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精神,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进一步加强新形势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我们在“互联网+”时代,就要顺应时代需求,进行基于信息技术的变革,更新教育内容、改变教育途径等,充分发挥网络新媒体的作用,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传统文化,要通过适合大学生的方式来加强大学生中国传统文化教育,这是我们项目意义之所在。
关键词:高校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互联网+”;弘扬;途径
一、调查问卷中显示的关于当前大学生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情况
当前大学生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情况表现的较为严重,主要体现在传统文化知识的缺失,大学生对于中国传统节日意识模糊以及对中国传统文化存在严重的认识偏差。
在前期的调查问卷中我们设有这样一个问题:你认为的中国传统文化是什么?在调查报告的回收中我们了解到,大部分学生认为学习传统文化知识没有多大用处,其认为这是属于中国文化的老古董,简单了解即可,不必太过深究。而传统文化核心就是道德。中国是一个礼仪之邦,而现在很多学生没有接受中国传统道德教育的主动意识,还存在破坏公物、乱涂乱画、考试作弊、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现象。所以高校优秀文化弘扬刻不容缓。
二、分析调查问卷找寻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不了解的原因
其一是学校和社会原因。以往的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单纯地让大学生记忆一定的传统文化知识,重知识讲授、轻精神内涵阐释。缺少深入挖掘和宣讲传统文化蕴含的民族精神、道德情操和人文涵养。并且,对大学生开展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目前还是主要依靠教师在校园通过课本进行,全社会参与度不高。
其二往往是大学生自身原因。“教育”在中国最早出现在《孟子·尽心上》中的“得天下英才而教之,三乐也”。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和社会及人的发展都有密切关系。而自我教育的基本特征体现在终身性、主体性、自控性和内向性。大学生缺乏对中国传统文化学习的主动性,不愿意去探寻原因,不愿意自我教育,导致中国传统文化的缺失。
三、积极探索“互联网+”时代加强大学生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措施和方法
(一)推进“互联网+”人文素质教育课程,让中国传统文化进入课堂
雅斯贝尔斯在《什么是教育》中指出,教育的原则是通过现存世界的全部文化导向人的灵魂觉醒之本源和根基。从教育学角度来观察,文化环绕和贯穿在社会活动的所有环节和要素中,是教育活动得以开展的条件、要素、载体和目标。
所以我们线上线下联系高校提出建议,通过互联网,突破课堂上的时空限制,丰富课堂教学,加强师生互动,进一步改进人文素质课程的选学和授课方式,探索和创新与新媒体时代和个性化教育相适应的更加生动活泼、主动高效的教学方式。
(二)利用“互联网+”网络新媒体载体,让中国传统文化喜闻乐见
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我等团队成员建立传统文化专题网站,制作适合互联网、手机等新兴媒体传播的传统文化精品,推动传统文化进入新媒体。通过网站、微博、微信、手机报、移动客户端等网络新媒体宣传传播,尽量做到了传统文化教育全面立体化覆盖。同时,我们充分依托校内文化资源和主题活动,发挥独特的校园文化育人功能。并且建立定期参观公共文化机构的实践活动,体验传统文化,营造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氛围。
(三)开展“互联网+”传统文化特色活动,让中国传统文化深入人心
马克思曾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提出:“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凡是把理论导致神秘主义的神秘东西,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个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释”。
以往很多学生活动受限于指导者、场地、资源和财力物力等,但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日益发展,这些问题基本都能解决。通过网络,大学生完成调研和虚拟实验,在互联网世界中寻找到学习的需求与价值。从而积极参与各类活动,强化主观能动性,确立学习主体地位,摆脱被动感,加强自主学习。通过这些开展的“互联网+”传统文化特色活动,我们希望的是讓大学生真真切切了解到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之所在,让中国传统文化真正地深入人心。
在“互联网+”时代,我们更应该要与时俱进,不断改革和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发挥网络新媒体作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致力于发掘学校最富自身特质和时代特色的精神特征,增强大学生的精神归属感和文化创造力,为文化繁荣和文明进步不断作出新的贡献。同时,通过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把大学的人文底蕴更加有效地转化为大学生的境界、修养、素质和终身受用的独特气质。
参考文献:
[1]陈元久.论当代大学生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J].怀化学院学报,2009,6.
[2]陈占安,赵为民,等.当代大学生与中国传统文化[J].中国高教研究,1995(6).
[3]吴小燕.大学生对传统文化认知的调查与思考[J].当代青年研究,2012(10).
