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无损检测的基本目的就是在不损伤试件的前提下,由具有相关资质人员借助可靠的仪器设备和材料,按照合理的操作规程对试件内部或表面的缺陷进行检查和测试,以便及时发现相关问题防止隐患发生。在无损检测实施过程中存在各种影响检测质量的因素,本文从客观要素和主观要素两方面的分析入手寻求检测质量控制的方法,以达到优质的检测结果。
【关键词】无损检测 方法 控制 影响因素
1 引言
近年来我国常规无损检测的应用范围和频率日益扩大,其检测方法和相关器材的研究也逐步向系列化、智能化、自动化、图像化发展,但是,在蓬勃的发展态势中,我们也更要注意其潜在的影响因素并及时加以控制。
2 常见检测方法分析
目前的无损检测大多采用射线检测、超声波检测、磁粉检测和渗透检测这四种方法,但每种方法都有着其优点和不足,见下表1所示:
从上表我们可以看出,检测方法的多样化也带来了检测选择的科学化问题。如何正确进行检测工作,对无损检测工作加以控制将直接影响检测的经济性和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因此,我们必须对检测过程进行控制。
3 控制要素分析
在无损检测实施过程中,离不开“人”、“设备”、“环境”、“材料”、“指导规程”、“监督”等6种要素,它们之间相互关联,形成一个独特的检测控制链。根据这些要素的特性不同,将其可分为客观要素和主观要素。
3.1 客观要素
3.1.1人员控制
作为检测的操作主体,人员在检测过程中起到决定性作用。人员的资质、操作水平和技术理解程度都将决定检测结果的准确度。因此,必须要求人员具有国家相关机构颁发的无损检测资格证书,并且按照相关规程要求进行操作。
3.1.2设备控制
无损检测的设备主要有伽马射线探伤机、个人剂量计、计量报警仪、脉冲反射式超声波探伤仪、数字式智能超声波探伤仪,电磁轭磁粉探伤机、观片机、磁场强度计等,种类繁多。对于设备的应用控制主要有两点:一是对设备的合理选择,针对不同的检测方法选择最合理的设备;二是保证设备的计量可追溯性,及时进行计量检定,保证测量结果准确。
3.1.3环境控制
在无损检测过程中,对外界环境的要求也非常严格。在光照度的强弱、光波的长短以及温湿度的控制等方面会依据所采用的检测方式不同而不同。所以,对环境的控制应注意两点:一是满足环境所需的硬件要求,如发片的暗室等;二是满足环境的软件要求,即检测方法所依据的标准,使检测的过程处于相关标准的可控范围内。
3.1.4材料控制
无损检测所用的材料性能对于缺陷的检出灵敏度和分辨率至关重要,比如胶片系统分为T1、T2、T3、T4四类,当应用γ射线对裂紋敏感性大的材料检测时采用T2或者更高胶片,A级和AB射线检测技术时采用T3或者更高胶片。对材料的控制应遵循以下两点原则:一是材料与标准要求规定的一致性原则;二是材料本身质量完好性原则。
3.2 主观要素
3.2.1指导规程
广义上讲,指导规程包含质量手册、作业文件,管理制度、外来文件、标准及图纸资料等,由于这些要素在检测过程中起到普遍的指导的作用,而且落实到书面,所以将指导规程视为重要的主观要素之一,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指导规程的要求是否规范,人员要求是否合理,标准引用是否正确等,都直接关系到检测的结果。对指导规程的控制应做好以下几点:一是对相关记录的控制,做到无差错,无遗漏;二是对企业自身进行制度性审核,找出规程中的不足与缺陷;三是加强检测人员的培训,将指导规程的重要性及重要内容宣贯到检测人员群体之中。
3.2.2监督
监督的过程既是实施的过程,也是完善的过程。很多问题都会在监督环节隐隐的浮现出来,使之能够及时的得到纠正。监督需要每个环节的人员参与,也在监督着参与每个环节的人员的工作。监督的目的就是完善工作流程,提高工作质量。监督的实施需要全体人员的参与,需要岗位监督,需要人员监督,更需要自身监督。
4 总结
优质的检测结果不仅需要良好的客观要素去执行,还需要主观要素的指导和监督。将二者完全重视起来并贯穿于整个检测的过程,将会对检测的结果起到良好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苏炳华,鞠清龙.国内无损检测现状[D].西南地区第七次无损检测学术交流会论文集,2000
