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今年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就业压力大。对此,在高职就业指导环节,必须改变传统观念,以就业为中心,引入专业化的指导人才,建立起科学有效的就业指导服务体系,以帮助大学生做好就业前的准备工作,使其更快地融入社会。
关键词:高职教育 就业指导 问题 对策
就业指导指通过多种科学的方法为毕业生提供专业的就业政策、求职技巧以及就业信息方面的具体指导,帮助他们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来选择适合自我发展的就业岗位,以便在职场上发挥出自己的才能,从而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加大就业指导的力度,绝不只是做好学生的就业工作,还需要引导学生理顺自己的观念和认识,引导他们健康成长,帮助他们实现自己的就业理想和人生理想。
一、就业指导需要遵守的原则
影响学生就业的因素很多,既有学生自身的思想、认识问题,也受学校教育水平和当时的经济发展状况限制,还有就是就业指导是否合适、科学。所以,在开展职业教育就业指导的过程中,必须遵守一定的原则。具体说来,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树立明确的目标
大学生在校学习的过程中,努力提高自身的职业素养,最主要的目的不仅是为了实现自身的价值,而且还要做好服务祖国和人民的准备。目标明确才可能在学校生活结束后顺利地融入社会并服务社会,并在这个过程中实现自身的价值。从某种程度上来看,只有对目标的认识越明确,学习的动力才会越大,学生步入社会之前的素质就会越高,融入社会的速度也就越快,最终实现自我发展的可能性也就越高。
2.自身能力的培养与社会需求相一致
高职毕业生步入社会,必须满足的一个条件就是,自身的素质符合社会用人的需求,只有这样,才会有就业和持续发展的可能性。所以,就业指导必须使学生在规划自己的人生道路和就业道路之际,认识到社会的真实需求是什么,将社会的要求作为最根本的落脚点。面对竞争激烈的就业市场,帮助学生从根本上提升职业素养,这样的就业指导教育才是最积极的。
3.激发学生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对某件事感兴趣,才可能在内心深处产生创造性。就业需要我们从社会进步以及学生自身发展的角度,努力提升其整体素养,尽最大可能地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预见到就业的美好前景,增强他们参与活动的意识和能力,从而提高他们的就业水平。
4.紧跟时代发展步伐
改革开放以来,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并在数量上和质量上有了与以往不同的要求。其中最重要的是要求人才能够全面发展。从这个角度看,要使毕业生顺利就业,就必须时刻关注市场动态,紧跟时代发展脚步和市场变化的节奏,以市场的需求作为提升学生素质的方向和目标,做到与时俱进。
5.激发创业意识
高职创业教育旨在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开发和提高大学生创业基本素质。高校以专业学科中渗透创业指导为主,多渠道培养创业能力。创业指导的目的是给大学生播下毕业后创业的种子,让学生知道应该如何创业,根据什么样的条件,创办什么样的事业,不仅是让大学生学会自我谋职,更重要的是通过大学毕业生创业来为社会创造更多的岗位,从而使更多的人
就业。
二、当前就业指导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专业性不够
不具备应有的专业性是当下职业教育大环境下就业指导过程中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原因在于,其一是由于师资力量不足导致。就业指导并不是一门单纯的技术性课程,它综合了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多种多样的知识和内容。只有将这些学科知识有效地综合吸收,才有可能做好就业指导。但现实中,职业院校的教育学、心理学专业教师非常少,不足以担此重任。其二,课程规划落后。受师资所限,高职院校没有相应的专业化教材,相关教学内容也非常欠缺,不完整。其三,教学环节异常薄弱。虽然就业指导课已被列为各个学校的必修课,但是总体上来讲,大多数学校对这门课并没予以足够的重视,很多时候,该课程只是一个摆设,并没有真正地开展起来。
2.缺乏必要的系统性
西方发达国家多年的研究和实践表明,就业指导是一项非常系统的工程,它既有自身的体系和结构,又与被教育者的成长发展密切相关,紧密相连。从整体上看,我国职业教育中的就业指导环节还不具备应有的系统性,从组织架构到具体内容的确定,从指导者的人员选用到时间的安排,都缺乏一个系统的、科学的工作机制,各自为政、仓促应对是各就业指导活动主体呈现出的共性状态。造成这一局面的原因之一是我国职业教育本身还缺乏整体性、系统性。当下,我们一直致力于建设国民教育体系以及终身教育的体系。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必须能够改变职业教育的混乱分散局面,力争在一定时间内将职业教育活动系统化,不仅能够满足学生就业需求,还能督促他们在就业岗位上进一步学习和深造。
