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班主任管理策略探究

来源 :大众科学·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mx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班级是学校开展教育工作的基本载体,也是构成学校的基本单位,班主任是班级的主要管理者,在对中职学生开展教育工作的过程中,能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班主任开展的管理工作,能够对学生的学习过程、个人发展等方面优质非常明显的干预效果,班主任做好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与必要性便由此体现。但在实际开展管理工作的过程中,教师会发现,很多学生不配合,不听从班主任教师的安排,使得管理工作难以深入开展。那么,作为班主任教师,应当采用怎样的管理方法以改变这一现状呢?本文将围绕这一问题,根据个人管理经验与近年来层出不穷的理论研究成果,结合实际情况,进一步展开论述。
  几乎所有人学生时代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班级中度过的,班主任作为班级的主要管理者,重要性已经无需赘述。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各界对与中职教育从业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求教师能够在开展教育工作的过程中帮助学生掌握相应的文化知识、就业技能,更要求了教师在日常管理工作当中,帮助学生形成健康的人格、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为了回应社会的期待,教师需要真心接纳每一名学生,并从细微处开展班级管理工作,同时做到奖罚分明,刚柔并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真心接纳每一名学生
  作为班主任教师,最为重要的任务就是了解自己班级中的每一名学生,慢慢的读懂学生,理解学生。每一名学生都有自己的想法,有自己的特点,在生活中有着不同的性格、不同的脾气,在实施管理工作的过程中,班主任教师需要充分的尊重学生个体之间的差異性。在班主任教师刚刚接手一个班级时,难免会对班级中存在的某些现象存在不满,总有一些事情不尽如人意。但在管理的过程中,班主任教师不能总是看向这些不足之处,给自己平添烦恼,而是应当积极的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发现班级当中的优势,并以真心相待。
  除此之外,真心接纳学生不仅表现在以上方面,更表现在班主任教师是否能够平等的对待每一名学生当中。在实施管理的过程当中,有的学生学习能力较强,而且愿意听从教师的指导并服从班主任教师的管理;但与此同时,也有许多学生不能认真学习,且把班主任教师的话当作耳旁风,我行我素。在管理的过程中为班主任教师带来了相当大的困扰。在管理的过程中,班主任教师需要平等的对待每一名学生,不能因为学生“不服管教”就放弃对这部分学生的管理,并积极的思考如何使这部分学生逐渐愿意听从教师的管理,尽量做到“一碗水端平”。这样一来,学生便能够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感受到教师的真心,从而产生喜人的变化。
  二、班级管理从细微处入手
  班主任管理是一项复杂的工作,很多班主任拥有明确的管理方案、管理手段,却不能取得很好的效果。究其原因,是班主任教师只去注重大的管理方向,而没有将管理工作落实到每一个细节当中,进而产生了这种情况。因此,在管理的过程中,班主任教师需要明确的认识到,当前班级中存在哪些问题,并思考这些问题能够从哪些方面入手解决,同时,将每一项工作细化,进而取得更好的管理效果。
  首先,为了让学生能够端正自身的态度,纠正自身的不良行为,教师需要从自身做起,树立良好的班主任形象。在对学生开展教育工作的过程中,班主任不仅是一本“无字之书”,更是“无言之教”,只有班主任在与学生相处的过程中,树立好班主任的形象,才能使学生收到影响。如,在日常教学与管理的过程中,班主任着装得体,态度端正,便能够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由内而外的暗示学生应当怎样做。
  其次,为了让每一名学生都能够全面发展,在管理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将整体教育与个体教育有机结合,不但能够让学生在班级当中健康的成长、形成健全健康的人格,更能够让学生在与班主任教师一对一的交流当中学到更多,进而对学生的进一步发展产生促进作用。
  三、奖罚分明,刚柔并济
  在班级管理的过程中,所有学生都不可避免的会犯错。但作为班主任,切勿因为学生的错误而打骂学生,对学生的心理产生二次伤害。在学生出现错误时,班主任教师应当尽量采用容易理解与接受的方式,让学生认识到错误的严重性,与此同时,班主任教师要与学生共同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案,进而使学生在犯错后,能够引以为戒,避免下一次出现同样的错误。为了警示学生,适当的处罚措施是不可或缺的,但在处罚时,教师也要讲究方式方法,即让学生受到教训,又不对学生的心理产生伤害。另外,教师要允许学生犯错,不能将错误“一杆子打死”,学生好心办坏事的情况时有发生,只有教师主动的了解学生犯错的原因,才能够更好的实施奖罚手段,进而取得更好的管理效果。
  综上所述,中职班主任教师想要开展更加高效的管理工作,首先,要真心的接纳每一名学生,尊重学生个体的差异,并平等的对待每一名学生;其次,要保持管理大方向的正确性,并将管理措施细化,落实到每一个细节当中;最后,要奖罚分明,采用合理的处罚方式,并允许学生适当的犯错。
  参考文献:
  [1]陈彦宇.中职班主任管理与教育策略[J].学周刊,2020(02):9.
