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2003来,大庆市博物馆发掘、征集了许多古生物化石,即东北第四纪哺乳动物化石。东北第四纪哺乳动物是以猛犸象、披毛犀为主的动物群体,共有40余种。
2010年10月开始,在大庆市博物馆参加了大庆市博物馆二期陈列布展工作。包括陈列大纲的修改,大纲的深化设计、古生物化石的征集、整理、物种的分类、排列、修复与装架等工作。
大庆博物馆二期布展与一期差不多,展厅面积由原来2000多平方米扩大到10000多平方米,特别是古生物厅一下扩展到3000平方米,原来的十几具哺乳类化石骨架是无法撑起局面的,经张凤礼馆长研究决定,短短几个月时间,走访了吉林与黑龙江两省城镇与乡村,征集了哺乳类化石十几万件,包括猛犸象、披毛犀、东北野牛、原始牛,普氏野马、盘羊、驯鹿、马鹿、大脚鹿、鬣狗、虎、小型啮齿类化石等。为大庆博物馆陈列布展顺利进行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博物馆在“三无”的情况下,(一无资金,就自行垫付;二无厂房车间,就在户外临时搭建展棚;三无取暖设备,在零上5度的环境下,组织修复装架第四纪哺乳类动物化石骨架。经过十个月的努力,共修复装架第四纪哺乳类动物化石骨架一百具,其中猛犸象12具、披毛犀15具、东北野牛38具、原始牛5具、各种水牛7具、普氏野马5具、蒙古野驴4具、马鹿1具、狼7具、最晚斑鬣狗6具。
图一:古动物化石修复公司的工人装架现场
参加修复装架的技术师傅们,迎着凛冽的寒风,经受酷暑的烘烤,不知磨破多少付手套,没有一个人叫苦,没有一个人掉队,手指磨破了缠上胶布继续工作。就这样我们按时、保质地完成了装架任务。无论是装架速度,装架质量,姿态的把握,在过内同行业当中,创造了“不可能”的神话。
在装架期间,也得到国内外专家的指导与好评。留美博士原北京市自然博物馆副馆长关键先生,这样对我说:你们的装架技术队伍的技术水平在国内是超一流的。美国纽约博物馆专家马利.麦特说:你们是我在中国见到的最好的装架队伍。同时他也给我们如何修复化石,怎样装架化石,要注意哪些细节等,做了很详细的讲解,让我们在技术层面上受益匪浅,也了解了国际修复装架技术潮流和发展方向。
图二:工作人员美国专家麦特一起交流探讨化石
在此次修复复原化石过程中,我馆大胆尝试和研究了一些新的技术。目前国内模具制作,大多数采取硅胶做内模,石膏做外模的方法。其缺点很多,重量大、复制搬运较费力,石膏受空气湿度影响较大,易粉碎。我们采取了硅胶做内模,硅胶当中加一层药布做内筋,强化硅胶的强度,可以大大延长硅胶的使用寿命。用玻璃钢做外拖模。穿上螺丝紧固。效果很好,即方便操作又易于保存。经久耐
用。
图三:制作的原始牛腕骨玻璃钢模具
在装架之余时间里,我也不断地琢磨和思考,很多的野牛头骨化石,其角型变化很大,有很长的,也有很短的,有的向下弯曲,有的向两方延展,千奇百怪,差异性很大,也让我产生了很多想法,于是我翻阅了一些专业书籍,了解了野牛亚种的分类知识,书上介绍了我们东北地区有东北野牛3个亚种,即典型东北野牛、哈尔滨亚种和东北野牛弯角亚种。但我从大量的野牛头骨化石当中,发现了可能不止三个亚种,可能至少还有3个以上不同的亚种,古老东北野牛亚种,副野牛,西瓦野牛。还有不知道的亚种,有待于以后研究定种。将这些头骨复原后在展厅中展示出来,让观众参观学习,极大地丰富了展览。