3.教学内容缺乏特色
目前,各中、高职院校纷纷引入相关教材,这是一大进步。但是,由于受到诸多因素的制约,符合规定、科学合理且又有特点的教材却少之又少,基本都是《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或《职业指导》等书,导致无论是教学内容还是教学形式,都缺乏一定的特色。同时,一些高职院校没有结合自身实际,照搬普通高校的教材,甚至出现了一些明显违背职业教育理念的教学内容,对学生的就业形成误导。
三、解决目前就业指导问题的途径
1.以就业为中心,建立科学合理的指导体系
就业是学生告别学校生活、真正步入社会的起点,也是学校教学的最终归宿。就业情况的优劣,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反映学校教学质量的好坏。所以,高职院校必须为学生建立起一个与以往不同的、全新的就业指导体系,做好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这个体系应积极融入专业范畴教育、思想品德教育以及自我管理等多个方面,并将教育的理念和思想落实到学生的日常活动之中,从而实现指导工作的全程化。
2.建立社会资源参与的就业指导体系
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绝对不能临阵抱佛脚,即不能仅仅限于在毕业之前进行指导,而是要贯穿学校教育过程的始终,从学生入学开始,直到学生顺利毕业。对不同年级的学生,可制订出不同的指导计划,在必要的情况下,还要对学生进行二次指导。同时,通过政府的引导规范竞争,引进社会资源,实现人力资源的合理流动。例如,引进社会专业机构介入就业指导工作,提高人力资源的利用率,从而提升就业指导的质量。
3.引入专业化的指导人才
就业指导工作需要一支专门的团队来进行,所以,必须加强对指导人员的培训,而这样的培训应当交由专业人员来完成。经过培训的就业指导人员无论担任何职、在何岗位,都得向专业化过渡,并保持队伍的稳定性,同时,加强内、外部交流,对内共享经验和成果,对外汲取先进理念,了解用人单位的想法及用人特点。除此之外,还需要制定出严格细致的考核标准,将具体的就业落实率作为考核的具体标准,以此来奖优惩差,力求提升整个就业指导队伍的人员素质与专业水平。
参考文献:
[1]刘志坚.专业教育,就业培训,创业指导[J].煤炭高等教育,2005(6).
[2]陈石清,黄支民.论职业指导与大学生就业[J].教育与职业,2007(5).
[3]徐佳丽.我国职业大学特色纵横谈[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1995(4).
关键词:高职教育 就业指导 问题 对策
就业指导指通过多种科学的方法为毕业生提供专业的就业政策、求职技巧以及就业信息方面的具体指导,帮助他们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来选择适合自我发展的就业岗位,以便在职场上发挥出自己的才能,从而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加大就业指导的力度,绝不只是做好学生的就业工作,还需要引导学生理顺自己的观念和认识,引导他们健康成长,帮助他们实现自己的就业理想和人生理想。
一、就业指导需要遵守的原则
影响学生就业的因素很多,既有学生自身的思想、认识问题,也受学校教育水平和当时的经济发展状况限制,还有就是就业指导是否合适、科学。所以,在开展职业教育就业指导的过程中,必须遵守一定的原则。具体说来,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树立明确的目标
大学生在校学习的过程中,努力提高自身的职业素养,最主要的目的不仅是为了实现自身的价值,而且还要做好服务祖国和人民的准备。目标明确才可能在学校生活结束后顺利地融入社会并服务社会,并在这个过程中实现自身的价值。从某种程度上来看,只有对目标的认识越明确,学习的动力才会越大,学生步入社会之前的素质就会越高,融入社会的速度也就越快,最终实现自我发展的可能性也就越高。
2.自身能力的培养与社会需求相一致
高职毕业生步入社会,必须满足的一个条件就是,自身的素质符合社会用人的需求,只有这样,才会有就业和持续发展的可能性。所以,就业指导必须使学生在规划自己的人生道路和就业道路之际,认识到社会的真实需求是什么,将社会的要求作为最根本的落脚点。面对竞争激烈的就业市场,帮助学生从根本上提升职业素养,这样的就业指导教育才是最积极的。
3.激发学生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对某件事感兴趣,才可能在内心深处产生创造性。就业需要我们从社会进步以及学生自身发展的角度,努力提升其整体素养,尽最大可能地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预见到就业的美好前景,增强他们参与活动的意识和能力,从而提高他们的就业水平。
4.紧跟时代发展步伐
