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呈现出高速增长态势,而金融发展却严重滞后,我国以银行间接融资为主导的金融体系极大限制了企业的融资渠道,而企业大量使用的商业信用作为银行信贷的一种替代资金来源,正在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而在学术研究领域,商业信用与正规融资之间是替代还是互补关系,一直是颇具争议的话题。在此背景下,本文立足于中国市场,对两类信用融资之间的关系及影响因素进行了深入探讨。
【关键词】商业信用;银行信贷;关系
一、商业信用与银行信用关系研究
(一)商业信用提供者的角度
由Schwartz (1974)提出的融资比较优势理论证明了互补关系的存在。Biais和Gollier (1997 ) , Frank和Maksimovic (1998)都认为银行贷款影响着商业信用的提供量,企业所获得的银行贷款越多,所提供的商业信用就会越多,商业信用和银行贷款之间呈现出互补的关系。罗琦(2007)等通过对日本银企关系影响企业间商业信用的作用机制进行实证检验,发现与银行关系密切的企业提供的商业信用多,而使用的商业信用少。李斌等(2006)以中国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结果表明,金融中介与企业提供的商业信用呈现一种相互补充的关系,而且金融中介与商业信用在我国小公司融资中的互补程度要大于大公司。Cull,Xu和Zhu(2009)利用从中国国家统计局获得的1998-2003年工业企业的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得到类似的证据。 然而与以上研究结论不同的是,刘小鲁(2012)从商业信用的资源再配置角度出发,以2004-2007年中国工业企业微观数据为基础得出了相反的结论。此外,余明桂等(2010)也得出类似的结论。从刘小鲁、余明桂等人的研究中可见中国市场环境下,商业信用的供给与银行信用还存在反向的非互补关系。
(二)商业信用接受者的角度
(1)替代关系。与传统的信贷提供者(如银行)相比,卖方企业在评估客户信用状况、监督客户和回收货款等方面可能更具有优势(Smith,1987;Biais和Gollier,1997;Frank和Maksimovic,2005)。 Wilson和Summers (1999)通过对英国655家企业的经验研究发现,大多数企业把商业信用作为一种便宜的融资来源,这验证了融资比较优势下商业信用对银行信贷的替代关系。唐一弋宇(2011)对我国上市公司债务融资类型结构的实证研究发现,国有公司更加青睐商业信用融资。另一方面,在一些实证研究中发现商业信用的价格是高昂的,企业利用商业信用的成本远高于银行信用(Danielson和Scott 2000),这些研究并不支持融资比较优势理论,但仍然存在着商业信用对银行信贷的替代关系,信贷配给理论解释了这一现象。大量的实证研究支持了信贷配给下的商业信用与银行信贷替代关系。Nilsen(2002)研究表明,当企业由于信贷配给而得不到银行信用时,商业信用将会成为替代银行信贷的重要融资方式。Danielson和Scott(2004)采用的是对美国小企业的问卷调研数据,实证分析的结果也支持企业在面临银行的融资约束时,会转而依赖商业信用融资的观点。陆正飞和杨德明(2011)使用我国1997-2008年A股上市公司数据的研究也表明,在紧缩性货币政策的背景下我国资本市场商业信用的大量存在符合替代性融资的特征。
(2)互补关系。Elliehausen和Wolken (1993)通过对美国小企业融资调查报告的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发现,银行信贷与商业信用之间存在显著的正向相关关系,证实了它们之间的互补性质。Biais和Golfier (1997)指出商业信用能够作为参考信号为银行提供信贷决策,也支持了两者之间的互补关联。Cook (1999)利用俄罗斯小企业数据的研究表明,商业信用与银行贷款间存在显著互补关系。Ono (2001)利用口本制造业部门数据进行检验,认为商业信用与银行贷款之间存在互补的关系。Alphonse等(2006)通过实证研究美国小企业的数据,同样表明商业信用与银行信贷存在互补关系。Giannetti, Buckart和Ellingsen (2008)商业信用和银行信贷是两种相辅相成的资金来源,即二者存在互补关系。
