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拉图 存在理想国

来源 :文化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acheal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控诉诗人理念说正义与善不正义与恶
  
  柏拉图(公元前427年-347年)是古希腊的大哲学家,苏格拉底(公元前469年-399年)的学生,亚里士多德(公元前384年-322年)的老师。他一生大部分时间居住在古希腊民族文化中心的雅典。他热爱祖国,热爱哲学。他的最高理想,哲学家应为政治家,政治家应为哲学家。哲学家不是躲在象牙塔里的书呆,应该学以致用,求诸实践。有哲学头脑的人,要有政权,有政权的人,要有哲学头脑。
  柏拉图生于雅典城邦衰落的时期,那时疫疠流行,大政治家伯利克里染疾去世后,群龙无首,伯罗奔尼撒战争爆发,危机四伏。柏拉图出自名门,其社会关系乃至阶级情感显然在奴隶主贵族方面。雅典贵族政治堕落为寡头政治令柏拉图痛心疾首,也使他猛然醒悟,重新考虑他的政治立场。在柏拉图看来,国家应当好好培植下一代的年轻人,他自己决意钻研数学、天文学及纯粹哲学,与师而兼有的苏格拉底往返论证,将欲立人,先求立己。公元前339年雅典民主派当权,苏格拉底被控传播异说,毒害青年,法庭判以死刑,苏格拉底从容答辩,竟以身殉。柏拉图目击心伤,终其身魂梦以之,不能忘怀。柏拉图以继承苏格拉底大业自任,前后共著对话二十五篇。其中《理想国》成于壮年,如日中天,影响深远,更为西方知识界必读之书。见仁见智,存乎其人。毁之誉之,个求所安。书中讨论到了优生学问题、节育问题、家庭解体问题、婚姻自由问题、独身问题、专政问题、独裁问题、共产问题、民主问题、宗教问题、道德问题、文艺问题、教育问题(包括托儿所、幼儿园、小学、中学、大学研究院以及工、农、航海、医学等职业教育)加上男女平权、男女参政、男女参军等等问题。
  《理想国》中涉及问题众多,我在研读第一卷到第五卷之后,发觉实在无法掌控全局。又因时间仓促等考虑,最后决定选第十卷细读。以下便是我读后所得:
  在《理想国》卷十里,柏拉图控诉诗人,列举了诗人的多条“罪状”,首条便说诗人行骗。说他们“虽然除了模仿技巧而外一无所知,但他能以语词为手段出色地描绘各种技术,当他用韵律、音部和曲调无论谈论制鞋、指挥战争还是别的什么时,听众由于和他一样对这些事情一无所知,只知道通过词语认识事物,因而总是认为他描绘得再好没有了”。在无知的观众与听众心目中,诗人掌握了万能的技艺,无所不能,所制造的各种虚有其表的影像,易使不辨真假的无知者上当受骗,还以为从诗歌词语中就能认识实相,获得真知,欣赏到美的东西,学习到各种美德。殊不知骗人哄人是诗人特有的伎俩。自荷马已降,所有诗人只不过是掌握模仿术的骗子而已。荷马本人在他的史诗作品里描写过无数战役,但他没有指挥过任何一支军队,根本不是什么军事家;他还标榜过许多著名的领袖人物,但他没有参与治理过任何一座城邦,根本不是什么“优秀的立法者”;他还颂扬过那么多美德,但从来不能“真正帮助自己同时代的人得到美德”,否则,“人们还能让他颠沛流离、卖唱为生吗?人们会依依难舍,把他看得胜过黄金,强留他住在自己家里。如果挽留不住,人们也会随待在他的左右,直到充分得到他的教育为止”。只可惜,他所擅长的只是以假乱真的模仿术或骗术而已。
  其二,柏拉图便说诗人无知。因为诗人除了模仿技巧之外便一无所知,只知道玩弄词语来描绘制鞋、军事指挥和城邦治理等各种技艺,而且自以为是,不懂装懂。照此逻辑,诗人自身的无知,最终成了诗人行骗的主因。另外,诗人作为模仿者,全然不知实在,只知事物的外表,习惯于模仿美德的影像;同时,在不知自己所造之物孰好孰坏的情况下,竟然不管不顾,一味照样模仿,借此炫耀自己的成就。殊不知他们的作品远离真理,不能提供具有价值的知识。所以,在他们那里,“模仿只是一种游戏,是不能当真的”。
  其三,诗人乏德。柏拉图说“诗所模仿的是在行动中的人,这行动或是由于强迫,或是由于自愿,人看到这些行动最终所交的好运或厄运,从中感到欢喜或悲哀。这样便使原本充满冲突的人心更趋于冲突了”。更有甚的是,诗人一般缺乏道德责任感,在从事自己的工作时不以健康与真理为追求目标,而是千方百计地利用人类天性中的弱点,偏好模仿那些远离心灵理性部分的东西,企图以此来刺激人的情感欲望。因此,这类东西不仅最便于模仿,而且最能迎合观众的喜好。结果,久而久之,诗歌中那些情感性的刺激因素,会使观众沉溺于过度的悲伤或快乐之中,从而无法克制自己,这就等于怂恿了心灵中的低劣部分,摧残了心灵中的高贵部分,最终会使他们的性格变得柔弱不堪。日后如果真的灾祸临头,他们会习惯性地悲伤不已,如同跌了一跤就哭哭啼啼的小孩一样。
  其四,就是诗歌的魔力了。在柏拉图对诗歌的诸多控告中,最大的罪状莫过于诗歌的魔力。该魔力“能腐蚀杰出的人物”,能败坏道德人心,能摧残“心灵的城邦”,因此对心系理想人格与理想城邦的柏拉图来讲,这是最为可怕、最令其头痛的事情。譬如,“当我们听到荷马或其他悲剧诗人模仿英雄遇到灾难,长时间地悲叹或吟唱,捶打自己的胸膛痛哭,我们中间最优秀的人物也会喜欢这种描述或表演,忘其所以地倾听和同情,并且赞赏诗人所表现出来的感人本领”。这里,悲剧诗人由于奉迎我们心灵中渴望痛哭流涕以求发泄的部分,怂恿我们拿别人的痛苦来开心取乐,拿别人的灾祸来滋养自己的哀怜癖或强化自己的感伤癖,结果使自己在灾祸临头时难以自我克制,无法勇敢应对。相反,当我们观看喜剧表演或听朋友们说笑话时,原本羞于插科打诨的我们,不再嫌其粗俗反而感到愉快。总之,诗歌中所模仿的那些喜怒哀乐之情,理应枯萎而死,但诗歌却给它们浇水施肥,滋养它们。在我们理应支配这些情感,以便生活得更美好更幸福而非更坏更可悲时,诗歌却让它们支配起我们来了。
  在《理想国》卷十里柏拉图还提出了理念说,即艺术是理念影子的影子。依他看,我们所理解的客观现实世界并不是真实的世界,只有理念世界才是真实的世界,而客观现实世界只是理念世界的摹本。用他自己的实例来说,床有三种:第一是床之所以为床的那个床的“理念”;其次是木匠依床的理念所制造出来的个别的床;第三是画家模仿个别的床所画的床。这三种床中只有床的理念,即床之所以为床的道理或规律是永恒不变的,只有它才是真实的。木匠制造个别的床,虽根据床的理念,却只模仿得床的理念的某些方面,受到时间、空间、材料、用途种种有限事物的限制。这种床既没有永恒性和普遍性,所以不是真实的,只是一种“摹本”或“幻相”。至于画家所画的床虽根据木匠的床,他所模仿的却只是从某一角度看的床的外形,不是床的实体,所以更不真实,只能算是“摹本的摹本”,“影子的影子”,“和真实隔着三层”。此次可知,柏拉图心目中有三种世界:理念世界,现实世界和艺术世界。艺术世界是模仿现实世界来的,现实世界又是模仿理念世界来的,这后两种世界同是感性的,都不能有独立的存在,只有理念世界才有独立的存在,永恒不变,为两种低级的世界所自出。
  约瑟夫·科索斯1965年创造了一件作品《一把与三把椅子》,由椅子的照片、木质折椅、字典中椅子的定义组成。这不可不说是柏拉图“理念说”对后世影响深远的绝好体现。
  