改革开放以来,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并在数量上和质量上有了与以往不同的要求。其中最重要的是要求人才能够全面发展。从这个角度看,要使毕业生顺利就业,就必须时刻关注市场动态,紧跟时代发展脚步和市场变化的节奏,以市场的需求作为提升学生素质的方向和目标,做到与时俱进。
5.激发创业意识
高职创业教育旨在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开发和提高大学生创业基本素质。高校以专业学科中渗透创业指导为主,多渠道培养创业能力。创业指导的目的是给大学生播下毕业后创业的种子,让学生知道应该如何创业,根据什么样的条件,创办什么样的事业,不仅是让大学生学会自我谋职,更重要的是通过大学毕业生创业来为社会创造更多的岗位,从而使更多的人
就业。
二、当前就业指导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专业性不够
不具备应有的专业性是当下职业教育大环境下就业指导过程中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原因在于,其一是由于师资力量不足导致。就业指导并不是一门单纯的技术性课程,它综合了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多种多样的知识和内容。只有将这些学科知识有效地综合吸收,才有可能做好就业指导。但现实中,职业院校的教育学、心理学专业教师非常少,不足以担此重任。其二,课程规划落后。受师资所限,高职院校没有相应的专业化教材,相关教学内容也非常欠缺,不完整。其三,教学环节异常薄弱。虽然就业指导课已被列为各个学校的必修课,但是总体上来讲,大多数学校对这门课并没予以足够的重视,很多时候,该课程只是一个摆设,并没有真正地开展起来。
2.缺乏必要的系统性
西方发达国家多年的研究和实践表明,就业指导是一项非常系统的工程,它既有自身的体系和结构,又与被教育者的成长发展密切相关,紧密相连。从整体上看,我国职业教育中的就业指导环节还不具备应有的系统性,从组织架构到具体内容的确定,从指导者的人员选用到时间的安排,都缺乏一个系统的、科学的工作机制,各自为政、仓促应对是各就业指导活动主体呈现出的共性状态。造成这一局面的原因之一是我国职业教育本身还缺乏整体性、系统性。当下,我们一直致力于建设国民教育体系以及终身教育的体系。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必须能够改变职业教育的混乱分散局面,力争在一定时间内将职业教育活动系统化,不仅能够满足学生就业需求,还能督促他们在就业岗位上进一步学习和深造。
3.教学内容缺乏特色
目前,各中、高职院校纷纷引入相关教材,这是一大进步。但是,由于受到诸多因素的制约,符合规定、科学合理且又有特点的教材却少之又少,基本都是《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或《职业指导》等书,导致无论是教学内容还是教学形式,都缺乏一定的特色。同时,一些高职院校没有结合自身实际,照搬普通高校的教材,甚至出现了一些明显违背职业教育理念的教学内容,对学生的就业形成误导。
三、解决目前就业指导问题的途径
1.以就业为中心,建立科学合理的指导体系
就业是学生告别学校生活、真正步入社会的起点,也是学校教学的最终归宿。就业情况的优劣,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反映学校教学质量的好坏。所以,高职院校必须为学生建立起一个与以往不同的、全新的就业指导体系,做好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这个体系应积极融入专业范畴教育、思想品德教育以及自我管理等多个方面,并将教育的理念和思想落实到学生的日常活动之中,从而实现指导工作的全程化。
2.建立社会资源参与的就业指导体系
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绝对不能临阵抱佛脚,即不能仅仅限于在毕业之前进行指导,而是要贯穿学校教育过程的始终,从学生入学开始,直到学生顺利毕业。对不同年级的学生,可制订出不同的指导计划,在必要的情况下,还要对学生进行二次指导。同时,通过政府的引导规范竞争,引进社会资源,实现人力资源的合理流动。例如,引进社会专业机构介入就业指导工作,提高人力资源的利用率,从而提升就业指导的质量。
3.引入专业化的指导人才
就业指导工作需要一支专门的团队来进行,所以,必须加强对指导人员的培训,而这样的培训应当交由专业人员来完成。经过培训的就业指导人员无论担任何职、在何岗位,都得向专业化过渡,并保持队伍的稳定性,同时,加强内、外部交流,对内共享经验和成果,对外汲取先进理念,了解用人单位的想法及用人特点。除此之外,还需要制定出严格细致的考核标准,将具体的就业落实率作为考核的具体标准,以此来奖优惩差,力求提升整个就业指导队伍的人员素质与专业水平。
参考文献:
[1]刘志坚.专业教育,就业培训,创业指导[J].煤炭高等教育,2005(6).
[2]陈石清,黄支民.论职业指导与大学生就业[J].教育与职业,2007(5).
[3]徐佳丽.我国职业大学特色纵横谈[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199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