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体育教学旨在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培养学生拥有良好的体育运动习惯,获得强健的身体和强健的体魄;德育教育的目标则为提高学生的思想品质,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拥有独立的人格和正确的三观。二者一个注重身体发育,一个重视心理养成,如果能够将二者有效结合,便能更好地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本文即探析和研究德育教育在小学体育中的应用策略。
關键词:小学体育;德育教育;教学运用
传统的体育教学就是单纯地指导学生进行体育锻炼,能够促进学生的身体素质,却忽略了学生的心理建设。如今德育教育的重要程度已经越发凸显,如果仅仅依靠德育教育的课程来加强学生的德育水平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要在其它课程当中渗透德育教育的思想,让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笔者经过多年的体育教学经验,分析了德育教育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内容和方法,在此与大家分享。
一、体育教学中德育教育的基本要求
(一)教师思想要转变。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路人,要想在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首先就要从教师的教学观念开始转变,要求体育教师要进行德育教育的培训学习,拥有德育教育的意识,并且能够掌握德育教育的基本方法,这是在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前提。
(二)要分清课程主次目标。体育教学的主要目标依旧是培养学生健康的体魄,拥有体育运动的良好习惯,教师要紧抓教学重心,不能因小失大,把德育教育当成了课程的主要内容,而是要学会掌握方法,将德育教育恰当地运用到体育教学的过程中。
(三)要以小学生的身心特点进行德育教育。体育教师大多没有过德育教育的经验,这也需要体育教师在经过培训之后,要按照小学生的身心发育程度来进行德育教育,可以善用鼓励和引导的方式,培养学生的积极性和自信心,切忌当众点名批评。
二、体育教学中德育教育的主要内容
体育教学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课程,学生必须要在实际的运动当中,掌握方法和技巧,学会体育的课程。而德育教育虽然广义上是理论性的教学方式,但实际上也必须通过实践所表现出来的行为方式,才能判别德育教育是否有成效。所以在体育教学的课程当中,德育教育的内容选择,不仅与体育息息相关,还能通过学生在体育实践的过程中,让学生展现德育教育的成效。经过总结,体育教学中德育教育的内容主要有以下几点:
1.树立远大理想,培养爱国主义思想。
2.对体育运动拥有正确的认知,意识到运动对身体素质的积极影响。
3.提高纪律性,认识到规则的意义,并且能够听从指挥。
4.要有集体观念和合作意识,能够正确对待集体和个人利益。
5.培养学生勇敢活泼的性格,拥有胜不骄败不馁的心理状态。
6.培养学生友爱同学、尊敬师长、诚实守信、谦虚谨慎的个人品质。
7.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爱护公物、意志坚强、吃苦耐劳的生活素养。
三、体育教学中德育教育的实践应用
在体育教学的实践当中,要从三个角度来渗透德育教育,引导学生从理论教学到课上实践,再到日常生活中,都能保持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素养。
(一)从理论教学为开端。即使是体育课程,也需要通过理论教学,对学生进行体育知识的和安全教育的普及。在这个过程当中,就能够让学生对体育运动有一个科学的认知,认识到保持运动对于身体健康的好处,同时还能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让学生能够时刻注意自己的身体安全,对危险因子有所敏感。
(二)以实践教学为主体。在实际的体育运动当中,教师要注重体育教学的形式和内容,既要拥有娱乐性质的活动,比如踢毽子、跳绳等游戏,来促进同学友爱,养成活泼开朗的性格;也要有对抗性、竞争性强的体育项目,比如足球、乒乓球、短跑等,以此锻炼学生的竞争意识,让学生能够吃苦耐劳、意志坚强,勇于面对困难,并且拥有克服困难的勇气,在体育运动中不断超越他人、超越自己,养成胜不骄败不馁的心理素质;同时还要有合作性、集体性强的活动,比如拔河、绑脚赛跑等项目,能够锻炼学生的合作能力,让学生拥有集体观念,能够将集体利益方在个人利益之上,并且能够提高学生的纪律性,让他们服从指挥,以集体目标为个人目标,为集体贡献自己最大的力量。此外还要有体育卫生内容的项目,比如校园大扫除、操场大清扫等,以此锻炼学生吃苦耐劳、热爱劳动的精神,让学生能够把校园当成自己的家一样爱护。除了以上的活动之外,课程中还可以培养学生尊敬师长、诚实守信、谦虚谨慎、热爱祖国的优良品质,让学生不断成长。
(三)以课下坚持为目的。德育教育和体育教育一样,都是以习惯养成为目的,最终目标就是要求学生能够在日常生活中也能做到课堂中的表现。所以教师不仅要在课上渗透德育教育,还要在课下关注学生的行为方式和学习态度,让学生时刻保持良好的道德修养和行为品质。
综上所述,德育教育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运用,需要从教师转变教学观念开始,通过理论和实践课程的双重渗透,让学生在课上课下都能拥有优异的德育表现,促进学生身心全方位发展。
参考文献:
[1]黄硝.引导、挖掘、渗透——再论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教育[J].体育世界(学术版),2019(04).
