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初中科学是一门集地理、生物、物理、化学等学科知识于一体的综合性课程,它的教学宗旨和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意识,使学生具备基本的科学素养。然而知识的抽象性及教学方式的单一性使得学生对这门课程的学习提不起兴趣,教学效果不甚理想。微课作为新型信息化教学的产物在课堂中的广泛应用为教师更好地开展科学教学指明了方向。基于此,本文以笔者自身的教学实践工作经验为依据,针对微课在初中科学教学中的应用进行阐述,以期为一线教育工作者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初中科学;微课;导入新课;展示实验;课后拓展
微课,从其字面意思上不难看出其意义。即微课是一种微型授课视频,有着比传统多媒体教学所无法比拟的优势,诸如内容繁多、复杂,呈现方式及传播路径多样化等特征。将之运用到初中科学教学中,能够将抽象难懂的科学知识以生动直观的形式展现出来,从而降低学生对抽象知识的理解难度,使课堂教学得以高效地进展下去。为此,作为初中科学教师,我们应从自身学科的特点出发,灵活运用微课开展教学活动,为高效化教学课堂的构建提供有力支撑。
一、借助微课导入新课知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课堂导入环节的良好设计与否对接下来的教学活动有着直接的影响。在以往的课堂导入环节中,教师往往运用语言文字对新课的背景及重难点知识进行大致的介绍和分析,导入方式不具备趣味性,很难将学生的注意力很好地集中到课堂上。而运用微课则能收到不同的效果。初中科学教师可以运用微课进行新课导入的设置,借助微课声、像、色俱佳的优势来吸引学生的眼球,为高质量课堂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打好基础。
例如,在进行“天气预报”这部分内容的教学前,我在课堂伊始环节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了一段播报天气预报的视频,视频对我国几个主要城市和地区的天气进行了大致的介绍。熟悉的场景和画面极大地吸引着学生的注意力,我也趁机给学生展示了另外几个城市的天气,让学生仿照天气预报播报员对这些地区的天气进行汇报。之后,让学生对天气中的“阴”、“多云”、“降水概率”等概念进行思考,探究这些表示天气的术语具体表达了什么含义,并顺势引出相关教学内容,开始了本节课的教学活动。如此,通过运用微课进行新课导入的设置,将学生的目光很好地集中到了课堂中来,激发了学生学习的良好情感和积极情绪,使课堂教学得以高效地进展下去。
二、借助微课展示科学实验,优化实验教学效果
科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本特征和重要教学方式的学科。生动、直观的实验能够将枯燥的科学理论知识以形象的方式展示出来,增强学生对抽象知识的了解和认识。然而受课堂教学时间、实验场地或是实验器材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和限制,教师很难在每堂课上都操作实验,这就给学生的理解带来了难题。而微课此时便有了用武之地。初中科学教师可以利用微课为学生展示难以操作的实验,从而弥补传统实验教学的不足,使实验教学效果得以优化和完善。
例如,以“物质在水中的分散状况”这部分内容为例,为了增强学生对不同溶液的认识,我利用微课为学生展示了几种溶质和溶液相融合的实验,即食盐和水的溶解、粉笔灰和水的溶解、色拉油和水的溶解以及色拉油与柴油的溶解实验等等,并利用缩放等功能来增强实验效果,使学生直观地认识到这些物质溶解后的现象,观察它们是以浑浊的形式存在,还是以分层的形式存在,并向学生阐述在溶解的过程中物质发生了怎样的反应等等,从而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了解和认识。如此,通过运用微课展示科学实验,节省了操作实验占用的课堂时间,优化了实验教学的效果,帮助学生更好地巩固了所学知识。
三、借助微课进行课后拓展,达到学以致用目的
科学是一门与实际生活有着密切联系的学科,因而教师在教学之余不能忽视拓展延伸教学,使学生充分认识到科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应用的妙处。而微课的应用则能很好地促进这一目标的实现。初中科学教师可以借助微课指导学生进行课外拓展,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实现课堂教学的有益延伸和拓展,使课堂教学效果得到有效改进和提升。
例如,完成“电路分析与应用”这部分内容的教学后,为了使学生对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电压的特征有深入的了解和认识,我在完成课堂教学后给将展示如何连接电路的微课分享给了学生,在学生在微课的指导下课下进行实践操作,探究串并联电路中两种电路的电流、电压情况以及具体的测量方法,并鼓励学生将自己在课下操作的过程录制下来,同样制作成微课,在课上展示给其他的学生观看,并相关探讨各自的课下学习效果。如此,便将课堂教学范围从课内延伸到了课外,培养了学生学以致用的意识和观念,帮助学生更好地巩固并利用所学知识。
总之,微课作为重要的教学辅助工具在教学中发挥的作用有目共睹。除此之外,微课在提升学生自主学習能力方面发挥的作用也是显而易见。作为初中科学教师,我们应从自身学科的特点出发,灵活运用微课开展教学活动,为实现课堂教学效果的提升贡献自己的微薄之力。
