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兴趣 提高数学课堂效率

来源 :今日中国教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yoyo9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兴趣是学习的内部动力,对教学成败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论述了如何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兴趣 激发 设疑 合理
  
  兴趣是学习的内部动力。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合理组织教学内容,创造教学情境,以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这对于充分调动每个学生的内在潜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使学生从“要我学”转化为“我要学”,无疑是十分重要的。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提高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
  
  一、阐述知识的目的和作用
  
  教师精心准备,上好每一章的第一堂课,可以培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们对初次接触的事物有一种好奇心和探索心。新一章的开始,对学生来说,就是接触一个新事物,教师应及时抓住这个机会,利用好奇心的瞬时冲击价值来达到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内化和稳定、促进学习的目的。
  如:在开始教授实数一章时,我列举了以下的实例加以引入:
  ①有一个正方形,它的面积等于15,那么边长等于多少呢?
  ②一个正方形的体积等于145立方分米,它的棱长等于多少呢?
  学生一看是这么简单的题目,马上就动笔计算开了,如果设边长为x,则有x2=15,如果设棱长为y分米,就有y3=145,那么什么数的平方等于15呢?什么数的立方等于145呢?学生思维处于急于探求原因而又无法解决问题的状态。正当此时,告诉学生,是因为在有理数的范围内找不到答案,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就需要我们去学习新的运算和新的数——实数。这样明确了学习实数的目的和作用,由此激发了求知实数知识的欲望。
  
  二、善于设疑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教师在课堂上有意识地设疑激疑,创设问题情境,引发学生思维,使学生疑中生奇、疑中生趣,让学生体验到“艰苦的脑力劳动后的幸福”,从而调动他们内在的学习积极性,变学习兴趣为学习志趣。
  笔者在教授乘法公式中的立方和与立方差公式一节时,先在黑板上写出二道题:
  计算:①(x+2)(x2-2x+4):②(a-b)(a2+ab+b2)
  接着向学生说明:我不通过一步一步的演算,马上就能写出计算的结果,并问写出的结果对错,请学生利用学过的多项乘法法则加以验算,引起学生的好奇,然后告知:为什么我能很快写出结果呢?是因为我掌握了一个公式,如果你们也掌握了这个公式,会计算得比我还要快。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大大提高,在效果测试中,公式运用的正确率达95%以上,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
  
  三、以错悟理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
  “在学生的心灵深处都存在着使自己成为一个发现者、探索者的愿望。”实践告诉我们:人在学习过程中对自己的失败和教训,印象是非常深刻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时利用错例剖析,对于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习热情、透彻理解数学知识,具有事半功倍的作用。
  笔者在教学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时,安排了这样一例:
  按郴州市的国民经济发展规划要求,2010年的社会总产值要比2008年增长21%,求平均每年增长的百分率。
  课堂上我这样引导学生思考:
  ①什么是增长率?增长率是增长数与原来的基数的百分比,可用一个什么公式表示?
  ②本例中,如果设平均每年增长的百分率为x,2008年的社会总产值为1,那么2009年的社会总产值等于多少?2010年的社会总产值等于多少?
  ⑤根据已知,2010年的社会总产值等于多少?于是就可以列出方程。
  这样,层层递进,会使课堂教学收到良好的效果,它能开发智力、拓宽思维,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激起学习兴趣、探索欲望和创造欲望,进入新境界。
  
