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课实验教学的重要性探讨

来源 :小学科学·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wc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科学是一门综合性的、以培养科学素质为宗旨的重要启蒙课程,要求教师引导与帮助学生借助于观察、制作以及实验等环节进行科学探究。实验是小学科学课教学中的重要方法,对于小学科学课教学质量的增强以及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都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因此,在时代以及新课改飞速发展的今天,如何开展小学科学课的实验教学,成为摆在每个小学教师面前的一道重要课题。
  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科学课程不但要让学生了解基本的科学概念并认识它们之间的关系,而且要让学生掌握科学探究的方法与技能,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合作交往能力等,使得学生形成实事求是、勇于开拓、善于思考的科学态度”。由此可见,科学课程以探究为学习方式,而实验教学在整个探究过程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小学科学中开展实验教学,有利于学生在运用科学、探究科学的过程中,逐步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以及创新能力;有利于学生明白相关的科学道理,推动学生个性空间的发展;同时也利于学生积极主动地去追求与探索真理,形成正确的、科学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推动他们综合素质的进一步提高。本文将对如何开展小学科学课实验教学做出具体的分析。
  一、做好实验前的准备工作
  为了避免实验教学中出现实验误差影响实验效果,也为了进一步提高实验的有效性,小学科学教师要注重做好实验前的准备工作,以防患于未然。详细一点来说,比如在带领学生做“溶解”实验之时,小学科学教师要将实验中所需要的糖和食盐的用量、水的温度、容器的容量等都确定好,以便和学生一起更顺利地完成相应的实验操作,促进科学课的顺利开展;还有,教师在选择实验材料时,要注重贴合实际、联系生活。因为小学生的理解能力与认知能力相对来说比较有限,因此选择贴近生活的实验材料,能够在更大程度上调动学生参与实验的积极性与热情,获得更理想的实验效果。比如在进行“声音如何产生”的实验时,教师就可以尽可能地选择多样的音乐道具为学生展示声音的产生,古筝、口风琴、钢琴、长笛和吉他等都是不错的选择。只有做好实验前的各项实验准备工作,才能真正地引导与帮助学生在实验中感受科学的魅力,形成合理的科学思维习惯。
  二、给学生提供自行实验的机会
  在小学科学课的实验教学中,教师要结合实际教学情况,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探索和实验,让他们体会到实验的快乐,在更加轻松愉悦的氛围中了解与掌握所学知识点。比如在探究“空气中有什么”课程中关于空气占有一定的空间这一知识点时,就可以大胆的放手让学生去尝试。实验前先给每小组分发气球,让学生可以很轻松地吹起来,并且比较哪个组的小朋友是大力士,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稍后展示魔法武器——空瓶子,将气球套在瓶子上让大力士再次吹气球,发现气球没有办法吹起来,同学们这时就会很直观地发现因为瓶子里面有空气,空气占有了空间,就没有更多的空间让气球吹起来了。找到了原因后再次让学生去思考解决的办法,同学们就会很轻松地想到在瓶子的下面戳一些洞洞,让空气流出来,学生们通过最后的戳洞方法,发现气球真的在瓶子里被吹了起来,获得了强烈的成功喜悦感。
  在实验的过程中,学生会发现试验中的乐趣,在培养了学生对科学实验兴趣的同时,也在潜移默化中加深了他们对所学科学知识的认识与理解。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小学生的年龄还小,认知和理解能力有限,在学生自行实验的过程中,教师要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对于学生在实验中所出现的错误,教师也不要指责,而是鼓励他们再次进行嘗试,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参与科学课堂的主动积极性,不断地提高实验教学的效率。
  三、合理运用多媒体技术
  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及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多媒体在教学中的运用已经成为炙手可热的事实。小学科学教师在实验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合理运用多媒体技术,为实验教学增色。比如在“食物链”这一课的教学时,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技术,在屏幕上呈现这样的画面:在一片金色的稻田中,害虫正在吞噬着禾苗,后面的青蛙刚要吃掉害虫,却在不远处出现了一条在稻田里窜来窜去的青蛇,在青蛇即将攻击青蛙的时候,突然一只老鹰从空中迅速俯冲而下,直奔蛇而来。借助于这样的多媒体课件设计,可以更加直观、形象地让学生思考与了解这些动植物之间的食物关系,激起他们的好奇心,为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奠定基础;还有,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向学生展示若是操作不当可能带来的危险,提醒学生在实验中要严格按照步骤来,比如在如何正确操作酒精灯的实验中,若是用嘴吹灭酒精灯或者用燃着的酒精灯对火,屏幕上会显示嘴被烫到或者被烧伤的惨境,这样就间接地提醒学生要使用正确的方法,才能获得实验的理想结果。
  四、结语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发展与深入,小学阶段的教育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这使得实验教学成为小学科学课教学中的重要内容。小学科学教师要不断地总结实践经验和借鉴精华,探索更多的利于提高科学课实验教学效果的方式方法,让实验教学真正地在教学质量的增强以及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等方面发挥出更大的价值与作用。
  【作者单位:哈密市第四小学
其他文献
学习力是学习动力、学习毅力、学习能力和学习创新力的总和,是把知识资源转化为知识资本的能力;而“阅读能力”是培养其他各种复杂的学习能力的基石。数学阅读能力的高低,决定着学生能不能通过自主有效的数学文本阅读,发现和接受数学信息,是顺利进行其他数学活动的重要基础。《数学课程标准》也指出: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使“学生具有一定的阅读、分析、理解能力”。因此数学教学必须重视“数学
一、设计理念  教材只是一个例子。教师是教材的利用者,更是教材的建设者。如何从教学的实际情况出发,用好教材,建构以学生发展为主的有效课堂,充分关注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打造全新的教学形态,是教师应当思考的问题。教科版《科学》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植物》的第四课《这是谁的叶》,借助ipad这一媒介为教学提供更加丰富的资源,规避组织活动这一高耗短板,实现室外情境室内呈现,使引导式探究上升到
为全面了解蓟县各级医疗机构消毒的现状,以便加强监督管理,进一步提高消毒质量,我们于2006年对全县医疗机构的消毒效果进行了监测。
近年来,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其在教育领域当中已经得到普遍运用。如今,多媒体已经变成辅助教学的重要方式以及工具,而微课形式的产生给小学阶段多媒体课堂教学提供了更加有效的一个教学途径。微课视频具有精悍短小的特征,可以在短时间之内集中儿童注意力,促使儿童学习效率有效提高,这样可以有效培养儿童自学意识以及自学能力,为其日后学习以及发展奠定良好基础。所以,数学教师应当对微课资源的具体应用措施加以探究,这将对教
采用CO2激光试验系统对AZ61镁合金的激光焊接工艺进行了研究。探讨了焊接工艺参数包括激光功率、焊接速度、正反面保护气体流量对焊接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适当地选择工
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全面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一环,但现实生活中,学生怕写作文,老师怕教作文的现象一直存在。通过研究,我们不难发现,影响学生习作的两个核心因素是状态和策略。因此,我们的作文教学需适应和唤醒学生的内在需要,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游戏,消除畏难情绪  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每每“谈文色变”,究其根本原因不是不会写,而是不敢写,不愿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