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褚哲轮根据龙瑞在中国国家画院教课录音整理,加了题目和必要的注释)
三、整体观念
中国画有自己独特的艺术体系,不管是从内容到题材,从思想到手法等等诸多方面都有自己独特的观念与方法,这一切都是建立在我们民族独特文化特征之上的,多少年来形成了自己的范畴,形成了具有哲理的、独立的中国画学。中国画学与我们的民族文化一直就是一个有机整体,其范畴体现了中国文化精神的整体观。
现在把研究美术的学科叫美术学,但中国画学与美术学不能画等号,因为他们的哲学背景、审美思想不同。如果在认识上不清楚,那么在创作上就有可能逐渐走向“中西合璧”,彼此分不开而混淆。在教学中也存在同样的现象,教中国画灌输的是西洋画的艺术观。这是两种根本性质不同的体系,二者应该是分开的,应当相对保持距离和彼此的完整。中国画有自己独立的画学范畴,它是一个自我完善的整体,它的哲学思想、审美意识、表现方法,包括鉴赏、鉴定、创作的方法到画品、画评、画论等,在概念上都有一个整体观。但现在模糊化了,或者说减弱、消解、破碎了,结果在中国画创作上造成了很多难点,做了很多不必要的无用功。比如人物画,就写实这一艺术观而言,想要达到西方绘画的写实标准是很难的,因为中西绘画连最起码的工具都不一样。画油画可以用颜料无限制地覆盖,直到造型结构、体积完全达到要求。中国画从来都不以此为目的。因为审美追求、审美取向不同,那么工具的选择、工具的产生也就不同,来表述的审美自然也就不一样。中国画选择宣纸、毛笔作为工具,有了这种观念才有这种工具,反过来工具又使这种追求更加完善。中国画从工具到观念都是一个整体,因此,中国画在继承发展上也一定要有一个整体观,不应把它一层层剥离开来。但现在的情况是,在不同层面上已经把我们的整体观念剥离开了,结果在创作上缺乏完整性,许多作品不成熟、不完整,在艺术上达不到古人的标准和水平。
既然我们说艺术是精神的,是触发我们人生的,那么艺术所产生的这些观念与西洋画的产生一样都是一种价值观的体现。西洋画是完全按科学观念建立起来的学科,而中国画是一种觉悟,它是融通的,不是彼此独立分开的,其学科的分类哲学依据都不同。中国画是产生在这样的大环境中:中国画主张身心的统一,其中包含着价值与美的和谐。中国画作为一门学问,有自己的整体观念和整体意识。所谓规律,产生在整体中、产生在大群体中,它是整个民族大群体的一般特征,正是在大群体中产生了对自然、人生的整体认识。中国艺术包括中国画在内,也一样是大群体的概念。我们学中国画,就要对大群体产生的整体意识有大的认识,个人的认识要建立在大认识之上,要服从大认识,要遵守我们民族在几千年历史由祖祖辈辈建立起来的文化精神。离开了这一点,个人的那点东西是非常微不足道的。这也是中国画安身立命的根本,我们中国画所依靠的就是这一点,否则画中国画干什么?中国人的审美意识、中国画的审美观,是在大群体之中形成的规矩、法度、程式。比如中国画的皴法,不是属于某一个人,而是建立在大群体之上的,只是以某个人为代表。画中国画用皴法来表现,就能得到中国人的认同,中国人也看得懂,否则自己创造了一种什么画法,就没有共识,也很难产生共鸣。