  四、合理组织学习
  
  数学教学规律告诉我们,要使学生学好教学,更好地掌握知识,练习是重要的一环。通过练习,才能发现自己的欠缺,巩固所学的知识。练习应有的放矢,要根据初中生兴趣没有持久性的特点,精选题目,合理安排时间,科学设置梯度,消除一切足以使学生产生苦闷和烦燥的因素,使学生由于成就需要得到满足而愉快,并产生进一步学习的积极性。
  我曾在二个班做过对比实验:在甲班教学中,先教授新的知识内容,然后把准备好的练习题全部写在黑板上,请学生练,学生一看满黑板的习题,就流露出烦燥不安的神态,导致学习兴趣被压抑在最低层,教学效果差:在乙班教学中,采用练练讲讲议议的教学方法,把知识点的讲解和练习交叉进行,在练习的过程中,学生讨论反思,在练习的基础上,教师讲解归纳,学生能不时地享受到成功的愉悦、胜利的满足,学习兴趣高涨,教学效果显著,也为下一课的学习兴趣激发打下了基础。
  总之,在课堂教学中,教有教法,教无定法,学习兴趣的激发、知识的学习、技能的训练和能力的培养都要靠教师对教学内容精心设计、组织和实施。
其他文献
在大约一千五百年前,我国古代数学名著《孙子算经》中记载了一道数学趣题,这就是著名的“鸡兔同笼”问题。小学六年级上册112页数学广角鸡兔同笼问题中,解题方法多种,我在教学过程中总结了以下几种方法,适用于各种层次的学生,便于解题。  “今有鸡兔同笼,上有三十五头,下有九十四足,问鸡兔各几何?”  解题方法一:列表法  依次列表后发现:当鸡23只,兔12只的时候,脚正好是94只。  解题方法二:假设法 
期刊
2007年的普通高考,山东省作为全国首次试点省份之一,实行“3+X+1”模式,将音乐作为基本能力测试内容包含在“1”中,以此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这无疑对音乐教师在音乐课教学当中普遍存在的重情感态度轻知识技能的教学方法提出了新的要求,因为音乐作为高考的一项内容以这样的模式首次纳入,对高中音乐教师来说,音乐课教学不再仅仅是演唱音乐、欣赏音乐、体验音乐这种情感态度上的要求了,而应注重基础知识
期刊
一名合格的教师,是十分注重作业批改的。作业批改质量的高低,对于检验学生的学习情况,能否提高教学成绩,调整教学方案,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而作业批改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得当的作业批改方法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成为他们学习的动力。而敷衍了事、流于形式的作业批改,将会给学生造成心理负担和心理压力。作为一名从教多年的数学教师,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我总结了以下几种批改作业的方法。    一、分项批改法 
期刊
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是:中等生是一个很大的群体,占班级的大多数。中等生主要体现在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没有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上课好动、注意力不易集中、不求甚解,解决困难问题的意志薄弱等。虽然中等生存在这样或那样的缺点与不足,阻碍了他们的进步与转化,但他们并不是“朽木不可雕”的后进生。而真正让数学教师体验到快乐和成功的是:能否因材施教,开发中等生的数学潜能,防止他们分化成后进生,促使其转化成优等生
期刊
一、开展数学实践活动的重要意义    数学实践活动是数学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和延伸。它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巩固、深化数学知识,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自学能力、实际操作能力(如绘画、测量、使用计算机等)。更重要的是能给学生提供一个显露才华的舞台,对于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如制作立体模型等)、创造能力,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期刊
教学活动是师生的双边活动。现代教学论认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起主导作用,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发挥主导作用,首先应体现能否最大限度地引导学生参与教学全过程。只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学生自身智力活动的内化这种特殊的认识活动,才能使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促进学生智能的发展。    一、展示知识的形成,让学生全面参与教学过程    在以往的“应试教育”中,教师把传授知识作为目的
期刊
【摘要】数学直觉思维具有自由性、灵活性、自发性,偶然性,不可靠性等特点。是可以后天培养的。实际上,每个人的数学直觉也是不断提高的。教师应该把数学直觉思维在课堂教学中明确的提出,制定相应的活动策略。本文对此进了探讨。  【关键词】特点 数学 直觉思维    直觉是发明的源泉。伟大的数学家、物理学家和天文学家彭加勒说:“逻辑用于证明,直觉用于发明。”中学数学课程标准将培养学生的三大能力之一“逻辑思维能
期刊
随着新课程理念的不断深入,作文教学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新时期的开放式作文教学,是在新课标实施过程中进行的作文教学的改革和创新,对优化教学过程、全面提高学生的作文素养、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有较好的收效。但令人遗憾的是,不少教师对它的认识和操作还存在着一定的偏差。反思这些问题,有利于我们走出作文教学的误区,更好地实施新课程背景下的作文教学。    误区一:淡化审题与立意意识    开放式作文遵循着让考生
期刊
小学数学探究式课堂教学,主要是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用科学研究去解决问题的学习方式。这里,学生的探究学习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在班级集体教学的环境中进行的,它有别于个人在自学过程中自发的、个体的探究活动。“活动教学”的理念作为新课程标准大力倡导的教学原则,已经走进了小学数学课堂。然而,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笔者发现学生被动式参与、虚假性探究的活动较多,课堂教学忽视活动主体的主动性、忽
期刊
数学活动课是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学生自主活动,以获得直接经验和培养实际活动能力的课堂教学形式。教学中应加强实践环节,重视数学思维训练,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兴趣、个性、特长等自主和谐发展。要上好小学数学活动课,更要在“动”、“活”、“新”三个字上做文章。    一、提倡一个“动”字    数学活动课强调动手动脑,强调“做”,让学生在“做”中学、在“动”中学、在“玩”中学。一是让学生尽兴地玩。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