图四:东北野牛不同亚种排列的头骨墙
在我学习古生物知识当中,当年中科院专家周明镇先生著的东北第四纪化石誌一书中,提到东北地区角芯成三角形的皆为王氏水牛,对于这一观点,我一直有些质疑。这次建馆征集化石当中我发现很多水牛,角芯虽然成三角形,但延展方向且有很大的区别,王氏水牛两角之间的夹角为115度;杨氏水牛两角之间夹角是165至180度之间;徳氏水牛虽然两角之间夹角和王氏水牛差不多,但是角的延展方向不同,角芯的三角形状不同;短角水牛顾名思义角的长度就能看出区别了;圣水牛与短角水牛角芯之间的夹角不同。圣水牛和短角水牛最大的区别是年代不同,圣水牛是全新世的,短角水牛是晚更新世中期的。
图五:水牛不同亚种头骨的展示
图六:水牛的分类图谱
大庆博物馆展出了12具猛犸象化石骨架,其中两具都一个个体,可以堪称“镇馆之宝” ;挑选的幼年2岁至70岁猛犸象下颌骨演化在国内首次展出,受到中科院专家金昌柱先生高度赞扬。11具披毛犀骨架饮水嬉戏的造型别具风格。特别是50具迁徙的牛群,有奔跑的、行走的、有两三只交流的、低头吃草的、顶架的、喝水的、同鬣狗搏斗的、谈情说爱的等等造型,惟妙惟肖。许多观众看了感到“很震撼” 。许多专家也给予了很高的评价,也得到了各方领导的肯定。
图七:迁徙的牛群
在这次大庆博物馆建馆过程中,我只不过做了一个文博工作者该做的一点点工作。今后,随着大庆博物馆研究中心成立,我愿意为大庆博物馆在化石研究领域继续努力工作,争取在科技研究方面取得更大的成绩。
简介:田传芹,1967年出生,1999年开始从事古动物化石修复与装架工作以来,现为大庆市文博协会会员,黑龙江省文博协会会员,中国文博协会会员。
2010年10月开始,在大庆市博物馆参加了大庆市博物馆二期陈列布展工作。包括陈列大纲的修改,大纲的深化设计、古生物化石的征集、整理、物种的分类、排列、修复与装架等工作。
大庆博物馆二期布展与一期差不多,展厅面积由原来2000多平方米扩大到10000多平方米,特别是古生物厅一下扩展到3000平方米,原来的十几具哺乳类化石骨架是无法撑起局面的,经张凤礼馆长研究决定,短短几个月时间,走访了吉林与黑龙江两省城镇与乡村,征集了哺乳类化石十几万件,包括猛犸象、披毛犀、东北野牛、原始牛,普氏野马、盘羊、驯鹿、马鹿、大脚鹿、鬣狗、虎、小型啮齿类化石等。为大庆博物馆陈列布展顺利进行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博物馆在“三无”的情况下,(一无资金,就自行垫付;二无厂房车间,就在户外临时搭建展棚;三无取暖设备,在零上5度的环境下,组织修复装架第四纪哺乳类动物化石骨架。经过十个月的努力,共修复装架第四纪哺乳类动物化石骨架一百具,其中猛犸象12具、披毛犀15具、东北野牛38具、原始牛5具、各种水牛7具、普氏野马5具、蒙古野驴4具、马鹿1具、狼7具、最晚斑鬣狗6具。
图一:古动物化石修复公司的工人装架现场
参加修复装架的技术师傅们,迎着凛冽的寒风,经受酷暑的烘烤,不知磨破多少付手套,没有一个人叫苦,没有一个人掉队,手指磨破了缠上胶布继续工作。就这样我们按时、保质地完成了装架任务。无论是装架速度,装架质量,姿态的把握,在过内同行业当中,创造了“不可能”的神话。