  《理想国》卷十的最后,也是《理想国》全篇的最后对正义与不正义做了总结,最终回答了色拉叙马霍斯和格劳孔于卷一和卷二提出的问题。柏拉图主张灵魂不生不灭,说不正义的人生前对别人做过的坏事,死后每一件都要受十倍报应。同样,正义的人做过好事,为了公正、虔诚,他也会得到十倍的报酬。一个关于厄洛斯勇士的故事使得每一种人都可以得到我们论证的死后等着正义者和不正义者的东西认为应属于他的全部报应。此思想与佛教所提倡的因果报应、灵魂不灭等有不谋而合之处。
  而我读《理想国》最大的获益便是相信的柏拉图的忠言:灵魂是不死的,它能忍受一切恶和善。让我们永远坚持走向上的路,追求正义和智慧。这样我们才可以得到我们自己的和神的爱,无论是今世活在这里还是在我们死后得到报酬的时候。
  
  参考文献:
  《理想国》,柏拉图著,郭斌和 张竹命译,商务印书馆出版,2010年版。
  《美学散步》,宗白华著,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2008年版。
  《柏拉图的哲学》,阿尔法拉比著,刘小枫主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理想国的诗学研究》,柯平著,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2001年版。
  《西方美学史》,朱光潜著,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2009年版。
  
  
  
