步步改进,个性化阅读教学将会更好的发挥它的用。本文阐述了个性化阅读教学的涵义及理论基础,并提出对个性化阅读教学的实施建议。
【关键词】高中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策略
语文新课标对“个性化阅读教学"的表述:“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个性化阅读教学”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思想,是以尊重学生的个性为前提,以发展学生的个性为目的,以培养学生个性化阅读能力的教学创造新活动。是从学生的阅读心理出发,以学生自己的阅读、研读为主,引导学生探究性和创造性感受、理解、鉴赏、评价、再创造文本,形成可持续发展阅读的习惯,并且使学生得到长足发展的阅读教学实践。
具体教学策略包括一下几个方面。
一、激发阅读兴趣、培养个性化阅读习惯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个性化阅读教学的本质就是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教师要引发学生阅读的新鲜感、满足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阅读期待,满足学生的阅读期待;还可设置必要的学习障碍,让学生感受突破障碍的欢乐等手段,使学生在阅读中达到心理学上所说的那种由于强烈刺激而引发的激情状态。习惯是一种心理惯性,“是大脑在过去反复多次的刺激下形成的自动化或接近自动化的方式反应定式"艟。阅读习惯的培养是学生个性化阅读的基石。
1.自主选择阅读的习惯。中学生要把阅读作为生活的一部分,通过广泛阅读、大量阅读来提高自己的语言感悟能力和对文章的敏感度。但现代社会书多、书杂,良莠不齐的现状,又要求学生有选择的阅读。有选择的阅读主要包括选择读物和明确阅读目的。所以教师要引導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读物,更要根据文本的不同价值设定不同的阅读目的。
2.自由诵读的习惯。朗读吟诵对文本的理解感悟起事半功倍的作用。诵读涵泳,全身心地沉浸于文本之中,可以知其意,得其趣,悟其神。持续默读,可以发展内部言语、强化理解、提高阅读速度。扫视速读,可以有针对性地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取较多的信息。
3.个性化的摘录批注法。摘录是一种重要的阅读方法,要注意摘录目的和重点。摘录可以是逐字逐句式,如:思想性强、富有哲理性的、修辞手段使用合理的句子或语段。也可以是纲目式。比如对一篇文章的材料选择、篇章结构、行文思路的摘录。
二、由浅入深,引导个性化体验
现代阅读理论把阅读的心理过程分为“感知、理解、深悟一三个层次。这三个层次是一个由浅入深的渐变过程,具有层递性。教师在实践个性化阅读教学时也需按照这个由浅入深的渐变过程科学安排学生的个性阅读。表层感知是个性化阅读最初的情绪感染的阶段,是对文章直观的解读反应,是阅读最基础的层次。表层感知必须具有整体性,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意会性阅读,从文本的整体感知出发,通过整体观照,理清思路,概括要点,理解文本所表达的思想、观点。达到对整篇思想内容和语言形式的正确综合,切不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所谓深层体悟,就是透过文字的表层含义,从微观分析入手,尝试去咬文嚼字,去品读赏析作品的语言形式,认真品味、揣摩、感悟每一篇作品的细微特点,以达到对文字隐含信息的深度理解,不断积累语言品味和作品赏析的经验。
1.体悟标题。文章的标题往往就是文章的灵魂。标题言简意赅,或交代文本内容、或阐述思想情感、或是文本的线索,或是文本的中心。所以从标题入手,仔细推敲,可能会发现解读文本的着力点,顺藤摸瓜,通透全文。如阅读《变色龙》,学生根据标题思考变色龙的特点,就可以揣测到主人公奥楚蔑洛夫的性格特点。
2.体悟细节。细节是作品的细胞,是指“人物、景物、事件等表现对象的富有特征的细枝末节,它是文学作品情节的基本构成单位”。细节描写包括环境和人物的肖像、动作、语言,心理的细节描写。细节有助于突出人物性格、有助于推动情节发展和提高文学形象的真实性。但作品的细节因为其不起眼往往易被学生所忽略,教师要指导学生学会体悟细节的意义和作用,披沙炼金,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和阅读阅历,深入挖掘文本深刻内涵。
3.细读背景,知人论世。学生借助阅读辅助资料,了解文章的写作背景和作者的思想情感、写作风格,从而正确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这样有助于学生跨越文本生活与自己实际生活的鸿沟,去深入感悟文章的内涵和意义。如教学,《囚绿记》,学生对“绿"的象征意义的理解有点难度,不知作者为何如此执迷于“囚绿”.于是教师就带领他们查阅文本的写作背景,了解《囚绿记》写于抗日战争爆发的第二年卢沟桥事变时,我们多灾多难的民族正处于水深火热之中,有志之士们在为自由、为光明奋起反抗。
总之,高中语文教师应该加强对个性化阅读教学的重视,在突出学生教学主体地位的同时,寻求更为有效的个性化教学方法,推动学生阅读兴趣和能力的有效提升。
【参考文献】
[1]语文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刘宏武.学生学习新策略[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4.
[3]王荣生.语文科课程论基础[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
[4]陈家尧.构建阅读对话的平台[J].中小学教材教学2004(14).