*作者简介:梁怡颖(1998-)女,辽宁普兰店人,专业:思想政治教育,指导教师:秦晓波。
关键词:高校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互联网+”;弘扬;途径
一、调查问卷中显示的关于当前大学生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情况
当前大学生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情况表现的较为严重,主要体现在传统文化知识的缺失,大学生对于中国传统节日意识模糊以及对中国传统文化存在严重的认识偏差。
在前期的调查问卷中我们设有这样一个问题:你认为的中国传统文化是什么?在调查报告的回收中我们了解到,大部分学生认为学习传统文化知识没有多大用处,其认为这是属于中国文化的老古董,简单了解即可,不必太过深究。而传统文化核心就是道德。中国是一个礼仪之邦,而现在很多学生没有接受中国传统道德教育的主动意识,还存在破坏公物、乱涂乱画、考试作弊、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现象。所以高校优秀文化弘扬刻不容缓。
二、分析调查问卷找寻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不了解的原因
其一是学校和社会原因。以往的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单纯地让大学生记忆一定的传统文化知识,重知识讲授、轻精神内涵阐释。缺少深入挖掘和宣讲传统文化蕴含的民族精神、道德情操和人文涵养。并且,对大学生开展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目前还是主要依靠教师在校园通过课本进行,全社会参与度不高。
其二往往是大学生自身原因。“教育”在中国最早出现在《孟子·尽心上》中的“得天下英才而教之,三乐也”。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和社会及人的发展都有密切关系。而自我教育的基本特征体现在终身性、主体性、自控性和内向性。大学生缺乏对中国传统文化学习的主动性,不愿意去探寻原因,不愿意自我教育,导致中国传统文化的缺失。
三、积极探索“互联网+”时代加强大学生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措施和方法
(一)推进“互联网+”人文素质教育课程,让中国传统文化进入课堂
雅斯贝尔斯在《什么是教育》中指出,教育的原则是通过现存世界的全部文化导向人的灵魂觉醒之本源和根基。从教育学角度来观察,文化环绕和贯穿在社会活动的所有环节和要素中,是教育活动得以开展的条件、要素、载体和目标。
所以我们线上线下联系高校提出建议,通过互联网,突破课堂上的时空限制,丰富课堂教学,加强师生互动,进一步改进人文素质课程的选学和授课方式,探索和创新与新媒体时代和个性化教育相适应的更加生动活泼、主动高效的教学方式。
(二)利用“互联网+”网络新媒体载体,让中国传统文化喜闻乐见
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我等团队成员建立传统文化专题网站,制作适合互联网、手机等新兴媒体传播的传统文化精品,推动传统文化进入新媒体。通过网站、微博、微信、手机报、移动客户端等网络新媒体宣传传播,尽量做到了传统文化教育全面立体化覆盖。同时,我们充分依托校内文化资源和主题活动,发挥独特的校园文化育人功能。并且建立定期参观公共文化机构的实践活动,体验传统文化,营造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氛围。
(三)开展“互联网+”传统文化特色活动,让中国传统文化深入人心
马克思曾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提出:“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凡是把理论导致神秘主义的神秘东西,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个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释”。
以往很多学生活动受限于指导者、场地、资源和财力物力等,但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日益发展,这些问题基本都能解决。通过网络,大学生完成调研和虚拟实验,在互联网世界中寻找到学习的需求与价值。从而积极参与各类活动,强化主观能动性,确立学习主体地位,摆脱被动感,加强自主学习。通过这些开展的“互联网+”传统文化特色活动,我们希望的是讓大学生真真切切了解到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之所在,让中国传统文化真正地深入人心。
在“互联网+”时代,我们更应该要与时俱进,不断改革和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发挥网络新媒体作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致力于发掘学校最富自身特质和时代特色的精神特征,增强大学生的精神归属感和文化创造力,为文化繁荣和文明进步不断作出新的贡献。同时,通过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把大学的人文底蕴更加有效地转化为大学生的境界、修养、素质和终身受用的独特气质。
参考文献:
[1]陈元久.论当代大学生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J].怀化学院学报,2009,6.
[2]陈占安,赵为民,等.当代大学生与中国传统文化[J].中国高教研究,1995(6).
[3]吴小燕.大学生对传统文化认知的调查与思考[J].当代青年研究,2012(10).
*作者简介:梁怡颖(1998-)女,辽宁普兰店人,专业:思想政治教育,指导教师:秦晓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