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心理虐待研究的现状与展望

来源 :中国电力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lex7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儿童心理虐待严重影响个体身心健康发展,甚至影响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和谐。文章对近年来国内外关于儿童心理虐待相关研究进行了回顾和总结;介绍了心理虐待概念的定义;从个体、家庭两个方面探讨了儿童心理虐待的影响因素;从依恋和习得性无助两个方面探讨了心理虐待的影响机制。在今后研究中应统一定义,重视纵向研究和跨文化研究,为建立适合我国的儿童心理虐待干预体系提供依据。
  关键词:儿童;心理虐待;情感虐待
  作者简介:李云(1986-),女,江苏南京人,安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教育心理学;凌晨(1986-),女,安徽合肥人,安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教育心理学。(安徽 芜湖 241000)
  
  儿童虐待以各种形式出现在各种社会形态中。现有研究中对儿童的身体虐待和性虐待的研究较多,针对心理虐待的研究还相对较少,心理虐待还未受到应有的重视。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可能是对于什么是心理虐待没有统一的定义。但实际上现有研究已经证明了心理虐待会带来长期的负性影响,阻碍儿童多方面机能的发展,严重影响个体身心健康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家庭和社会的和谐稳定。所以探讨儿童心理虐待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儿童心理虐待的概念研究
  国内学者将“心理虐待”、“情感虐待”、“精神虐待”视为同义语使用,而国外学者将“psychological maltreatment”、“mental injury”、“emotional abuse”、“emotional neglect”、“psychological abuse”交替使用,来表示“心理虐待”。[1]Hart和Brassard认为“心理虐待”(psychological maltreatment①)有更广泛的适用性,它可以包括“情感和认知在内的各种形式的儿童虐待。”[2]Mitchell也支持使用心理虐待(psychological maltreatment)。因为“心理”一词更加宽泛,可以包括“情感”在内。[3]
  美国儿童虐待防治法案(Child Abus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Act,1974)最早提到心理虐待时使用了“精神伤害”(mental injury)一词,随后的研究试图详细说明这个法案中提到的“精神伤害”的分类,但并不是十分成功。20世纪80年代,这个领域研究和应用的最大阻碍是没有统一的定义。Garbarino,Guttmann和Seeley指出心理虐待是成人对儿童期自我及其社会能力发展造成一致性破坏的行为,包含5种行为:拒绝、孤立、恐吓、忽视和腐蚀(带坏、使行为偏离)。[4]这个定义得到了其他研究者的补充。Mitchell从6个角度来判断心理虐待行为:持续的敌意;拒绝做出反应;与现实不相符的期待;总体上给予不适当攻击或者性刺激;严重剥夺儿童需要的满足;不一致的照顾行为(家长行为不一致,孩子不知道何时受到照顾,何时又受到虐待)。[3]Glaser提出了5种分类:情感缺失,不负责任和忽视;负性归因,将责任归咎于儿童;发展期待不适当,与儿童交往行为不一致;拒绝承认儿童个体性;拒绝提高儿童的社会适应。[5]
