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小学生数学语言的训练是教学工作中一项长期的任务。学生在学习数学语言中获得数学交流的机会,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树立学习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只有长期持之以恒的训练,学生数学语言表达的能力才能提高。
【关键词】小学生 数学语言 表达能力 训练 策略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小学生数学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应成为一项重要的教学任务认真地去完成。掌握好数学语言是顺利地、有成效地进行数学学习活动的重要基础之一。我们应当把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和数学知识的学习紧密地结合起来,将它看成是数学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样才能更好地锻炼学生运用数学的能力。
1.勤思多想,让学生学会有关的数学术语和符号
要想学生真正的学好数学,使数学素质教育的目标得到落实,使数学不再感到难学,就必须让学生学会有关的数学术语和符号,正确依据数学原理分析逻辑关系,才能达到对书本的本真理解。因为数学有它的精确性,每个数学概念、符号、术语都有其精确的含义,没有含糊不清或易产生歧义的词汇,结论错对分明,因此数学教学时要求认真细致,在课堂上对重点字眼要认真分析,让学生勤思多想。如:“比的意义:两个数相除又叫两个数的比”,如果把“又”字去掉了,会给学生造成概念上的混淆,因为“除法”是一种运算,而“比”是一种关系。学生结合具体的数学内容用准确、精炼、清晰、完整的语言表述算理和解题思路以及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久而久之,可以培养学生数学语言的表达能力,又可以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2.提高自身的语言素养
小学数学中有大量的概念,数学概念中的“字”、“词”都有特定的内涵,都直接关系到小学生对数学概念的理解和使用。书本上文字形式的概念较为抽象,学生难以理解,造成他们语言表述往往不准确,不严密,缺乏条理性,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及时加以指导。要注意培养学生语言的完整性、准确性,使他们能运用准确、清晰、明白、简炼的数学语言进行概括和表达。而小学生具有很强的模仿力,教师的数学语言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数学语言。数学教师的语言应成为学生的表率。因此,在教学中教师的语言力求用词准确、条理清楚、前后连贯、逻辑性强。这就要求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的语言素养,通过教师语言的示范作用,对学生的数学语言形成施以良好的影响。如:教学完分数乘法应用题让学生概述解题思路,具体归纳为:先确定单位“1”的量,再看问题是单位“1”的几分之几,然后根据“一个数乘以分数的意义,就是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再根据题意,列出算式,求出问题。数学问题一般有几种不同的表述方法,学生对数学问题的表述是否正确需要教师的正确指导,适时补充,示范表述,逐步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和提高学生数学语言表达的准确性。
3.采取各种形式,强化学生的数学语言
多种形式的训练,使每一个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同时,学生把思维说出来,会有一种愉悦的感觉,也是自我表现和实现自我价值的需要,在训练过程中,强化学生的数学语言。
3. 1 小组讨论。当学习中有疑难时,便可请学生以小组形式进行讨论,讨论后请一名代表总结。这样做,可以使每一个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也有听别人说的机会;既有面对几个人发表自己见解的机会,又有面对全班同学说的机会。学生为了表达本组的意见,更加主动地思考、倾听、组织,灵活运用新旧知识,使全身心都处于主动学习的兴奋中,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2 同桌交流。同桌交流非常方便,也是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发表见解、培养语言能力的好方法。特别是新授课时,学生掌握了一定的方法,需要用语言及时地总结。如数量单位之间的化法:5米7厘米=( )分米=( )厘米。可让学生叙述:5米就是50分米,也是500厘米;7厘米就是0.7分米。这样,5米7厘米实际上就是50分米加上0.7分米等于50.7分米;500厘米加上7厘米等于507厘米。简单的两句话,通过同桌间的互相交流,使学生掌握思路,并能举一反三,灵活运用。而班级中的学习困难生,也可在同桌的带动下,逐步学会叙述,正确地解答。
3.3 让学生小结。小结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小结能提高学生的综合概括能力,清晰地回忆出本课的要点。小学生虽然表达能力有限,但只需正确引导,学生便能正确地概括。如在学习了小数的大小比较之后,课堂小结时,我问学生:“通过这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学生在回忆整理之后,纷纷举手发言,而且连平时不爱说话的和一些学困生也很积极。有些学生话虽简洁,却抓住了本节课的学习重点,不仅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也训练了数学语言运用能力。而且,经常进行有目的的课堂小结,可以提高学生的分析,概括、分类等逻辑思维能力,达到智能并进,全面育人的目的。