[2]杨建民.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策略研究[J].体育师友,2019(02).
關键词:小学体育;德育教育;教学运用
传统的体育教学就是单纯地指导学生进行体育锻炼,能够促进学生的身体素质,却忽略了学生的心理建设。如今德育教育的重要程度已经越发凸显,如果仅仅依靠德育教育的课程来加强学生的德育水平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要在其它课程当中渗透德育教育的思想,让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笔者经过多年的体育教学经验,分析了德育教育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内容和方法,在此与大家分享。
一、体育教学中德育教育的基本要求
(一)教师思想要转变。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路人,要想在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首先就要从教师的教学观念开始转变,要求体育教师要进行德育教育的培训学习,拥有德育教育的意识,并且能够掌握德育教育的基本方法,这是在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前提。
(二)要分清课程主次目标。体育教学的主要目标依旧是培养学生健康的体魄,拥有体育运动的良好习惯,教师要紧抓教学重心,不能因小失大,把德育教育当成了课程的主要内容,而是要学会掌握方法,将德育教育恰当地运用到体育教学的过程中。
(三)要以小学生的身心特点进行德育教育。体育教师大多没有过德育教育的经验,这也需要体育教师在经过培训之后,要按照小学生的身心发育程度来进行德育教育,可以善用鼓励和引导的方式,培养学生的积极性和自信心,切忌当众点名批评。
二、体育教学中德育教育的主要内容
体育教学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课程,学生必须要在实际的运动当中,掌握方法和技巧,学会体育的课程。而德育教育虽然广义上是理论性的教学方式,但实际上也必须通过实践所表现出来的行为方式,才能判别德育教育是否有成效。所以在体育教学的课程当中,德育教育的内容选择,不仅与体育息息相关,还能通过学生在体育实践的过程中,让学生展现德育教育的成效。经过总结,体育教学中德育教育的内容主要有以下几点:
1.树立远大理想,培养爱国主义思想。
2.对体育运动拥有正确的认知,意识到运动对身体素质的积极影响。
3.提高纪律性,认识到规则的意义,并且能够听从指挥。
4.要有集体观念和合作意识,能够正确对待集体和个人利益。
5.培养学生勇敢活泼的性格,拥有胜不骄败不馁的心理状态。
6.培养学生友爱同学、尊敬师长、诚实守信、谦虚谨慎的个人品质。
7.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爱护公物、意志坚强、吃苦耐劳的生活素养。
三、体育教学中德育教育的实践应用
在体育教学的实践当中,要从三个角度来渗透德育教育,引导学生从理论教学到课上实践,再到日常生活中,都能保持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素养。
(一)从理论教学为开端。即使是体育课程,也需要通过理论教学,对学生进行体育知识的和安全教育的普及。在这个过程当中,就能够让学生对体育运动有一个科学的认知,认识到保持运动对于身体健康的好处,同时还能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让学生能够时刻注意自己的身体安全,对危险因子有所敏感。
(二)以实践教学为主体。在实际的体育运动当中,教师要注重体育教学的形式和内容,既要拥有娱乐性质的活动,比如踢毽子、跳绳等游戏,来促进同学友爱,养成活泼开朗的性格;也要有对抗性、竞争性强的体育项目,比如足球、乒乓球、短跑等,以此锻炼学生的竞争意识,让学生能够吃苦耐劳、意志坚强,勇于面对困难,并且拥有克服困难的勇气,在体育运动中不断超越他人、超越自己,养成胜不骄败不馁的心理素质;同时还要有合作性、集体性强的活动,比如拔河、绑脚赛跑等项目,能够锻炼学生的合作能力,让学生拥有集体观念,能够将集体利益方在个人利益之上,并且能够提高学生的纪律性,让他们服从指挥,以集体目标为个人目标,为集体贡献自己最大的力量。此外还要有体育卫生内容的项目,比如校园大扫除、操场大清扫等,以此锻炼学生吃苦耐劳、热爱劳动的精神,让学生能够把校园当成自己的家一样爱护。除了以上的活动之外,课程中还可以培养学生尊敬师长、诚实守信、谦虚谨慎、热爱祖国的优良品质,让学生不断成长。
(三)以课下坚持为目的。德育教育和体育教育一样,都是以习惯养成为目的,最终目标就是要求学生能够在日常生活中也能做到课堂中的表现。所以教师不仅要在课上渗透德育教育,还要在课下关注学生的行为方式和学习态度,让学生时刻保持良好的道德修养和行为品质。
综上所述,德育教育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运用,需要从教师转变教学观念开始,通过理论和实践课程的双重渗透,让学生在课上课下都能拥有优异的德育表现,促进学生身心全方位发展。
参考文献:
[1]黄硝.引导、挖掘、渗透——再论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教育[J].体育世界(学术版),2019(04).
[2]杨建民.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策略研究[J].体育师友,201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