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巴陵美食文集《妈妈的味道》以白描手法,再现了最乡土、最传统、最地道、最母亲的美食滋味。可以说,“俗生活,雅文字”在这本书中得到了充分呈现。
巴陵的舌尖在妈妈的饭香菜香里回味,他的笔尖在难以忘怀的记忆中行走,他的快乐在乡情亲情间释放。民俗风情、人文地理、人情世故、处世哲学……于妈妈的锅勺间若隐若现,那分明是最朴实最生动的饮食生活缩影,在俗世生活的氛围里浮泛着入口入心的美丽和清新。
每个人都有铭记于心的珍肴美味,每个人都有不可磨灭的美食记忆,巴陵的特点在于,善于将这些记忆附丽于纸上笔端。因为有心将属于他的口福与人共享,他那些源于生活、植于民间的文字,在描摹心中美食时,总那么有板有眼,细致入微。
开篇之作《梅山砂罐子炆肉》中,他借梅山砂罐子这样一个粗糙的生活用具,向我们展现了一个当地饶有兴趣的传统习俗:男女新婚的第二天早上,女人会给新婚的男人做一道菜,那就是砂罐子炆猪怀心,即猪心,以表达女人从此以后把心身交给了新婚的男人,也暗示男人以后要把自己放在心头上。有山歌“小小画眉小小莺”为证:“小小画眉小小莺,小小姣莲爱陶情,哪个十七、十八咯少年哥哥看得起,今夜莫闩厢房门。炉锅煮起白米饭,罐子炆起个猪房心,瓦罐子煎起个蜂糖酒,厨房里办起十样荤。铜锅装起洗脚水,坐起个屋里等郎来。”梅山砂罐子炆猪心作为一道传统的爱情菜,在传唱之间,成为当地情场男女表达爱情的绝妙载体。
巴陵写有山珍之王美称的“蕨粑”,一下子让我们陷入了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不堪回首的岁月。那个时候,很多人因口粮不足,只有上山挖蕨根来填饱肚子。挖蕨人常说:“根哪根,三尺深,挖一锄,哼一声。”蕨根的存在,救了无数人的性命,也有很多人倒毙在挖蕨的路上。正因为这样,蕨粑虽然色鲜味美,绵滑清香,香气飘逸……但在他眼里心里,他看到和感受到的,是蕨粑端上餐桌前,父老乡亲历经无数辛苦的生命过程。
日常生活中,水煮荷包蛋并不鲜见,巴陵的《水煮荷包蛋》却煮出了一份浓厚的情感,一份深深的爱意。他写道:岳母娘打荷包蛋给女婿吃,说明岳母娘非常看重和喜欢这位女婿;母亲打荷包蛋给儿子吃,说明母亲心痛这个儿子;外婆在碗底卧两个荷包蛋给外甥吃,说明外婆喜欢这个小外甥;爷爷奶奶在碗底卧荷包蛋给孙子(孙女)吃,说明爷爷奶奶喜欢这个孙子(孙女);新婚姐姐打荷包蛋给弟弟吃,说明姐姐心痛自己的弟弟;新婚妻子打荷包蛋给新郎吃,说明新婚女人对婚事满意。
他沉浸在美食中,像一个神神叨叨的小妇人,不断地为你展现一道道美食完整的制作工序。在《黄菜笋子》一文中,他写雪里蕻黄菜的做法,简直是滴水不漏:农妇把雪里蕻从菜园里砍回来,剥去雪里蕻外边的黄叶、枯叶,在清水里洗去叶面和叶柄上的泥土,滴干水分待用。在灶上烧一锅开水,一把一把的雪里蕻抓在手里,先让雪里蕻根部浸泡在开水里,烫软之后,慢慢把叶片部分也浸泡在水里,完全浸泡之后,颜色变成墨绿色,灶里熄火。清洗一个干净的盆子或者桶子,把烫过开水的雪里蕻捞出来,放进盆里或者桶里,再把烫雪里蕻的开水倒入,不要盖盖子。第二天早上,雪里蕻已经变成黄色,所以农民直接叫它黄菜。他写剥笋子,是那样细致入微:从笋尖往根部剥,先把笋子的尖部扭转几下,把笋尖撕成两半,一边一圈圈的缠在右手的食指上,这样转下去,一边的笋壳就剥掉了;另一边也用同样的方法剥去,一根笋子就剥完。这样极具耐心,精准的描写,缘于真实生活的细枝末节,稍性急一点的人,都是无法做到的。
巴陵是个名副其实的吃货,一提及美食,一说到美味,他便心明眼亮,总能津津有味地娓娓道来。在我的感觉中,他的牵挂和美感不在听觉,不在视觉,不在心理感觉,而是全部聚集在舌尖上。你若有心成为吃货,不妨多跟他套套近乎,这样,你一定有机缘了解世间更多美味的去处。