参考文献
[1] 黄玉凤.微课在初中科学教学应用初探[J].科教导刊(电子版),2015
[2] 金鸿飞.微课在初中科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学教学参考,2017
关键词:初中科学;微课;导入新课;展示实验;课后拓展
微课,从其字面意思上不难看出其意义。即微课是一种微型授课视频,有着比传统多媒体教学所无法比拟的优势,诸如内容繁多、复杂,呈现方式及传播路径多样化等特征。将之运用到初中科学教学中,能够将抽象难懂的科学知识以生动直观的形式展现出来,从而降低学生对抽象知识的理解难度,使课堂教学得以高效地进展下去。为此,作为初中科学教师,我们应从自身学科的特点出发,灵活运用微课开展教学活动,为高效化教学课堂的构建提供有力支撑。
一、借助微课导入新课知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课堂导入环节的良好设计与否对接下来的教学活动有着直接的影响。在以往的课堂导入环节中,教师往往运用语言文字对新课的背景及重难点知识进行大致的介绍和分析,导入方式不具备趣味性,很难将学生的注意力很好地集中到课堂上。而运用微课则能收到不同的效果。初中科学教师可以运用微课进行新课导入的设置,借助微课声、像、色俱佳的优势来吸引学生的眼球,为高质量课堂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打好基础。
例如,在进行“天气预报”这部分内容的教学前,我在课堂伊始环节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了一段播报天气预报的视频,视频对我国几个主要城市和地区的天气进行了大致的介绍。熟悉的场景和画面极大地吸引着学生的注意力,我也趁机给学生展示了另外几个城市的天气,让学生仿照天气预报播报员对这些地区的天气进行汇报。之后,让学生对天气中的“阴”、“多云”、“降水概率”等概念进行思考,探究这些表示天气的术语具体表达了什么含义,并顺势引出相关教学内容,开始了本节课的教学活动。如此,通过运用微课进行新课导入的设置,将学生的目光很好地集中到了课堂中来,激发了学生学习的良好情感和积极情绪,使课堂教学得以高效地进展下去。
二、借助微课展示科学实验,优化实验教学效果
科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本特征和重要教学方式的学科。生动、直观的实验能够将枯燥的科学理论知识以形象的方式展示出来,增强学生对抽象知识的了解和认识。然而受课堂教学时间、实验场地或是实验器材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和限制,教师很难在每堂课上都操作实验,这就给学生的理解带来了难题。而微课此时便有了用武之地。初中科学教师可以利用微课为学生展示难以操作的实验,从而弥补传统实验教学的不足,使实验教学效果得以优化和完善。
例如,以“物质在水中的分散状况”这部分内容为例,为了增强学生对不同溶液的认识,我利用微课为学生展示了几种溶质和溶液相融合的实验,即食盐和水的溶解、粉笔灰和水的溶解、色拉油和水的溶解以及色拉油与柴油的溶解实验等等,并利用缩放等功能来增强实验效果,使学生直观地认识到这些物质溶解后的现象,观察它们是以浑浊的形式存在,还是以分层的形式存在,并向学生阐述在溶解的过程中物质发生了怎样的反应等等,从而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了解和认识。如此,通过运用微课展示科学实验,节省了操作实验占用的课堂时间,优化了实验教学的效果,帮助学生更好地巩固了所学知识。
三、借助微课进行课后拓展,达到学以致用目的
科学是一门与实际生活有着密切联系的学科,因而教师在教学之余不能忽视拓展延伸教学,使学生充分认识到科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应用的妙处。而微课的应用则能很好地促进这一目标的实现。初中科学教师可以借助微课指导学生进行课外拓展,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实现课堂教学的有益延伸和拓展,使课堂教学效果得到有效改进和提升。
例如,完成“电路分析与应用”这部分内容的教学后,为了使学生对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电压的特征有深入的了解和认识,我在完成课堂教学后给将展示如何连接电路的微课分享给了学生,在学生在微课的指导下课下进行实践操作,探究串并联电路中两种电路的电流、电压情况以及具体的测量方法,并鼓励学生将自己在课下操作的过程录制下来,同样制作成微课,在课上展示给其他的学生观看,并相关探讨各自的课下学习效果。如此,便将课堂教学范围从课内延伸到了课外,培养了学生学以致用的意识和观念,帮助学生更好地巩固并利用所学知识。
总之,微课作为重要的教学辅助工具在教学中发挥的作用有目共睹。除此之外,微课在提升学生自主学習能力方面发挥的作用也是显而易见。作为初中科学教师,我们应从自身学科的特点出发,灵活运用微课开展教学活动,为实现课堂教学效果的提升贡献自己的微薄之力。
参考文献
[1] 黄玉凤.微课在初中科学教学应用初探[J].科教导刊(电子版),2015
[2] 金鸿飞.微课在初中科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学教学参考,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