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龙江是永福县的偏远山区乡,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城乡经济发展差距的加大,影响我乡教育发展的因素越来越多,目前的状况令人倍感忧虑,教师问题和办学条件问题是制约我乡教育发展的主要原因。由于城乡差别的逐渐扩大,教育投入不公平现象日趋严重,导致我乡教师队伍结构的不合理和不稳定,教育教学质量难以提高,现结合我乡实际,谈谈制约我乡学校教育发展的原因与对策。
一、制约我乡教育发展的原因之一——教师年龄结构严重不合理
我乡共有小学公办教师88人,其中年龄在40岁以上的教师占58%,教师平均年龄在45岁以上,如龙应民族学校11位教师中,30岁以下的教师仅有2人,兴隆学校10位教师中,30岁以下的教师仅有1人,仁合小学10位教师中,30岁以下的教师仅有2人……,教师的平均年龄偏高,趋向老化,教师出现了严重断层现象,影响了先进教育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推广和应用,从而制约了学校整体教学质量的提高。
二、制约我乡教育发展的原因之二——教师知识结构严重老化
由于多数教师年龄偏高,他们虽然从教多年,但知识老化,且接受培训的机会比较少,加上在一线工作,工作量大,工作压力大,各种信息闭塞,久而久之,教师的综合素质越来越低,很少有时间接触本学科的教学发展信息,因此,很难适应新一轮课程改革发展的需要,也难怪有的教师感慨:今天的学生比十年前的学生难教难管多了。
三、制约我乡教育发展的原因之三——教师的学科结构配置也不合理
一个学校要健康发展,必须有一个学科搭配合理的教师队伍,目前,由于多方面原因的影响,大多数学校的教师配置严重不合理,人们常说,小学教师是"万金油",确实不假,在调整课程分配时,缺啥就上啥,有的教师不会上语文,可偏偏安排他上语文,有的不会上自然,可也没有办法,领导分配,必须服从,难道是领导在作怪吗?不是的,主要是没有人选而已,有的教师普通话都读不准,又如何上好语文课呢?英语教师很少有正规院校毕业的英语教师,有许多教师,今年教语文,明年教数学,且有的又不能大循环,每到开学时,学校领导最头疼的一件事就是分课,不得已,便造成了部分教师“样样通,样样松”的现象,严重影响了教师的成长和教育质量的提高。
四、制约我乡教育发展的原因之四——学校办学条件,教学设施跟不上时代要求
说句实在话,农村学校的办学条件,教学设施已远不能适应今天教育发展的的需要,由于教育资金的匮乏,学校无力更新学校教育教学设施,尤其是实施新课改后,农村学校的教学设施缺口更大,特别是高科技的设施,许多学校教育信息闭塞,无宽带连接,远教系统不能正常使用,未能实现教育信息互联网络,实现教育资源共享,加上一些教师根本不会操作,仍然是一支粉笔一本书的“长篇评书”式的教学模式,新教材与落后的教学设施之间的矛盾日趋严重,严重影响了学生动手操作和实践探究的能力发展,影响了学生的求知欲望,影响了新教学模式的推广,可以说,绝大多数学校都还存在着这种穿新鞋走老路的现状,久而久之,学生就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和信心,同时也会使师生关系不融洽,学生出现流失,严重影响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面对我乡以上教育现状,该如何拯救普遍存在的农村教育问题,如何改变农村教育的被动局面,我想,这是值得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深思和探究的问题,根据我乡的实际,我想,采取如下对策,会收到一定的效果。