(3)不确定关系。除了以上两种对立的观点外,还有一些学者们的观点认为两种信用之间的关系并不是稳定不变的。Fukud和Kasuya (2006)研究发现商业信用的角色替代假说在日本银行体系稳健时成立,而在银行危机时不成立,原因是银行信用和商业信用在银行危机时都减少了。而Love等(2007)利用20世纪90年代发生金融危机的6个新兴国家的企业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发现,在金融危机发生的前后过程中,商业信用呈现出先增后减的动态变化,在金融危机后商业信用随着银行信贷紧缩也出现比率下降的情况。
二、商业信用与银行信贷关系的影响因素
(一)商业信用的内外部影响因素
有关影响企业商业信用的内部因素,学者们进行了大量的实证检验,其中Petersen和Rajan (1997进行了较为全面的研究,发现企业规模和年龄对商业信用的提供具有显著影响。而Demirguc-Kunt和Maksimovic (2001)则较全面的研究了影响商业信用的外部因素,他们为了探究公司间商业信用的使用与金融中介机构借贷的替代与互补关系,系统的研究了国家或地区之间金融系统发展水平和法制水平的差异对企业商业信用造成的影响。
国内的研究中,余明桂和邹振松(2005)利用中国非上市的制造业企业构成的大样本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发现非国有企业使用的商业信用明显高于国有企业;在经济和金融发展较为落后的地区,企业使用的商业信用明显高于经济和金融发展较为发达的地区。钟田丽等(2006)采用在深交所上市的38家制造业的中小公司数据,检验了企业使用商业信用的影响因素;李斌和江伟(2006)以沪深上市公司为样本,对商业信用与地区金融发展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 (二)银行信贷的内外部影响因素
银行与企业之间的资金借贷业务是借助于债务契约的签订、完善和履行来完成的。银行的风险主要来源于贷款利息和本金能否按照事先约定的条件收回,该风险受债务人的规模、所有权性质、偿债能力、盈利能力、成长性以及相关制度的约束(Diamond, 1991;Myers, 1984; Rajan和Zingales,1995 ; Demirguc-Kunt和Maksimovic, 1999; Loren等,2003)。
饶艳超等(2005)研究发现,银行对长短期借款、主营业务收入、资产负债率、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等财务信息高度重视,对有助于进一步判别企业潜在风险的报表附注信息也比较重视。孙铮等(2006)研究表明,会计信息中所反映的企业的偿债能力和盈利能力在我国银行贷款中发挥重要作用。廖秀梅(2007)的研究结果表明,会计信息可以降低信贷决策中的信息不对称程度。除了企业内部特征外,企业所处地区外部制度环境对企业获取银行信用也有着
重要影响,如金融发展状况、法制环境、政府干预等。Booth等(2001)和Gianetti(2003)发现,在法律对债权人保护较好和法律执行较好的国家,企业能够获得更多的银行债务融资。Beck等(2004)和Mitton (2008)发现,一个国家的银行体系的发展以及产权保护越好,企业特别是小企业获得的银行贷款越多.江伟、李斌(2006)基于我国各地区间金融发展存在较大差异的背景下,与长期债务比率负相关,而与短期债务比率正相关;并指出金融发展有助于依赖无形资产投资、可抵押资产较少以及规模较小的公司获得债务融资。肖作平等(2007)研究表明,在中国债权人法律保护较弱的背景下,大股东控制力度会影响到银行借款。邵明波(2010)利用1997-2005年中国大陆30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的财务数据考察了法治对金融发展和银行贷款期限的影响,结果表明,法治水平与金融发展、银行贷款期限呈正相关关系。江金锁(2011)以我国上市家族公司为样本,分析了制度环境对公司银行贷款的影响,得出公司的银行贷款与法制环境、金融市场化水平显著负相关,而与政府干预程序的相关关系并不显著。
