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实施探究式教学

来源 :当代教育探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iwan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探究教学是指在教师引导下,学生主动参与到发现问题,寻找答案的过程中,以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教学活动。通过探究式教学,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优化语文课堂教学过程,发挥学生主体性,营造探究氛围,全面了解和掌握学生心理,为实施探究式教学打下基础,鼓励学生提问,多向交流,巩固探究式学习成果,塑造学生健康的人格,辅助探究式教学的进行。
  关键词:中学语文教学 实施 探究式教学
  探究教学是指在教师引导下,学生主动参与到发现问题,寻找答案的过程中,以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教学活动。中学探究式学习,以现行教材为基本内容,以现实生活为研究对象,在教师精心启发和诱导下,经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潜心研究,最终达到学生自由质疑、合力释疑、充分表达的一种尝试活动。教育本身是一个探究过程。通过教育的过程应该使学生认识到:探究教学与结论式教学比较在教学思想、教学目标、教学方法等诸方面都存在着明显的差别。那么,如何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实施探究式学习呢?
  一、通过探究式教学,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
  创新是进步的源泉,而创新离不开探究式学习。探究学习可以培养和发展学生从事研究必要的探究能力,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现在中考模式以其基础性、能力性、整合性、实践性的强力冲击波,全方位介入中学教育,其意义不仅仅在于考试方式本身,而在于对中学素质教育推动和导向,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提高综合素质。转变观念,突破传统,大胆创新,是我们初中语文教师立足现在、着眼未来的根本。
  二、优化语文课堂教学过程,发挥学生主体性,营造探究氛围。
  我们必须改革现有的以教师为主导的课堂教学模式,探索“主体、创新、发展”的新模式。教学不仅是老师的知识讲解,更多的是让学生自己主动地去探索。课堂上教师经常向学生提供时政新素材、新观点,激发学生丰富想象,增强解决问题的变通能力。引导学生敢于质疑、善于质疑,并鼓励学生敢于突破陈规,提出自己独特的见解,培养学生的思维独创性。恰当使用专业术语,规范答题要求,提高学生思维的深刻性、精密性。强化学科内在联系的同时,培养学生知识迁移能力、发散性和聚合性思维能力,使学生掌握更新颖、更准确、更系统的相关学科知识。教师要优化教学过程中的每一环节,指导学生的学习活动,强化学生的探究意识,帮助他们树立良好的学习观。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值得一提的是,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制作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课件,能使语文学习内容生动活泼,学生在感受、体验、表现的同时,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来学习知识,潜移默化中达到了探究式学习的目的。
  三、全面了解和掌握学生心理,为实施探究式教学打下基础。
  学生的理解、想象和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提高与语文教学有着密切的关系。语文教学的过程,就是学生感知、观察、理解、想象和创造性思维能力提高和发展的过程。前面说过语文教学与学生的情绪有密切关系。语文能给人一种情绪的知觉,对于语文的理解是从语文具有一定的情绪体验开始的,有感人作用的语文的魅力就在于它的情绪吸引力。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如果不注重对教师某种示范的观察以及对语文内涵的理解是不会引起共鸣的,更谈不上产生良好的情绪体验,达到教和学的目的。语文教学目的实现过程,也就是发展和提高学生观察和理解能力的过程。中学语文教学必须理论与实践密切结合。学生在寓理论于实践的过程中,往往要根据所体验的美的感受,去尽最大努力地发挥自己的思维,利用所接受的理论知识、创造性的能力,以最完美的形式展现自己的作品,从而使自己的创造性思维得到发展。在语文教学中,必须严格按照语文教学的规律,在不同情况下掌握学生的心理,去启迪、诱导和发展这种心理,提高和发展学生的各种不同的能力,从而实现语文教学的目的。
  四、鼓励学生提问,多向交流,巩固探究式学习成果。
  学生学习的过程也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单纯由教师提问,学生自己需要解决的问题反被掩盖,容易导致教与学的脱节。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应鼓励学生提问,让所有学生都有问和答的机会。允许学生在不打乱课堂正常教学秩序的前提下随时提问,或与教师适度辩论,甚至可围绕某一疑难问题进行短暂有序的课堂讨论,然后让学生代表作结论,这才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多向交流。学生的发问,有些是教师始料不及的,但往往是思维的火花。是认真读书勤于思考的结果,应以诚恳的态度、民主的作风,给予充分的肯定,然后师生一道探讨解决,不能解决的暂且存疑。所以,课堂上一般可留五至十几分钟让学生提问,自读课学习时,更可让学生有秩序地将自己的疑难问题提出。我通常在教学中,留几分钟让同学们自由提问,这些问题宛如一簇簇智慧的火花,激发了学生极大的学习兴趣。通过这样的讨论,收到了很好的探究式学习效果。
  五、塑造学生健康的人格,辅助探究式教学的进行。
  道德教育与探究式学习在语文教学上是相辅相成的。语文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素质是学生必备的全面素质之一,语文修养对学生的健康人格的形成起着重要的作用。如何把素质教育很好地贯穿于语文课教学中就愈发显得重要。辩论会、课外活动、创新的课堂形式都是很好的尝试。语文的课堂是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树立高尚情操的重要渠道。在讲课时,不可避免地要介绍这些课程的相关背景,介绍相关的历史,使同学们在悲壮雄伟的语文学习中接受爱国、爱家的教育,从而逐步建立起正确的爱国观、道德观。语文教材中有的篇章着重对学生进行社会常识和国情教育,我们就要帮助学生了解社会的一般过程,懂得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树立崇高理想,增强社会责任感,立志成才。在语文学科上的探究式学习能够塑造学生健康人格和道德品质。反过来,学生健康人格的塑造和道德品质的形成也能促使学生更好的理解要学习的语文课内容,完成探究式学习的任务。