  [2]彭静.中职学校班主任管理工作之体会[J].广东职业技术教育与研究,2019(06):146-147.
其他文献
摘 要:教学评价就像是一面镜子,可以让学生清晰地看清楚自己,知道自己的优点是什么,缺点是什么,在此基础上进行有效的改进。因此,教师需要不断优化初中数学教学评价,让评价能够发挥其效用,让学生能够在评价的加持下,转变得更好、更强。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评价;策略研究  初中生非常在意别人对自己的评价,而教师在初中生心里占有特殊的位置,教师的评价他们格外在意。所以,教师需要明白学生的心理,注重教学过
期刊
摘 要:信息技术是我国初中教育教学阶段的一门基础学科,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信息技术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实现了广泛的运用,初中信息技术课程的地位因此而变得更加重要,同时也面临着全新的任务和要求,需要实现有效、高效的教学。在这种形势下传统单一灌输式的教学方法显然无法与现代化教学要求相适应,迫切需要进行改革与创新。本文将从运用教学情境、学生交流讨论和融入生活实例三方面出发,具体地分析和阐述了初中信息技
期刊
摘 要:小学语文是小学生开启语言教学的基础,其不仅能够锻炼和培养小学的识字断句能力,语言理解能力,而且还能够培养小学生的遣词造句能力以及写作创作能力。因此,小学语文老师应当格外注重小学语文教学。本文即是从生活化教学、问题引导教学以及小组合作教学三个角度对小学语文教学策略进行论述,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语文教学;教学策略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小学语文教学的目标以及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对
期刊
摘 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核心素养教学理念逐渐得到了众多教育学者的认可和支持,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教育的发展和进步。本文就小学语文核心素养培养策略进行深入研究。  关键词:小学语文;核心素养;预习文本;审美体验  核心素养是依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心理发展阶段而制定的一种符合学生成长规律的教学理念。在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下,小学语文科目教学要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思维能力、审美能力、文化传承能力这四个方面
期刊
摘 要:说话是最简单的语文实践活动,也是发展小学生综合语言能力的绝佳方式。低年级是小学生正式接触语文的第一阶段,教给学生们如何说话是该阶段语文教学中的重点内容。在低年级语文课堂中重视朗读教学,不仅可以让低年级语文课堂更具语文味,而且也能让孩子们在对汉语言的平仄韵律的感知中爱上语文,建立浓厚的语言学习兴趣。故作为引导学生进入语文世界的第一人,我们有必要采取适宜方式、优化朗读教学。  关键词:低年级语
期刊
摘 要:不断的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质量是数学教师的重要教学目标,也是进一步把握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基本规律的有效实现路径,小学数学教师要进一步的体现担当精神,不断地进行教法的创新和研究,全面梳理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和漏洞,并积极地查找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路径,从而不断的改进和完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本文将就提升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策略进行探索。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提升;建议
期刊
摘 要:在小学数学教学当中,教师为学生设计质量较高的数学课后作业可以让学生对自己掌握的数学知识进行进一步的认识和理解,进而不断提高学生掌握教材当中的数学知识的效率。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当中,教师要积极发挥自身的智慧,并采用合适的方式,为学生设计有效的课后作业,以此不断提高小学数学作业教学有效性。  关键词:小学数学;作业教学;实践性;趣味性;层次性  作业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当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
期刊
摘 要:群文阅读是近一段时间随着教育教学改革涌现出的新的阅读教学模式,并受到众多写语文教育工作者的关注与重视,同时也将群文阅读的教学模式逐渐渗入到语文教学课堂之中,但是在实际的实践过程中,群文阅读的教学并不令人满意,其中还存在着一些需要深探究思考的问题阻碍着阅读教学效果的提升,对此,文章分别从把握教学的价值点、尊重学生阅读地位以及注重知识积累训练三方面围绕小学语文群文阅读的教学策略展开探究。  关
期刊
摘 要:在教育不断发展的大背景下,当前教学越来越重视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要想提高学生的数学运算能力,教师首先要将重点放在对学生解题能力的培养上,以借此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数学直感。基于此,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务必要从教学内容出发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再辅以有效的教学方法进行针对性的提升。因此,本文从正确审题、技巧指导、解题训练三方面对高中生数学解题能力的培养展开了探讨。  关键词:高中数学;正确
期刊
摘 要:在一般的小学教育中,学生表现得对于音乐课程的接受度比较高,换句话说就是音乐课相对于语文、数学等文化课更容易受到学生的喜爱和欢迎。这种情况为教师顺利开展音乐教学创造了较为良好的基础条件。但是,如何把这种喜爱真正转变成学生对音乐知识技能的学习与吸收,仍然是一件值得认真思考的问题。部分教师就是因为教学策略方法上的问题从而导致了学生学习兴趣的下降。本文即以情境教学法为切入点,从生活内容引入情境、引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