那么,这种趋同是否就没有艺术家的个性呢?恰恰是在这种认识、这种大平台上,能展示一个人的个性。可染先生说“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不是说在原地上平地起高楼,而是在民族大文化上前进一步。这就是中国文化精神,也是中国文化哲学。我们重视传统,就是因为中国画范畴离不开这一基础,正如我们血液里流的是中国黄种人的血,而不是法兰西的血,也不是美国人的血。这种文化精神不是个体的,而是在整体中产生的,是一种整体意识。有了这种整体意识,把握这种整体关系,我们才能明白如何以此来对待艺术、对待传统和中国画。正因为中国人自古就有这种整体意识,所以才能传承下来。比如科举制,就是传承中国传统文化重要的制度,在古代要做官就必须学传统经典,正是在他们掌握学问的过程中把传统文化传承了下来。中国文化的这种传承对今天的中国画起到了重要作用。可以说,这是一种“政府行为”,所以才延续了下来。
中国画强调两个方面:一个境是界,一个是气象,画什么并不重要。关于境界前面已谈过。至于气象,它是由很多要素组成的,而且是活的、变化的。创作时先要有总体观后有局部观,就是要先在大的整体中思考,找到一条思路,无论人物画、花鸟画、山水画都要先在整体上纳入这个“文脉”,才能从整体上把握画面气象,掌握一个创作的坐标,找到一个确定的概念和思路。
中国人认识、观察事物的方法是看整体、看文脉,这也是中国画的方法。有家报纸上说,美国学生、中国学生看同样一个图片,中国学生是不自觉是整体看、整体把握,而美国青年是先看到桌子,然后再看到桌子上摆什么东西,这是一种具体、科学的认识方法。中国人是抽象的、宏观的方法,这种传承下来的观察方法、思想方法、认识方法,就是注重整体、注重宏观。中国人把人的心气、神气与天地看做是一个整体,从个体生命到国家也看成是一体的。中国艺术也一样,审美观就存在于文化之中,并整体地传承了下来。我们的学术观也是从总体上加以认识的,这就是人文之道。道,就是道统,自古一体,所以才能绵延、生长。古人特别强调有文才的人,按现在的说法就是有文化的人,其思想意识的基本特点就是关注整体。其中优秀的文人如君子,就特别关注个人的整体修为。关注整体的才是君子,离开了道统就是小人,所谓“君子不器”①。
总之,我们对中国文化包括绘画,要有一种整体观,有一种传统文化脉络意识。
四.人格导向
艺术是人生的一部分。中国传统艺术始终是以人为主,关注人的生活与生命,关注艺术对人生的作用,关注艺术对社会的作用,这就是中国艺术中人格导向的文化精神,它是中国艺术文化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艺术的文化特征,主要体现在人文精神上。早期儒家的师教、从教,其中的“游于艺”就是为人生而艺术。人生最重要的就是现实状态和理想状态。人总要活着吧?这是现实状态。还有心中的状态,也就是理想状态。为人生而艺术,就是把艺术游于人生活的现实状态和理想状态。在这种状态中,特别是德与人的关系,是人道德最基本的标准。中国传统品评中一个极其珍贵的内容就是“知人论画”“人品即画品”。无论人品有多少内涵,道德与良知是最基本、最重要的因素,也是一个艺术家艺术水平得以提高的基本条件。正如郭若虚所说:“人品既已高矣,气韵不得不高。”另外,古代中国画传统就强调“存鉴戒”“辅翼道德”的功能,如此才能有“与六籍同功,四时并运”的地位与价值。虽然古今道德的含义有所不同,但古人看待艺术的立场和高度是今天我们要倡导和高扬的。孔子说“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就是把自然形象当做人格的一种象征,人的一种理想表现。我们今天经常讲人文关怀,将艺术与人的道德视为一个整体,就是人文关怀。
道德是为人的标准,人只有符合伦理道德才成为人,不然就不是人,或是小人,就禽兽不如了。在家不尊重父母,在外不尊重朋友等等,就是没有德性。艺术是完善人生的重要手段,是修养、修为、修身,是在理性追求中完善自己。要有理想、有追求,不能什么都由着性子、由着欲望来。要尊重人性,也要有礼仪。表现在感性上,就是自然而然地追求道德的完善,把艺术作为完善人生的一部分,成于艺而遵从道德标准。古人说,好德就是好寿②。
