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入新课的主要方法

来源 :中华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erryliu198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精彩的导入会使学生如沐春风,如饮甘露。在导入过程中,一幅美丽的图片,一首美妙的音乐,一段精美的视听资料,一个情景,都可以吸引学生的眼球,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始终在一种强大的内驱力的作用下进行学习,把学习看作是一种精神享受,因而能自觉积极地学习,并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关键词: 导入 方法 兴趣 主动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教学也是这样,一个具有艺术的开场,往往可以先声夺人,起到搭石铺路的作用,能为整个课堂教学打好基础。
  地理课堂教学中的导入艺术,犹如道路中的桥梁,戏剧里的序幕,小说里的引子。课前导入虽说不是什么“正文”,但起着集中注意力和引起学习动机的作用。新课伊始,妙趣横生,别出心裁的导入是课堂教学不可或缺的环节。富有艺术性的新课导入,会给人带来一种“未成曲调先有情”的意境,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使学生一上课就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课堂教学中来,带着疑问去探究性地学习。因此,对地理课堂导入艺术进行设计和探讨,为师生即将进行教学活动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教学中如何导入新课是一个教师必须面对和认真研究的问题。
  导入的方式方法多种多样,具体因老师、学生、学习内容而异,可以灵活运用。常见的导入方法有以下几种。
  一、创设情境,动之以情
  比如在学习《西双版纳》这一课时,我先用多媒体播放葫芦丝《月光下的凤尾竹》,在欣赏优美的音乐的同时,向学生展示西双版纳的一些图片。
  教师:你知道这些图片表现的是我国的什么地方吗?
  学生:西双版纳
  教师:你知道西双版纳的哪些事情?
  学生:那里是国家级旅游胜地。
  还有一些学生去过西双版纳,能说出那里的一些独特的动植物,以及一些民族风情。
  这样的引课方式,使学生们在视听感觉上得到美的享受,同时对西双版纳有了初步了解。并通过个别学生的描述,激发了同学们的学习兴趣,这样的开头,有意创设一些气氛或环境,情境交融,主题鲜明,能使学生更好、更真切地感受课文原意。然后出示课题,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二、歌曲导入,引发共鸣
  比如在学习《亚洲的地形》这节课时,首先播放歌曲《亚洲雄风》,然后提出如下问题:
  1、“我们亚洲,山是高昂的头”,你知道这里的山是指哪座山吗?
  2、“我们亚洲,河象热血流”,你知道我们亚洲有哪些主要的河流吗?
  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亚洲有世界上最高的山峰——珠穆朗玛峰,有世界上最高的高原——青藏高原,亚洲大河众多,黄河、长江、印度河、恒河、幼发拉底河、底格里斯河孕育了世界文明古国,这节课我们就来一起认识我们所在的大洲——亚洲。
  歌曲是初中学生大都喜闻乐道的。这是因为他们正处在青少年时期,由其生理、心理特点所决定的。一首优美的歌曲,往往会引起全体学生的共鸣,一首《亚洲雄风》让全体同学精神振奋,内心深处充满了强烈的自豪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此时老师引入课题,达到了使学生“想学”“乐学”的境界。
  三、视频导入,激发兴趣
  在学习《四大地理区域》这一节时,上课伊始,先让学生欣赏flash动画《猪都笑了》。
  北京人说他风沙大呀,内蒙古人就笑了,内蒙古人说他面积大呀,新疆人就笑了,新疆人说他民族多呀,云南人就笑了,云南人说他地势高呀,西藏人就笑了,西藏人说他文物多呀,陕西人就笑了,陕西人说他革命早呀江西人就笑了,江西人说他能吃辣呀,四川人就笑了。。。。。。全世界的猪都笑了。
  学生开怀大笑
  教师:同学们在笑过后,请说一说这首歌词说明了什么问题?
  学生:“各地有各地的特色”,“我国地大物博,各地区之间存在差异。”
  教师: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差异。
  新颖的课堂引入形式,使学生兴趣大增,并想进一步认识我国各地的差异。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生活导入,引出问题
  生活是学习的源泉,地理教学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和感兴趣的事物中挖掘潜在的地理信息作为教学资源,使学生感受到地理的趣味和作用,并对地理产生亲切感。
  比如在《多民族的大家庭》这一节的教学中,
  教师问:我们班有谁是少数民族?请你说说你们民族的独特风情。
  学生A:我是满族人,我们满族人拜年的时候,男子行打千礼,女子行半蹲礼。
  学生B:我是蒙古族人,我们蒙古族人喜欢吃烤全羊和手抓羊肉。
  学生C:我是回族人,我们回族人不吃猪肉。
  教师再问:我们班有哪些同学去过少数民族聚居区旅游?他们那有哪些民族风情?