  作者简介:张维维,广西艺术学院人文学院13级艺术理论与批评研究生
  
  
其他文献
自2003来,大庆市博物馆发掘、征集了许多古生物化石,即东北第四纪哺乳动物化石。东北第四纪哺乳动物是以猛犸象、披毛犀为主的动物群体,共有40余种。  2010年10月开始,在大庆市博物馆参加了大庆市博物馆二期陈列布展工作。包括陈列大纲的修改,大纲的深化设计、古生物化石的征集、整理、物种的分类、排列、修复与装架等工作。  大庆博物馆二期布展与一期差不多,展厅面积由原来2000多平方米扩大到10000
期刊
摘要:南阳作为农业大市、粮食大市,面对农业步入发展新阶段和全国粮食生产格局发生深刻变化的新形势,紧紧抓住国家打造粮食主产区和加大对粮食主产区政策扶持的机遇,立足实际,发挥优势,优化结构,提高效能,使粮食生产保持了稳定增长的好势头。  一、南阳粮食主产区建设取得的成效  近年来,南阳市各级党委、政府始终不渝地坚持抓好粮食生产不动摇,以落实强农惠农政策为抓手,以农业综合开发为平台,改善农业生产基础条件
期刊
摘要:我国在公司法修订之后增加了对股东知情权的限制条件,由于正当目的的概念自身具有不确定性,为了更加精确的理解和适用,正当目的的界定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从正当目的与非正当目的正反两方面对正当目的的界定进行了探讨。同时从保护股东知情权和平衡股东与公司利益出发,建议由公司承担股东申请查阅具有不正当目的的举证责任。  关键词:正当目的 会计账簿 举证责任  股东知情权顾名思义就是股东对公司情况知晓了解的
期刊
摘要:2013年1月1日正式实施的新《民事诉讼法》第五十五条将公益诉讼法定化。然而,立法的与实践的滞后导致消费者对于公益诉讼维权热情不高,公益诉讼案件数量逐年减少。本文将从现有诉讼程序入手,结合我国经济、法律发展现状及国外先进经验探讨如何鼓励消费者参与公益诉讼,从而减少维权成本,保护消费者权益,促进市场经济的良性发展。  关键词:公益诉讼;消费者;激励机制  一、公益诉讼的概念和历史起源  公益诉
期刊
摘要:年轻导演吴永刚在1934年携阮玲玉、黎铿、章志直等人给电影界奉献了《神女》这一默片时代的扛鼎之作,电影《神女》不仅是中国现实主义电影的丰碑之一,也同时被左翼影评誉为“中国影坛奇异的收获”。由阮玲玉饰演的阮嫂既是母亲又是妓女同时也是一位接受过知识的新女性。阮玲玉的表演细腻、朴素、自然,演绎了一位命运坎坷、让我们为之叹息的悲剧女性形象。  关键词:神女 女性主义 母亲 妓女 新女性  中国电影自
期刊
摘要: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它对于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训练科学方法具有重要作用。结合实验教学内容,渗透思想道德素质教 育等方面对培养学生综合素质进行探讨。  关键词: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综合素质培养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化学上的许多理论和定律是从实验中发现、归纳而来的。同时,化学理论的应用、评价也有赖于实验的探索和检验。因此,对化学学习来说,实验课是十分重
期刊
摘要:玄学侦探小说《死亡与罗盘》颠覆了传统侦探小说创作模式,采用戏仿,反讽,拼凑等非常规性以实现本体论的自我关照。本文通过参照传统侦探小说创作准则,以玄学侦探小说的具体特征为理论依据分析《死亡与罗盘》。  关键词:玄学侦探小说 颠覆 迷宫 戏仿  Analysis on the Metafiction death and the compass  Du Yazun  School of Forei
期刊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新课的导入是教师展示课堂教学艺术的前奏,是良好课堂教学效果的催化剂。而文言文一般因时隔久远,需要教师在设计教学导入时要架设古今生活的桥梁,运用巧妙的导入手段,创设情境,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展开文言文教学。下面我就文言文教学新课题的导入谈谈我在实际教学当中的几点尝试:  一、叙述故事激趣导入法   青少年学生比较爱听故事,用讲故事的方法导入本课,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
期刊
摘要:视觉艺术通过大众媒体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熟知,建立文字和图形的有效联系从而更有利于研究者分析文字的表现形式和其美学价值。文章通过结合文字符号和视觉美学中审美发生机制的文本分析方式探索美学与文学的特殊关系。发现文字的新美感并探索文字符号与思维结构的关系成为研究语言哲学的新挑战。  关键词:审美机制;视觉;审美愉悦;符号;美学  1.引言  美国哲学家、教育家John Dewey把符号分为自然符号和
期刊
摘要:新时期,我们进入了多元化的世界。多元文化的世界里,如何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对于每一个人,尤其是思政工作者提出了新的挑战,马克思主义信仰危机的社会现实, 深刻地提醒着我们, 思想政治教育在西方强势文化的冲击下存在着乏力与不足。我们必须面对和思考。    关键词:文化多元挑战 思想政治教育    一、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挑战  建立在经济全球化基础上的文化全球化有力地促进了不同文化间的交融与互通。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