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这个知识经济飞速发展的时代,加强通识教育在高校中的必要性,发挥通识教育应有的作用,具有深远的意义。
关键词:通识教育;高等院校
前言
近些年,通识教育已经成为我国一个热门的教育话题,不少国内大学纷纷推出本科生教学改革方案和各种通识教育课程,在本科阶段推行通识教育,试图改变传统本科生教育过分强调专业化的倾向。而我国各高校往往注重与经济建设密切相关的专业教育,而与专业教育相对应的通识教育,由于其在短期内很难见成效,未能得到应有的重视。各高校一般都把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作为自己的主要目标,因此,高校在强调必要的专业教育的同时,应尽可能地加强学生的通识教育,使他们具有宽广的知识视、合理的能力结构和良好的人文素养,这是世界各国高等教育一致认同的目标。
一、通识教育的概念
通识教育是英文“generaleducation”的译名,源于古希腊的自由教育,又称“通才教育”。它是指非专业性、非职业性的高等教育,旨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学生在道德、情感、理智等方面全面发展。通识教育(GeneralEducation),首先指的是一种教育理念,面向所有人的教育理念。
通识教育的思想,源远流长。《易经》中主张:“君子多识前言往行”;《中庸》中主张,做学问应“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古人一贯认为博学多识就可达到出神入化,融会贯通。《淮南子》中说“通智得而不劳”。通识教育可产生通人,或者称之为全人。《论衡》中说:“博览古今为通人”“读书千篇以上,万卷以下,弘扬雅言,审定文牍,以教授为师者,通人也”“通人胸中怀百家之言”。通识教育可产生通才,即博览群书,知自然人文,知古今之事,博学多识,通权达变,通情达理,兼备多种才能的人。
通识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职业性和专业性以外的那部分教育,它的理念是广义的,它的载体(主要是课程)是狭义的,它的目的是培养健全的个人和自由社会中的健全人格的公民,它的实质是“全面发展人”或“全人”的培养。黄明东等学者认为,它具有普通性、共同性、基础性、广博性、统整性、主体性和深刻性等特征。
二、通识教育的实践
美国是开展通识教育最早、最完善的国家之一。自19世纪初,美国博行学院的帕卡德教授第一次将通识教育与大学教育联系起来,美国大学的通识教育已经有了上百年的历史。哈佛大学是其中最具的大学这一。对于通识教育,哈佛大学第25届校长DerekBok曾说:“大学生在知识学习,应该深度及广度兼备。一方面应该通过专业课程,对某一知识体系作深入的研究,一方面应该对其他领域作广泛的涉猎。大学生应该有清楚且具风格的表达能力,应该对数据资料有基本的处理及解释能力,至少对一种外国语语言达到起码的程度,并具有清晰的思考及批判能力。”1973年,哈佛文理学院院长HenryRosovsky负责推动大学通识教育课程的改革。他说:“大学教育的目的不在于教导学生将来生计所需要的特珠技能,不在于训练优秀的律师、医生,或工程师,而在培养一个有能力有教养的人......职业技能训练不是大学教育的目标,因为在成为一个律师或医生之前,这个学生必须先是一个人,一个受过教育、有能力而且明理的人。如果大学能够实现这个目标,学生就会成为有能力而且明理的律师或医生......而一个成功的律师或医生,如果没有经过全人教育的洗礼,充其量也只不过是一个脑袋里塞满资料的机器,没有思考的能力,无法把握原则,明辨是非,更没有办法应付多元的价值观及未来世界各种难题的考验。”
随着我国由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如今的大学生就业已经不是过去的定向培养,整个高等教育的培养模式也必须随着转变。此外,掌握先进的科学技术需要以广泛的通识教育为基础,如果学生不了解各领域最基本法则,也很难在这个信息时代真正成为专业人才。基于这种认识上的转变,进入新世纪以来,国内不少大学都纷纷进行通识教育的实践探索。这其中尤其以北京大学自2001年起开始实行的元培计划,最为突出。
三、加强通识教育的必要性
通识教育的性质决定了通识教育存在的合理性。而现今教育制度的漠视通识教育及其所导致的一系列社会问题,愈发表明了通识教育的必要性所在。高等教育中通识教育的必要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全球化趋势所带来的多元文化之间的冲突碰撞,迫切需要大学的通识教育。