在装架期间,也得到国内外专家的指导与好评。留美博士原北京市自然博物馆副馆长关键先生,这样对我说:你们的装架技术队伍的技术水平在国内是超一流的。美国纽约博物馆专家马利.麦特说:你们是我在中国见到的最好的装架队伍。同时他也给我们如何修复化石,怎样装架化石,要注意哪些细节等,做了很详细的讲解,让我们在技术层面上受益匪浅,也了解了国际修复装架技术潮流和发展方向。
图二:工作人员美国专家麦特一起交流探讨化石
在此次修复复原化石过程中,我馆大胆尝试和研究了一些新的技术。目前国内模具制作,大多数采取硅胶做内模,石膏做外模的方法。其缺点很多,重量大、复制搬运较费力,石膏受空气湿度影响较大,易粉碎。我们采取了硅胶做内模,硅胶当中加一层药布做内筋,强化硅胶的强度,可以大大延长硅胶的使用寿命。用玻璃钢做外拖模。穿上螺丝紧固。效果很好,即方便操作又易于保存。经久耐
用。
图三:制作的原始牛腕骨玻璃钢模具
在装架之余时间里,我也不断地琢磨和思考,很多的野牛头骨化石,其角型变化很大,有很长的,也有很短的,有的向下弯曲,有的向两方延展,千奇百怪,差异性很大,也让我产生了很多想法,于是我翻阅了一些专业书籍,了解了野牛亚种的分类知识,书上介绍了我们东北地区有东北野牛3个亚种,即典型东北野牛、哈尔滨亚种和东北野牛弯角亚种。但我从大量的野牛头骨化石当中,发现了可能不止三个亚种,可能至少还有3个以上不同的亚种,古老东北野牛亚种,副野牛,西瓦野牛。还有不知道的亚种,有待于以后研究定种。将这些头骨复原后在展厅中展示出来,让观众参观学习,极大地丰富了展览。
图四:东北野牛不同亚种排列的头骨墙
在我学习古生物知识当中,当年中科院专家周明镇先生著的东北第四纪化石誌一书中,提到东北地区角芯成三角形的皆为王氏水牛,对于这一观点,我一直有些质疑。这次建馆征集化石当中我发现很多水牛,角芯虽然成三角形,但延展方向且有很大的区别,王氏水牛两角之间的夹角为115度;杨氏水牛两角之间夹角是165至180度之间;徳氏水牛虽然两角之间夹角和王氏水牛差不多,但是角的延展方向不同,角芯的三角形状不同;短角水牛顾名思义角的长度就能看出区别了;圣水牛与短角水牛角芯之间的夹角不同。圣水牛和短角水牛最大的区别是年代不同,圣水牛是全新世的,短角水牛是晚更新世中期的。
图五:水牛不同亚种头骨的展示
图六:水牛的分类图谱
大庆博物馆展出了12具猛犸象化石骨架,其中两具都一个个体,可以堪称“镇馆之宝” ;挑选的幼年2岁至70岁猛犸象下颌骨演化在国内首次展出,受到中科院专家金昌柱先生高度赞扬。11具披毛犀骨架饮水嬉戏的造型别具风格。特别是50具迁徙的牛群,有奔跑的、行走的、有两三只交流的、低头吃草的、顶架的、喝水的、同鬣狗搏斗的、谈情说爱的等等造型,惟妙惟肖。许多观众看了感到“很震撼” 。许多专家也给予了很高的评价,也得到了各方领导的肯定。
图七:迁徙的牛群
在这次大庆博物馆建馆过程中,我只不过做了一个文博工作者该做的一点点工作。今后,随着大庆博物馆研究中心成立,我愿意为大庆博物馆在化石研究领域继续努力工作,争取在科技研究方面取得更大的成绩。
简介:田传芹,1967年出生,1999年开始从事古动物化石修复与装架工作以来,现为大庆市文博协会会员,黑龙江省文博协会会员,中国文博协会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