作者简介;费秀娟,聊城大学文学院2016级学科教学(语文)研究生。
【关键词】高中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策略
语文新课标对“个性化阅读教学"的表述:“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个性化阅读教学”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思想,是以尊重学生的个性为前提,以发展学生的个性为目的,以培养学生个性化阅读能力的教学创造新活动。是从学生的阅读心理出发,以学生自己的阅读、研读为主,引导学生探究性和创造性感受、理解、鉴赏、评价、再创造文本,形成可持续发展阅读的习惯,并且使学生得到长足发展的阅读教学实践。
具体教学策略包括一下几个方面。
一、激发阅读兴趣、培养个性化阅读习惯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个性化阅读教学的本质就是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教师要引发学生阅读的新鲜感、满足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阅读期待,满足学生的阅读期待;还可设置必要的学习障碍,让学生感受突破障碍的欢乐等手段,使学生在阅读中达到心理学上所说的那种由于强烈刺激而引发的激情状态。习惯是一种心理惯性,“是大脑在过去反复多次的刺激下形成的自动化或接近自动化的方式反应定式"艟。阅读习惯的培养是学生个性化阅读的基石。
1.自主选择阅读的习惯。中学生要把阅读作为生活的一部分,通过广泛阅读、大量阅读来提高自己的语言感悟能力和对文章的敏感度。但现代社会书多、书杂,良莠不齐的现状,又要求学生有选择的阅读。有选择的阅读主要包括选择读物和明确阅读目的。所以教师要引導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读物,更要根据文本的不同价值设定不同的阅读目的。
2.自由诵读的习惯。朗读吟诵对文本的理解感悟起事半功倍的作用。诵读涵泳,全身心地沉浸于文本之中,可以知其意,得其趣,悟其神。持续默读,可以发展内部言语、强化理解、提高阅读速度。扫视速读,可以有针对性地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取较多的信息。
3.个性化的摘录批注法。摘录是一种重要的阅读方法,要注意摘录目的和重点。摘录可以是逐字逐句式,如:思想性强、富有哲理性的、修辞手段使用合理的句子或语段。也可以是纲目式。比如对一篇文章的材料选择、篇章结构、行文思路的摘录。
二、由浅入深,引导个性化体验
现代阅读理论把阅读的心理过程分为“感知、理解、深悟一三个层次。这三个层次是一个由浅入深的渐变过程,具有层递性。教师在实践个性化阅读教学时也需按照这个由浅入深的渐变过程科学安排学生的个性阅读。表层感知是个性化阅读最初的情绪感染的阶段,是对文章直观的解读反应,是阅读最基础的层次。表层感知必须具有整体性,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意会性阅读,从文本的整体感知出发,通过整体观照,理清思路,概括要点,理解文本所表达的思想、观点。达到对整篇思想内容和语言形式的正确综合,切不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所谓深层体悟,就是透过文字的表层含义,从微观分析入手,尝试去咬文嚼字,去品读赏析作品的语言形式,认真品味、揣摩、感悟每一篇作品的细微特点,以达到对文字隐含信息的深度理解,不断积累语言品味和作品赏析的经验。
1.体悟标题。文章的标题往往就是文章的灵魂。标题言简意赅,或交代文本内容、或阐述思想情感、或是文本的线索,或是文本的中心。所以从标题入手,仔细推敲,可能会发现解读文本的着力点,顺藤摸瓜,通透全文。如阅读《变色龙》,学生根据标题思考变色龙的特点,就可以揣测到主人公奥楚蔑洛夫的性格特点。
2.体悟细节。细节是作品的细胞,是指“人物、景物、事件等表现对象的富有特征的细枝末节,它是文学作品情节的基本构成单位”。细节描写包括环境和人物的肖像、动作、语言,心理的细节描写。细节有助于突出人物性格、有助于推动情节发展和提高文学形象的真实性。但作品的细节因为其不起眼往往易被学生所忽略,教师要指导学生学会体悟细节的意义和作用,披沙炼金,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和阅读阅历,深入挖掘文本深刻内涵。
3.细读背景,知人论世。学生借助阅读辅助资料,了解文章的写作背景和作者的思想情感、写作风格,从而正确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这样有助于学生跨越文本生活与自己实际生活的鸿沟,去深入感悟文章的内涵和意义。如教学,《囚绿记》,学生对“绿"的象征意义的理解有点难度,不知作者为何如此执迷于“囚绿”.于是教师就带领他们查阅文本的写作背景,了解《囚绿记》写于抗日战争爆发的第二年卢沟桥事变时,我们多灾多难的民族正处于水深火热之中,有志之士们在为自由、为光明奋起反抗。
总之,高中语文教师应该加强对个性化阅读教学的重视,在突出学生教学主体地位的同时,寻求更为有效的个性化教学方法,推动学生阅读兴趣和能力的有效提升。
【参考文献】
[1]语文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刘宏武.学生学习新策略[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4.
[3]王荣生.语文科课程论基础[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
[4]陈家尧.构建阅读对话的平台[J].中小学教材教学2004(14).
作者简介;费秀娟,聊城大学文学院2016级学科教学(语文)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