社会经济高速发展,整个世界日趋一体化。在此一体化的过程中,首先即会碰到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这个问题便是不同文化之间冲突碰撞的问题。在这种多元文化的社会里,我们必须要相互尊重各种不同的文化,必须要学会欣赏其他文化的长处,而不能以自己的文化固步自封,当然,同时不能去闭着眼睛一味盲目崇拜。当代教育的日趋专业化,不仅使人变成了单向度的,而且知识也变成单向度的。知识与人的基本情感、道德伦理开始划清“楚河汉界”,使整个社会日趋冷漠、无情甚至是残暴。面对这种问题,我们不能不承认,正是我们大学对于通识教育的不够重视,才引发了这一系列问题。
2、我国高校长期实行的专业化教育模式迫切呼唤大学通识教育的出现。
专业化教育模式是我国高等教育在特定时期、特定社会背景中的选择。这个选择尽管在当时有合理性,对我国社会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不过缺陷也是明显的。过分强调专业划分,把学生的学习限制在一个狭窄知识领域,不利于学生全面发展。社会生产的发展日新月异,旧工作岗位不断消失,新工作岗位不断出现。而高等教育中专业的变化,已经无法跟上社会职业的变化。过去大学毕业生就业中的“专业对口”已经不再是一个目标了。高等教育的专业化做得越好,学生就越难适应变换了的工作,情况可能越糟糕。应对工作岗位的变化,培养学生的一般能力,似乎比专业化更为有效。而当前的产业升级和建立创新型和谐社会要求高等教育培养深入了解人性、市场和社会的人才。
参考文献
[1]李曼丽.通识教育一一一种大学教育观〔M8.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
[2]李曼丽.汪永铨.关于“通识教育”概念内涵的讨论[J].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
[3]金耀基.大学之理念〔Ml.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
[4]旁海芍.通识教育:困境与希望.北京理工大学出社,2009
[5]黄俊杰.全球化时代的大学通识教育.[J].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6]李曼丽,林小英.后工业时代的通识教育实践=MJ.北京:民族出版社,2003
关键词:通识教育;高等院校
前言
近些年,通识教育已经成为我国一个热门的教育话题,不少国内大学纷纷推出本科生教学改革方案和各种通识教育课程,在本科阶段推行通识教育,试图改变传统本科生教育过分强调专业化的倾向。而我国各高校往往注重与经济建设密切相关的专业教育,而与专业教育相对应的通识教育,由于其在短期内很难见成效,未能得到应有的重视。各高校一般都把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作为自己的主要目标,因此,高校在强调必要的专业教育的同时,应尽可能地加强学生的通识教育,使他们具有宽广的知识视、合理的能力结构和良好的人文素养,这是世界各国高等教育一致认同的目标。
一、通识教育的概念
通识教育是英文“generaleducation”的译名,源于古希腊的自由教育,又称“通才教育”。它是指非专业性、非职业性的高等教育,旨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学生在道德、情感、理智等方面全面发展。通识教育(GeneralEducation),首先指的是一种教育理念,面向所有人的教育理念。
通识教育的思想,源远流长。《易经》中主张:“君子多识前言往行”;《中庸》中主张,做学问应“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古人一贯认为博学多识就可达到出神入化,融会贯通。《淮南子》中说“通智得而不劳”。通识教育可产生通人,或者称之为全人。《论衡》中说:“博览古今为通人”“读书千篇以上,万卷以下,弘扬雅言,审定文牍,以教授为师者,通人也”“通人胸中怀百家之言”。通识教育可产生通才,即博览群书,知自然人文,知古今之事,博学多识,通权达变,通情达理,兼备多种才能的人。
通识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职业性和专业性以外的那部分教育,它的理念是广义的,它的载体(主要是课程)是狭义的,它的目的是培养健全的个人和自由社会中的健全人格的公民,它的实质是“全面发展人”或“全人”的培养。黄明东等学者认为,它具有普通性、共同性、基础性、广博性、统整性、主体性和深刻性等特征。
二、通识教育的实践