  学生回答(略)
  教师: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多民族的大家庭》
  这样利用学生身边的事情或学生感兴趣的事情创设学习情境,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分感受到地理就在身边,地理知识来源生活,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因此,教师只要善于挖掘教学中的生活情境,让地理贴近生活,从中引出地理问题,就能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探索之中。
  当然还有很多其它的导入方法,比如说“复习旧知法” “新闻导入法”“猜谜导入法”等,不管哪种导入方法,目的是一样的,即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激起他们对新知识的强烈求知欲和好奇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愿望,使学生始终在一种强大的内驱力的作用下进行学习,把学习看作是一种精神享受,因而能自觉积极地学习,并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其他文献
摘要:培养观察能力,一方面要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和对实验的兴趣,另一方面要使学生了解观察对学习物理的重要意义。观察能力的培养是培养观察习惯的基础,将课堂的实验观察与生活中物理现象的,有意识地经常地结合起来,必将收到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物理 观察 能力     物理观察包括对实验的观察和对自然界的观察,观察是研究物理世界的入门向导,抓不住现象,就不能深入了解物理规律。可见,观察的目的在于了解现象,取
期刊
体育是人类社会几千年积累起来的精神文化财富,是一种有着丰富精神内涵的社会活动。学校体育是抽取体育精华来为培养现代化的人服务的---无论是对打开进入社会之门的文明礼貌,现代人取得成功的竞争、团结和协作的协调品行,还是苦累不惧,顽强进取与拼搏的精神培养;也无论是自由、幸福、和平之路的构筑;还是挑战自我,超越自我,向更高的层次奋进品质的养成都蕴藏其中。事实上,正是由于学校体育宽松和谐,苦乐相济,灵肉协同
期刊
摘要:“对话教学”作为课堂教学的一种活动方式,要求教师将课堂教学的重点放在对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引导和合作上。教师如何通过引导、启发、交流、讨论、辩论等多种形式的“对话”方式,提高学生课堂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学生的思维深入互动,状态极度兴奋.  关键词:物理课堂 对话教学 有效    一、对话教学的含义  对话是民主、平等、理解、宽容等精神体现, 对话教学是民主的、平等的教学,沟通的、合作的教学
期刊
新课程改革强调要转变学生的学习方法,改革教师的教学方法,因此如何贯彻新课改精神,探索新的教学方法成为每一个教师所面临的重要课题。为有效地实现历史课程标准要求的凸显人格教育和学生自主学习的宗旨,新课改以来,我们对初中历史情境教学进行了探索和尝试,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一、历史情境教学的含义  所谓历史情境教学就是教师根据历史的过去性、复杂性、社会等特点在教学过程中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手段,积极创设历
期刊
今天,语言作为交际工具、思维工具和学习工具,其作用显得越来越重要,是成为高素质人才不可缺少的基本能力,也是一个人终生受益的重要本领。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说话训练要贯穿在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之中”,“训练方式力求多样”。新课改对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运用新的理念,我们可以为学生搭建各种语言实践平台,加强对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语言表达水平。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要找准切入
期刊
摘要:近年来,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发展、进城外来人员的增加以及留守少儿家庭数量的上升等因素,使得中职生源的结构变化较大。反映在数学教学中,学生普遍存在着厌学心理。在教学过程中更好的破解这种厌学心理,准确的分析其成因,并把握应对措施,这对提高学生的学习自觉性,提高中职的数学教学质量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中职数学教学 心理 问题 措施     一、厌学心理的成因  厌学心理主要是由自我
期刊
小学教育是教育的基础阶段,小学教育的效果对一个人的未来成长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小学体育教学是素质教育下的必然性要求,也是现阶段社会发展与需求的客观性要求。我国人才教育的目标是培育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的人才,这五个方面是互相影响,互相促进,又互相渗透互相转化的。智力可以通过能力的培养而得到发展;而智力的发展促进能力的提高。体育教学不仅仅是对人的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进行提高,而且对提高大脑
期刊
摘要:中学生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学生良好思想品德的培养是学校德育的重要目标,学校德育也是形成中学生良好品德的重要途径。但是当前中学生思想品德状况却令人担忧,本文从教育心理学角度出发,引经据典,对这个问题进行了一些思考。  关键词:思想品德 现状特点 教育思考       思想品德教育的实质是将一定社会的思想道德转化为受教育者个体的思想道德。中学生是祖国未来
期刊
摘要:在新课程新理念教学模式下,集体备课是不容忽视的且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要使集体备课对教学真正起到推动作用,就要采取一定的具体方法有序地进行。  关键词:新课程新理念 教学模式 集体备课     采用新课程新理念教学的今天,集体备课是一种不容忽视的且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集体备课就是同一年级同一学科的教师,在一起共同钻研教材,探讨教法,准备上课。集体备课可以发挥集体的智慧。在备课过程中,互相启
期刊
摘要:体育课是学校体育的基本组织形式,是教学计划中规定的必修课。通过体育课堂教学,使学生较系统地掌握体育教学大纲中所规定的体育知识、技术、技能,增强体质,向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意志品质教育。因而搞好体育教学,优化体育教学内容与过程,是完成学校体育目的任务的根本保证,是发展农村学校体育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农村学校 体育教学 教学改革     发展农村学校体育是我国整个体育工作的战略重点。目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