(三)商业信用与银行信贷关系的影响因素
(1)商业信用供给与银行信贷关系。李斌等(2006)以中国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结果表明,商业信用的供给与银行信贷间的互补关系可能受公司规模的大小的影响。余明桂等(2010)采用中国2004-2007年工业企业数据库数据,研究发现,商业信用的供给与银行信贷间的互补关系可能受公司的股权性质的影响,同时金融发展对商业信用再分配功能具有积极的意义。
(2)商业信用的需求与银行信贷关系。曹志刚(2007)利用2001-2004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发现,银行借款与商业信用替代关系的强弱受地区金融发展程度的影响。石晓军(2009)利用沪深两市1998-2006年上市公司的5354个样本,两类信用的替代关系与宏观经济指标GDP之间具有同步性反周期性规律。唐一弋宇(2011)利用上市公司样本,发现国有上市公司使用的商业信用比例明显要高于非国有公司,而银行借款比例却要低于非国有公司。李时坤(2011)研究结果表明,我国上市公司的应付账款和银行借款之间存在替代关系。
三、政策建议
商业信用的配给理论,解释了正规融资可以利用商业信用渠道,进行信用再分配,解决正规金融中介与企业间的信息不对称带来的融资约束问题,本文发现金融发展程度较低、法制环境较差、经济发展较慢、对外开放程度较低、政府对金融政策干预较强的地区,这种渠道的作用体现的更加明显。同时以上研究结论表明,规模小的企业以及国有企业银行信用的再分配能力要强于规模大以及非国有企业,因此在金融发展的初级阶段,虽然金融体系不够完善,这些企业能够自发的进行资源的再分配,这种非正规渠道的资金融通作用,弥补了正规渠道资源配置的缺陷。另一方面,可以看到在金融发达、法制环境好、经济发达、对外开放程度高以及政府干预较少的地区,商业信用替代银行信用的程度要明显高于其他地区,说明外部制度环境越发达的地区,企业的违约成本较高,因而能够获得上游企业的信任,从而可以利用更多的廉价商业信用融资,替代了银行信用。因此对于还处于发展初级阶段的中国来说,促进外部制度环境的改善,能够更加有利于商业信用资源的使用,进而降低企业间交易成本;国家也应加快信用体系建设,一方面可以防止再次出现大规模的“三角债”问题,另一方面对也能够促进以商业信用为基础的贸易往来。
参考文献:
[1]江金锁.制度环境、审计意见与银行贷款一一来自中国上市家族企业的经验证据[J].经济与管理,2011,25(7).
[2]李时坤.商业信用与银行贷款的关系研究[D].广州:暨南大学,2011.
[3]廖秀梅.会计信息的信贷决策有用性:基于所有权制度约束的研究[J].会计研究,2007(5)
[4]刘小鲁.我国商业信用的资源再配置效应与强制性特征一一基于工业企业数据的实证检验[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2(1).
[5]卢峰,姚洋.金融压抑下的法治、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J].中国社会科学,2004.(1).
[6]陆正飞,杨德明.商业信用:替代性融资,还是买方市场?[J].管理世界,2011(4).
[7]饶艳超,胡奕明.银行信贷中会计信息的使用情况调查与分析[J].会计研究,2005(4).
[8]石晓军,张顺明.经济周期中商业信用与银行借款替代行为研究[J].管理科学学报,2010(12).
[9]孙铮,李增泉,王景斌.所有权性质、会计信息与债务契约[J].管理世界,2006 (10).
[10]唐弋宇.产权性质与中国上市公司债务融资结构的实证研究[J].现代管理科学,2011(5).
[11]肖作平,廖理.大股东、债权人保护和公司债务期限结构选择[J].管理世界,2007(10).