  APSAC(American Professional Society on the Abuse of Children,美国儿童虐待专业协会)(1995)在总结诸多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6种心理虐待形式:言语和非言语的敌意、唾弃,拒绝、贬低;恐吓威胁儿童或者置孩子及其心爱之物于危险的境地;剥削/腐蚀,即纵容孩子养成不良行为;拒绝情感反应,忽视孩子交流的需要,不能向孩子表达积极情感,在与孩子交往中没有投入情感;孤立、阻止孩子与同龄人或其他成人交流和交往的机会;忽视孩子在心理、身体健康、医疗上的需要,不能满足孩子医疗和教育的基本权利。[6]APSAC提出的这个定义似乎是一个综合性的、全面的定义,但是并没有使其后的研究达成统一意见。它的不足之处首先在于没有相关的理论支撑,其次相同的行为可以同时归入不同的类别。[5]今后还需要更多的研究来验证APSAC定义的行为分类。
  上述定义都聚焦在父母的虐待行为上,也有一些其他定义将重点放在衡量心理虐待给儿童发展带来的严重后果,司法领域大多都采取这种方法来定义心理虐待。例如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根据现有研究,给出的定义为:情感虐待是有别于身体虐待的行为,它导致儿童的行为发展受损,产生诸如严重社会退缩、多动等不良行为。情感虐待包括故意将儿童置于情绪波动的困扰之中,破坏儿童的情感幸福。[7]在美国,没有联邦法律对心理虐待进行统一定义,所以各州都制定了自己的标准,宽严不一。[5]
  本研究采用心理虐待这个术语,对应的英文是psychological maltreatment,包括心理虐待和忽视两种行为。Egeland指出这里的虐待和忽视很难严格区别,很多父母的行为可以同时归属于这两类行为中。[8]
  二、儿童心理虐待的影响因素研究
  1.个体因素
  在对不同性别儿童的心理虐待发生率的研究中,Arata、Langhinrichsen-Rohling和Bowers研究发现情感虐待发生率男女差异不显著。[9]常宪鲁研究却发现男女儿童期心理虐待发生率无明显差异,男性被忽视发生率少于女性。[10]这可能与国内存在“重男轻女”的观念有关。因此,对于心理虐待的发生率是否存在性别差异,现在还没有达成一致结论。
  Vissing、Straus和Gelles等根据美国有代表性的3346名父母及其18岁以下孩子的调查发现,发现年长的儿童(7~17岁)比年幼的儿童(0~6岁)更易遭受到父母的语言暴力。[11]
  2.家庭环境因素
  家庭经济困难是造成儿童心理虐待发生的原因之一。在父母分开、重组以及单亲家庭发生的虐待频率更高。而那些生活在完整的核心家庭中的孩子,遭受虐待的情况则相对较少。[12]在不完整家庭,单亲父母有着更大的生活压力,无暇兼顾孩子的教育与培养,更容易出现忽视等心理虐待行为。
  父母的身体健康较差并不会增加虐待的发生率,但是父母的心理健康水平则是一个危险因素。Lesnik-Oberstein、Koers和Cohen研究指出对自己孩子施予心理虐待的母亲有着较高水平的敌意。这些高敌意水平的母亲有着负性童年成长经历(惩罚、冷漠、过度控制)、压力较大、低自尊、抑郁、存在社交恐惧、神经过敏症状等。[13]在儿童期不能从安全依恋中获益的母亲,将不能和自己的孩子形成安全的关系,这可能致使儿童心理虐待代代相传。父母的不良行为如存在酗酒和药物滥用与发生心理虐待之间的相关达到显著水平。[12]
  三、儿童心理虐待的影响机制研究
  研究指出心理虐待有着同其他形式的虐待一样的,甚至更严重的负面效应,会对儿童心理发展造成破坏性影响,并且这些影响会一直持续到他们成人以后。尽管危害已经十分明确,但是危害产生的机制还不清楚。研究者们就此开展了一些深入研究。基于依恋理论,他们推测:自我和别人关系的认知模型、图式可以解释情感虐待和临床症状之间的关系。[8]
  1.依恋
  Morton和Browne的综述性研究指出遭受虐待的婴儿与扶养者建立的是不安全依恋。通过与成人的交往,婴儿会产生一些对自己、对他人、对自己与依恋对象的关系等代表性的图式观念。当儿童的照顾者以一种敏感、关爱、一致的态度对待儿童时,会让儿童形成一种“他人是可靠的”图式;而婴儿对自己形成的图式是:我是值得并且可以得到照顾者关注的。[14]相反,当遭受到情感虐待时,儿童破坏自我信念,进而重新建立自己、他人、或者与他人关系的不良适应图式,并产生自己是没有价值、不能胜任、无能为力等想法。[15]
