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史之外的谈家桢

来源 :书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anchen91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谈家桢的名字,许多人都知道。他是国际著名遗传学家,是中国现代遗传学奠基人之一,也是一位杰出的科学家和科普教育专家。国内知名遗传学家赵寿元教授曾经说过:“国内但凡有学生物学的地方,你总能找到与谈先生有关的人。”这样一位新中国的科学家,了解其成长经历、学术道路、科研思想乃至趣闻轶事,对于后辈学人而言,不失为一面镜子,也是今人吾辈成长的教科书。
  由此,不妨看看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的《谈家桢与大学科研》一书。这本书主要记述谈家桢先生在东吴大学就学、燕京大学读研、美国加州理工学院读博和博士后,以及先后在浙江大学、复旦大学工作的部分情节,时间截止到一九五八年前后。书中集中讲述了谈先生的成长历程、学术轨迹和科学理念,尤其是围绕大学科研的教育教学工作,记录了谈先生的诸多贡献与思考。
  我们都知道谈先生对中国遗传学的贡献,特别是为丰富并完善遗传学理论所做的工作。比如,在果蝇种群间遗传结构的演变和异色瓢虫色斑遗传变异研究领域,他为现代进化综合理论奠定了坚实的实验论据基础。令人震惊的不仅是科研成果本身,而且还有这些科研成果诞生的时代背景和环境氛围。《谈家桢与大学科研》一书对谈家桢如何取得这一科研成果给予了详尽的描述。
  一九三七年,卢沟桥事变爆发后,其时任教于浙江大学的谈家桢与全校一千余人开始了艰苦卓绝的西迁办学之旅。一九四○年二月,浙江大学全校经过三次搬迁,最终落脚贵州遵义地区。生物系和理科研究所生物学部,设在沿遵义到湄潭的公路旁的唐家祠堂。唐家祠堂因年久失修而破败不堪,四面透风,摇摇欲坠。谈家桢找了一间偏房来养瓢虫、果蝇,另外一间做学生实验用房,名曰“细胞遗传实验室”。
  没有电灯,就用煤油灯;没有电灯、煤油灯,就用陶制的高脚菜油或桐油灯;没有自来水,实验室就雇用当地一位农民,从一点五公里外的湄江挑水。江水看似清澈,但也需用土法过滤后,才能代替自来水用作清洗试管及实验所需。没有实验用冰箱、恒温箱,就挖地窖来代替。没有温室,就使用略微透明的油纸代替玻璃搭建。
  难以想象,谈家桢等浙大的一干教授们,就是靠这些粗陋的实验设备与条件,来完成他们的各项研究的。特别是谈家桢在一九四四年春发现的瓢虫嵌镶显性现象,在国际上都是有影响的学术成果。今天我们的学术环境比谈先生做科研的时代,确实好得太多,政策支持,经费充足,条件优越,我们是否应该取得比谈家桢时代更多更好的成果呢?四处拉科研经费,不把心思用在科研本身,这些现象在今天的大学科研中时有发生,而谈先生几十年投入基础研究的定力和执著,确实可以给今天的科研人员带来更多的思考和感悟。沉不下心来搞科研,静不下气来做研究,“浮光掠影”式的成果,终归是没有底气的。
  在《谈家桢与大学科研》中,还有些宝贵的值得一读的历史资料。比如,在学术圈非常有名的“青岛会议”,它在中国现代学术史上都占有一席之地。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中期,当时国际生物学界有两个学派,一个是以前苏联遗传学为背景的米丘林学派,另一个是以美国遗传学为背景的摩尔根学派。两个学派在研究方法、科研理念以及政治倾向上都有所差别。两派的学术争议,以及隶属不同国家集团所引起的意识形态争斗,甚至波及国内。从《谈家桢与大学科研》一书可以看到,在一九五六年经中宣部建议,决定由中国科学院、高等教育部联合筹办,在青岛召开历时十五天的遗传学座谈会。国内遗传学的两派学者终于走到一起,就学术问题展开友好热烈的学术探讨,纠正了当时政治干扰学术研究的倾向,澄清了科学研究思想的本源,是中国科技史上的一次重要历史转折。
  关于青岛会议上两派学者的学术观点交锋、会场上的传闻轶事,在《谈家桢与大学科研》一书中都有所披露。包括像时年四十七岁的谈家桢,在会餐中“酣畅淋漓地醉了”,这些细节让我们对当时的学术环境很有触动。
  谈先生以他数十年的学术积累和学术地位,聚集了一大批有志于遗传学研究的中青年学者,取得了一大批有学术价值的科研成果,更带动了复旦遗传所在全国乃至世界范围内的学术影响,这也使“复旦”这个品牌产生了难以估量的“价值”。复旦大学由原有的生物系不断发展到成立生命科学学院,领先于中国的生物学科发展规划,与世界同行水平不断接近,这一切都离不开谈先生的辛勤付出与卓越领导。
  然而,这绝不只是个人回忆史的一部分,这也应该成为民族记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历史记忆,这些章节特别值得一读,在笔者看来,它已经超越了遗传学,已经超越了学术史,可以上升到更高的层面,用以思考历史和思考时代。
其他文献