对策一:要走整合教育资源,撤点并校,办寄宿制学校的新路子。这是有效提高农村办学质量的一条基本途径,“普九”以来,由于多种原因,,我乡存在一些基础相对薄弱的学校,这些学校有的办学条件较差,有的领导班子力量不强,师资队伍综合素质不高,使得学校管理不良,教学质量较低,社会声誉不高,薄弱学校的存在,是客观现实的,它不利于义务教育阶段实现教育机会的平等,不利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使义务教育巩固和提高,必须走教育改革的路子,采取整合教育资源的办法,将规模过小,班额不足,办学水平不高的学校合并到办学条件较好的学校,实行合并办学,让学生寄宿就读,以期提高教学质量,在撤点并校的工作中,要做细致的工作,要向广大群众征求意见,要宣传整合教育资源,撤点并校的好处,要让家长放心,群众满意,这样,农村教学设施,教育资源就能发挥更大的作用,学校之间教育资源实现共享。
对策二:争取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多管齐下,加大农村学校的投入。加大农村学校资金和人才的投入力度,是从根本上解决农村教育现状的关键,要尽快、尽早地缩小城乡教育投入的差别,消除教育的不公平现象,这方面的工作,各级党委、政府要高度重视农村教育,要多为学校办实事、办好事,以彻底解决教育教学设施落后的状况,要想方设法给农村孩子一个较为优越的学习环境,不能让农村孩子从一开始就输在起跑线上,要让他们回到同一起跑线的轨道上来。
对策三:狠抓教育内部管理,从源头治理教师的“疲软”。一是要在教师安排上彻底打破学校界限,要建立教师合理的流动机制,确保每所学校各科教师在年龄、知识结构等方面趋于合理搭配,以利于各学校的均衡发展和平等竞争。二是从源头治理教师队伍的“疲软”,我曾在一篇杂文中写过,也谈教师队伍的“疲软”,所谓“疲软”,就是没有弹性和硬性。作为教师,一定要有顽强的拼博精神和顽强的意志,一定要与时俱进,要破除传统的道德观念,建立起符合时代要求的新型师生观、教育教学观,真正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让活动成为课堂的主线。三是农村教师要勇于改革自己落后的教学方法,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体系。
综上所述,要尽快改变我乡教育落后的面貌,还得靠我们自己,俗话说得好,“打铁还须自身硬”,我们不能再怨天尤人,徘徊观望了,我们必须尽快行动起来,以只争朝夕的精神,提高自己,改善环境,只有这样,我们农村学校教师队伍才不会疲软,才能走出目前教育质量的低谷。
一、制约我乡教育发展的原因之一——教师年龄结构严重不合理
我乡共有小学公办教师88人,其中年龄在40岁以上的教师占58%,教师平均年龄在45岁以上,如龙应民族学校11位教师中,30岁以下的教师仅有2人,兴隆学校10位教师中,30岁以下的教师仅有1人,仁合小学10位教师中,30岁以下的教师仅有2人……,教师的平均年龄偏高,趋向老化,教师出现了严重断层现象,影响了先进教育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推广和应用,从而制约了学校整体教学质量的提高。
二、制约我乡教育发展的原因之二——教师知识结构严重老化
由于多数教师年龄偏高,他们虽然从教多年,但知识老化,且接受培训的机会比较少,加上在一线工作,工作量大,工作压力大,各种信息闭塞,久而久之,教师的综合素质越来越低,很少有时间接触本学科的教学发展信息,因此,很难适应新一轮课程改革发展的需要,也难怪有的教师感慨:今天的学生比十年前的学生难教难管多了。
三、制约我乡教育发展的原因之三——教师的学科结构配置也不合理
一个学校要健康发展,必须有一个学科搭配合理的教师队伍,目前,由于多方面原因的影响,大多数学校的教师配置严重不合理,人们常说,小学教师是"万金油",确实不假,在调整课程分配时,缺啥就上啥,有的教师不会上语文,可偏偏安排他上语文,有的不会上自然,可也没有办法,领导分配,必须服从,难道是领导在作怪吗?不是的,主要是没有人选而已,有的教师普通话都读不准,又如何上好语文课呢?英语教师很少有正规院校毕业的英语教师,有许多教师,今年教语文,明年教数学,且有的又不能大循环,每到开学时,学校领导最头疼的一件事就是分课,不得已,便造成了部分教师“样样通,样样松”的现象,严重影响了教师的成长和教育质量的提高。