  这些早期的依恋关系是其今后人际关系的蓝本。这种因为依恋形成的对于依恋对象、个体本身的内部工作模式,会主导个体将来新的关系的形成。早期不安全依恋的经验,使他们不能与他人形成良好关系,表现出退缩,分离体验,渐渐导致他们对所处关系的不满。[14]这可以用来解释心理虐待会代代相传的现象。
  2.习得性无助
  对儿童虐待与其后期出现的症状之间存在的影响机制的研究中,最为广泛的是将自我批评、情感抑制、负性认知风格等作为调节变量来研究。[15]儿童虐待可能导致儿童形成负性认知风格,使个体易受伤害,容易形成抑郁症状。[16]
  习得性无助理论指出当人暴露在持续的、不可控制的、令人厌恶的刺激下,会产生一种对于自己能力的无助感,让人感知自己无法逃脱。Abramson,Metalsky和Alloy提出了面对负性事件的时候,有三个方面的因素调节人们是否产生无助感,分别是负性事件发生的原因(因果归因);这些事件可能导致的结果;自身的一些特点是否导致了事件的发生。将负性生活事件归因为一些稳定、广泛的因素时,会使人们容易产生广泛性无助、抑郁。如果个体认为负性事件的结果严重影响到生活中的很多方面,这也会使个体极易产生抑郁。另外个体对自己的价值、能力、个性的看法在抑郁的形成中会有调节的效应存在。[16]
  Gibb指出,当负性事件,如虐待发生以后儿童会寻找这些事件发生的原因。如果儿童归因为外部的、具体的原因,如认为虐待的发生是因为“他们(施虐者)今天心情不好”,这会给儿童希望,认为虐待可能不会再发生。如果虐待长期发生,儿童可能将虐待的发生归咎于内部、稳定的因素,如“我可能存在错误的地方才导致他们(施虐者)这样对我”。这种归因方式使儿童产生无助的观念,自己将无法避免遭受虐待。[17]
  四、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1.进一步规范操作性定义
  通过对孩子的伤害来鉴定心理虐待存在一些问题。首先,心理虐待很多时候很难看到明显的身体上的伤害或者直接的心理危害。其次,心理虐待发生时间也与其造成的后果的严重程度有复杂的关系。年纪较长的儿童可以从老师、同伴处获得情感补偿,但是年幼的儿童则没有机会与家庭以外的人交往,所以更易受伤害。
  在判定家长行为是否属于心理虐待时,存在“量”的问题。普遍的描述中多使用“经常”、“通常”或者“常常”这些词,这些都是模糊的字眼,没有具体的分界线。[1]这将造成司法领域中无法对父母的虐待行为进行界定。
  不同研究者对儿童心理虐待所包括的行为上存在很大差异,我们还需要更多的研究来澄清心理虐待的各种行为。在今后的研究中,研究者们需要制定一个统一术语、定义,可供广为使用。
  2.注重研究方法的多样化与跨文化研究的一致性
  现有的研究多是回溯研究,让研究对象回忆童年时期曾受过的创伤事件,以此来考察这些经历给儿童成长带来的影响。这样的研究存在不足之处,如错误记忆的存在可能会干扰回忆结果。在今后的研究中需要更多的前瞻性研究,利用纵向数据来追踪受虐儿童的成长,考察心理虐待的影响,并通过介入干预来达到保护儿童的目的。
  在儿童心理虐待的进一步研究中,在判定一些行为是否属于心理虐待时,要考虑行为所处的社会文化背景。社会地位、种族、以及文化意识对于我们寻找一个跨文化一致性的定义有着重要影响,同时从某种意义上说,种族主义、文化偏见、社会地位的不公平,都可能造成心理虐待。在今后的研究还需考虑文化独特性以及跨文化一致性方面的研究。尤其要重视我国独生子女政策带来的特殊影响。
  3.开展心理虐待的普查工作、建立干预体系
  目前,我国还没有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儿童心理虐待发生率的调查。只有清楚知道儿童心理虐待的发生率,儿童心理虐待的类型、性质等,才可以采取针对性的干预手段。如果心理虐待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这就需要及时修订一些法律法规扩大儿童保护的范围。这些未被发觉的心理虐待,对儿童发展有严重影响。在今后的研究和儿童保护工作中需要得到重视,为怀疑和已经遭受心理虐待的儿童提供及时保护。
  
  注释:
  ①这里将psychological maltreatment译为心理虐待.字面意思为一种“心理上的错误的对待,导致不良后果”,包括虐待和忽视两种行为.