总之,小学生数学语言的训练是教学工作中一项长期的任务。学生在学习数学语言中获得数学交流的机会,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树立学习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只有长期持之以恒的训练,学生数学语言表达的能力才能提高。
【关键词】小学生 数学语言 表达能力 训练 策略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小学生数学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应成为一项重要的教学任务认真地去完成。掌握好数学语言是顺利地、有成效地进行数学学习活动的重要基础之一。我们应当把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和数学知识的学习紧密地结合起来,将它看成是数学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样才能更好地锻炼学生运用数学的能力。
1.勤思多想,让学生学会有关的数学术语和符号
要想学生真正的学好数学,使数学素质教育的目标得到落实,使数学不再感到难学,就必须让学生学会有关的数学术语和符号,正确依据数学原理分析逻辑关系,才能达到对书本的本真理解。因为数学有它的精确性,每个数学概念、符号、术语都有其精确的含义,没有含糊不清或易产生歧义的词汇,结论错对分明,因此数学教学时要求认真细致,在课堂上对重点字眼要认真分析,让学生勤思多想。如:“比的意义:两个数相除又叫两个数的比”,如果把“又”字去掉了,会给学生造成概念上的混淆,因为“除法”是一种运算,而“比”是一种关系。学生结合具体的数学内容用准确、精炼、清晰、完整的语言表述算理和解题思路以及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久而久之,可以培养学生数学语言的表达能力,又可以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2.提高自身的语言素养
小学数学中有大量的概念,数学概念中的“字”、“词”都有特定的内涵,都直接关系到小学生对数学概念的理解和使用。书本上文字形式的概念较为抽象,学生难以理解,造成他们语言表述往往不准确,不严密,缺乏条理性,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及时加以指导。要注意培养学生语言的完整性、准确性,使他们能运用准确、清晰、明白、简炼的数学语言进行概括和表达。而小学生具有很强的模仿力,教师的数学语言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数学语言。数学教师的语言应成为学生的表率。因此,在教学中教师的语言力求用词准确、条理清楚、前后连贯、逻辑性强。这就要求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的语言素养,通过教师语言的示范作用,对学生的数学语言形成施以良好的影响。如:教学完分数乘法应用题让学生概述解题思路,具体归纳为:先确定单位“1”的量,再看问题是单位“1”的几分之几,然后根据“一个数乘以分数的意义,就是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再根据题意,列出算式,求出问题。数学问题一般有几种不同的表述方法,学生对数学问题的表述是否正确需要教师的正确指导,适时补充,示范表述,逐步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和提高学生数学语言表达的准确性。
3.采取各种形式,强化学生的数学语言
多种形式的训练,使每一个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同时,学生把思维说出来,会有一种愉悦的感觉,也是自我表现和实现自我价值的需要,在训练过程中,强化学生的数学语言。
3. 1 小组讨论。当学习中有疑难时,便可请学生以小组形式进行讨论,讨论后请一名代表总结。这样做,可以使每一个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也有听别人说的机会;既有面对几个人发表自己见解的机会,又有面对全班同学说的机会。学生为了表达本组的意见,更加主动地思考、倾听、组织,灵活运用新旧知识,使全身心都处于主动学习的兴奋中,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2 同桌交流。同桌交流非常方便,也是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发表见解、培养语言能力的好方法。特别是新授课时,学生掌握了一定的方法,需要用语言及时地总结。如数量单位之间的化法:5米7厘米=( )分米=( )厘米。可让学生叙述:5米就是50分米,也是500厘米;7厘米就是0.7分米。这样,5米7厘米实际上就是50分米加上0.7分米等于50.7分米;500厘米加上7厘米等于507厘米。简单的两句话,通过同桌间的互相交流,使学生掌握思路,并能举一反三,灵活运用。而班级中的学习困难生,也可在同桌的带动下,逐步学会叙述,正确地解答。
3.3 让学生小结。小结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小结能提高学生的综合概括能力,清晰地回忆出本课的要点。小学生虽然表达能力有限,但只需正确引导,学生便能正确地概括。如在学习了小数的大小比较之后,课堂小结时,我问学生:“通过这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学生在回忆整理之后,纷纷举手发言,而且连平时不爱说话的和一些学困生也很积极。有些学生话虽简洁,却抓住了本节课的学习重点,不仅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也训练了数学语言运用能力。而且,经常进行有目的的课堂小结,可以提高学生的分析,概括、分类等逻辑思维能力,达到智能并进,全面育人的目的。
总之,小学生数学语言的训练是教学工作中一项长期的任务。学生在学习数学语言中获得数学交流的机会,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树立学习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只有长期持之以恒的训练,学生数学语言表达的能力才能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