我们从事艺术,不是发发情绪,而是要有情感、有情致、有兴致,但发乎情要止乎礼③。包括吃饭也一样,要有节制,否则各种病都来了。画也一样,要适当,要在感性和理性上达到最高统一,过了就矫情。有感性的流露,也要有理念的节制,要依于法度。作为艺术家,道德人格还要向审美人格转化,既要有道德人格也要有审美人格,中国艺术就是由道德上的修为、道德上的人格转换而来的艺术。中国画就是具体表述道德转化的载体之一,它把道德修养转化为一种审美人格,也就是从道德向真、善、美转化。中国艺术的文化精神、审美人格,是完善的、整体的人格,是人内心的全面发展。它不是纯理性的科学,而是对人的生命充满感情的追求,同时也是一种人生的理想境界。荀子有句话,说“君子自己全也”④。
从道德修养到人格转化,再从人格转化到审美和艺术,我们如何做到呢?这就必须有良好的修养、修为。这个“养”字很重要,中国画要在一个“养”字上下功夫。当然,这是一个缓慢的过程,需要长久的功夫。古人有“以理养欲”⑤之说,就是以理性节制感性的欲望,而如何节制就是一种“养”。比如,吃东西要节制,不要太多,不要太油腻,就养生了。养一只狗要十多年,养一只鸡也要三个月。玩家具、古董要玩出名堂来也是一个“养”字,这样才有厚重感。有时我去旧家具市场,他们说这件好,都透明了,有“沧桑”感。一想,“沧桑”也是一种美,它是时间的沉淀、文化的沉淀,是养出来的。
天地养人,人养画。中国画讲画外功夫,就在一个“养”字上,就是养心、养性、养命。要养命,就要稍安勿燥,不要什么事一个白脸没完没了,为一点小事闹矛盾。闹矛盾是要花费精气神的,这就是不会养。养点浩然之气,养点内在的修养学问,胸怀大度,不好嘛?因为养心就是养命,也就是“性命”二字。性在内是先天的,命在外在是后天的,它因养而长久。古人讲“贵能知性兼知命”⑥,就是要知道什么该为、什么不该为。不要挣命,要服命、知性、知命,知外、知内、知道自己。内、外都不知道,对自己的才情、内在的秉性不清楚,对中国画当前的发展不清楚,认为今天创造一个什么画明天就出名了,这就是不知命、不养命。作为中国画家要做到“静寂安命”⑦,要知道深浅,要内、外都知。
中国画源远流长,内涵博大精深,有其特别的美学意义,这是它的本性所在。在当今特殊的大社会背景下,怎么能安长处顺,发扬光大,顺应时代发展?也在一个“养”字上。“养”是一种认识,也是一种积累。包括要重规律、重自然,要知变、知常。关于“常”与“变”,我们现在过多地重“变”而轻“常”。我们现在太重变,老是提倡创新,创新不要紧,但不要简单化。要知“变”知“常”,连起码的游戏规则都不清楚就创新是不行的。而“常”比“变”更重要。“变”中有“常”“常”中有“变”,要明白小变、中变、大变,要有突破,但也有不变。当变则变,不当变则不变。什么事都是这样,变而不变。中国画要当变则变,既要合天时又要“人文化成”,要在人文传承中演化,也就是羽化。羽化是缓慢的,它不是突变是渐变,是一个缓慢的过程,是无形中的渐变。实际上,把“文化大革命”时期的中国画与建国初期比较,把现在的绘画与90年代比较,都已经发生了变化,何况与清朝相比?任何时代的中国画都在变。但是,中国画的内在精神没有变。中国画的“养”字没有变。