  
  参考文献:
  [1]Baker·A·J·L.Adult recall of childhood psychological maltreatment:definitional strategies and challenges[J].Children and Youth Services Review,2009,(31):703-714.
  [2]Binggeli·N·J,Hart·S·N,Brassard·M·R.Psychological maltreatment of children[M].California:Sage Publications,2001:1-2.
  [3]Mitchell·G.Towards a definition of psychological maltreatment[J].The Livepool Law Review,1988,(2):129-147.
  [4]Iwaniec·D,Larkin·E,Higgins·S.Research Review:risk and resilience in cases of emotional abuse[J].Child and Family Social Work,2006,(11):73-82.
  [5]Glaser·D.Emotional abuse and neglect(psychological maltreatment):a conceptual framework[J].Child Abuse & Neglect,2002,(26):697-714.
  [6]Hart·S·N,etal.Psychological maltreatment.In Myers J E B,Berliner L,Briere J,et al(Eds.),The APSAC handbook on child maltreatment[M].California,USA:Sage Publications,2002:79-81.
  [7]Trickett·P·K,etal.Emotional abuse in a sample of multiply maltreated,urban young adolescents:issues of definition and identification[J].Child Abuse & Neglect,2009,(33):27-35.
  [8]Egeland·B.Taking stock:childhood emotional maltreatment and developmental psychopathology[J].Child Abuse & Neglect,2009,(33): 22-26.
  [9]Arata·C·M,etal.Differential correlates of multi-type maltreatment among urban youth[J].Child Abuse & Neglect,2007,31:393-415.
  [10]常宪鲁,王华云.儿童期心理虐待和忽视与成人心理健康[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8,16(11):1239-1241.
  [11]Vissing·Y·M,etal.Verbal aggression by parents and psychosocial problems of children[J].Child Abuse& Neglect,1991,(15):223-238.
  [12]Mullen·P·E,etal.The long-term impact of the physical,emo-
  tional,and sexual abuse of children:a community study[J].Child Abuse & Neglect,1996,20(1):7-21.
  [13]Lesnik-Oberstein·M,Koers·A·J,Cohen,L.Parental hostility and its sources in psychologically abusive mothers:a test of the three-factor theory[J].Child Abuse & Neglect,1995,19(1):33-49.
  [14]Morton·N,Browne·K·D.Theory and observation of attachment and its relation to child maltreatment:a review[J].Child Abuse & Neglect,1998,22(11):1093-1104.
  [15]Wright·M·O,Crawford·E,Del·Castillo·D.Childhood emotional maltreatment and later psychological distress among college students:the mediating role of maladaptive schemas[J].Child Abuse & Neglect,2009,(33):59-68.
  [16]Abramson·L·Y,Metalsky·G·I,Alloy·L·B.Hopelessness depression:
  a theory-based subtype of depression[J].Psychological Review.1989,96(2):358-372.
  [17]Gibb·B·E.Childhood maltreatment and negative cognitive styles:a quantitative and qualitative review[J].Clinical Psychology Review,2002,(22):223-246.
