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永远是外来者的异乡?

来源 :中国财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mson8004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注重实践研究的社科院学者于建嵘教授,近期因为机缘巧合,想要投身贵州某个少数民族乡村搞乡建。在名人效应下,除了乡政府,州政府与村委会都表示欢迎,还准备给于建嵘挂职个村主任助理,方便行事。可惜好景不长,这次合作意向很快就遇到障碍。
  先是乡里打出禁止滥用土地的横幅,有意无意地针对于建嵘与村民签订的空闲村屋的出租意向。进而,原先说好的村主任助理的任命也在延迟。这自然都是借口,当地政府什么话也没说,似乎也很难开口,但不欢迎的态度是明确的。这就是向于建嵘下达“逐客令”。
  这个先热后冷的遭遇在微博上公开后,大多数声音都是议论当地政府的。也许责备是有道理的,但这样的局面到底是可以理解的。于建嵘的名声,成为当地小干部不能承受之重。从乡建角度来说,再一次说明外来与本土力量的角力,始终处在微妙的环境下。于建嵘从事乡建的热情很高,以他的号召力与动员能力,也足以引来重组的资源进入乡村。但问题就在这里,外部力量的贸然进入,一定就是对的吗?翻一翻乡建的历史可知,无论是以政治为主还是以经济、文化为主题,外来的乡建力量总会是沉沙折戟。
  这就提出一个根本问题:乡建的模式到底怎样才算恰当?许多案例都证明,纯粹依靠外部进入,不去唤醒当地社区及居民的参与,乡村永远是外来者的异乡,他们永远只能肤浅地游荡在别人的故乡上。这样的乡建也是没有生命力的,于建嵘提早触及了乡建“死穴”。
  以于建嵘长期研究基层的经验,应该能预知大张旗鼓搞乡建带来的不测风险。当他带着20多人的团队进入乡村时,那种对基层干部的震撼或许是外人难以觉察、难以理解的。换位思考,这些基层干部也许根本没有乡建概念,如此一来,惧怕必定要大过营造。至于是哪一层级的官员下达了婉拒于建嵘的指令,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换一个思路想:早知如此,于建嵘可有别的办法进入乡建现场?比如,通过对村乃至镇的仔细考察,尊重本土人士的主体地位,辅以合适的资源扶持,利用当地力量倡导乡建运动。
  现在看来,于建嵘失去了沙盘重演的机会。他当然不是乡建的失败者,他不过是验证了以强加于乡建的外来模式的脆弱。乡村到底是本地人的乡村,要想恢复凋敝的乡村,促成乡建理想—比如公共生活、公共空间、公共责任—的落地,非经过本土求活这一关不可。
  无论是多有名的教授,无论是多有资源聚合能力的领袖,遇见乡村、进入乡建时,都得有这个准备。原因无他,乡建不只是移植外面的东西,更要从内里生长出来,实现它的微循环。于建嵘和一系列乡建志士的折回,尽管没有指明出路,至少指明了死路。这也是意义。
其他文献
做事情的人难免要受到议论,随着新公益推动更多人从边缘进入中心,他们遭受的议论也会越来越多。比如,近期就有一些议论的新动向。有作者写了《如何成为一名公益大咖》,描绘了公益的圈子构成。它用轻松的笔调写成,因为轻松以至于类似嘲讽。  这么多做公益的想必都看到这个描写公益江湖的文章,有业者直言,“觉得恶心”。不是因为圈子恶心,而是觉得轻佻的笔调恶心。这种不适感,不独在这里体现。不止一家小机构在对深圳慈展会
期刊
这个城市在一条依然乡土气的窄马路上骑着摩托,正急行于工业化和经济建设的道路上。仿佛是整个东南亚的缩影。  湄公河渔灯初上的时分,一名年轻女子身着越南特色的高开衩旗袍,有点匆忙地在过江之鲫般的摩托车流中横穿范五老路。这条胡志明市有名的道路并不宽敞,斑马线也缓不下争先恐后的车轮们,于是,拥挤着高速移动的车灯仿如掉到激流里碎了的银河,朦胧了夜幕下的那个天蓝色婀娜人形。片刻,这名女子从奔腾的尾气中抽出身来
期刊