“养”字,不单是一个动词,实际上还带有一定的时间、空间色彩,有时间感、空间感,是在时间的积累中形成的厚重感。“厚”字本身就有空间感。养,还是一种迹象,一种痕迹,一种过程,一个发展、完善过程,还是寻寻觅觅的过程,是一种非常富有浓厚艺术味道的过程。比如画梅花,青年、中年、老年都画,尽管题材未变,但画得都不一样。年轻时画得有活力,中年画得充实,老年画得苍老。从中我们看出了笔墨中透出来的心路,它是怎么走的、怎么思考的,是如何寻寻觅觅走动的,它是不简单的而有迂回的。如果这种寻觅所展示的笔墨符合黄宾虹的“太极笔法”,它就显得厚重而不苍白。这个寻觅的过程就是“养”字的时空变化,有“养”字这个过程的心路就有意思。所以,看中国画最好能看出寻寻觅觅的感觉。这种感觉,就在一个“寻”字,不是画得过于完善、过于完美,而是一个寻觅变化的过程。黄宾虹的画就能看出寻寻觅觅的感觉,比如老先生晚年视力不好,有时先画一个房子,后来又把它盖住,画得没了,但又留一点,是又不是,不是又是,感觉东走走、西走走,前走走、后走走,寻寻觅觅,这样就让我们感到很厚而有味道。当我们看画的时候,如果有这种感觉,就会觉得这幅画非常好。中国画之所以有文人画,从某种意义上就是寻寻觅觅。这个过程就是从“养”中来的,就像做人一样,也是寻寻觅觅。我在香港认识一个朋友,家里有亿万资产,父亲把他的事情从幼儿园开始就什么都准备好了,但他却觉得没有意思。人生太顺了,没有了寻寻觅觅的味道,就是一种失落。我常说,这些人格导向的、细腻的东西,完全可以在中国画中表现出来。不要把中国画看得太简单,画人物、花鸟、山水就是画一个人、几只花鸟或什么山、什么水。它们有更多人文的内在的因素在里面。但现在这些内在的含量越来越少,看上去就没有味道了。所以,单纯强调感官的享受是不够的,要把人文的元素多往笔墨里融。黄宾虹说,中国画“非笔墨无他”⑧,就是讲笔墨的重要性。宾老的“太极笔法”是对天道自然的一种大认识,把它融到了笔墨中,所谓“用笔金刚杵”⑨。中国画讲究起、承、转、合,它是中国画用笔的上层境界,是最高秘籍。所谓肌理、水墨实验,就把中国画简单化了。有人单纯强调视觉效果,加乱七八糟的东西,如盐、洗头水、牛奶等,单纯追求肌理并把它作为主要因素,就把文化内涵降低了,把中国画的“养”字消解了。过于强调视觉,就不“贴近文脉”,不入情理了。(待续)
三、整体观念
中国画有自己独特的艺术体系,不管是从内容到题材,从思想到手法等等诸多方面都有自己独特的观念与方法,这一切都是建立在我们民族独特文化特征之上的,多少年来形成了自己的范畴,形成了具有哲理的、独立的中国画学。中国画学与我们的民族文化一直就是一个有机整体,其范畴体现了中国文化精神的整体观。
现在把研究美术的学科叫美术学,但中国画学与美术学不能画等号,因为他们的哲学背景、审美思想不同。如果在认识上不清楚,那么在创作上就有可能逐渐走向“中西合璧”,彼此分不开而混淆。在教学中也存在同样的现象,教中国画灌输的是西洋画的艺术观。这是两种根本性质不同的体系,二者应该是分开的,应当相对保持距离和彼此的完整。中国画有自己独立的画学范畴,它是一个自我完善的整体,它的哲学思想、审美意识、表现方法,包括鉴赏、鉴定、创作的方法到画品、画评、画论等,在概念上都有一个整体观。但现在模糊化了,或者说减弱、消解、破碎了,结果在中国画创作上造成了很多难点,做了很多不必要的无用功。比如人物画,就写实这一艺术观而言,想要达到西方绘画的写实标准是很难的,因为中西绘画连最起码的工具都不一样。画油画可以用颜料无限制地覆盖,直到造型结构、体积完全达到要求。中国画从来都不以此为目的。因为审美追求、审美取向不同,那么工具的选择、工具的产生也就不同,来表述的审美自然也就不一样。中国画选择宣纸、毛笔作为工具,有了这种观念才有这种工具,反过来工具又使这种追求更加完善。中国画从工具到观念都是一个整体,因此,中国画在继承发展上也一定要有一个整体观,不应把它一层层剥离开来。但现在的情况是,在不同层面上已经把我们的整体观念剥离开了,结果在创作上缺乏完整性,许多作品不成熟、不完整,在艺术上达不到古人的标准和水平。