[12]余明桂,潘红波,夏新平.政府干预、政治关联与地方国有企业并购[J].经济研究,2008(4).
[13]余明桂,潘红波.所有权性质、商业信用与信贷资源配置效率[J].经济管理,2010(8).
【关键词】商业信用;银行信贷;关系
一、商业信用与银行信用关系研究
(一)商业信用提供者的角度
由Schwartz (1974)提出的融资比较优势理论证明了互补关系的存在。Biais和Gollier (1997 ) , Frank和Maksimovic (1998)都认为银行贷款影响着商业信用的提供量,企业所获得的银行贷款越多,所提供的商业信用就会越多,商业信用和银行贷款之间呈现出互补的关系。罗琦(2007)等通过对日本银企关系影响企业间商业信用的作用机制进行实证检验,发现与银行关系密切的企业提供的商业信用多,而使用的商业信用少。李斌等(2006)以中国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结果表明,金融中介与企业提供的商业信用呈现一种相互补充的关系,而且金融中介与商业信用在我国小公司融资中的互补程度要大于大公司。Cull,Xu和Zhu(2009)利用从中国国家统计局获得的1998-2003年工业企业的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得到类似的证据。 然而与以上研究结论不同的是,刘小鲁(2012)从商业信用的资源再配置角度出发,以2004-2007年中国工业企业微观数据为基础得出了相反的结论。此外,余明桂等(2010)也得出类似的结论。从刘小鲁、余明桂等人的研究中可见中国市场环境下,商业信用的供给与银行信用还存在反向的非互补关系。
(二)商业信用接受者的角度
(1)替代关系。与传统的信贷提供者(如银行)相比,卖方企业在评估客户信用状况、监督客户和回收货款等方面可能更具有优势(Smith,1987;Biais和Gollier,1997;Frank和Maksimovic,2005)。 Wilson和Summers (1999)通过对英国655家企业的经验研究发现,大多数企业把商业信用作为一种便宜的融资来源,这验证了融资比较优势下商业信用对银行信贷的替代关系。唐一弋宇(2011)对我国上市公司债务融资类型结构的实证研究发现,国有公司更加青睐商业信用融资。另一方面,在一些实证研究中发现商业信用的价格是高昂的,企业利用商业信用的成本远高于银行信用(Danielson和Scott 2000),这些研究并不支持融资比较优势理论,但仍然存在着商业信用对银行信贷的替代关系,信贷配给理论解释了这一现象。大量的实证研究支持了信贷配给下的商业信用与银行信贷替代关系。Nilsen(2002)研究表明,当企业由于信贷配给而得不到银行信用时,商业信用将会成为替代银行信贷的重要融资方式。Danielson和Scott(2004)采用的是对美国小企业的问卷调研数据,实证分析的结果也支持企业在面临银行的融资约束时,会转而依赖商业信用融资的观点。陆正飞和杨德明(2011)使用我国1997-2008年A股上市公司数据的研究也表明,在紧缩性货币政策的背景下我国资本市场商业信用的大量存在符合替代性融资的特征。
(2)互补关系。Elliehausen和Wolken (1993)通过对美国小企业融资调查报告的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发现,银行信贷与商业信用之间存在显著的正向相关关系,证实了它们之间的互补性质。Biais和Golfier (1997)指出商业信用能够作为参考信号为银行提供信贷决策,也支持了两者之间的互补关联。Cook (1999)利用俄罗斯小企业数据的研究表明,商业信用与银行贷款间存在显著互补关系。Ono (2001)利用口本制造业部门数据进行检验,认为商业信用与银行贷款之间存在互补的关系。Alphonse等(2006)通过实证研究美国小企业的数据,同样表明商业信用与银行信贷存在互补关系。Giannetti, Buckart和Ellingsen (2008)商业信用和银行信贷是两种相辅相成的资金来源,即二者存在互补关系。