四、制约我乡教育发展的原因之四——学校办学条件,教学设施跟不上时代要求
说句实在话,农村学校的办学条件,教学设施已远不能适应今天教育发展的的需要,由于教育资金的匮乏,学校无力更新学校教育教学设施,尤其是实施新课改后,农村学校的教学设施缺口更大,特别是高科技的设施,许多学校教育信息闭塞,无宽带连接,远教系统不能正常使用,未能实现教育信息互联网络,实现教育资源共享,加上一些教师根本不会操作,仍然是一支粉笔一本书的“长篇评书”式的教学模式,新教材与落后的教学设施之间的矛盾日趋严重,严重影响了学生动手操作和实践探究的能力发展,影响了学生的求知欲望,影响了新教学模式的推广,可以说,绝大多数学校都还存在着这种穿新鞋走老路的现状,久而久之,学生就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和信心,同时也会使师生关系不融洽,学生出现流失,严重影响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面对我乡以上教育现状,该如何拯救普遍存在的农村教育问题,如何改变农村教育的被动局面,我想,这是值得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深思和探究的问题,根据我乡的实际,我想,采取如下对策,会收到一定的效果。
对策一:要走整合教育资源,撤点并校,办寄宿制学校的新路子。这是有效提高农村办学质量的一条基本途径,“普九”以来,由于多种原因,,我乡存在一些基础相对薄弱的学校,这些学校有的办学条件较差,有的领导班子力量不强,师资队伍综合素质不高,使得学校管理不良,教学质量较低,社会声誉不高,薄弱学校的存在,是客观现实的,它不利于义务教育阶段实现教育机会的平等,不利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使义务教育巩固和提高,必须走教育改革的路子,采取整合教育资源的办法,将规模过小,班额不足,办学水平不高的学校合并到办学条件较好的学校,实行合并办学,让学生寄宿就读,以期提高教学质量,在撤点并校的工作中,要做细致的工作,要向广大群众征求意见,要宣传整合教育资源,撤点并校的好处,要让家长放心,群众满意,这样,农村教学设施,教育资源就能发挥更大的作用,学校之间教育资源实现共享。
对策二:争取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多管齐下,加大农村学校的投入。加大农村学校资金和人才的投入力度,是从根本上解决农村教育现状的关键,要尽快、尽早地缩小城乡教育投入的差别,消除教育的不公平现象,这方面的工作,各级党委、政府要高度重视农村教育,要多为学校办实事、办好事,以彻底解决教育教学设施落后的状况,要想方设法给农村孩子一个较为优越的学习环境,不能让农村孩子从一开始就输在起跑线上,要让他们回到同一起跑线的轨道上来。
对策三:狠抓教育内部管理,从源头治理教师的“疲软”。一是要在教师安排上彻底打破学校界限,要建立教师合理的流动机制,确保每所学校各科教师在年龄、知识结构等方面趋于合理搭配,以利于各学校的均衡发展和平等竞争。二是从源头治理教师队伍的“疲软”,我曾在一篇杂文中写过,也谈教师队伍的“疲软”,所谓“疲软”,就是没有弹性和硬性。作为教师,一定要有顽强的拼博精神和顽强的意志,一定要与时俱进,要破除传统的道德观念,建立起符合时代要求的新型师生观、教育教学观,真正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让活动成为课堂的主线。三是农村教师要勇于改革自己落后的教学方法,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体系。
综上所述,要尽快改变我乡教育落后的面貌,还得靠我们自己,俗话说得好,“打铁还须自身硬”,我们不能再怨天尤人,徘徊观望了,我们必须尽快行动起来,以只争朝夕的精神,提高自己,改善环境,只有这样,我们农村学校教师队伍才不会疲软,才能走出目前教育质量的低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