既然我们说艺术是精神的,是触发我们人生的,那么艺术所产生的这些观念与西洋画的产生一样都是一种价值观的体现。西洋画是完全按科学观念建立起来的学科,而中国画是一种觉悟,它是融通的,不是彼此独立分开的,其学科的分类哲学依据都不同。中国画是产生在这样的大环境中:中国画主张身心的统一,其中包含着价值与美的和谐。中国画作为一门学问,有自己的整体观念和整体意识。所谓规律,产生在整体中、产生在大群体中,它是整个民族大群体的一般特征,正是在大群体中产生了对自然、人生的整体认识。中国艺术包括中国画在内,也一样是大群体的概念。我们学中国画,就要对大群体产生的整体意识有大的认识,个人的认识要建立在大认识之上,要服从大认识,要遵守我们民族在几千年历史由祖祖辈辈建立起来的文化精神。离开了这一点,个人的那点东西是非常微不足道的。这也是中国画安身立命的根本,我们中国画所依靠的就是这一点,否则画中国画干什么?中国人的审美意识、中国画的审美观,是在大群体之中形成的规矩、法度、程式。比如中国画的皴法,不是属于某一个人,而是建立在大群体之上的,只是以某个人为代表。画中国画用皴法来表现,就能得到中国人的认同,中国人也看得懂,否则自己创造了一种什么画法,就没有共识,也很难产生共鸣。
那么,这种趋同是否就没有艺术家的个性呢?恰恰是在这种认识、这种大平台上,能展示一个人的个性。可染先生说“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不是说在原地上平地起高楼,而是在民族大文化上前进一步。这就是中国文化精神,也是中国文化哲学。我们重视传统,就是因为中国画范畴离不开这一基础,正如我们血液里流的是中国黄种人的血,而不是法兰西的血,也不是美国人的血。这种文化精神不是个体的,而是在整体中产生的,是一种整体意识。有了这种整体意识,把握这种整体关系,我们才能明白如何以此来对待艺术、对待传统和中国画。正因为中国人自古就有这种整体意识,所以才能传承下来。比如科举制,就是传承中国传统文化重要的制度,在古代要做官就必须学传统经典,正是在他们掌握学问的过程中把传统文化传承了下来。中国文化的这种传承对今天的中国画起到了重要作用。可以说,这是一种“政府行为”,所以才延续了下来。
中国画强调两个方面:一个境是界,一个是气象,画什么并不重要。关于境界前面已谈过。至于气象,它是由很多要素组成的,而且是活的、变化的。创作时先要有总体观后有局部观,就是要先在大的整体中思考,找到一条思路,无论人物画、花鸟画、山水画都要先在整体上纳入这个“文脉”,才能从整体上把握画面气象,掌握一个创作的坐标,找到一个确定的概念和思路。
中国人认识、观察事物的方法是看整体、看文脉,这也是中国画的方法。有家报纸上说,美国学生、中国学生看同样一个图片,中国学生是不自觉是整体看、整体把握,而美国青年是先看到桌子,然后再看到桌子上摆什么东西,这是一种具体、科学的认识方法。中国人是抽象的、宏观的方法,这种传承下来的观察方法、思想方法、认识方法,就是注重整体、注重宏观。中国人把人的心气、神气与天地看做是一个整体,从个体生命到国家也看成是一体的。中国艺术也一样,审美观就存在于文化之中,并整体地传承了下来。我们的学术观也是从总体上加以认识的,这就是人文之道。道,就是道统,自古一体,所以才能绵延、生长。古人特别强调有文才的人,按现在的说法就是有文化的人,其思想意识的基本特点就是关注整体。其中优秀的文人如君子,就特别关注个人的整体修为。关注整体的才是君子,离开了道统就是小人,所谓“君子不器”①。
总之,我们对中国文化包括绘画,要有一种整体观,有一种传统文化脉络意识。
四.人格导向