(3)不确定关系。除了以上两种对立的观点外,还有一些学者们的观点认为两种信用之间的关系并不是稳定不变的。Fukud和Kasuya (2006)研究发现商业信用的角色替代假说在日本银行体系稳健时成立,而在银行危机时不成立,原因是银行信用和商业信用在银行危机时都减少了。而Love等(2007)利用20世纪90年代发生金融危机的6个新兴国家的企业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发现,在金融危机发生的前后过程中,商业信用呈现出先增后减的动态变化,在金融危机后商业信用随着银行信贷紧缩也出现比率下降的情况。
二、商业信用与银行信贷关系的影响因素
(一)商业信用的内外部影响因素
有关影响企业商业信用的内部因素,学者们进行了大量的实证检验,其中Petersen和Rajan (1997进行了较为全面的研究,发现企业规模和年龄对商业信用的提供具有显著影响。而Demirguc-Kunt和Maksimovic (2001)则较全面的研究了影响商业信用的外部因素,他们为了探究公司间商业信用的使用与金融中介机构借贷的替代与互补关系,系统的研究了国家或地区之间金融系统发展水平和法制水平的差异对企业商业信用造成的影响。
国内的研究中,余明桂和邹振松(2005)利用中国非上市的制造业企业构成的大样本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发现非国有企业使用的商业信用明显高于国有企业;在经济和金融发展较为落后的地区,企业使用的商业信用明显高于经济和金融发展较为发达的地区。钟田丽等(2006)采用在深交所上市的38家制造业的中小公司数据,检验了企业使用商业信用的影响因素;李斌和江伟(2006)以沪深上市公司为样本,对商业信用与地区金融发展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 (二)银行信贷的内外部影响因素
银行与企业之间的资金借贷业务是借助于债务契约的签订、完善和履行来完成的。银行的风险主要来源于贷款利息和本金能否按照事先约定的条件收回,该风险受债务人的规模、所有权性质、偿债能力、盈利能力、成长性以及相关制度的约束(Diamond, 1991;Myers, 1984; Rajan和Zingales,1995 ; Demirguc-Kunt和Maksimovic, 1999; Loren等,2003)。
饶艳超等(2005)研究发现,银行对长短期借款、主营业务收入、资产负债率、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等财务信息高度重视,对有助于进一步判别企业潜在风险的报表附注信息也比较重视。孙铮等(2006)研究表明,会计信息中所反映的企业的偿债能力和盈利能力在我国银行贷款中发挥重要作用。廖秀梅(2007)的研究结果表明,会计信息可以降低信贷决策中的信息不对称程度。除了企业内部特征外,企业所处地区外部制度环境对企业获取银行信用也有着
重要影响,如金融发展状况、法制环境、政府干预等。Booth等(2001)和Gianetti(2003)发现,在法律对债权人保护较好和法律执行较好的国家,企业能够获得更多的银行债务融资。Beck等(2004)和Mitton (2008)发现,一个国家的银行体系的发展以及产权保护越好,企业特别是小企业获得的银行贷款越多.江伟、李斌(2006)基于我国各地区间金融发展存在较大差异的背景下,与长期债务比率负相关,而与短期债务比率正相关;并指出金融发展有助于依赖无形资产投资、可抵押资产较少以及规模较小的公司获得债务融资。肖作平等(2007)研究表明,在中国债权人法律保护较弱的背景下,大股东控制力度会影响到银行借款。邵明波(2010)利用1997-2005年中国大陆30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的财务数据考察了法治对金融发展和银行贷款期限的影响,结果表明,法治水平与金融发展、银行贷款期限呈正相关关系。江金锁(2011)以我国上市家族公司为样本,分析了制度环境对公司银行贷款的影响,得出公司的银行贷款与法制环境、金融市场化水平显著负相关,而与政府干预程序的相关关系并不显著。
(三)商业信用与银行信贷关系的影响因素