巴陵的舌尖在妈妈的饭香菜香里回味,他的笔尖在难以忘怀的记忆中行走,他的快乐在乡情亲情间释放。民俗风情、人文地理、人情世故、处世哲学……于妈妈的锅勺间若隐若现,那分明是最朴实最生动的饮食生活缩影,在俗世生活的氛围里浮泛着入口入心的美丽和清新。
每个人都有铭记于心的珍肴美味,每个人都有不可磨灭的美食记忆,巴陵的特点在于,善于将这些记忆附丽于纸上笔端。因为有心将属于他的口福与人共享,他那些源于生活、植于民间的文字,在描摹心中美食时,总那么有板有眼,细致入微。
开篇之作《梅山砂罐子炆肉》中,他借梅山砂罐子这样一个粗糙的生活用具,向我们展现了一个当地饶有兴趣的传统习俗:男女新婚的第二天早上,女人会给新婚的男人做一道菜,那就是砂罐子炆猪怀心,即猪心,以表达女人从此以后把心身交给了新婚的男人,也暗示男人以后要把自己放在心头上。有山歌“小小画眉小小莺”为证:“小小画眉小小莺,小小姣莲爱陶情,哪个十七、十八咯少年哥哥看得起,今夜莫闩厢房门。炉锅煮起白米饭,罐子炆起个猪房心,瓦罐子煎起个蜂糖酒,厨房里办起十样荤。铜锅装起洗脚水,坐起个屋里等郎来。”梅山砂罐子炆猪心作为一道传统的爱情菜,在传唱之间,成为当地情场男女表达爱情的绝妙载体。
巴陵写有山珍之王美称的“蕨粑”,一下子让我们陷入了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不堪回首的岁月。那个时候,很多人因口粮不足,只有上山挖蕨根来填饱肚子。挖蕨人常说:“根哪根,三尺深,挖一锄,哼一声。”蕨根的存在,救了无数人的性命,也有很多人倒毙在挖蕨的路上。正因为这样,蕨粑虽然色鲜味美,绵滑清香,香气飘逸……但在他眼里心里,他看到和感受到的,是蕨粑端上餐桌前,父老乡亲历经无数辛苦的生命过程。
日常生活中,水煮荷包蛋并不鲜见,巴陵的《水煮荷包蛋》却煮出了一份浓厚的情感,一份深深的爱意。他写道:岳母娘打荷包蛋给女婿吃,说明岳母娘非常看重和喜欢这位女婿;母亲打荷包蛋给儿子吃,说明母亲心痛这个儿子;外婆在碗底卧两个荷包蛋给外甥吃,说明外婆喜欢这个小外甥;爷爷奶奶在碗底卧荷包蛋给孙子(孙女)吃,说明爷爷奶奶喜欢这个孙子(孙女);新婚姐姐打荷包蛋给弟弟吃,说明姐姐心痛自己的弟弟;新婚妻子打荷包蛋给新郎吃,说明新婚女人对婚事满意。
他沉浸在美食中,像一个神神叨叨的小妇人,不断地为你展现一道道美食完整的制作工序。在《黄菜笋子》一文中,他写雪里蕻黄菜的做法,简直是滴水不漏:农妇把雪里蕻从菜园里砍回来,剥去雪里蕻外边的黄叶、枯叶,在清水里洗去叶面和叶柄上的泥土,滴干水分待用。在灶上烧一锅开水,一把一把的雪里蕻抓在手里,先让雪里蕻根部浸泡在开水里,烫软之后,慢慢把叶片部分也浸泡在水里,完全浸泡之后,颜色变成墨绿色,灶里熄火。清洗一个干净的盆子或者桶子,把烫过开水的雪里蕻捞出来,放进盆里或者桶里,再把烫雪里蕻的开水倒入,不要盖盖子。第二天早上,雪里蕻已经变成黄色,所以农民直接叫它黄菜。他写剥笋子,是那样细致入微:从笋尖往根部剥,先把笋子的尖部扭转几下,把笋尖撕成两半,一边一圈圈的缠在右手的食指上,这样转下去,一边的笋壳就剥掉了;另一边也用同样的方法剥去,一根笋子就剥完。这样极具耐心,精准的描写,缘于真实生活的细枝末节,稍性急一点的人,都是无法做到的。
巴陵是个名副其实的吃货,一提及美食,一说到美味,他便心明眼亮,总能津津有味地娓娓道来。在我的感觉中,他的牵挂和美感不在听觉,不在视觉,不在心理感觉,而是全部聚集在舌尖上。你若有心成为吃货,不妨多跟他套套近乎,这样,你一定有机缘了解世间更多美味的去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