艺术是人生的一部分。中国传统艺术始终是以人为主,关注人的生活与生命,关注艺术对人生的作用,关注艺术对社会的作用,这就是中国艺术中人格导向的文化精神,它是中国艺术文化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艺术的文化特征,主要体现在人文精神上。早期儒家的师教、从教,其中的“游于艺”就是为人生而艺术。人生最重要的就是现实状态和理想状态。人总要活着吧?这是现实状态。还有心中的状态,也就是理想状态。为人生而艺术,就是把艺术游于人生活的现实状态和理想状态。在这种状态中,特别是德与人的关系,是人道德最基本的标准。中国传统品评中一个极其珍贵的内容就是“知人论画”“人品即画品”。无论人品有多少内涵,道德与良知是最基本、最重要的因素,也是一个艺术家艺术水平得以提高的基本条件。正如郭若虚所说:“人品既已高矣,气韵不得不高。”另外,古代中国画传统就强调“存鉴戒”“辅翼道德”的功能,如此才能有“与六籍同功,四时并运”的地位与价值。虽然古今道德的含义有所不同,但古人看待艺术的立场和高度是今天我们要倡导和高扬的。孔子说“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就是把自然形象当做人格的一种象征,人的一种理想表现。我们今天经常讲人文关怀,将艺术与人的道德视为一个整体,就是人文关怀。
道德是为人的标准,人只有符合伦理道德才成为人,不然就不是人,或是小人,就禽兽不如了。在家不尊重父母,在外不尊重朋友等等,就是没有德性。艺术是完善人生的重要手段,是修养、修为、修身,是在理性追求中完善自己。要有理想、有追求,不能什么都由着性子、由着欲望来。要尊重人性,也要有礼仪。表现在感性上,就是自然而然地追求道德的完善,把艺术作为完善人生的一部分,成于艺而遵从道德标准。古人说,好德就是好寿②。
我们从事艺术,不是发发情绪,而是要有情感、有情致、有兴致,但发乎情要止乎礼③。包括吃饭也一样,要有节制,否则各种病都来了。画也一样,要适当,要在感性和理性上达到最高统一,过了就矫情。有感性的流露,也要有理念的节制,要依于法度。作为艺术家,道德人格还要向审美人格转化,既要有道德人格也要有审美人格,中国艺术就是由道德上的修为、道德上的人格转换而来的艺术。中国画就是具体表述道德转化的载体之一,它把道德修养转化为一种审美人格,也就是从道德向真、善、美转化。中国艺术的文化精神、审美人格,是完善的、整体的人格,是人内心的全面发展。它不是纯理性的科学,而是对人的生命充满感情的追求,同时也是一种人生的理想境界。荀子有句话,说“君子自己全也”④。
从道德修养到人格转化,再从人格转化到审美和艺术,我们如何做到呢?这就必须有良好的修养、修为。这个“养”字很重要,中国画要在一个“养”字上下功夫。当然,这是一个缓慢的过程,需要长久的功夫。古人有“以理养欲”⑤之说,就是以理性节制感性的欲望,而如何节制就是一种“养”。比如,吃东西要节制,不要太多,不要太油腻,就养生了。养一只狗要十多年,养一只鸡也要三个月。玩家具、古董要玩出名堂来也是一个“养”字,这样才有厚重感。有时我去旧家具市场,他们说这件好,都透明了,有“沧桑”感。一想,“沧桑”也是一种美,它是时间的沉淀、文化的沉淀,是养出来的。
天地养人,人养画。中国画讲画外功夫,就在一个“养”字上,就是养心、养性、养命。要养命,就要稍安勿燥,不要什么事一个白脸没完没了,为一点小事闹矛盾。闹矛盾是要花费精气神的,这就是不会养。养点浩然之气,养点内在的修养学问,胸怀大度,不好嘛?因为养心就是养命,也就是“性命”二字。性在内是先天的,命在外在是后天的,它因养而长久。古人讲“贵能知性兼知命”⑥,就是要知道什么该为、什么不该为。不要挣命,要服命、知性、知命,知外、知内、知道自己。内、外都不知道,对自己的才情、内在的秉性不清楚,对中国画当前的发展不清楚,认为今天创造一个什么画明天就出名了,这就是不知命、不养命。作为中国画家要做到“静寂安命”⑦,要知道深浅,要内、外都知。