中国《旅游法》本月正式实施,该法明确提出,旅游者应遵守旅游文明行为规范。但是,十一假期仍然有不少关于游客素质差的报道,还有一些照片记录下违反公德的行为。前一阵子,还频频有中国游客在境外旅游不文明行为的报道,从埃及神庙上的“到此一游”,到帕劳潜水时发现中华烟,到卢浮宫前水池泡脚,再到无视警示在比萨斜塔前草坪野餐。最近几年的“全球最差游客”调查中,中国游客总是名列前茅。  人们往往在这些不良行为中看到
期刊
所有关于人类未来能源命途的借口,都是各个水电站修建的官方说辞。  这一次,又轮到了赤水河。  《中国财富》的文章《谁在剿杀长江鱼?》说,一条长达58公里的航运扩能工程,将直接在赤水河腹地施工建设。这个带着贵州省“北入长江”的航运宏图的工程,将给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核心之核心”的赤水河,带来不小的消极影响。负责环评的贵州省水产研究所却公然声称:赤水河航运扩能工程是综合利用水资源,是保护环境而不是破坏生
期刊
若要评选一个“中国最具喜感的公民行动”奖,广东省政协常委孟浩与他的胡子大概有望问鼎。他以“蓄须明志”的方式倒逼广州市政府公开一份“内部资料”——39号文,最终以喜剧收场。  孟浩很好认。他身材高大,喜穿唐装布鞋,留着一头花白长发,头比一般人要大。他有很多威风凛凛的绰号,比如“最敢言的广东政协委员”、“较真的明星委员”、“孟大炮”等等,在公民社会气息浓厚的广州,他是意见领袖、媒体宠儿。  本刊记者见
期刊
别拿玉树不当高原。当地的海拔有4000多米,听上去不算很高,但接待人员还是反复提醒:要十分注意高原反应。我与数名初上高原的记者,怀着忐忑中有点小兴奋的心情,自西宁登机,飞抵这个震后重建的高原新城。  从飞机上走下,展现眼前的是一幅画满大山与白云的苍茫卷轴,灰绿的山间满缀黑色的小点,听人说,那是放牧的牦牛。环顾四周,只觉玉树机场洋气中带点藏文化特色,装修远比一般县级飞机场要好。据说,这机场也算造得及
期刊
地震后四年,我才第一次来到当年的灾区。  从成都进汶川路上要花四个小时,沿着波涛汹涌的岷江一直伴随着公路前行。和岭南地区温顺的河流不同,岷江自有一种大山里出来的狂野,我们看到河道落差不大,但江水却兀自狂放地奔腾着,两岸是陡峭的山,隐约还能看到一道道的泥石流痕迹。  我的心里带着一种忐忑和期待的心情:就要去到四年前灾难发生的地方,不知道还能看到什么痕迹,我该以什么姿态去和那里的人交流,有什么顾忌是必
期刊
未到玉树,先闻陈济沧其名。  中国扶贫基金会负责媒体事务的小姑娘说:“你们到玉树,一定要采访一下陈济沧。3年了,他一直待在玉树扶贫。”  陈济沧,湖南常德人,中扶贫基金会员工。他在结婚14天后即奔赴玉树参与灾后重建,其长期奋战在高原地区的义举,一直被他的同事引为美谈。提起陈济沧,青海扶贫局一名官员赞不绝口:“我认识他。地震那年,我跟他在山上住好几个月的板房,一起救灾扶贫,那小伙子干事实在。”一位藏
期刊
2009年5月6日,距离汶川大地震一周年纪念日还有6天,汶川县龙溪乡夕格羌寨的杨永顺全家,收拾好行李,就要和世代居住的羌寨、相守多年的祖屋告别了。半个月多前,政府已经做出最后的决定:将夕格村和隔山相望的直台村,迁往成都以西约一百公里的邛崃南宝山。  夕格距离汶川县城不远,四面高山阻挡,是全县唯一不通公路的寨子,也由此成为了全乡羌族文化保存最完整的地方。地震后,这里只剩废墟。乡里来的干部告诉村民:“
期刊
“鄂温克”,意为“住在大山林中的人们”。他们人口少而分散,现有人口30505人,主要分布在中国东北黑龙江省讷河县和内蒙古鄂温克旗及根河敖鲁古雅乡。 敖鲁古雅的鄂温克人是中国最后的游猎民族。在吃住行方面,鄂温克族形成了不同的风格。林区以兽肉为主,特色饮食是驯鹿奶茶。牧区则以羊肉和奶制品为主。比较古老的住所是“撮罗子”—一种帐篷,而驯鹿曾经是他们的唯一交通工具,被誉为“森林之舟”。  鄂温克族有自己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