(1)商业信用供给与银行信贷关系。李斌等(2006)以中国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结果表明,商业信用的供给与银行信贷间的互补关系可能受公司规模的大小的影响。余明桂等(2010)采用中国2004-2007年工业企业数据库数据,研究发现,商业信用的供给与银行信贷间的互补关系可能受公司的股权性质的影响,同时金融发展对商业信用再分配功能具有积极的意义。
(2)商业信用的需求与银行信贷关系。曹志刚(2007)利用2001-2004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发现,银行借款与商业信用替代关系的强弱受地区金融发展程度的影响。石晓军(2009)利用沪深两市1998-2006年上市公司的5354个样本,两类信用的替代关系与宏观经济指标GDP之间具有同步性反周期性规律。唐一弋宇(2011)利用上市公司样本,发现国有上市公司使用的商业信用比例明显要高于非国有公司,而银行借款比例却要低于非国有公司。李时坤(2011)研究结果表明,我国上市公司的应付账款和银行借款之间存在替代关系。
三、政策建议
商业信用的配给理论,解释了正规融资可以利用商业信用渠道,进行信用再分配,解决正规金融中介与企业间的信息不对称带来的融资约束问题,本文发现金融发展程度较低、法制环境较差、经济发展较慢、对外开放程度较低、政府对金融政策干预较强的地区,这种渠道的作用体现的更加明显。同时以上研究结论表明,规模小的企业以及国有企业银行信用的再分配能力要强于规模大以及非国有企业,因此在金融发展的初级阶段,虽然金融体系不够完善,这些企业能够自发的进行资源的再分配,这种非正规渠道的资金融通作用,弥补了正规渠道资源配置的缺陷。另一方面,可以看到在金融发达、法制环境好、经济发达、对外开放程度高以及政府干预较少的地区,商业信用替代银行信用的程度要明显高于其他地区,说明外部制度环境越发达的地区,企业的违约成本较高,因而能够获得上游企业的信任,从而可以利用更多的廉价商业信用融资,替代了银行信用。因此对于还处于发展初级阶段的中国来说,促进外部制度环境的改善,能够更加有利于商业信用资源的使用,进而降低企业间交易成本;国家也应加快信用体系建设,一方面可以防止再次出现大规模的“三角债”问题,另一方面对也能够促进以商业信用为基础的贸易往来。
参考文献:
[1]江金锁.制度环境、审计意见与银行贷款一一来自中国上市家族企业的经验证据[J].经济与管理,2011,25(7).
[2]李时坤.商业信用与银行贷款的关系研究[D].广州:暨南大学,2011.
[3]廖秀梅.会计信息的信贷决策有用性:基于所有权制度约束的研究[J].会计研究,2007(5)
[4]刘小鲁.我国商业信用的资源再配置效应与强制性特征一一基于工业企业数据的实证检验[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2(1).
[5]卢峰,姚洋.金融压抑下的法治、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J].中国社会科学,2004.(1).
[6]陆正飞,杨德明.商业信用:替代性融资,还是买方市场?[J].管理世界,2011(4).
[7]饶艳超,胡奕明.银行信贷中会计信息的使用情况调查与分析[J].会计研究,2005(4).
[8]石晓军,张顺明.经济周期中商业信用与银行借款替代行为研究[J].管理科学学报,2010(12).
[9]孙铮,李增泉,王景斌.所有权性质、会计信息与债务契约[J].管理世界,2006 (10).
[10]唐弋宇.产权性质与中国上市公司债务融资结构的实证研究[J].现代管理科学,2011(5).
[11]肖作平,廖理.大股东、债权人保护和公司债务期限结构选择[J].管理世界,2007(10).
[12]余明桂,潘红波,夏新平.政府干预、政治关联与地方国有企业并购[J].经济研究,2008(4).
[13]余明桂,潘红波.所有权性质、商业信用与信贷资源配置效率[J].经济管理,2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