  (责任编辑:苏宇嵬)
其他文献
摘要:针对中原工学院多年在“电气信息类专业英语”课程教学改革中取得的实践成果,从课程设置背景、教材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教学模式和教学效果等几个方面分别进行了论述,通过这些教学改革实践,学生学习专业英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得以调动,运用专业知识和英语语言的能力全面提高,收效良好。  关键词:电气信息类;专业英语;教学改革  作者简介:裴素萍(1976-),女,河南辉县人,中原工学院电子信息学院,讲师;王
期刊
摘要:近年来中国的企业纷纷效仿国外企业建立起本企业各具特色的企业大学,企业大学在企业运营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在企业大学的实际运营过程中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其中企业大学的内外师资难融等问题,阻碍了企业的进一步发展。本文依据相关项目的支撑,就目前国内的企业大学发展瓶颈问题之一的企业大学师资队伍的优化配置作深入分析,并提出基于师资建设配置的建议和解决方案,以期给处于相同困惑的其他企业大学和企业提
期刊
摘要:本文介绍了热质交换原理与设备课程课堂教学和实验教学改革的思路及具体做法,阐述了在培养创新型高等专业人才的过程中,课堂教学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着重提出了综合性实验教学在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中的重要地位。  关键词:热质交换原理与设备;课堂教学;实验教学  作者简介:王雨(1983-),女,安徽亳州人,河南科技大学规划与建筑工程学院,助教,主要研究方向:制冷与低温工程、传热传质强化;  周西文(1
期刊
摘要:为适应当今社会形势,不少高校开始为非英语专业本科生开设双语专业课。本文在能源环境类本科生双语教学实践过程中,对双语专业课的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与考核方法进行积极探索,对制约双语专业课教学效果的问题进行深入思考,指出培养充足的双语专业课师资,并对学生开展分层次小班授课,是进一步提高双语专业课教学效果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能源环境;双语专业课;本科生  作者简介:凡凤仙(1982-),女,
期刊
摘要:“随机信号处理”是电子信息类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本文探讨了以加强师生互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指导思想,利用BB教学平台实现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教学方法的网络教学,设计了“随机信号处理”网络课程设置与教学方案,改革与创新了“随机信号处理”课程的教学理念和方法。  关键词:BB平台;随机信号处理;网络教学  作者简介:李君(1977-),男,江
期刊
摘要:本文介绍了大连交通大学数控加工技能实践教学的基本情况,分析了数控加工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如何更好地开展数控加工实践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和创新能力等方面进行了思考和探索。  关键词:数控;实践教学;探索  作者简介:石莹(1980-),女,辽宁鞍山人,大连交通大学工程训练中心,工程师,主要研究方向:机械加工及制造、摩擦学;李杰(1969-),男,辽宁大连人,大连交通大学
期刊
摘要:随着高等教育由过去的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跨越式发展,历经教育部的教学工作水平评估的过程,各高等学校在明确办学指导思想的同时准确定位,实现人才培养最大限度地符合社会需求。对于地方所属的工科院校,其服务是面向企业,为技术一线输送工程技术人才,因此,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决定其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所在。本文分析了工科院校学生的“三个能力”的现状,提出了提高“三个能力”的措施和
期刊
摘要:针对大学课程“数据库原理及应用”教学中多个限制教学有效性的因素,提出了应用以学生为核心的PBL教学模式改革;分析了基于PBL教学模式的核心理念和构建流程;研究了在“数据库原理及应用”课程教学中应用PBL教学模式的具体形式并进行课程教学改革试验,结论是该模式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教学改革;数据库原理及应用;PBL  作者简介:童桂(1978-),男,安徽铜陵人,南京工程学院工程基础与
期刊
摘要:通过供用电专业实验室建设,提出了课题研究加校企共建的建设思路;同时,完成了高低压配电实训系统的设计研究,并对系统提出了具体的建设要求,提供了相应控制原理图。  关键词:建设思路;系统设计;建设要求  作者简介:苏伯贤(1973-),男,江苏武进人,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电气工程系,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供用电技术;杨飞虎(1981-),男,安徽滁州人,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电气工程系,讲师,工学
期刊
摘要:教学工作是学校的中心工作,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制定、完善和实施本科教学质量保证体系是为了保证和提高教学质量,以形成保证本科教学质量不断提高的长效机制。教务管理是学校管理工作的核心,是保证教学工作正常开展的基本前提。本文探讨了在实施本科教学质量保证体系下如何做好教务管理工作,并根据实际工作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本科教学质量;质量保证体系;教务管理  作者简介:潘玲(1971-),女,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