三十多年前,我写过一篇关于《三国演义》的文章,题目是“关于曹操形象的研究方法”,作为毕业论文。写这个题目,当时有一个直接原因,就是我的一位老师在《文学评论》上发表关于曹操研究的论文,我觉得很有可议之处。正赶上要报毕业论文题目,匆匆想到不妨就此商榷一番。在我看来,老师的思路是以评价历史人物的标准评价文学人物,其中可以看出一些学术以外的话语背景,如毛泽东、郭沫若等人对曹操的正面肯定,以及上世纪七十年代
期刊
虽然印象派和新印象派都沉迷于色彩、崇敬大自然、歌颂日常生活,但在其他方面却背道而驰(图6)。印象派以率真自发为荣;新印象派则崇尚精心策划。前者的作品通常在户外一气呵成;后者的唯有在画室里才能慢条斯理地竣工。一个无条件地信赖主观视觉,能接受任何偏离现实的效果—只要这些来自画家亲眼所见;另一个只肯归顺客观的科学,毫不考虑个人经验。  从文艺复兴时期起,老普林尼的四色法就让画家和学者争论不休。  但无论
期刊
时二○一五年,普利策非虚构作品奖颁给伊丽莎白·科尔伯特的《大灭绝时代》,四十年前的一九七五年,获奖作品为安妮·迪拉德的《听客溪的朝圣》。这两种作品,均属如今非常受关注的“自然文学”范畴,但它们却有着本质上的重要区别。  如果以一九六二年蕾切尔·卡森出版《寂静的森林》为界,我们可以为自然文学划出两大支脉。一支是以亨利·戴维·梭罗、约翰·缪尔为先驱的传统自然文学;另一支是由蕾切尔·卡森开创的“新自然文
期刊
[译者的话] 宋春舫(1892-1938)是二十世纪中国现代戏剧先驱,也是西方戏剧的重要引介者。他对戏剧的论述主要集中在《宋春舫论剧》(全书3册,分别出版于1923、1936、1937年),既有对西方戏剧渊源与流派的介绍,又有对中国戏曲传统与革新的评价。除此之外,学贯中西且熟谙外语的宋春舫,还曾以法语出版过若干著作。此事很早就为英国作家毛姆所知,一九一九年毛姆访华,拜见当时任教于北大的宋春舫,毛
期刊
“看张”,自然是从张爱玲的一个集子名《张看》翻造过来。世界既由得张爱玲来看,我们亦可经张爱玲去看这个世界。本篇所指的“世界”不大,只是上海。一、缘起:不要把上海看偏了  前不久读过一篇论文,是研究上世纪三四十年代上海流行歌词的。题目很新鲜,论述也不俗,但看来看去发现一个问题,即全文所指的流行歌曲,便是从《毛毛雨》到《蔷薇处处开》这般的软性音乐。这与我童年印象并非一致。这些歌我都知道,也会哼几句,都
期刊
一个奇怪的人。  多才多艺到了让人匪夷所思的地步,诗人、小说家、设计师,各种设计师,从瓷砖、家具、地毯到纺织品、花窗玻璃、壁纸,他知道美丽为何物,还能依靠这种对美的敏锐判断发家致富。留着马克思一样的大胡子的他,还是社会主义运动的先驱,那本收录在商务印书馆“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中的《乌有乡消息》就是他写的。  他的名字叫威廉·莫里斯,一个大众可能感到陌生的名字,是现代艺术和设计的先驱。  威廉·莫里斯
期刊
一、福州首山妙峰寺游神  二○一五年六月十一日,农历四月廿五。这一天骄阳似火,气温达到三十八度。在庙内一同用过午餐之后,福州仓山首山村的游神队伍从魁峰胜境鱼贯而出。队伍里首先出现的是写有“首山魁峰胜境”“高盖山妙峰寺”“天仙府五位灵公”的一对大灯笼,其次是一对黄旗锣(前锣后旗挑在肩上),一面双人抬大鼓,鸣锣鼓开道作为前导。随后是“肃静回避”“禁止喧哗”执事牌两队,彩旗之后是竖式衔头旗一面,上书主神
期刊
二○一六年九月一日,黄克孙先生在美国去世,享年八十八岁。听到这个消息,我感到悲痛—尽管已经有了心理准备。盖棺定论,他首先是个诗人,其次才是物理学家。记得八年前,第一次访黄教授,他亲口对我说:“一百年后,若还有人记得我黄克孙的名字,一定是因为我写的诗及我的译诗。”说得多么坦荡自信。我把黄教授的话转告给一位物理学家,他不同意,他认为黄教授在物理学上的贡献,同样可以名垂史册。他的物理学著作包括:《统计力
期刊
珀洛克(Porlock)是英国西南部萨默塞特郡的一个临海小镇,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一直是寂寂无名。可自一八一六年起,突然变得名声大噪,如今已是英国一个著名的文化景点,这多半源于浪漫主义大诗人柯勒律治的名诗《忽必烈汗》。这首诗发表于一八一六年五月,被《不列颠百科全书》称为“英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诗作”,蒙古帝王的宫苑楼台由此跟英国这个安静的海隅发生了奇妙的关联。  作为一首典型的浪漫主义诗作,《忽必烈汗》
期刊
一  夏志清过世之后,夫人王洞整理他与兄长夏济安的往来书信,从一九四七年到一九六五年共六百多封。整理数据并输入计算机,工作量极大,费时费力,很难在几年内完成编辑工作,于是求助于王德威。王德威介绍了苏州大学的季进,带了一批研究中国近现代文学的年轻人,打字编注,很快就由台湾联经出版社印出了第一卷—一九四七年到一九五○年的一百二十一封书信。  近来在书店看到此书,买了一本仔细阅读,读得兴味盎然。其中最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