美国是开展通识教育最早、最完善的国家之一。自19世纪初,美国博行学院的帕卡德教授第一次将通识教育与大学教育联系起来,美国大学的通识教育已经有了上百年的历史。哈佛大学是其中最具的大学这一。对于通识教育,哈佛大学第25届校长DerekBok曾说:“大学生在知识学习,应该深度及广度兼备。一方面应该通过专业课程,对某一知识体系作深入的研究,一方面应该对其他领域作广泛的涉猎。大学生应该有清楚且具风格的表达能力,应该对数据资料有基本的处理及解释能力,至少对一种外国语语言达到起码的程度,并具有清晰的思考及批判能力。”1973年,哈佛文理学院院长HenryRosovsky负责推动大学通识教育课程的改革。他说:“大学教育的目的不在于教导学生将来生计所需要的特珠技能,不在于训练优秀的律师、医生,或工程师,而在培养一个有能力有教养的人......职业技能训练不是大学教育的目标,因为在成为一个律师或医生之前,这个学生必须先是一个人,一个受过教育、有能力而且明理的人。如果大学能够实现这个目标,学生就会成为有能力而且明理的律师或医生......而一个成功的律师或医生,如果没有经过全人教育的洗礼,充其量也只不过是一个脑袋里塞满资料的机器,没有思考的能力,无法把握原则,明辨是非,更没有办法应付多元的价值观及未来世界各种难题的考验。”
随着我国由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如今的大学生就业已经不是过去的定向培养,整个高等教育的培养模式也必须随着转变。此外,掌握先进的科学技术需要以广泛的通识教育为基础,如果学生不了解各领域最基本法则,也很难在这个信息时代真正成为专业人才。基于这种认识上的转变,进入新世纪以来,国内不少大学都纷纷进行通识教育的实践探索。这其中尤其以北京大学自2001年起开始实行的元培计划,最为突出。
三、加强通识教育的必要性
通识教育的性质决定了通识教育存在的合理性。而现今教育制度的漠视通识教育及其所导致的一系列社会问题,愈发表明了通识教育的必要性所在。高等教育中通识教育的必要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全球化趋势所带来的多元文化之间的冲突碰撞,迫切需要大学的通识教育。
社会经济高速发展,整个世界日趋一体化。在此一体化的过程中,首先即会碰到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这个问题便是不同文化之间冲突碰撞的问题。在这种多元文化的社会里,我们必须要相互尊重各种不同的文化,必须要学会欣赏其他文化的长处,而不能以自己的文化固步自封,当然,同时不能去闭着眼睛一味盲目崇拜。当代教育的日趋专业化,不仅使人变成了单向度的,而且知识也变成单向度的。知识与人的基本情感、道德伦理开始划清“楚河汉界”,使整个社会日趋冷漠、无情甚至是残暴。面对这种问题,我们不能不承认,正是我们大学对于通识教育的不够重视,才引发了这一系列问题。
2、我国高校长期实行的专业化教育模式迫切呼唤大学通识教育的出现。
专业化教育模式是我国高等教育在特定时期、特定社会背景中的选择。这个选择尽管在当时有合理性,对我国社会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不过缺陷也是明显的。过分强调专业划分,把学生的学习限制在一个狭窄知识领域,不利于学生全面发展。社会生产的发展日新月异,旧工作岗位不断消失,新工作岗位不断出现。而高等教育中专业的变化,已经无法跟上社会职业的变化。过去大学毕业生就业中的“专业对口”已经不再是一个目标了。高等教育的专业化做得越好,学生就越难适应变换了的工作,情况可能越糟糕。应对工作岗位的变化,培养学生的一般能力,似乎比专业化更为有效。而当前的产业升级和建立创新型和谐社会要求高等教育培养深入了解人性、市场和社会的人才。
参考文献
[1]李曼丽.通识教育一一一种大学教育观〔M8.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
[2]李曼丽.汪永铨.关于“通识教育”概念内涵的讨论[J].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
[3]金耀基.大学之理念〔Ml.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
[4]旁海芍.通识教育:困境与希望.北京理工大学出社,2009
[5]黄俊杰.全球化时代的大学通识教育.[J].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6]李曼丽,林小英.后工业时代的通识教育实践=MJ.北京:民族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