[2] 郭亮,宋雅琦,谢富治.谈谈做好无损检测监理要点[J].科技创新导报,2012,(07)
作者简介
党娜(1981-)女,汉,辽宁沈阳人,沈阳龙昌管道检测中心,工程师,硕士研究生,项目管理方向。
【关键词】无损检测 方法 控制 影响因素
1 引言
近年来我国常规无损检测的应用范围和频率日益扩大,其检测方法和相关器材的研究也逐步向系列化、智能化、自动化、图像化发展,但是,在蓬勃的发展态势中,我们也更要注意其潜在的影响因素并及时加以控制。
2 常见检测方法分析
目前的无损检测大多采用射线检测、超声波检测、磁粉检测和渗透检测这四种方法,但每种方法都有着其优点和不足,见下表1所示:
从上表我们可以看出,检测方法的多样化也带来了检测选择的科学化问题。如何正确进行检测工作,对无损检测工作加以控制将直接影响检测的经济性和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因此,我们必须对检测过程进行控制。
3 控制要素分析
在无损检测实施过程中,离不开“人”、“设备”、“环境”、“材料”、“指导规程”、“监督”等6种要素,它们之间相互关联,形成一个独特的检测控制链。根据这些要素的特性不同,将其可分为客观要素和主观要素。
3.1 客观要素
3.1.1人员控制
作为检测的操作主体,人员在检测过程中起到决定性作用。人员的资质、操作水平和技术理解程度都将决定检测结果的准确度。因此,必须要求人员具有国家相关机构颁发的无损检测资格证书,并且按照相关规程要求进行操作。
3.1.2设备控制
无损检测的设备主要有伽马射线探伤机、个人剂量计、计量报警仪、脉冲反射式超声波探伤仪、数字式智能超声波探伤仪,电磁轭磁粉探伤机、观片机、磁场强度计等,种类繁多。对于设备的应用控制主要有两点:一是对设备的合理选择,针对不同的检测方法选择最合理的设备;二是保证设备的计量可追溯性,及时进行计量检定,保证测量结果准确。
3.1.3环境控制
在无损检测过程中,对外界环境的要求也非常严格。在光照度的强弱、光波的长短以及温湿度的控制等方面会依据所采用的检测方式不同而不同。所以,对环境的控制应注意两点:一是满足环境所需的硬件要求,如发片的暗室等;二是满足环境的软件要求,即检测方法所依据的标准,使检测的过程处于相关标准的可控范围内。
3.1.4材料控制
无损检测所用的材料性能对于缺陷的检出灵敏度和分辨率至关重要,比如胶片系统分为T1、T2、T3、T4四类,当应用γ射线对裂紋敏感性大的材料检测时采用T2或者更高胶片,A级和AB射线检测技术时采用T3或者更高胶片。对材料的控制应遵循以下两点原则:一是材料与标准要求规定的一致性原则;二是材料本身质量完好性原则。
3.2 主观要素
3.2.1指导规程
广义上讲,指导规程包含质量手册、作业文件,管理制度、外来文件、标准及图纸资料等,由于这些要素在检测过程中起到普遍的指导的作用,而且落实到书面,所以将指导规程视为重要的主观要素之一,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指导规程的要求是否规范,人员要求是否合理,标准引用是否正确等,都直接关系到检测的结果。对指导规程的控制应做好以下几点:一是对相关记录的控制,做到无差错,无遗漏;二是对企业自身进行制度性审核,找出规程中的不足与缺陷;三是加强检测人员的培训,将指导规程的重要性及重要内容宣贯到检测人员群体之中。
3.2.2监督
监督的过程既是实施的过程,也是完善的过程。很多问题都会在监督环节隐隐的浮现出来,使之能够及时的得到纠正。监督需要每个环节的人员参与,也在监督着参与每个环节的人员的工作。监督的目的就是完善工作流程,提高工作质量。监督的实施需要全体人员的参与,需要岗位监督,需要人员监督,更需要自身监督。
4 总结
优质的检测结果不仅需要良好的客观要素去执行,还需要主观要素的指导和监督。将二者完全重视起来并贯穿于整个检测的过程,将会对检测的结果起到良好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苏炳华,鞠清龙.国内无损检测现状[D].西南地区第七次无损检测学术交流会论文集,2000
[2] 郭亮,宋雅琦,谢富治.谈谈做好无损检测监理要点[J].科技创新导报,2012,(07)
作者简介
党娜(1981-)女,汉,辽宁沈阳人,沈阳龙昌管道检测中心,工程师,硕士研究生,项目管理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