  总之,可以培养和发展学生从事研究必要的探究能力,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有利于科学概念的形成;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良好的个性品质。对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都大有作用,值得我们在教学中提倡。
其他文献
摘 要:语文,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基础课,是培养一个人读写能力的工具课。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的养成,对进一步学好知识、培养能力、掌握技能,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高中生;语文;习惯  笔者是一名高中语文教师,平时在与同行们谈及学生的语文学习时,大家都摇头不已,颇有几分感触:现在的学生,书写潦草,错别字多多;卷面不洁,乱涂乱抹;读书时不勾不划,拖腔慢读,毫无情感;写起作文,题材狭窄,思路闭塞
期刊
初中数学是较为枯燥的一门学科,历来是许多同学最惧怕、最头痛、最不感兴趣的一门课程。在素质教育改革的今天,如何才能消除同学们“怕”的心理,增强同学们对数学的兴趣,使其喜欢数学课,想上数学课,乃至热爱数学呢?就本人十几年的教学实践,认为数学课堂教学应抓好以下“三注意”。  一、“注意”课题的导入  俗话说得好,“良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课题的引入要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把学生牢牢地吸引在课堂教学上
期刊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努力创造适合每个儿童的教育,要充分认识学生的巨大发展潜能和个性差异,努力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善于与他人合作的精神以及高度的责任感和道德感,为学生生活质量的提高建立必须具备的条件。为此,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当注重加强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1、教师应认真研究学生的实际能力  学生的实际能力就是指学生在学习新知识之前所具备的知识能力,这一点常常被忽视。众所周知,任何人在学
期刊
随着新课程的改革与实施,对班主任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班主任除了要认真解读、领悟新课程体系中蕴涵的思想,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接受各种教师培训外,还应根据新课程的要求,改变自身的教学行为,努力提高自身素养。  一、更新教育理念,具备良好师德素养  良好的职业道德,即“师德”。 教师被人们称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要塑造学生的灵魂,首先要塑造自己的灵魂。教师教育学生既要言教,又要身教,而身教重于言教,所
期刊
夜本身就很迷人,而蟋蟀、青蛙、猫头鹰的神秘叫声,更让它成为一个不同的世界。  小时候,家里没有空调设备,我习惯开窗户睡觉,所以时常可以躺在床上听听夜的声音。  风来了,因为远远近近的树叶都在摇曳着;风远去了,因为虫鸣又响了起来。  吟诵夜的诗句何其多,诗人们若未曾亲身体验它的美,怎能说得如此贴切?没有经历它的真,又怎能写得如此入微?而人们如果不喜欢夜,这诗句怎能传唱许久?我相信,人们是喜欢夜的。 
期刊
作文无须唠唠叨叨的讲授知识,需要的是亲自实践和有效的训练,对教师而言,最难教的是作文,对学生来讲,最难写的也是作文。如何拔动学生心弦、激活学生思维,使学生一吐为快,让学生感到写作文是件快乐的事呢?这是我们很多老师努力在做的事。我觉得这次的三堂作文课,都从学生学习生活实际出发、设计合理的教学策略,引导学生走进作文热爱作文。这种教学模式值得我们学习。前苏联教育家赞可夫说:“只有在学生情绪高涨,不断要求
期刊
摘 要:自新疆实施高中新课改以来,信息技术成为一门学考科目,这无形中对教师和学生提出了新的要求,虽然各校有了统一的教材,但却发现教材中内容十分丰富,涵盖的知识领域广泛,有的内容是从零起点开始,有的要求学生要有一定的基础,可高中的学生均来自不同地域、不同的学校,学生层次和基础各不相同。由此带来的现象是(1)初、高中信息技术教材中知识重叠的部分,初中学过的学生在重复学习,他们产生厌学情绪;初中没学
期刊
培养学生理解、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是小学语文的特殊任务,是其他任何学科代替不了的。而要培养学生理解、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就必须依据课程标准,扎扎实实地进行语言文字训练。叶圣陶先生说:“语文教材无非是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叶老的话告诉我们,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应当利用语文教材搞好训练。语文教材既是语文知识的载体,又是语言文字训练的凭借。  一、教材中的
期刊
语文教学中,好多老师忽略了对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究其原因,一是由于口语交际能力的评价不能机械评价,需要一个多元化的评价体系,操作起来有一定的难度;二是口语交际能力很难在学业水平考试中得到直接的测试,考试这一功利性的评价目标让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成了一纸空文。但是,“听、说”向来是语文教学最基本的目标,一方面是要培养学生做一个积极思考的倾听者,另一方面又要培养学生做一个出色的演讲者,两个方面的
期刊
新课程标准明确规定:义务教育阶段的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发展,应遵循学生学习的心理规律,要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获取知识,并对所学知识进行解释和应用,使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这就要求我们在组织教学过程中,要面向全体学生,让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要以学生为本,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要从生活实际出发,让学生真切体验到所学知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