中国画源远流长,内涵博大精深,有其特别的美学意义,这是它的本性所在。在当今特殊的大社会背景下,怎么能安长处顺,发扬光大,顺应时代发展?也在一个“养”字上。“养”是一种认识,也是一种积累。包括要重规律、重自然,要知变、知常。关于“常”与“变”,我们现在过多地重“变”而轻“常”。我们现在太重变,老是提倡创新,创新不要紧,但不要简单化。要知“变”知“常”,连起码的游戏规则都不清楚就创新是不行的。而“常”比“变”更重要。“变”中有“常”“常”中有“变”,要明白小变、中变、大变,要有突破,但也有不变。当变则变,不当变则不变。什么事都是这样,变而不变。中国画要当变则变,既要合天时又要“人文化成”,要在人文传承中演化,也就是羽化。羽化是缓慢的,它不是突变是渐变,是一个缓慢的过程,是无形中的渐变。实际上,把“文化大革命”时期的中国画与建国初期比较,把现在的绘画与90年代比较,都已经发生了变化,何况与清朝相比?任何时代的中国画都在变。但是,中国画的内在精神没有变。中国画的“养”字没有变。
“养”字,不单是一个动词,实际上还带有一定的时间、空间色彩,有时间感、空间感,是在时间的积累中形成的厚重感。“厚”字本身就有空间感。养,还是一种迹象,一种痕迹,一种过程,一个发展、完善过程,还是寻寻觅觅的过程,是一种非常富有浓厚艺术味道的过程。比如画梅花,青年、中年、老年都画,尽管题材未变,但画得都不一样。年轻时画得有活力,中年画得充实,老年画得苍老。从中我们看出了笔墨中透出来的心路,它是怎么走的、怎么思考的,是如何寻寻觅觅走动的,它是不简单的而有迂回的。如果这种寻觅所展示的笔墨符合黄宾虹的“太极笔法”,它就显得厚重而不苍白。这个寻觅的过程就是“养”字的时空变化,有“养”字这个过程的心路就有意思。所以,看中国画最好能看出寻寻觅觅的感觉。这种感觉,就在一个“寻”字,不是画得过于完善、过于完美,而是一个寻觅变化的过程。黄宾虹的画就能看出寻寻觅觅的感觉,比如老先生晚年视力不好,有时先画一个房子,后来又把它盖住,画得没了,但又留一点,是又不是,不是又是,感觉东走走、西走走,前走走、后走走,寻寻觅觅,这样就让我们感到很厚而有味道。当我们看画的时候,如果有这种感觉,就会觉得这幅画非常好。中国画之所以有文人画,从某种意义上就是寻寻觅觅。这个过程就是从“养”中来的,就像做人一样,也是寻寻觅觅。我在香港认识一个朋友,家里有亿万资产,父亲把他的事情从幼儿园开始就什么都准备好了,但他却觉得没有意思。人生太顺了,没有了寻寻觅觅的味道,就是一种失落。我常说,这些人格导向的、细腻的东西,完全可以在中国画中表现出来。不要把中国画看得太简单,画人物、花鸟、山水就是画一个人、几只花鸟或什么山、什么水。它们有更多人文的内在的因素在里面。但现在这些内在的含量越来越少,看上去就没有味道了。所以,单纯强调感官的享受是不够的,要把人文的元素多往笔墨里融。黄宾虹说,中国画“非笔墨无他”⑧,就是讲笔墨的重要性。宾老的“太极笔法”是对天道自然的一种大认识,把它融到了笔墨中,所谓“用笔金刚杵”⑨。中国画讲究起、承、转、合,它是中国画用笔的上层境界,是最高秘籍。所谓肌理、水墨实验,就把中国画简单化了。有人单纯强调视觉效果,加乱七八糟的东西,如盐、洗头水、牛奶等,单纯追求肌理并把它作为主要因素,就把文化内涵降低了,把中国画的“养”字消解了。过于强调视觉,就不“贴近文脉”,不入情理了。(待续)